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作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数一数二的国家,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究其原因当然是秦国强大,加上计谋得当,分割瓦解对手,最终力压六雄。
说到秦国,当初在战国七雄并不是最强者,秦孝公也看到了这一点,结果重用商鞅之策,实行变法,使秦国在七雄中得以迅速崛起。
秦国的强大,对于其他国家是有威胁的,其他国家不可能视而不见,作为楚国士大夫的屈原早已嗅觉到了危机,屈原深知要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必须像当时各国的改革者们那样,革新政治,推行法制。屈原推崇以法治国,既维护皇权,也要打压旧贵族,通过实现政令的高度统一,使楚国实力变强大,傲视群雄,最终实现统一全国。
[var1]
屈原的改革思想符合统治者的利益,深得楚怀王的信任。
楚怀王何许人也?
他是楚国国君,继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大败魏国,楚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但在中期,楚怀王误信秦国宰相张仪,疏远屈原,毁掉齐楚联盟,楚国从鼎盛走向了衰亡。只可惜楚怀王最终没有听取屈原的进言,还罢免了屈原,自己送上门去,被秦国扣留,最后客死秦国。
楚怀王的死对屈原打击很大,楚国人都视屈原无能,至君王客死他乡,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楚顷襄王为君,襄王胸无大志,听信谗言,流放了屈原,废除屈原改革措施。
屈原流放后,楚国上下更是没有主心骨,朋党营私,实力都消耗在内讧中。
公元前
278
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楚国灭亡。
楚国的灭亡挤垮了屈原最后的精神支柱,屈原心灰意冷,公元前
278
年,农历五月五日
投汨罗江自尽了,卒年
62
岁。
[var1]
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
屈原
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
端午节,由此可见屈原在民间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但因为他在文学方面成就太大,所以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为他的文学成就所掩。其实他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伟大,正是融入了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读屈原的诗歌,诗中有意,诗中有魂,似有万马奔腾,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