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楚国(3)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楚国(3)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6 更新时间:2024/2/17 6:49:21

[var1]

春秋时期楚国由汉水流域逐渐发展到长江流域,并且骎骎北上争霸,但它始终不是华夏诸侯。相反,由于齐晋等国的对抗,尽管楚屡屡起兵讨伐陈、蔡、郑、宋等国,几乎灭了它们,但是它终于又使它们复国。就经济文化而论,楚与华夏诸侯国家已无显著的差别。春秋中后期以后,楚大夫为楚共王拟取谥号时已说:“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这就是说,楚国已在长江以南“抚有蛮夷”。

《左传》昭公七年,楚大夫芈尹无宇因为逃走了一个看门奴隶,追捕到了章华之宫。他被有司挡住,不得进去。后来进宫见到楚灵王,他发了一大套理论,证明楚文王和周文王时一样也实行家内奴隶制。他还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里楚亦自承认它是诸侯,而全国土地都是“王有”,所谓“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与《诗•大雅•北山》的诗句只是文字不同,而内容完全相同。

[var1]

虽然这样,但是把楚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与华夏诸侯相比较,还是有差别的。

楚国的王自称为“敖”(或作豪),后来则专指未成年而亡的王为“敖”,如贾敖、庄敖、郏敖等。其次,楚国以莫敖为最尊之官,仅次于王。楚武王时,令尹与莫敖并称。后来莫敖或设或不设,似无定制。再后则令尹为仅次于王的最尊的官,莫敖之名遂不见于史。令尹初并不限于贵族,如鄀俘观丁父,申俘彭仲爽都曾为令尹,并得到楚王的信任。后来,其官大都以公子或嗣君为之,非贵族是无法得到这崇高的机会的。令尹当国,司马主兵,与晋国之卿将不分,却有不同。

[var1]

楚国斗氏,与成氏同出于若敖族,势均力敌。令尹之职差不多由这两家所垄断。若敖是楚王熊咢的儿子,楚武王的祖父,在位二十七年死去,由于在位时间不太长,被称为“敖”。“若”是他的出身地点,可能就是鄀。楚武王时,若敖氏的别支斗伯比始称斗氏。斗伯比的母亲是郧国人。父亲早死,他幼时随着母亲在郧国长大,和郧国国君的女儿为表兄妹,因而相爱,生了一个儿子。据说,郧夫人怕这件事张扬出去不光彩,便把这私生子偷偷地扔到沼泽地里。郧国国君从外面打猎回来,看到一只老虎给弃儿喂奶,心里奇怪,回来后告诉了郧夫人。郧夫人才把事情真相告诉丈夫。郧国国君认为这个孩子将来必定很有出息,因此取回,在宫中养育。楚国人叫乳为“谷”,叫老虎为“於菟”(音乌图),因此便把它叫做斗谷於菟,他即后来的楚国令尹子文。古代表兄妹通婚是很通常的风俗。斗谷於菟因为成了令尹,便把他的降生神话化了。

[var1]

楚成王长大后,他为了巩固君权,把前令尹子元杀死。斗氏贵族在这场斗争中出了很大的力,因而成王以子文继任令尹。子文也屡建功勋。子文死后,他的儿子斗班继任令尹。子文的弟弟子良和子良的儿子子越继任司马。他们都是很有野心的人。公元前605年,工正(官名)贾与子越合谋,杀了斗班,而由子越当上令尹,贾当上司马。后来子越又带着若敖氏的族人把贾杀死。楚庄王听说了,大怒。子越先发制人,把自己的军队布置在蒸野,准备武装暴乱。楚庄王恐怕力量不敌,派人与子越谈判,并派文王、成王、穆王的子孙作为人质。子越拒不接受。于是,庄王不得不与子越展开武装斗争。

公元前605年七月,庄王与子越的军队在皋浒(今湖北襄阳西)开战。子越用箭瞄准庄王射去,飞过车辕,穿过鼓架,一直射到铜钲上。接着又射来一箭,飞过车辕,透过车盖,差一点就射中了庄王。士兵们都很惊慌后退。庄王却镇定地说:“先君文王进攻息国的时候,有三支宝箭,一直放在宝库里,而被子越偷去二支。现在他的二支箭已用完,不足畏了,快冲吧!”庄王亲自击鼓,鼓舞军心,立刻士气大振,向子越冲击,取得大胜。庄王身边有一个著名的射手叫养由基,立刻射出一箭,把在前面的子越射死了。庄王平定了子越之乱以后,接着灭了若敖氏全族,只有令尹子文的一支被保留下来。此后,他们仍掌握大权。

[var1]

