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吴王僚剑再现,诉说“剑与人”传奇

春秋时吴王僚剑再现,诉说“剑与人”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58 更新时间:2024/1/16 23:08:06

[var1]

僚剑 展厅现场

[var1]

无锡博物院展厅现场

回望春秋战国,数百年连横合纵,诸国间征伐不断。时人或披甲挥戈,保家卫国;或执剑沙场,扬名天下。在那个群雄纷争的时代,青铜铸造工艺与冶炼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精美绝伦、驰名列国的吴越青铜兵器便是最好的见证物之一,“吴戈越剑”的美名更被人们所称道。

吴王僚剑

名剑雄主

吴王僚(?—公元前515年),姬姓,名僚,又名州于,吴王馀昧之子。公元前527年,吴王馀昧去世,依照吴王寿梦遗命,兄终弟及,当立弟季札。但季札避让,逃位离开。吴人认为季子逃避王位,馀昧之子应当继位,于是僚被拥立为吴王,是为吴王僚(公元前527年—公元前515年在位)。

[var1]

吴王僚的关系网,他死于堂兄弟公子光的刺杀

吴王僚在位仅12年,后死于刺客专诸的刺杀。僚的继位让他的堂兄公子光很不服气,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15年(吴王僚十二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埋伏甲士于地下室中,然后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兵陈列于道旁,从王宫到公子光家及公子光家大门、台阶、屋门、坐席旁,都布满吴王僚的亲信,手持刀剑的卫士夹道护持。

[var1]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

吴王僚到后,公子光假借脚疾,躲避进入了地下室,让刺客专诸将匕首藏于烤鱼的腹中,伪装上菜,呈献给吴王僚。专诸将鱼送至吴王僚前,突然从鱼腹中取出匕首刺向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毙命。而专诸也被吴王僚左右卫士用剑刺穿胸膛而死。公子光遂取代吴王僚即位为王,是为吴王阖闾

[var1]

吴王僚剑

剑芒再现

吴王僚剑现藏无锡博物院。该剑通长41厘米,最宽处2.7厘米,茎长9.5厘米。剑整体呈窄长扁条形,无格无首,前锋尖锐,两刃近锋略内收,向后渐宽,剑身中线起脊,直通茎末。茎作梯形,前宽后窄,中部有一小孔。除茎与两刃外,剑身装饰有斜“王”字形暗纹。

[var1]

剑身局部

两纵靠近茎的地方铸铭12字。铭文是:

吴王僚剑铭文

该剑是无锡博物院在2008年12月征集所得,经专家论证此剑为春秋晚期文物,青铜鉴定专家吴镇烽将剑主“者彶攻敔”考证为吴王僚,并认为此剑为仅见的一把僚即位后自铭剑。

[var1]

吴王僚剑铭文

铭文中的“攻敔”是吴国国名,也就是《淮南子·谬称》所说的“句吴”,“者彶”为吴王之名“州于”的缓读音,“州于”就是吴王僚。在出土的吴国青铜器中,吴国国名有作“攻敔”“工敔”“敔”“吴”等,其时代有早晚之别。

[var1]

剑身铭文

[var1]

春秋吴王僚剑显微分析

这把剑对于研究春秋时期吴国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无锡博物院将吴王僚剑送往上海博物馆文保中心,应用X-CT设备、XRF-XRD联用分析系统、光学显微镜对吴王僚剑的保存状况、内部连接结构、表面成分、表面铭文制作痕迹等进行了无损分析。

[var1]

春秋吴王僚剑 CT图

通过无损分析的数据可知,吴王僚剑剑身外部是一层致密的氧化层,将基体包裹在内部。基体内并不是完好的金属,而是形成了蜂孔状,这或是表明基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均匀腐蚀,可能是某类合金相首先受到了侵蚀。剑铭清晰,在致密氧化层上,深度约0.25mm,整体均匀,与表面显微观察为非刻制的结论一致。

[var1]

剑身铭文显微

从显微照片及3D合成照片观察字口痕迹,12字铭文判断为非刻划而成,字口内未见嵌金现象,肉眼所见黄色部分实为土质。剑表的“王”字纹与剑体齐平,反映了其表面处理时的温度和时间与通常认为的吴越剑菱形纹有所不同。

[var1]

