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最后的长城,被国君哥哥忌惮的“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

魏国最后的长城,被国君哥哥忌惮的“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55 更新时间:2024/4/8 10:07:09

[var1]

他就是战国时期魏国公子,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是大梁人,也就是今天河南开封市,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弟。

魏公子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不论士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不依仗自己的身份而轻慢别人,反而谦恭有礼地和他们交往。这样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来归附他,他身边的食客有三千人。当时各诸侯国都因为公子贤能,宾客众多,连续十几年不敢动兵侵犯魏国。

关于魏公子养门客,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公子和魏王正在下棋,突然北方边境传来警报,说赵国发兵进犯,就快进入边境了。魏王立刻放下棋子,要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公子劝魏王说:“是赵王打猎罢了,不是进犯边境。”接着继续和魏王下棋,像没发生事一样。可魏王却十分慌恐,心思全没放在下棋上。过了一会儿,又从北边传来消息说:“是赵王打猎罢了,不是进犯边境。”魏王听后很诧异,问公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公子回答:“我的食客中有个人能深入探听到赵王的秘密,赵王有什么行动,他就会立即报告给我,我因此知道这件事。”通过这件事,魏王忌惮公子,不敢任用他处理国家大事了。

[var1]

这里说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著名的战国四公子都以供养大量门客著称。这个时期门客的出现,是在各国争霸的大背景下,统治者的需要。他们需要吸收大量的人才来帮助自己实现不断壮大的目的。门客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点:采纳意见,出谋划策,打理事务。这些人来自各地,一般都有一技之长,有擅长勇力的,有善于辩论的,有善于谋划的,有善于刺探的,总之总有一些潜在价值,实在不行还有像孟尝君逃难时的鸡鸣狗盗之徒。这些人通常被分配到一些岗位上,由主人供养起来,发挥他们的价值。

战国四公子的故事很多都和门客有关。魏公子最出名的就是“窃取虎符,解赵之围”的故事。

魏公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战国晚期了,秦国已经一家独大。魏安厘王二十年,秦国在长平大败赵国,接着继续进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给魏王和公子送信来,向魏国求援。魏王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大军去救援赵国。

秦国得知消息后,派使者告诫魏王:“我要攻下赵国是早晚的事,诸侯中有谁敢救赵国的,拿下赵国后,一定先调兵攻打他。”魏王很害怕,就派人指示晋鄙不要进军,驻扎在邺城留守,名义上是救赵国,实际是采取观望的态度。

[var1]

平原君使臣不断到魏国来,频频告急,责备公子说:“我赵胜之所以自愿依托魏国,与魏国结亲,就是因为公子的道义高尚,能热心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如今邯郸危在旦夕,早晚就要被攻下,可魏国援兵至今不来,公子救人于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再说公子即使不把我赵胜放在眼里,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你的姐姐吗?”

魏公子为这事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王赶快出兵,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肯进兵。公子估计不能征得魏王同意进兵,就决计不能眼睁睁看赵国灭亡,于是请来宾客,凑集战车一百多辆奔赴战场,准备与秦国一战。

他手下一个门客出主意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大王的卧室里,妻妾中如姬最受宠爱,她出入大王卧室很方便,只要尽力是能偷出兵符来的。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了,如姬想报仇三年了都未能如愿。为此,如姬曾对公子哭诉过。公子派门客斩了那个仇人的头,献给如姬,如姬一定愿意舍命帮助公子。那时得到兵符夺了晋鄙的军权,北面可救赵国,西面可抵御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呀!”

[var1]

公子听从了计策,找如姬帮忙,果然盗出了兵符。这样公子拿到兵符,在军营杀晋鄙夺得兵权。整顿选拔精兵八万,开拔前线攻击秦军,大获全胜,邯郸得救,赵国保住了。公子让部将带部队返回魏国,自己和门客留在了赵国。赵王为感谢公子,封给他五座城邑。

公子也会因为大破秦军而显出居功自满的神色,门客劝说他:“事情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况且假托魏王命令,夺取晋鄙兵权去救赵国,这对赵国来说算是有功劳的,但您对魏国来说就不算忠臣了。公子却因此自恃有功,我私下认为公子实在不应该啊。”公子谦让自责。

因为公子的德行,赵国也有很多人归附,就这样魏公子在赵国住了十年。秦国听说魏公子留在赵国,就时不时攻打魏国。魏王十分焦虑,派使臣去请公子回国。公子回国见到魏王,两人不禁相对落泪。魏王封公子为上将军,统帅全国兵力。各诸侯国听说公子领兵也都各自调兵遣将支援魏国。公子率领五国的兵力在黄河以南又一次大败秦国,秦将败逃。部队乘胜追击到函谷关,使秦军不敢再出关。这一战,魏公子的名声威震天下。

[var1]