比较起来,楚国的君权比华夏诸侯为集中。令尹带兵作战失败,往往受到处分。屈瑕伐罗之役失败,自缢而死。城濮失败,子玉被责自杀。后来,子上、子反也都是被杀或自杀。楚康王时,子囊、子庚为令尹,忠心耿耿,政绩卓著。子囊将死时,对继任者子庚说:一定要加固郢城,以防制吴的进攻。当时人都称赞子囊为“忠”,“将死不忘社稷”。子庚任令尹时,他能团结贵族,各尽职能,“以靖国人”,“君子谓楚于是能官人”。但是楚国的贵族与君主,仍有权力之争。如子庚死后,康王使薳子冯为令尹。薳子冯去征求申叔豫的意见。申叔豫说:“国多宠而王弱,国不可为”,他便假托有病,不肯接受。于是王使子甫为令尹。子南宠任观起,王担心大权旁落。每次见到了南的儿子弃疾时,常掉泪不语。弃疾再三询问其故,王说:“令尹之不能(意即不能团结和用人),尔所知也。”后来王杀子南,弃疾自缢,王复使薳子冯为令尹。他多次遇见申叔豫,申叔豫避而不说话,薳子冯心里明白。这时观起已被车裂,但是朝廷里依旧有宠臣八人。薳子冯把他们一一辞退,朝廷才安定下来。以上诸例,可以看到君主与贵族的权力之争。而贵族之间又有他们的矛盾和斗争的。

[var1]

楚国宋之役以后,子重请求申、吕的土地以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反对。他说:“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同意了巫臣的劝谏,没有把申、吕分封给子重。子重因此怨恨申公巫臣。又另一个贵族子反,要娶陈国的美人夏姬,巫臣阻止了他。但是后来巫臣自己却占有了夏姬,并且悄悄地带着夏姬投奔晋国。子重、子反于是瓜分了巫臣的“室”。巫臣听到这一消息,便死心塌地依靠晋国,出谋献策,联合吴国反楚。他给子重、子反写信说:“尔以谗慝贪婪事君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疲于奔命以死。”春秋时,君臣名分尚不严格,出奔他国是常有的现象,不足为怪。而楚国贵族投奔晋国则更为普遍。“楚材晋用”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

从政治体制上看,楚国君主权力比较集中。它比别国,较早地实行县制。如申吕等国被灭以后,楚王没有把它们分封给贵族,而是由君主直接控制。申吕是最早置县的。此外,尚有武城、邓等县。在开发了丹江以后,把下都迁往楚国内地,又在丹江那里置析、上都等县。县的最高官吏叫做县公或县尹,他们都不是“临土治民”的封君。

[var1]

就《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的记载看来,楚国的土地都是属于公室所有的,贵族只能占有而不能私有。庶人的地位相当于平民,但是他们与皂隶同属于被统治阶级。公元前548年,楚屈建(子木)为令尹,他整理兵赋,登记甲兵。《左传》记载说:“掩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辨京陵,表数疆潦,规偃豬(渚),町原隰,牧隰皋,井衍沃,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卒,甲楯之数”。他把事情办完后,把文件材料交给了令尹子木。“井衍沃”,就是在平衍的地方划分井田,可见楚国也是有井田制的。但是除井田以外,还有按各种地势划分的土地,它们也要征收兵赋,凡九等。政府按赋税收入开支。由此可见春秋中期以后,楚国赋税制度方面的改革。这些兵赋,如果不象鲁国那样入于三桓,而是全部入于公室,那么楚国公室的财力的确是很雄厚的。楚国对县制的实施和土地制度及兵赋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君权和贵族之间的斗争形式的反映。

晋楚争霸的尾声。

[var1]

楚与吴越的关系自第一次弥兵之盟以后,隔了四年,前575年,郑国背晋从楚。晋厉公栾书伐郑。郑国告知楚国。楚共王出兵援郑。由司马子反统率中军,令尹子重统率左军。楚晋之间的争霸战争又发生了。

当楚军经过申县时,司马子反会见了申叔时,征求他的意见。申叔时说:“德行、刑罚、和顺、道义、礼法、信用,都是战争所必须的条件,现在楚国不顾百姓利害,又毁弃盟约,战争不一定胜利。但子反不爱听。

楚、晋两军相遇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于是发生鄢陵之战。晋国的军队中,苗贲皇是从楚国逃奔晋国去的,熟悉楚国的情况,在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楚国方面子反和子重都私心太重,楚国内部矛盾重重,存在着失败的因素。开战不久,楚国左右两军已渐支持不住。晋国的军力集中于楚共王统率的中军。晋将吕锜飞来一箭,恰好射**王的眼睛。共王身旁养由基是著名的射手,立刻还了一箭,射中了吕锜。两方不分胜负,准备次日再战。楚共王召集子反前来商量。不料子反喝酒大醉。共王大为失望,便自行收军回国,楚军终于大败。子反羞愧自杀。