剑身铭文显微

剑体XRF成分图谱显示,剑体和纹饰处的成分是相似的,只是在含量上有所差异。但由于是对剑表锈蚀处的检测,所以定量只能作为参考数据。而表面纹饰的成分表明,其处理工艺是表面富锡技术。

此次“风云三尺——春秋吴王僚剑特展”作为“江河辉映——中原与江南青铜时代考古文物系列展”之一,展期将持续至2023年2月17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王共遭遇三次刺杀,为何只有荆轲被后人熟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是一共有三次刺杀秦王的事实。分别是:荆轲刺秦,在搏浪莎的张良刺秦和高渐离谋杀秦王二:荆轲刺秦荆轲刺秦雕像秦王共经历了三次谋杀,这三次谋杀了应当说最有名的就是荆轲刺秦。荆轲选了一个据说十几岁就杀人的勇士秦武阳作为陪同,一起刺杀秦王,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秦朝的宫殿后杀人不眨眼的秦武阳直

  • 春秋四大美人之首息夫人,比芈八子还彪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息夫人,是陈庄公的女儿,今周口淮阳人。因嫁给息侯,便称为息妫,是春秋四大美女之首。因面如桃花,目如秋水,又称其“桃花夫人”。三个国君为她而战,息国、蔡国因她而灭亡,可谓真正的倾国倾城。息夫人归宁时途径蔡国,被姐夫蔡哀侯调戏。息侯冲冠一怒,便献计楚文王,借力楚国俘获蔡侯。后来“好细腰”的楚

  • 刘志钧说瓷|战国琉璃釉陶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陶凤,长17.6厘米,宽9.6厘米,高8.8厘米,赵宝沟遗址出土,距今7200年左右,现藏赤峰博物馆。黑灰色陶,整体为凤形,长冠,长喙,丹凤眼,杯身长圆形,矮圈足,器壁上饰交叉的几何线纹、细线纹,表示羽毛。是赤峰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这件宝物是如何走进博物馆的,其中还有

  • 重温《秦始皇》悟透:被秦王嫌弃老了的王翦,用四招力挽狂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曾国藩天资不高,但勤勉刻苦,终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最难得的是,功成名就后,并不居宫自傲,以此托大,反而主动放弃荣誉,收敛锋芒,低调生活,不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不让名誉成为利箭伤害自己,最终得以保全自身,名垂青史。雾满拦江所著的《秦始皇》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物,那就是王翦,秦

  • 看千年名医扁鹊与巴蜀考古之缘,舞台剧《天回》试演传承“医道仁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与四川有何渊源?为什么扁鹊学派医书在蜀地出现?它给当时和后来的人们带来了哪些福音?“这个剧给了我们学中医的学生很大鼓舞,特别是快到尾声那一段里,淳于意一行人在高阶上的宣誓真的很震撼,当时都要掉眼泪了,很喜欢里面的角色,令人尊敬。”11月29日,成都中医大学生鲁金花,

  •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人。世称虞永兴,谥号文懿。虞世南勤奋好学,恪守礼法,唐太宗李世民对他极其敬重。其书法风格独特,与同时期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他的传世经典作品《孔子庙堂碑》,圆厚温润,既有唐人楷书之法度,又不失个人风貌意趣,是一件极具典则范式的初

  • 部编本高中语文选修中《屈原列传》知识补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等。年二十,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几遍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做了良好准备。二十几岁任郎中,三十六岁父谈死,三十八岁继任太史令,广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屈原是战国时期最突出的文学家,也是政治家。他与一般游士行径不同。他的姓名不见于诸子百家之书,司马迁著《史记》仍为之立传。家世、生平和政治遭遇屈原,名平,楚之同姓。他自称是高阳氏的后裔,父名伯庸。他的故里,传说在丹阳之秭归。屈原出生大约在楚威王五年(公元前335),这时正是列国纷争、楚国尚能同秦国抗衡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王侯贵族间兴起一股养士的风气。当时国君如魏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髠、孟柯皆至梁。”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髠、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千人”。各国的国王、贵族争相养士,企求得到助力而达到某种政治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孙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孙膑,齐国人,是孙武的后裔。《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膑生阿甄之间”,大约在今山东省东阿县、鄄城县之间的一带地方。生卒年月不可考,约与商鞅、孟子同时。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自以为能不及孙膑,暗中派人邀孙膑至魏,借故施以膑刑(去膝盖骨),并加以软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