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何视弱小的刘备为一生之敌?只因刘备抓住他的一条软肋

曹操为何视弱小的刘备为一生之敌?只因刘备抓住他的一条软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719 更新时间:2024/2/2 8:19:16

然而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曹操刘备仿佛根本在一条水平线上。无论是家世、才学还是军事水平,曹操和刘备都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曹操是正国级官员之后,而刘备却是个织席贩履的屌丝,冒名的刘姓宗室;从文学上来说,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有多篇诗作流传于后世,而刘备基本不怎么读书;从军事才能来说,两人就更没法比了,曹操是刘备天生的克星,刘备见到曹操就只有逃跑的份。

然而即便是这样,曹操却将刘备视为自己一生最大的对手。在《三国志》中曾记载了曹刘二人“青梅煮酒”的故事。在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间,曹操当面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当时刘备的状态是怎样的呢?他刚被吕布所击败,丢了地盘和军队,连老婆都被吕布俘虏。而曹操呢?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军阀,并且狭天子以令诸侯。但即使是这样,曹操也十分看得起刘备。

那么曹操是否只是喝醉了酒,和刘备吹牛逼呢?从曹操的实际行动来看,他的确将刘备看做与自己相等同的英雄。刘备投奔到曹操帐下,曹操一直将他作为二把手培养,没两年就将他封为左将军,出则同车,入则同席。刘备背叛曹操后,刘备只要逃到哪,曹操必然追到哪,必须要把刘备彻底打死。即使袁绍大兵压境,曹操仍然优先攻击刘备,还说:“刘备是人杰,今天不攻击,以后必成后患。”

那么,曹操为何那么看的起刘备呢?在笔者看来,刘备抓住了曹操一个致命的软肋,而这也是刘备的立身之本,让他成为一个打不死的小强。那么曹操的软肋是什么呢?那就是过分残忍。

曹操是个相当现实的人,迷信武力和刑罚,对待敌人甚至百姓,都毫不留情。在《三国志》中,曹操及其部将屠城的记载就有8次之多。其中,尤其以徐州屠城最为严重,曹操为了报父仇,杀害了数十万无辜百姓,还将百姓尸体丢入泗水之中,使河水为之不流。官渡之战后,曹操俘获7万袁绍的士兵,竟然全部坑杀,而这次杀降行为,很多人都不知道。此外,曹操还颁布了一条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若城池抵抗曹军的进攻,就必然屠城。这点曹操和成吉思汗颇为相似。

由于曹操的残暴人所共知,所以有很多人非常厌恶曹操,这些人成为反对曹操统治的潜在力量,也成为刘备可以争取的对象。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个仁德之君,在正史中也确实如此。在征战中,刘备戎马一生却从不屠城,而三国军阀基本都屠城;在文治之中,刘备信仰宽和为政,与民休息,这与曹操通过屯田制刻剥百姓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刘备到哪都可以用人格魅力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刘备不仅受士族欢迎,普通民众对其也十分信赖。例如徐州豪杰陈登曾说刘备是“英雄杰出,有王霸之略。”而普通百姓呢?刘备对他们从来不摆架子,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跟他说上话,而刘备也尽力奉陪,活像一个村干部。

除了仁德以外,刘备还相当有胆量,敢于抗曹,敢做完全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比如黄巾军进攻孔融,别人都不敢救,只有刘备敢救,即使自己手下根本没几个兵;曹操在徐州到处屠杀,周边的诸侯都不敢救,只有刘备带着数千人来支援。当曹操攻打到荆州时,十数万百姓跟随着刘备一起逃,而刘备也没放弃。有人说刘备是拿百姓当挡箭牌,然而在笔者看来,让百姓当挡箭牌,还不如轻车快马,直接冲到江夏与众兄弟喝酒,不好过与曹操浴血奋战?

由于曹操的残暴与刘备的仁德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刘备敢于抗曹、死不投降,所以许多反曹之人,都将刘备视为救星和英雄。孙权之所以和如同丧家之犬的刘备结为对等同盟,其实也是看中了刘备“反曹英雄”的属性。

实际上,刘备也善于利用自己“反曹英雄”的属性,处处与曹操对着干。就像他对法正说的:“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

虽然曹操打败了刘备无数次,但刘备总能在其他地方找到容身之所,毕竟很多人都有反曹的需求,需要刘备来帮助对敌。所以刘备即使失败再多次,总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之后,刘备抓住赤壁之战的机会,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领地和军队,手下名将如云,谋士如雨。最终,刘备和曹操两人在汉中决战,而刘备平生第一次击败了曹操,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

