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死前留下一计,千百年无人能解,最终却被一老农识破

司马懿死前留下一计,千百年无人能解,最终却被一老农识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33 更新时间:2024/1/15 12:43:32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三国时期周瑜就是争一口气,死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嘶吼。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人物不仅要生的光荣,还要死的体面。司马懿就是这样,死前还给自己留了一计,不过千百年后还是被识破了!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争霸,魏蜀吴三国各自鼎立一方。结束这一乱世局面的,正是威名赫赫的军事谋略家司马懿。司马懿一生磕磕绊绊,最终能够笑傲三国,不仅是他有一个智慧的大脑,更重要的是他活的时间够长。

司马懿确实有才,但是城府极深。曹操当政时就看出了司马懿的心计,在任用司马懿的事情上十分谨慎,给他发挥才能的空间,却不至于让他功高盖主。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他始终记得父亲的告诫,不会完全信任他,时刻提防着司马懿。魏明帝曹睿也感觉有点拿捏不住司马懿,所以干脆将司马懿晾在了一边,司马懿空有满腔抱负无处施展。

既然得不到重用,那就自己给自己放假呗!司马懿在好长一段时间里休养生息,学学养生,练练筋骨。如此一来,司马懿的身体素质大大提升,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主公都去世了,司马懿的身体还很硬朗。等到曹芳上位,司马懿这才算熬出了头。

曹芳那会还是个小孩,魏明帝曹睿托孤司马懿和曹爽。司马懿通过通过高陵之变,干掉了曹爽,成为朝野中最具有话语权的大臣,曹魏政权也算落到了司马家手里。

司马懿一生小心谨慎,他生前没有称帝,直到他的孙子司马炎上位,才建国称帝。司马懿死前,给自己安排了身后事。司马懿认为,在自己死后,肯定会有人来盗自己的陵墓。于是,司马懿叮嘱后人:在我死后,坟前不要立碑,栽树,不要放入陪葬品,否则我死不瞑目。

司马懿下葬当天,安排了很多副棺材同时抬出,每一个抬棺之人都事先服毒,什么时候毒发身亡,棺材就什么时候下葬。这样一来,别人就不知道哪一副棺材里装着司马懿的尸体,也没人知道到底葬在哪里。

司马懿生前一直和诸葛亮斗智斗勇,两人在智谋方面不相上下。就连身后事的安排,他俩的想法都如出一辙。据说,诸葛亮死后,要求别人抬着棺材一直向南,什么时候抬棺的绳子断掉,什么时候下葬。

千百年过去,一位老农在田间劳作,无意间发现了写着字的大石碑,经考古学家认证,正是司马懿的坟冢。到底是谁为司马懿立的墓碑,至今还没有弄清楚。司马懿生前的计策虽妙,但最后他的坟墓还是被人挖了出来,只能说是天意弄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生前犯下的四大错误,导致蜀国在三国中最先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蜀国人才断层诸葛亮,事无巨细,必躬亲之,没有放权培养人才。刘备在世的时候,蜀国的人才可谓是明星阵容,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但刘备一死,老将相继凋零,蜀国可用到人才真的屈指可数。最后留给一个政治能力薄弱的姜维。再加上后主刘禅昏庸无道,没有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导致蜀国的速

  • 深思60秒:为什么司马懿能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1.别人眼里的三国,多是曹操、刘备、孙权,而我却更加关注司马懿!当然,也有人喜欢司马懿,多在他的智谋,而我却更加关注,他为何能如此长寿?2.与世无争!司马懿的一生,多是隐忍的一生。虽有惊世的才华,却一生不敢表露。在他的隐忍下,四代君王的更迭,他依旧能够独领风骚。最终,成就一身的王者霸业。3.难得糊涂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有生力量应损失不大,故当年便进行第二次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但要说第一次北伐败得有多惨到也说不上,毕竟诸葛亮是以用兵谨慎著称的,加之王平、赵云都比较靠谱,虽败退,但有序,因此蜀汉主力并未遭受重大损失,不然诸葛亮也不会在同年马上发动第二次北伐了。黄初七年(226年),诸葛亮呈上《出师表》,率大军入驻汉中,厉兵秣马,操练三军,为北伐曹魏做战前准备。同年曹丕病崩,