秦国一直忌惮公子,多次对魏王使用反间计,最后公子被罢黜。从此托病不出,整日与宾客欢饮达旦,过了四年就去世了。同年魏王去世,十几年后魏国被秦国所灭。

后人对魏公子评价很高,认为他是战国四公子中唯一名副其实的。汉高祖刘邦就很钦佩他,多次经过大梁祭祀公子,并专门指派人为他看守陵墓。

魏公子无忌仁德宽厚,礼贤下士,并为其所用,又有远大名声,军事统帅能力也是极高的,两次打败当时最强大的秦军。秦国忌惮,各诸侯国忌惮,就连魏王也忌惮他。他能放下姿态结交下层平民,也具备掌控大军抵御强秦的高姿态,他无疑是战国最后的名将之一,也是魏国倚仗的最后的长城,但是历史的车轮是不可逆转的,惜哉!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期见。

融易读历史,会继续分享有价值的历史内容,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共同交流进步。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王听说晏婴非常聪明,并且能言善辩,便想嘲弄他一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晏婴最大的弱点就是身材矮小。但他庄重的举止,威严的气势以及应对如流的言辞,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点,令各国诸侯都对他刮目相看。不但在迎接外国使节的时候,做到了堂堂正正,而且在出使外国之时,每次也能态度决然,随机应变,不辱使命。 晏婴去吴国办事,吴王听说晏婴非常聪明并且能言善辩,便想嘲弄他一

  • 历史冷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2)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晋霸业的断续城濮之战后,郑暂时与晋结盟,但是郑、楚接壤,却不能不更倾向于楚。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包围郑国,事态很紧急。郑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陈述秦围郑只对晋有利,而不利于秦,要秦退兵。秦觉得有理,遂罢兵而去。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其子襄公即位。这时,秦穆公又发兵偷袭郑国。恰

  • 历史冷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和西南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巴蜀和西南夷是古代散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古老氏族部落。根据考古发掘和神话传说,它们的起源和文化不一定比华夏诸族要晚或落后,它们也并不与华夏诸族完全隔绝,毫无来往。不过先秦文献里确是较晚才提到它们。可以肯定地说,巴蜀在商周之际已经与商周发生关系,而在春秋战国以后,与楚秦等国的关系更加密切。两汉魏

  • 楚武王:楚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楚武王 楚的先祖在周成王时受封楚地,号为“楚子”(子爵,在周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子爵算是较低级的爵位)。楚国位于南方,周围是蛮夷区及小诸侯国。当 时天下重心在中原,南方蛮夷区被认为是荒芜之地,诸侯们谁也不想被封到这个地方。可是楚国却在南方如鱼得水,这里有广阔的土地,可以尽

  • 一生没有败绩的战神,德行有亏却能建功立业的名将——吴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吴起,卫国左氏人,今山东定陶县,春秋战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卫国是周王室姬姓的诸侯国。别看这是个小国,但名人辈出,吴起是卫国人,商鞅也是,还有子贡、荆轲、吕不韦都是卫国人。如果说春秋是乱世的话,那战国更是充满杀机的丛林。春秋时可能会有“礼”的约束,诸侯之间打仗也遵循一定规则,但到

  • 嫪毐兵变之谜,嬴政在下大棋?秦国外戚势力的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随着赵姬的宠幸日益加深,嫪毐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不仅自称是嬴政的假父,甚至想,等秦王嬴政驾崩以后,让他和赵姬生的两个儿子之一,来继承王位。他的这一企图也被秦王嬴政察觉,秦王嬴政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王位,嫪毐的这个行为,触动了他的逆鳞。[var1]所以秦王嬴政就出手了,在秦王嬴政22岁的时候,

  • 春秋八大霸主排名,谁的实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能成为一方霸主的少之又少,即使是在极其混乱的春秋时期,总共一百四十多个国家,也才出来八位霸主。[var1]那春秋八位霸主分别是哪些人呢?谁的综合实力最强呢?第八名—宋襄公宋襄公,名兹甫,是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的嫡子,他是出了名的仁义之君。[var1]但是无论疆域、人口、国力,都比不上春秋时期的

  • 古代春秋时期各国诸侯都只敢称“公”,为何只有楚国一直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大大小小的国家表面上都尊周天子为共主,周天子也投桃报李,封他们爵位。这些国君一般都自称“公”,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南方的大国楚国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国家。楚国国君一直自称“王”,和周天子的王平起平坐。不走寻常路是楚国一贯作风,别人叫公,我偏弄个王当当,那么楚国为什么会如此特立独行呢?我们还是从一

  •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活得最风光,死得最凄惨,原因令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管仲说:“希望大王您疏远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小人!”齐桓公不解,问:“易牙不惜烹饪他的儿子以满足我的口味,这样的人还要怀疑吗?”管仲说:“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的人,会真的对您好吗?”齐桓公又问:“竖刁为了进宫侍奉我,不惜阉割了自己,这也值得怀疑?”管仲说:“人哪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连自己的身体都伤害

  • 春秋战国:小股东难管,派系林立,职业经理人拿生命在打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究其根源,现代商业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打工人”在躺平的同时,都向往遥远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认为那个年代思想开放、百家争鸣、礼贤下士、人才辈出,仿佛凭着自己的满腹经纶、超前认知,一定能在齐桓公、晋文公这些诸侯手下大展拳脚、出将拜相(脑补网络小爽文的常见剧情)。[var1]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