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宋国崛起了,可为什么很快就被灭国了呢?

战国时期,宋国崛起了,可为什么很快就被灭国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32 更新时间:2024/2/16 22:09:09

宋君偃上台之后,诸侯国之间已经纷纷称王,他便也借着这个东风称王了。后来被称为宋康王,也被称作宋王偃。

宋康王不但长得仪表堂堂,而且能力不凡,“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在位四十多年,他力行改革,使得宋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他还四处征战,灭了滕国,攻伐薛国,“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大大提升了宋国的威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然而,历史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就在宋康王准备继续大展宏图的时候,宋国却被消灭了。就连宋康王也死于非命。

那么,宋国为什么会在强大起来后,如日中天之时被灭呢?

首先,宋康王本身的问题。

宋国是殷商遗民建立的,宋康王身上流淌着的也是殷商帝室一族的血脉。神奇的是,他跟商朝的末代国君纣王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们同样精力旺盛,武力非凡,个人能力极强。

他们同样喜欢暴政,好酒色,虐待大臣和百姓。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宋康王在位的时候,因为改革有所成效,对外出兵又连战连捷,便觉得自己是上天都无法困住的潜龙。因此,对上天也就不尊敬了,“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焚灭之,以示威服鬼神。

他效仿他的祖先武乙,用皮革盛着血,将其高高挂起,一箭射去,鲜血洒满地,表示天被他射伤了。而且还自己新发明了笞地,就是拿鞭子抽地。后面,还毁了自己的宗庙社稷,连老祖宗都不管不顾了。

群臣之中,只要有劝谏他的,他就一箭射去,将他射死。

当时,各诸侯国都称呼他为“宋”,也就是像夏桀一样的宋国君王。只不过,让人好奇的是,诸侯国为什么要用夏桀来称呼,而非纣王,毕竟纣王才是他的老祖宗啊!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经过宋康王的一系列操作,宋国内部其实人人自危,虽然大家都臣服在了他的暴政之下,但是民心已经失去了。宋国的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

其次,外部原因。

宋康王称王的时候,各个诸侯国都已经称王了,这时候的战国已经进入了中期的诸侯争霸阶段。这几十年里,很多春秋时期残留下来的小国也纷纷被吞并。小国被吞并得差不多之后,各大诸侯国便把目光投向了处于中游的国家。这些国家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宋国了。

宋国位于中原腹地,东边靠近齐国、南边靠近楚国,西边靠近魏国,北边离赵国也不远,本身就是四战之地。现在他的实力还无法跟大国抗衡,但是,如果吞并了他,大国的实力那可是直接上了一个档次啊!

于是,好不容易强大起来的宋国,就变成了各大强国眼中的香馍馍。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中,对宋国威胁最大的就是齐国。

齐湣王一直对宋国虎视眈眈,多次发动对宋国的战争。后来,齐湣王应秦昭襄王的邀请,双方称帝,为东西二帝。只不过,苏代告诉他,你这称帝不过是增加了诸侯国的不爽而已,还不如去掉帝号,让秦国独自承受诸侯国的怨气,然后我们就悄悄地把宋国灭了,这不是更好吗?

齐湣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倾全国之力,于公元前286年将宋国给灭了。

齐国大军前来的时候,宋国百姓纷纷逃散,没有多少愿意守城的。宋康王逃到了魏国,最终死在魏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然,《史记》的版本不太一样,它说的是齐国联合了楚国和魏国,一起灭了宋国,并当场杀死宋康王。

按照事情后面的发展,齐湣王确实有可能联系了楚国和魏国。只不过,可能分赃不均,齐湣王独得大头,楚国至少夺回了三百里土地,而魏国估计没捞着什么好处。所以,几年后,乐毅伐齐之时,魏国便跟着一起了。当时,乐毅攻入齐国后,魏国则是带兵改道去占领宋国原本的土地。

至于宋国,就再也没有复国了,可能宋国百姓对宋国的公室已经再也没有信心了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管仲:帮你忙的人,除了请吃饭,还要学会这3种报答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春秋时期,管仲、鲍叔牙同为齐国的大臣,留下了“管鲍之交”的千古美名。管仲年轻的时候,家境很一般,为了谋生,他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管仲就偷偷拿一些回家。管钱的人说,管仲很自私。鲍叔牙却说,管仲家有老母亲,不得不这样做。齐襄公在位的时