  • 诸葛亮得知徐庶未得到曹魏重用时感叹曹魏人才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三国的时候,遇到和徐庶差不多景况的还有个毕湛。毕湛当时是曹魏别驾,别驾在所有的佐官中地位相当高。兴平元年(194年),趁着曹操带兵讨伐徐州陶谦,后方空虚的时候,陈宫与张邈叛出曹营迎吕布为兖州牧。这一次的反叛可以说是曹操跌宕起伏的一生中的最低点,差一点就基业尽丧,按诸葛亮的说法,也称得上是“此

  • 诸葛亮对姜维的资历和能力过于拔高,故其无法战胜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姜维之所以能够得到飞速擢拔,破格重用,主要是得到了丞相诸葛亮的青睐和力挺,诸葛亮对姜维另眼相看,在后主刘禅那儿大力举荐他,夸姜维是“陇西奇才” ,使得姜维得以飞黄腾达。其实,诸葛亮对姜维的资历与能力有拔高之嫌。论资历,姜维原是曹魏天水参军,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投降蜀汉,是一个半路上船的降将,

  • 诸葛亮多次北伐除匡扶汉室因素外也有转移内部矛盾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蜀相》中感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备在白帝城驾崩后,诸葛亮成了蜀汉的辅政大臣,立志完成先主刘备匡扶汉室的伟业。然而,此时魏蜀吴三国虽然鼎立,谁都无法单独消灭谁,但论人口和面积,蜀汉无疑是最弱小的,倘若任由局势发展,到最终蜀汉的命运是可以预料到的。刘备驾崩前,蜀汉在短时间

  • 刘邦手下大将韩信,立下无数战功,他原本并无带兵经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的统兵才能更不行了,在彭城战役的时候,他率领数十万联军,却被项羽的三万骑兵杀的到处乱窜。刘邦之所以在后面可以战胜项羽,那基本都是韩信的功劳,韩信在统兵方面可以说是天赋异禀,当时在作战这方面,很少有人是韩信的对手。甚至人们称韩信为“兵仙”。韩信有着多次出色的战役,留下了很多典故。但是你要是了解早期

  • 刘备欣赏的军师:不是卧龙凤雏,曹操都忌惮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欣赏的军师-法正当时的天下局势大致明朗,北方已经尽数归曹操拥有,东边有孙氏三代治理的江东,刘备在荆州一代盘踞,天下各州只有益州还姓刘,但是益州之主刘璋并没有统御益州的本领,于是法正和张松都希望刘备能够入主巴蜀。于是在公元212年的时候,刘备假意借抵御北方张鲁之名进军巴蜀,在法正等人的帮助下,成功

  • 刘备见周瑜带关羽,迎亲则带赵云,这背后暗藏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一、刘备赤壁之战前见周瑜为何带关羽。 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被刻画为一个心高气傲,做事不计后果的人物。他虽然赞同孙刘联盟,却时时刻刻想要吞并刘备的势力,独占荆州。因此,在赤壁之战前,他就定下计谋,请刘备前来会面。然后在会见的时候,设下埋伏掷杯为号,除掉刘备。刘备为了巩固孙刘联盟,不顾部下的反对,决定

  • 史说三国:三二〇 黄皓揽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董厥,字龚袭,义阳郡平氏县(今河南桐柏县)人,与镇北将军魏延同乡。诸葛亮开府治事后,董厥先后任丞相令史、丞相主簿,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赏。诸葛亮曾赞美董厥说:“董令史是有才能的人。我每次和他说谈论,都能思考周密,十分恰当。”后被提拔为尚书仆射,封南乡侯。尚书令陈祗去世后,董厥代替陈祗担任尚书令。诸葛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