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论语》16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论语》16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341 更新时间:2024/2/16 17:19:37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var1]

[var1]

【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孔子说:“鲁国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蜀国后期第一名将,若此人不死,魏国根本灭不了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中原大地早已经不是一派祥和的模样,政权割据,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天下始终不太平。当时,最强大的三股势力分别是魏蜀吴三国,曹操、刘备、孙权成为了政治舞台最中心的人物,成为了天下众多眼睛的目光汇聚之处。这三足鼎立的架势虽然维持了许久,但是没有维持到最后,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蜀汉政

  • 晋一分为三(韩赵魏),楚合三(楚吴越)为一,可惜楚国不争气!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晋国败在“三家分晋”,三家分晋的根源在于“曲沃代翼”。曲沃代翼使晋国走了一条和别的诸侯国不一样的路,他们大杀自己的公族,为的就是防止同宗夺权,可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异姓贵族的崛起,他们不光夺了权,还将晋国的公族改成了其它姓氏。晋国分裂后,再也不能号令诸侯,取而代之的便是南方的楚国

  • 男女授受不亲,那嫂子掉河里了我救还是不救呢?孟子的回答亮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淳于髡这个人有两大爱好,一个是打哑谜,另一个就是和人辩论。淳于髡口才很厉害,儒家的亚圣孟子差点在他手上吃亏。现在临淄都还流传着一句民谣说的是:“孟子遇见淳于髡,吓不死也发昏。”[var1][var1]事情是这样的,孟子和孔子一样,也周游列国,当他游历到齐国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个淳于髡。准确的说是淳于髡

  • 晋国卿位争夺战,晋文公的舅舅家族最先淘汰出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晋国是春秋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而晋国政治的显著特点是“政出私门”。其国政不出於公室,而是由“六卿”分掌,这也是晋国最终被瓜分的原因所在。“六卿制度”形成了晋文公时期,早期的诸侯国都只有一支军队。作为大国的晋国,也是到晋献公(晋文公之父)时期,才开始作二军,晋献公自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晋文公继位之

  • 康熙祭拜孔子不愿下跪,大臣挡住墓碑上一个字后,康熙立刻跪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满清入关后,为了巩固统治,不仅重用汉臣,还接纳、学习汉文化,康熙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到位。康熙有三次途经山东泰山、曲阜等地,而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在封建时代一直被视为文化圣地,为了拉拢士大夫、文人,康熙路过曲阜时,也自然而然的要拜谒孔庙、祭奠孔子了,而且康熙祭拜之礼十分庄重,三跪

  • 中医科普209:神医扁鹊换心的传说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

  • 为崔杼弑其君5字接连牺牲3人,春秋时山东史官何其刚|读《史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本期讲述不惧强权、不惜生命也要维护史官尊严的齐国史官,他们为记下简单的五个字“崔杼弑其君”,接连牺牲者3人,展示了什么叫血色浪漫!齐鲁大地的山东,慷慨悲歌之士何其多也!齐国君王齐庄公非常好色,其手下大臣崔杼的妻子非常艳丽但很不检点,两人便产生了私情,崔杼知道后,非常愤怒,便设计杀死了齐庄公,立了庄公

  • 展览丨感受古老晋国的魅力,“且听凤鸣”与“盘之典”两展同时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有只鸟儿轻轻收拢翅膀,回眸凝视着六百年时光构建的家园,吟唱出一代代晋侯的喜怒哀乐。你听,有踔厉奋发的开创之艰,也有静水流深的雄才大略,还有击鼓催征的豪情霸气和岑静无妄的美好祝愿。当历史如尘,掩盖了激荡的岁月,唯有情感凝结成经典,用器物照亮古今。观鸟尊,我们因技艺卓绝的巧思精制而击节称叹;赏盘匜,我们

  • 【你好,孔子】打卡孔子博物馆 看儒家思想传承千年的奥秘(视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11月18日,研学体验团走进孔子博物馆。这里的藏品主要来源于孔府旧藏,承载着孔子故里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展示了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诗礼传家等内容。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韦依二审 刘娟三审 闵捷

  • 李清照状告渣男丈夫却入狱,因为孔子,揭开王莽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从“亲亲相隐”开始,我计划陆续写几篇文章,揭开伪穿越者王莽的画皮,让大家看一下,真正的伪君子,是怎样欺骗大家感情的,后世又如何帮他洗地,变成穿越者的。故事是这样的:孔子云游列国的时候,到了楚国,他去拜访楚国当时的一个重要的官员,叫叶公,没错,就是那个叶公,被后世耻笑,当做反面教材的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