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但是在马王堆汉墓被挖掘出来之后,人们发现了《史记》中一个十分明显的错误,不是因为条件限制,而是整个把时间、人物都搞错了。在《史记》中写到了鬼谷子这个老师的两位学生,一个叫苏秦,一个叫张仪。而苏秦最主要的贡献呢就是合纵,开始的时候穷困潦倒,后认真读了一年书,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怎么做,便开始周游六国,游说六国国君,成立合纵联盟,一起来对抗秦国,凭借自己超强的说服能力和思想的先进性,最终成功说服了这些人,并且同时拿到了六国的相印,也就是说成为六国的宰相,直接将联盟书放在了秦国人的桌子上,确实让秦国十五年没有敢出来函谷关。
[var1]
而张仪呢?历史上说的最多的就是他提出的连横,学成后,到了秦国,说服秦王采用他的连横战略,让秦国能够强盛起来,不被其他国家共同针对。但是《史记》中记载二人因为观点不一,而关系不和,张仪用连横来对抗苏秦的合纵。马王堆遗址中出土的这件帛书恰恰证明了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这份资料上记述了当时的张仪,是秦惠文王时期的人物,当时秦国的人才十分之多,所以张仪提出连横为了提高自己,能被重用,当时和他作对的,观点相反的人叫公孙衍,不是他的同门苏秦。
[var1]
而且这份资料中还详细地介绍了苏秦是不是和张仪同时代的,他在燕昭王时代,也就是说张仪比苏秦大了不止50岁啊,而且苏秦一辈子主要就是去让燕国来对付齐国,为了能让燕国保全,他专门跑到齐国去当特务,混入其中,改变齐王想要向燕国开刀的想法,反而让齐王攻打宋国去了,虽然他的计谋成功了,但是也使得齐国陷入了绝境,多个国家起来围攻他,这是苏秦的间谍身份也被发现了,惨死在五匹马之下。
[var1]
这部书的发现证明了历史上苏秦和张仪确实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不可能发生那么多的事情,同时也指出了《史记》中存在的错误,后来很多学者都开始研究这段历史,就连外国关注中国历史的人都说出《史记》对苏秦的记载是有问题的,更像是写小说一样,这也就足以证明了墓葬里发现的这部书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巨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