虽然从个人才干来看,刘备的确远不如曹操。但作为争夺天下的英雄,刘备却并不下于曹操。刘备以百折不挠的意志,最终成就了曹操对自己的看好,成就了自己帝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说三国:三一三 敛兵聚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连年战争,蜀军折损不少,本就有限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在民困兵疲,举国不愿言及战争的情况下,姜维不得不暂时放下克复中原的梦想,不再轻言北伐,转而加强汉中的防御。蜀昭烈帝刘备在世时,委任魏延镇守汉中。魏延的御敌之策采取的是“错守诸围”,即派兵防守各围城池,重兵把守,如有敌人来攻,则实施抵御,不让敌军进来

  • 刘邦为了解决人口繁衍问题,制定了一个政策,让现代男人羡慕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躲避沉重的苛捐杂税和劳役,很多男性都选择了自残,这让当时社会的可用劳力更加稀少,再加上当时秦末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很多男性战死沙场,大片的田地荒芜,很多女人既要带孩子又要耕种土地,甚至当时还有很多女性嫁不出去,产生了社会恐慌。这种恶劣的社会环境给西汉王朝初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西汉王朝建立后

  • 中国古代十大谋士,张良上榜,诸葛亮仅排第5,第1位是百家宗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曹魏第一谋士,也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头号功臣。刘备无诸葛,无以白手起家;曹操无荀彧,亦不复为北方之雄。个人认为,荀彧的谋略和才华并不比诸葛亮差多少,只是曹操麾下一流谋士很多,不像蜀汉全靠诸葛亮一个人撑着。荀彧出身名门,少年时便被人赞为“有王佐之才”,他开始追随的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不久后他便看出

  • 刘备和宋江的差距,从兄弟死后的表现就能看出,二人不是一个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遇到关羽张飞,一顿哭,感慨生不逢时,抱着两个刚认的兄弟,直接就要拜把子,直接就要同年同月同日死,大红脸一听,大刀地上一插,一声哥哥叫的,刘备鼻涕眼泪一通,张飞也是在一旁只喊哥哥,三个人相见恨晚,抱在一起,一顿乱哭,刘备哭的是有人辅佐匡扶汉室了,关羽哭的是一身武艺有了用武之地,虽然不知道张飞在哭什

  • 曹操一看此人相貌说:一定要将他杀掉,结果,多年后此人势不可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中国人并不推崇玄学,但事实上大部分平民对于玄学深信不疑,甚至,一些从小就被儒家思想教育的儒生也对玄学有一种狂热的爱好。“算命”大概是从晋代以后慢慢走红的,到了唐代更是出现了很多相学大师。哪怕在写实的史书之中,这些相学大师依旧充满了神秘色彩。由于我们和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这些

  • 史说三国:三一四 密谋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魏帝曹髦说:“龙代表了君主之德。它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多次屈居圩井中,这不是好的兆头。”于是作《潜龙诗》,大意为:我是一条龙,本应身在大海,如今却身困井中,受到泥鳅欺负,以此自我讽喻,表达对司马昭专权的不满。司马昭看到该诗后,不由心生厌恶,嫉恨曹髦。蜀后主刘禅封其子刘谌为北地王,刘询为新兴王,刘虔

  • 司马懿死前留下一计,千百年无人能解,最终却被一老农识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三国时期周瑜就是争一口气,死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嘶吼。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人物不仅要生的光荣,还要死的体面。司马懿就是这样,死前还给自己留了一计,不过千百年后还是被识破了!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争霸,魏蜀吴三国各自鼎立一方。结束这一乱世局面的,正是威名赫赫的军事谋略家司马

  • 诸葛亮生前犯下的四大错误,导致蜀国在三国中最先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蜀国人才断层诸葛亮,事无巨细,必躬亲之,没有放权培养人才。刘备在世的时候,蜀国的人才可谓是明星阵容,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但刘备一死,老将相继凋零,蜀国可用到人才真的屈指可数。最后留给一个政治能力薄弱的姜维。再加上后主刘禅昏庸无道,没有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导致蜀国的速

  • 深思60秒:为什么司马懿能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1.别人眼里的三国,多是曹操、刘备、孙权,而我却更加关注司马懿!当然,也有人喜欢司马懿,多在他的智谋,而我却更加关注,他为何能如此长寿?2.与世无争!司马懿的一生,多是隐忍的一生。虽有惊世的才华,却一生不敢表露。在他的隐忍下,四代君王的更迭,他依旧能够独领风骚。最终,成就一身的王者霸业。3.难得糊涂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有生力量应损失不大,故当年便进行第二次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但要说第一次北伐败得有多惨到也说不上,毕竟诸葛亮是以用兵谨慎著称的,加之王平、赵云都比较靠谱,虽败退,但有序,因此蜀汉主力并未遭受重大损失,不然诸葛亮也不会在同年马上发动第二次北伐了。黄初七年(226年),诸葛亮呈上《出师表》,率大军入驻汉中,厉兵秣马,操练三军,为北伐曹魏做战前准备。同年曹丕病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