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王听说晏婴非常聪明,并且能言善辩,便想嘲弄他一番

吴王听说晏婴非常聪明,并且能言善辩,便想嘲弄他一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818 更新时间:2023/12/31 23:13:31

[var1]

晏婴最大的弱点就是身材矮小。但他庄重的举止,威严的气势以及应对如流的言辞,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点,令各国诸侯都对他刮目相看。不但在迎接外国使节的时候,做到了堂堂正正,而且在出使外国之时,每次也能态度决然,随机应变,不辱使命。

晏婴去吴国办事,吴王听说晏婴非常聪明并且能言善辩,便想嘲弄他一番。当晏婴到达吴国时,掌管接待的侍从官对晏婴说:“谨见天子!”晏婴一听非常吃惊,心想:齐、吴都是诸侯国,吴王有什么资格自称天子呢?这是故意蔑视齐国,给我难堪,让我下不了台。就在情况的一瞬间,他马上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应付方法。他站在原地不动,装聋作哑,一声不吭。“谨见天子!”侍从官连喊三声,晏婴仍无反应。

见晏婴未中计,侍从官飞报吴王,吴王只好出来接见晏婴。见吴王出来,晏婴便首先施礼,然后问吴王:“我受齐君之命来贵国,而我也是个糊涂人,常常受骗。刚才听侍从官高喊‘谨见天子’。您既然以天子自称,那我今天就是有幸踏上天子之朝了。不过请允许我大胆问一句:‘原来的吴王应放在什么位置?’”吴王听后很不高兴,但没办法,只好改变了称呼,按照诸侯国的礼节,与晏婴正式相见。吴国朝中官员见到这般情景,私下无不感叹:晏婴虽长相不怎么样,却是位勇敢机智的外交家,真是不简单啊! 谈笑风生,挥洒自如,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以退为进,使辱人者自辱,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机智。

晏婴认为:“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见《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就是任用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要注重其所长,不能过分究其短。晏婴对齐桓公管仲为相,任贤不避私仇;举宁戚为大司田,任贤不弃微贱的大度胸怀,极为赞赏,并努力效法之。

晏婴在当时影响很大,出访鲁国时,鲁昭公问他,怎样才能使国家安定、民众归服?晏婴回答说:“我听说傲慢大国,轻视小国,国家就危险;轻率断案,加重赋税,百姓就会离散。事奉大国,扶助小国,是安定国家的根本保证,谨慎断案,减轻赋税,是聚集百姓的办法。”后来,晏婴又出使鲁国时,鲁昭公却突然说:“我听说贵国的君主是一位邪僻不正的君主,凭您的德行,为什么去侍奉他呢?”晏婴略加考虑后,回答:“我没出息,族人又不如我,依靠维持祭祀祖先的族人有五百家,因此我不敢选择国君。”晏婴走后,鲁昭公对人说:“晏婴是仁德的人啊!他使齐国外无诸侯侵扰的忧患,内无国家不振的忧虑,却不自夸;他谦虚勇敢,能安邦定国,却托辞是为了供养族人,晏子可称得上是仁慈仁德之人了。”

春秋末期,诸侯均畏惧楚国的强大,小国前来朝拜,大国不敢不与之结盟,楚国简直成了诸侯国中的霸主,齐相国晏婴,奉齐景公之命出使楚国。楚灵王听说齐使为相国晏婴后,对左右说:“晏平仲虽身高不足五尺,但却以贤名闻于诸侯,寡人以为楚强齐弱,应该好好羞辱齐国一番,以扬楚国之威,如何?”太宰在一旁言道:“晏平仲善于应对问答,一件事不足以使其受辱,必须如此这般方可。”楚王大悦,依计而行。

