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国是由谁建立的,西周时期的燕国实力强大吗?

燕国是由谁建立的,西周时期的燕国实力强大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724 更新时间:2024/1/22 10:13:10

伐纣之后,分封了许多的诸侯国。这些国家大部分都位于中原腹地,国土面积较为狭小。但是,被分封在边疆的那些国家,国土面积相对都会比较大一些。一部分原因是,边疆之地较为荒凉,不够富庶,人均密度较小。另一部分原因是,在分封的时候,周王朝赋予了他们抵御外敌入侵和开疆拓土的权力。

这些国家位于边疆,如果国土面积太过狭小,就很难组织有效的兵力去抵御外敌。再加上他们新占领的区域可以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这其实就是鼓励他们外发展,将更多的地域纳入华夏明的体系中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这些封国中,燕国的封地几乎是最北的。所以周武王将这片土地分封给了自己弟弟当中能力比较突出的召公奭。不过,召公在自己封国待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周武王灭商之后,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召公便从燕国回到周朝中央辅佐周成王。

当时,周公摄政监国,召公担心周公有取代之心,便写了一篇文章来质疑周公。周公看完之后,向召公表明心迹,承诺自己的摄政只是为了辅佐成王,没有称王的意思。召公这才和周公通力合作,管理好周朝。

当然,很大一部分概率是,周武王去世前,让周公摄政,然后把能力强的召公从燕地叫了回来,一方面,让他协助周公辅佐成王,另一方面也是对周公起到监督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成王时期,周公主要负责陕原以东的区域,这一片区域主要是灭商时期征服的地方,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管理起来会更难一些。召公主要负责管理陕原以西的地域(陕西其实就是从这儿来的),这一片地区大部分都是周朝发家的地方,靠近戎狄,就跟他的燕国一样,需要时刻防备外敌入侵。

召公是一个比较喜欢亲力亲为、而且公平公正的人。在管理这片地域时,他经常巡视乡邑,深入民间。上到诸侯,下到百姓,有矛盾、有问题的都会找他裁决。所以,他就经常在一颗大棠树下帮人解决问题。后来,人们因为思念他,都不敢砍那棵棠树,还特地写了一首诗来纪念,叫做《甘棠》,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翻《诗经》。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管叔蔡叔联合武庚发动叛乱的时候,周公带兵前去平叛。国家政务就落到了召公的头上。那时候的召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稳定周朝的局势。于是,他就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奔波,宣告王命,阻止其他诸侯跟着一起叛乱。

管蔡之乱平定之后,周成王、周公、召公他们都认为应该在东边再建立一个都城,这样才能方便监督管理东方占领区,否则可能还会有新的诸侯国发动叛乱。

于是,营建东都的任务就落到了召公的身上,东都的位置就在洛邑,当时被认为是天下的中心,也就是后来的洛阳这一带。东都建完之后,周公把九鼎迁移到了这里。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后来,周公和成王相继去世。周成王去世前担心太子钊没吃过苦,管不好国家,便让召公和毕公辅佐太子。召公他们直接把太子钊带到了祖庙,让他了解先王创业和守业的艰难,教他该怎样去做一个合格的王。

太子钊没有让召公他们失望,即位后勤俭治国、宽省刑罚,百姓安居乐业。

召公奭不仅是文王的儿子,而且是辅佐了三代周王的元老。在姬姓子弟中,他的威望很高,仅次于周公。而且,燕国因为地处北方,长期和戎狄作战,国家实力也比较强大。所以,在建国后的那些年,燕国都是属于大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到了周厉王时期,燕惠侯继承了召公的称号,被留在西周中央辅政。当时的周厉王非常残暴,凡是敢议论他的百姓,他就都杀了。后面,百姓们走在路上,都不说话,全程靠眼神交流。再后来,他们们忍无可忍,就攻击了周厉王,周厉王从国都出逃了。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周厉王出逃之后,愤怒的百姓将气撒在了太子的身上,准备抓住太子并把他处死。召公便将太子静藏在了自己家中,并把自己的儿子推了出来,让他代替太子。百姓们本来就不认识太子,召公说是那就是了。于是,他们就处死了召公的儿子,而太子静就以召公儿子的名义活了下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等叛乱平息下来,召公便和新的周公一起主持国政。这一年也被称为“共和行政”的开始。

