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国国君不但被戴了绿帽子,还被杀害,鲁国是怎么咽下这口气的?

鲁国国君不但被戴了绿帽子,还被杀害,鲁国是怎么咽下这口气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01 更新时间:2024/1/16 12:55:06

但是,齐桓公称霸之前,齐国却有过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把齐国和齐桓公的脸都丢尽了。

而造出这一段历史的,也不是别人,而是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齐襄公这个人,本身人品就有很大的问题。他有一个妹妹,未出嫁的时候,他们就经常私通,也就是乱伦。后来自己的妹妹嫁给了隔壁鲁国的鲁桓公,这应该是一场政治联姻,目的是为了增进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毕竟就在隔壁,要是关系不好,天天要打仗,也挺闹腾的。

一般情况下,政治联姻下的婚姻都是不幸福的,尤其是嫁给鲁国的这个公主,她已经心有所属了。不管鲁桓公对她有多好,她心里始终记挂的是自己的哥哥。

有一次,鲁桓公带着夫人回她娘家探亲,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正常的探亲活动而已。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了齐国后,他的夫人竟然和大舅子天天私会。这大舅子可是齐国国君啊,这么不要脸的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为了维护脸面,他没有当场戳穿,而是等她夫人回去之后,对夫人进行了批评教育。结果,他夫人受了委屈,转头就告诉了齐襄公。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跟我们平时看的电视剧差不多。齐襄公不但没有悔过之心,反而有了害人之意。

他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然后邀请鲁桓公喝酒。在酒宴上,他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把鲁桓公灌醉了。然后就让一个叫彭生的人把鲁桓公送回去。

彭生在把鲁桓公报上马车的时候,趁机打断了鲁桓公的肋骨。马车在路上颠簸,被打断的肋骨刺入了鲁桓公的内脏,等到下车的时候,鲁桓公已经死了,而且身上连个伤口都没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自己的国君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别的国家,这让鲁国人怎么受得了。于是,他们就派人来讨个说法。

齐襄公表示,这是个意外,他是因为喝多了才死的。

鲁国人说,不可能,这明显不是醉死的。

齐襄公说,那有可能是我的人在把他送上车的时候,不小心磕碰到了。这样吧,既然是我的人的过错,那我就把他杀了,算是给妹夫报了这个仇,你看可以吧!

鲁国人虽然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但是他们又没有证据,而且人家连背锅侠都准备好了,那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把鲁桓公带回去安葬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然,对于鲁国来说,咽下这口气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实力问题,齐国比较强大,双方如果撕破脸,对鲁国来说这可能是一场灾难;另一个是面子问题,周公建立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最讲究的就是社会关系的和谐,而鲁国是周公的封国,是最维护这套制度的国家,如果让外人知道鲁国国君的夫人和别人私通,那鲁国这个卫道者的面子往哪儿搁?

所以,当齐襄公给了台阶下的时候,鲁国也很给面子地接了下来。当然,心里肯定是非常不乐意的。可惜的是,这件事情最后还是被传开了。鲁国依然成为了天下的笑柄。

鲁桓公被谋杀之后,他的夫人留在了齐国,和自己的大哥继续鬼混,这个时候的她没有了丈夫,自然也就无所顾忌了,鲁桓公被杀的事可能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继任的鲁国国君就是他们俩的儿子——鲁庄公

对于自己的母亲和大舅舅,鲁庄公不怨恨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拳头硬不过人家,想打也打不过啊!更何况,他们还是有血缘的长辈,按照礼法制度,他也不能行报仇之事。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有了出气的机会。

当时,因为齐襄公的瞎搞,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害怕被哥哥所杀,都逃离了齐国。公子纠来到了鲁国避难,因为他的母亲是鲁国人。后来,齐襄公被杀,齐国大臣想立公子小白为国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鲁庄公听说后,就赶紧派人护送公子纠回国,想抢先一步让公子纠当上齐国国君。公子纠是自己扶持上去的,即便将来不能让齐国对鲁国俯首听命,至少也可以为鲁国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公子纠出发的同时,管仲也带人去半路上截杀公子小白。可惜的是,管仲只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却误以为刺杀成功。回去报告给公子纠之后,他们就慢慢悠悠地回齐国去了。