晏婴穿着朝衣,乘车来到了楚国都城东门,见城门未开,便叫人开门,守门人早已得了太宰的吩咐。指着旁边的小门说:“相国还是从这狗洞中进出吧!这么大的洞口,足够您出入,又何必费事打开城门进出呢?太麻烦了!”晏婴走到小洞口前看了一眼,一言不发,也不挪步。一面笑,一面指着小洞口说:“这是狗洞吧?听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出入。我今天出使的是楚国,怎么能从狗洞中进去呢?在我的意识里,楚国是一个大国,难道今天变成狗国了吗?”守门之人将晏婴的话传给了楚灵王,楚灵王听罢,沉思了一会儿,无可奈何的吩咐打开城门,让晏婴堂堂正正地进入了楚都。

但是,楚灵王没有羞辱到晏婴,他还不甘心。晏婴进府后,楚王只是瞥了他一眼,就嬉皮笑脸地说:“齐国的人都去哪了?怎么轮到你来出使本国呢?”晏婴一听,知道这不仅是在挖苦自己,还想贬低齐国。于是,他就针锋相对地回答道:“我齐国人才济济。齐国的都城临淄虽说不大,可也有千百户人家。您如果到齐国去看看,就会知道,一路之上,人们肩膀挨着肩膀,脚尖顶着脚跟,人山人海,怎么会没有人呢?”楚王听罢,挑衅式发问:“既然齐国人多,为什么派遣你这个又丑又矮的角色作使臣呢?这也影响国家仪容啊!”

晏婴对楚王的无礼毫无畏惧,他冷笑了一下应道:“因为我们齐国派遣使臣有个规矩,那就是本事大、水平高的人出使上等国家,本事小、水平低的人出使下等国家。我在齐国是个最没出息的人,所以才被派到你们楚国来,希望君王能多多包涵。”楚王自知理亏,一时无言以对,只是气得吹胡子瞪眼的。

嫉妒心极强的楚王与晏婴舌战失败后于心不甘,于是,他就召集群臣商议,决定再把晏婴羞辱一番,以解心头之恨。

楚王把晏婴请到宫中设宴款待。宴会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突然一个武士把一个囚犯押了进来。楚王假装不知地问道:“这个人是哪一国人?犯了什么罪?”“是齐国人,犯的是盗窃罪。”手下很爽快地回答道。 与此同时,楚王满脸的得意侧过身子朝晏婴看了一眼,带着嘲讽的口吻问道:“偷盗是你们齐国的传统美德吗?”晏婴心里很清楚,楚王是以此来取笑自己,报以前之辱。

于是,晏婴从容地回答“小臣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现与君王分享。桔子种在淮水以南称为桔子,硕大诱人,甜美无比,人人都喜欢吃;但把它移到淮北,则变成了枳树,枳树之果,又小又涩,苦不可吃。它们是同一种树,按理说应该说是一样的,然而所结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土地的缘故。这个齐国人出生在齐国,并非盗贼,是一个良民,可是为什么来到楚国,却变成了盗贼呢?这是楚国使他发生了这种变化,齐人之于楚,正如桔子之于淮北,这与齐国又能扯到什么关系呢?”

人人都被晏婴的这番话,弄得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过了很长时间,楚王哀叹道:“我本来打算让你在今日受辱,根本就没想到竟被你嘲笑了,是我错了,请原谅我吧!”于是,楚王对晏婴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晏婴成功地完成了齐国的使命。

(本篇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冷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2)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晋霸业的断续城濮之战后,郑暂时与晋结盟,但是郑、楚接壤,却不能不更倾向于楚。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包围郑国,事态很紧急。郑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陈述秦围郑只对晋有利,而不利于秦,要秦退兵。秦觉得有理,遂罢兵而去。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其子襄公即位。这时,秦穆公又发兵偷袭郑国。恰

  • 历史冷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和西南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巴蜀和西南夷是古代散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古老氏族部落。根据考古发掘和神话传说,它们的起源和文化不一定比华夏诸族要晚或落后,它们也并不与华夏诸族完全隔绝,毫无来往。不过先秦文献里确是较晚才提到它们。可以肯定地说,巴蜀在商周之际已经与商周发生关系,而在春秋战国以后,与楚秦等国的关系更加密切。两汉魏