  • 宋国执政时间最长的宋景公,在位时宋国发生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执政时间最久的就是宋景公。“景”的谥号算是一个比较正面的评价。那么,宋景公在位的时候,宋国发生过哪些事情呢?他为什么可以得到“景”这个评价? 第一件事,那就是在鲁国叛乱失败的阳虎辗转逃到了宋国。时间是在宋景公十六年的时候。 阳虎来宋国的时间不长,可能只是路过而已,因为他的目的地是晋国。但是,

  • 三国最传奇的越狱史:一个吴国太监是怎么从东北逃回江南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公孙渊很快翻脸,杀掉了张弥、许晏(亦恐权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致其使,悉斩送弥、晏等首),曹叡于是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持节、领郡,吴国使团的其余四百多人被公孙渊分别安置在辽东诸郡,其中杜德、田疆、张群、秦旦等六十人被安置在玄菟(tú)郡(张弥、许晏等俱到襄平,官属从者四百许人。渊欲图弥、晏,

  • 石雕孔子校园人物雕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凯岩石业石雕孔子像,是由各种天然石头雕刻而成的。孔子石像

  • 春秋时吴王僚剑再现,诉说“剑与人”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吴王僚剑 展厅现场[var1]无锡博物院展厅现场回望春秋战国,数百年连横合纵,诸国间征伐不断。时人或披甲挥戈,保家卫国;或执剑沙场,扬名天下。在那个群雄纷争的时代,青铜铸造工艺与冶炼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精美绝伦、驰名列国的吴越青铜兵器便是最好的见证物之一,“吴戈越剑”的美名更被人们所称道

  • 秦王共遭遇三次刺杀,为何只有荆轲被后人熟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是一共有三次刺杀秦王的事实。分别是:荆轲刺秦,在搏浪莎的张良刺秦和高渐离谋杀秦王二:荆轲刺秦荆轲刺秦雕像秦王共经历了三次谋杀,这三次谋杀了应当说最有名的就是荆轲刺秦。荆轲选了一个据说十几岁就杀人的勇士秦武阳作为陪同,一起刺杀秦王,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秦朝的宫殿后杀人不眨眼的秦武阳直

  • 春秋四大美人之首息夫人,比芈八子还彪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息夫人,是陈庄公的女儿,今周口淮阳人。因嫁给息侯,便称为息妫,是春秋四大美女之首。因面如桃花,目如秋水,又称其“桃花夫人”。三个国君为她而战,息国、蔡国因她而灭亡,可谓真正的倾国倾城。息夫人归宁时途径蔡国,被姐夫蔡哀侯调戏。息侯冲冠一怒,便献计楚文王,借力楚国俘获蔡侯。后来“好细腰”的楚

  • 刘志钧说瓷|战国琉璃釉陶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陶凤,长17.6厘米,宽9.6厘米,高8.8厘米,赵宝沟遗址出土,距今7200年左右,现藏赤峰博物馆。黑灰色陶,整体为凤形,长冠,长喙,丹凤眼,杯身长圆形,矮圈足,器壁上饰交叉的几何线纹、细线纹,表示羽毛。是赤峰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这件宝物是如何走进博物馆的,其中还有

  • 重温《秦始皇》悟透:被秦王嫌弃老了的王翦,用四招力挽狂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曾国藩天资不高,但勤勉刻苦,终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最难得的是,功成名就后,并不居宫自傲,以此托大,反而主动放弃荣誉,收敛锋芒,低调生活,不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不让名誉成为利箭伤害自己,最终得以保全自身,名垂青史。雾满拦江所著的《秦始皇》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物,那就是王翦,秦

  • 看千年名医扁鹊与巴蜀考古之缘,舞台剧《天回》试演传承“医道仁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与四川有何渊源?为什么扁鹊学派医书在蜀地出现?它给当时和后来的人们带来了哪些福音?“这个剧给了我们学中医的学生很大鼓舞,特别是快到尾声那一段里,淳于意一行人在高阶上的宣誓真的很震撼,当时都要掉眼泪了,很喜欢里面的角色,令人尊敬。”11月29日,成都中医大学生鲁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