[var1]

鄢陵战后,晋国在华复诸侯中的地位又增高起来。郑、陈、蔡等国由于邻近楚国,仍旧抱着“两亲晋楚”的态度。这时,楚晋之间虽然没有发生大战,但是为了争郑争许,小规模的战争却未停止。前557年的湛版之战(今河南叶县附近),就是为了争许而发生的。虽然晋又胜楚,但这时争霸已成尾声。前546年,由宋国向戎发起第二次弭兵之盟,得到晋、楚、齐、秦四个大国的同意,在宋召开。鲁、蔡、郑、陈、卫、许、曹、邾、滕等国也都参加了。晋国韩宣子说:“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蠢,小国之大灾也”。虽然结盟之后,小国仍旧要向晋楚两个大国负担兵赋,但是从此晋楚四十余年间没有发生大战。

早在楚庄王时,楚国为了北上争霸,他的势力已经伸入淮水以北和长江中下游。公元前601年,楚与吴越结盟,这是他与吴越发生外交关系的开始。后来楚国申公巫臣投奔晋国,他向晋国建议以吴制楚的策略,很快得到晋国的采纳,并被派到吴国去见吴王寿梦。这时晋国正是六卿专政,各自忙于发展势力,无暇对楚作战,以致吴日益强大,所以巫臣的计策也就顺利地得以实现。从此,江淮之间(今安徽北部)的许多偃嬴小国成了吴楚争夺的对象。因战线漫长,吴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使楚国的军队疲于奔命。如州来一地,一会儿被楚占领,一会儿被吴占领,变动频繁。

[var1]

公元前550年,楚国开始用舟师攻打吴国。公元前548年,舒鸠(在今安徽舒城)背楚亲吴,楚发兵去打,吴军来救。楚打败了吴师,便顺利消灾了舒鸠。随后吴又包围了巢(今安徽巢县)。当吴军入城时,巢人暗中射了一箭,正中诸樊身上,吴军大乱,败归。在吴楚初战阶段,楚国还是比较占优势的。公元前538年,楚灵王在申地大会诸侯,蔡、陈、郑、许、滕、顿、胡、沈、小邾和宋等国与淮夷都参加了,晋国默不表态。会后,楚灵王亲率诸侯各国的军队攻伐吴国,包围了朱方(今江苏镇江东南)。吴国反攻,夺去了棘(今河南永城县南)、栎、麻(今安徽易山县东北)三邑。从这些地名看来,楚军已深入长江下游。

公元前529年,楚灵王的兄弟发动宫廷政变。楚灵王不得不撤回前线的军队。吴军乘机反攻。令尹弃疾由蔡回国,篡夺了王位,是为平王。公元前525年,楚平王命令尹阳丐率舟师与吴在长岸(今安徽当涂西南)展开大战。楚夺去吴王余祭的大船余皇(船名)。

[var1]

前518年,吴反攻,灭了巢和钟离。这时,吴公子光在吴国发动政变。他利用刺客专诸刺杀了吴王僚,然后即位,是为吴王阖闾(一作阖庐),从楚国投奔吴国的伍子胥,为吴效命。后来楚伯噽、齐国的军事家孙武也都到吴。吴这时的政治经济有了更迅速的发展。相反,楚国自灵王以后,政局很不稳定,公子弃疾是以军事阴谋而夺得王位的,后来他又驱逐太子建出国,国人不服。陈蔡虽已复国,但是陈蔡人民对于楚国的统治深怀仇恨。平王死后,昭王即位,令尹囊瓦贪馋无厌,常常勒索陈蔡人民。蔡昭侯这时在楚,囊瓦见到他身上的玉佩和皮裘,也不放过,企图夺为己有,把蔡昭侯拘留在楚。过了三年,唐成公朝聘楚国时,囊瓦见到他的马好,也夺为己有,拘留了唐成公。

公元前506年,吴以蔡唐为前导,进攻楚国。通过小别山、大别山(今湖北光山、英山之间)到达柏举(今湖北麻城),与楚军相遇。这个充满了贪欲的囊瓦根本无心作战,一触即败,便自行逃奔到郑国去了。吴军接着又在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等地五次大胜楚军,进而直攻郢都。吴军进入郢都,大肆烧杀破坏。

[var1]

