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听说之后大声哭泣,而当时的刘邦也很伤感。刘邦当然也不是个糊涂人,他知道闹了这么一出更换太子的事件之后,吕后和戚夫人之间的矛盾必定更深,按照吕后那强势的性格,他死之后,戚夫人必定会有大麻烦。所有人都觉得刘邦不为戚夫人考虑,但其实刘邦是为戚夫人想了办法的。从以下三点就能看得出来。
首先,他把刘如意保护了起来。刘邦在更换太子失败后便立刻封刘如意赵王让他去藩地,这样一来就和吕后分开了。紧接着又选择周昌去辅佐刘如意。要知道,周昌是个很正直的人不说,曾经还极力帮助吕后稳固刘盈的太子之位,因此吕后对于周昌是敬畏和感激的。另外他还让赵尧为御史大夫,赵尧曾帮刘如意说话,所以吕后有任何胡作非为他必定会极力阻止。这样一来,只要保护了刘如意就是保护了戚夫人。
其次,打击吕后的党羽,除了想办法保护刘如意和戚夫人之外,刘邦还努力打击吕后的党羽。其中较为明显的事情就是让周勃和陈平去杀樊哙。为了防止大家求情导致杀不了樊哙,于是刘邦便让周勃藏在陈平的马车中,在陈平宣读诏书,樊哙跪地的时候,周勃趁机从车里冲出来一刀解决樊哙。只要杀了樊哙,相当于卸掉了吕后的左膀右臂,这样,吕后没有了兵权自然不敢为所欲为。
最后,其实刘邦打算在杀掉樊哙之后,继续更换太子的工作,只可惜还没等杀死樊哙,刘邦就驾崩了。并且,事情的结局也并没有按照他心中计算的往下走。因为陈平后来为了保护自己也没有杀樊哙,所以,相当于兵权还在吕后手中。而吕后上台之后也罢免了赵尧御史大夫的职务还召刘如意进京。尽管周昌一直不让刘如意去,但刘如意还是去了。事实上,刘如意不能不去,因为戚夫人还在宫中。再者他若不去就是抗旨,吕后更有名义宣布他造反。
所以说,凡此种种,尽管刘邦生前做了很多,但是终究相当于白忙活。况且,他越是对欺负人保护的越多,反而越是能加深吕后对其夫人的恨。若是他能在生前稍微对吕后好一点,搞不好吕后心中还会平衡一些,说不好对戚夫人的恨意也能相对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