“共和”这个词,最早就是出现在这里。

后来,周厉王死在了彘这个地方,召公便公开了太子静的身份,并且扶持他成了周宣王。

在整个西周时期,两任召公都曾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为西周的延续立下大功。所以,燕国的声望在西周时期是非常高的,再加上燕国在北方不断发展,西周时期的燕国俨然处于大国行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谁说这是「战国折扇」?真是,19xx的考古,20xx的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这篇是后台有不少读者点名想看的, 麻烦大家帮我顶一下锅,谢谢~~ 1折扇竟然是战国发明的?一开始是有人提到孟晖在字母站说战国就已经有折扇了,问我怎么看。说实话,这种“你怎么看”式留言实在太多了,我很懒得去自己主动去搜索寻找,直到后来有人丢了链接,我才看到这篇 《孟晖:谁说折扇从朝

  • 老将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诸将中,廉颇的名气很大,这与他和蔺相如合演的那出“将相和”有很大关系。在将相和的故事中,他创造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这让廉颇身为名将,却在战功之外,另有名垂千古的法宝。 在习惯上,人们都把廉颇看成老将,比喻一个人老当益壮时,也往往说他勇似廉颇。廉颇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些都不假,但若说他

  • 打破固有认知,其实秦统一六国前文字的差异真的没有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大家和东叔一起看看,“书同文”之前,文字的差异到底有多大? 秦王“书同文” 许慎描述战国文字异形情况之严重说:“其后(指孔 子以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 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而《汉书·艺文志》载:“古制书必 同文,

  • 万万没想到,神话之书《山海经》竟然这么有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说起《山海经》,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部保存了大量古代神话故事的书,其实它的内容完全不止于此,历代前人对它的定位也多种多样。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这是一部记录九州山川中“怪物”的书;班固《汉书·艺文志》则认为它是一部涉及历法、占卜等神秘文化的书;刘歆《上 〈山海经〉表》把它看作地理和博物

  • 燕国一边策划合纵攻秦,一边又和秦国联姻,其他诸侯国没意见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秦孝公当上国君之后,便发布了求贤令,随后那几年,秦国便开始了热热闹闹的改革事业。看着西方的秦国国力与日俱增,东北的燕文公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也开始有意地求贤纳谏,开始大力发展燕国。图片来自网络,侵删燕文公二十八年,处处碰壁的苏秦来在燕国闲居了一年,终于和燕文公见上了面。这时候,秦孝公已经去世了,

  • 悦读 | 孔子的一生——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博物馆有“大哉孔子”常设展览,其中的“孔子的一生”展厅,通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史实,为大家展示了孔子从少时立志到壮年出仕,从诲人不倦到圣集大成,波折起伏,却又坚定从容的一生。君子好礼孔子幼年就表现出了对礼的兴趣,在游戏时经常用俎、豆等礼器演示祭祀的过程,模仿祭祀的礼节。青年时,孔子曾做过管理仓库

  • 中国绘画艺术的笔墨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点击进入[var1]公元1125年,是中国北宋王朝的末年。这个存在了160多年的王朝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大攻势下,此时已经完全失去了抵御的能力,走到了它的尽头。 也就在这一年,宣和御用画家张择端画完了他的《清明上河图》。当承送内廷的宦官带着张择端历数年之久完成的画作,带着画家获幸的希望,小心翼翼地穿过

  • 孟子为什么被称为亚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孔孟”,自古以来,孔子和孟子总是连在一起的,甚至山东都被称为孔孟之乡。孔子是圣人,其人其说我们耳熟能详,在孔子闪耀的光芒下,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为什么会被称为亚圣,你知道吗?孟子其人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

  • 齐文化线上小课堂第1期:管仲的名气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们淄博有着璀璨悠久的历史和令人骄傲的齐文化,可是大家知道吗:一个流落他乡的贫寒之士如何当上大国宰相?一个畏首畏尾的战场逃兵怎样缔造百战百胜的军队?一个经营不善的破产商人如何带领百姓发家致富?一个遭到三次解聘的蹩脚听差怎样开创称霸诸侯的千秋伟业?他是孔子心中的“仁者”、诸葛亮口中的“智者”

  • 怼天怼地!喷完人还收钱?你不知道的孟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怼诸子、怼君王、怼天怼地[var1]他说“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意思这三位圣人都很牛X,接下来就看我比比。“息邪说”、“正人心”。什么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农家,通通不放在眼里。他还说:“如果君王拿我当草芥,那么我把君王当仇敌;如果君王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