昭王匆匆逃出郢都,非常狼狈,辗转到了随。吴军也接着赶到,要随国交出昭王。幸而随君好言拒绝,才免于难。楚国申包胥乞求秦国的援军也已赶到,同时越国也乘虚攻入吴国都城姑苏。吴阖庐不敢逗留,仓皇赶回。昭王于是回郢。楚国这才算免除了灭国的危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楚国(2)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楚自武王文王积极经营南阳以后,便打开了北上争霸与东进江淮的道路。公元前684年,楚败蔡师,并俘蔡侯献舞而归,这是楚向华夏诸侯公开挑战的开始。息侯的夫人是陈君的女儿,与蔡侯夫人是姊妹。息侯路过蔡国,蔡侯对息妫无礼,因此引起息侯对蔡侯报复的念头,并求助于楚。这时,楚文王正想北上争霸,便答应了

  • 如果你是宅男,穿越到春秋时期的越国,你就发了,无数美女等着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听到关于越国这个国家的信息就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这也是代表了一个人只有吃的苦中苦方位人上人的道理。不过我们今天不说这个,我们说点在越国的一点小福利。首先是因为当时的人口非常的缺少,只要有人就有兵,只要有兵就能赢。[var1]于是抱着这样正确的逻辑顺序,越国指定了这样的一条法律。令壮者

  • 魏国最后的长城,被国君哥哥忌惮的“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他就是战国时期魏国公子,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是大梁人,也就是今天河南开封市,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弟。魏公子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不论士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不依仗自己的身份而轻慢别人,反而谦恭有礼地和他们交往。这样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来归附他,他身边的

  • 吴王听说晏婴非常聪明,并且能言善辩,便想嘲弄他一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晏婴最大的弱点就是身材矮小。但他庄重的举止,威严的气势以及应对如流的言辞,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点,令各国诸侯都对他刮目相看。不但在迎接外国使节的时候,做到了堂堂正正,而且在出使外国之时,每次也能态度决然,随机应变,不辱使命。 晏婴去吴国办事,吴王听说晏婴非常聪明并且能言善辩,便想嘲弄他一

  • 历史冷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2)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晋霸业的断续城濮之战后,郑暂时与晋结盟,但是郑、楚接壤,却不能不更倾向于楚。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包围郑国,事态很紧急。郑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陈述秦围郑只对晋有利,而不利于秦,要秦退兵。秦觉得有理,遂罢兵而去。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其子襄公即位。这时,秦穆公又发兵偷袭郑国。恰

  • 历史冷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和西南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巴蜀和西南夷是古代散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古老氏族部落。根据考古发掘和神话传说,它们的起源和文化不一定比华夏诸族要晚或落后,它们也并不与华夏诸族完全隔绝,毫无来往。不过先秦文献里确是较晚才提到它们。可以肯定地说,巴蜀在商周之际已经与商周发生关系,而在春秋战国以后,与楚秦等国的关系更加密切。两汉魏

  • 楚武王:楚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楚武王 楚的先祖在周成王时受封楚地,号为“楚子”(子爵,在周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子爵算是较低级的爵位)。楚国位于南方,周围是蛮夷区及小诸侯国。当 时天下重心在中原,南方蛮夷区被认为是荒芜之地,诸侯们谁也不想被封到这个地方。可是楚国却在南方如鱼得水,这里有广阔的土地,可以尽

  • 一生没有败绩的战神,德行有亏却能建功立业的名将——吴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吴起,卫国左氏人,今山东定陶县,春秋战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卫国是周王室姬姓的诸侯国。别看这是个小国,但名人辈出,吴起是卫国人,商鞅也是,还有子贡、荆轲、吕不韦都是卫国人。如果说春秋是乱世的话,那战国更是充满杀机的丛林。春秋时可能会有“礼”的约束,诸侯之间打仗也遵循一定规则,但到

  • 嫪毐兵变之谜,嬴政在下大棋?秦国外戚势力的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随着赵姬的宠幸日益加深,嫪毐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不仅自称是嬴政的假父,甚至想,等秦王嬴政驾崩以后,让他和赵姬生的两个儿子之一,来继承王位。他的这一企图也被秦王嬴政察觉,秦王嬴政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王位,嫪毐的这个行为,触动了他的逆鳞。[var1]所以秦王嬴政就出手了,在秦王嬴政22岁的时候,

  • 春秋八大霸主排名,谁的实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能成为一方霸主的少之又少,即使是在极其混乱的春秋时期,总共一百四十多个国家,也才出来八位霸主。[var1]那春秋八位霸主分别是哪些人呢?谁的综合实力最强呢?第八名—宋襄公宋襄公,名兹甫,是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的嫡子,他是出了名的仁义之君。[var1]但是无论疆域、人口、国力,都比不上春秋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