  • 楚武王:楚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 楚武王 楚的先祖在周成王时受封楚地,号为“楚子”(子爵,在周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子爵算是较低级的爵位)。楚国位于南方,周围是蛮夷区及小诸侯国。当 时天下重心在中原,南方蛮夷区被认为是荒芜之地,诸侯们谁也不想被封到这个地方。可是楚国却在南方如鱼得水,这里有广阔的土地,可以尽

  • 一生没有败绩的战神,德行有亏却能建功立业的名将——吴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吴起,卫国左氏人,今山东定陶县,春秋战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卫国是周王室姬姓的诸侯国。别看这是个小国,但名人辈出,吴起是卫国人,商鞅也是,还有子贡、荆轲、吕不韦都是卫国人。如果说春秋是乱世的话,那战国更是充满杀机的丛林。春秋时可能会有“礼”的约束,诸侯之间打仗也遵循一定规则,但到

  • 嫪毐兵变之谜,嬴政在下大棋?秦国外戚势力的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随着赵姬的宠幸日益加深,嫪毐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不仅自称是嬴政的假父,甚至想,等秦王嬴政驾崩以后,让他和赵姬生的两个儿子之一,来继承王位。他的这一企图也被秦王嬴政察觉,秦王嬴政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王位,嫪毐的这个行为,触动了他的逆鳞。[var1]所以秦王嬴政就出手了,在秦王嬴政22岁的时候,

  • 春秋八大霸主排名,谁的实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能成为一方霸主的少之又少,即使是在极其混乱的春秋时期,总共一百四十多个国家,也才出来八位霸主。[var1]那春秋八位霸主分别是哪些人呢?谁的综合实力最强呢?第八名—宋襄公宋襄公,名兹甫,是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的嫡子,他是出了名的仁义之君。[var1]但是无论疆域、人口、国力,都比不上春秋时期的

  • 古代春秋时期各国诸侯都只敢称“公”,为何只有楚国一直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大大小小的国家表面上都尊周天子为共主,周天子也投桃报李,封他们爵位。这些国君一般都自称“公”,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南方的大国楚国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国家。楚国国君一直自称“王”,和周天子的王平起平坐。不走寻常路是楚国一贯作风,别人叫公,我偏弄个王当当,那么楚国为什么会如此特立独行呢?我们还是从一

  •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活得最风光,死得最凄惨,原因令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管仲说:“希望大王您疏远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小人!”齐桓公不解,问:“易牙不惜烹饪他的儿子以满足我的口味,这样的人还要怀疑吗?”管仲说:“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的人,会真的对您好吗?”齐桓公又问:“竖刁为了进宫侍奉我,不惜阉割了自己,这也值得怀疑?”管仲说:“人哪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连自己的身体都伤害

  • 春秋战国:小股东难管,派系林立,职业经理人拿生命在打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究其根源,现代商业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打工人”在躺平的同时,都向往遥远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认为那个年代思想开放、百家争鸣、礼贤下士、人才辈出,仿佛凭着自己的满腹经纶、超前认知,一定能在齐桓公、晋文公这些诸侯手下大展拳脚、出将拜相(脑补网络小爽文的常见剧情)。[var1]穿越

  • 曹操真的想杀司马懿吗?一旦杀了,魏国将面临4种不可控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蜀相诸葛亮,仕途之路一片坦途,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他便顺利掌握蜀汉的军政大权;反观司马懿,却几次险死还生,其中最惊险的一次,莫过于曹操对他的杀意。据《晋书·宣帝纪》记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所谓“狼顾相”,指狼在前进时,脸部能够正面向后而身体不动;人有“狼顾之相”,就说明此人谨小慎微,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