等他们到了齐国,公子小白已经登基成为了齐桓公。这让鲁庄公的谋划打了水漂,不但没能出口气,反而憋出了内伤。

在齐桓公的逼迫下,他只能杀了公子纠去赔罪。而齐鲁两国的关系也就由此破裂,最终导致双方兵戎相见,为第二年的长勺之战埋下了伏笔。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斯:从楚国小吏到大秦宰相,一生精明,为何落得夷三族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马上就要被腰斩了,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李斯回头望着次子叹息道:“我好想再和你一起,像以前在上蔡那样,牵着黄狗一同出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可惜却再也办不到了!”(《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 民国军阀的终极逐鹿——中原大战,堪称民国版的春秋演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九二八年七月六日,蒋介石在北平邀请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还有白崇禧召开座谈会,在会上,冯玉祥跟其他派系首领大力反对蒋介石的裁兵计划,座谈会不欢而散。在后来的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中,蒋介石企图压服各派系裁兵。一九二九年底,蒋介石先后打败了桂系、冯玉祥、张发奎、石友三跟唐生智,这时候大一统的局势已经是基

  • 为什么大多数三国游戏都没晋国什么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本应是一段横跨三代人、长达百年的历史,而不是那只有一代人的故事。 一直以来,“三国”便是游戏制作最常用的文化题材之一。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动荡时代,群雄割据、英雄辈出,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历史。不过,三国本应是一段横跨三代人、长达百年的历史,但为何市面上大多三国游戏却总是将内容过度聚焦于魏蜀吴

  • 秦国几乎没有昏君,为何用了那么久才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中,贾谊将秦统一六国描述得气势磅礴。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战国七雄中,为什么单单是秦统一了中国。宋朝大家苏洵说:“弊在赂秦”,认为是其他六国不团结,喂肥了秦国。后世更是从商

  • 秦朝统一六国实属不易,为何仅仅15年就亡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贾谊曾一句话总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在有限的11年都做了些什么?他一鼓作气征服南方的百越,设桂林郡和象郡,又令蒙恬在北方修长城,退匈奴。接下来,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内做了一系列疯狂的事情。废掉古代帝王的治世传统,焚书坑儒,毁城墙,杀豪杰,一切从零开始。为了削弱百姓的

  • 22轮仅出场5次!昔日中国罗本如今沦为中超鸡肋,曾是抗韩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原标题:22轮仅出场5次!昔日中国罗本如今沦为中超鸡肋,曾是抗韩英雄

  • 孔子圣迹图 | 退修诗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博物馆藏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退修诗书孔子在齐国的政治活动受阻之后,回到了鲁国。这时孔子已经年近四十岁了,在随后的十余年间,孔子专注于整理诗书典籍、教育弟子。从鲁昭公出奔(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到鲁昭公去世(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鲁国一直没有拥立新的国君,而三桓也没有重新接

  • 伪满洲国建立,末代皇帝溥仪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勾践还是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31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岁。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北郊的柳条湖铁路,随即发动突然袭击,沈阳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与此同时,天津的日本租界,一幢名叫“静园”的宅子里,也在酝酿着阴谋。“静园”的寓公,正是末代皇帝溥仪。1931年9月18日,成了这位末代皇帝的人生转折点

  • 中医科普197:神医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1、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原文陈述 春秋战国时期,有位神医被尊为 “医祖”,他就是 “扁鹊”。 一次,魏文王问扁鹊说: “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 “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 “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 “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 战国霸主秦孝公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38年的时候,秦孝公自知自己的生命已经所剩不多,想在有生之年收复被魏国侵占的河西之地是无望了;想将君位传给商鞅,商鞅却也坚持拒绝了。不久后壮志未酬的秦孝公便因病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等到他的儿子秦惠文王继位之后,商鞅因为被秦孝公的大哥公子虔诬陷而被惠文王以谋反之罪处以车裂之刑。[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