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的旗帜上写魏,魏延的旗帜上也写魏,士兵们要怎么分辨二者?

魏国的旗帜上写魏,魏延的旗帜上也写魏,士兵们要怎么分辨二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84 更新时间:2024/1/16 15:31:22

其实会搞混的状况还是比较少的,要知道古代的旗帜也分为好多种,其中级别最高的旗帜叫纛旗,这种旗帜在上面写的都是国号,例如蜀国出征打出来的纛旗就是“汉”,而魏国打出来的纛旗就是“魏”,一般这两面旗帜都在队伍的中间。

[var1]

而且这种旗帜的规格,高度都是所有旗帜中最大的,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能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部队。在纛旗之下的是帅旗,这面旗帜仅仅处在纛旗之下,旗帜上一般写的是出征主帅的名字,例如诸葛亮带兵出征,就写“诸葛”。

这种旗帜一般都会跟在主帅的身后,因为在战场上主帅的作用就是指挥全军作战,战士们看到显眼的帅旗,就能够迅速地接到主帅的指令进行变化。因为主帅一般很少上阵厮杀,所以旗兵的位置一般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var1]

除了这两种旗帜之外,就剩下将旗了,将旗就是跟着主帅出征的将领的旗帜。这样的旗帜上一般也写着姓氏,例如魏延就会写一个“魏”字,但是就算是魏延的将旗魏国的纛旗字写的一样,也能够区分二者的区别。

第一点就是两者的大小是不同的,纛旗的规格要比将旗高上许多,第二点就是颜色不同,蜀国的旗帜和魏国的旗帜都是各自设计的,所以很少会出现旗帜颜色一致的情况。仅仅是这两点就已经足够区分两面旗帜了。

[var1]

而且将旗有时候还会在旗帜上写下自己的官职,最后在最下面写一个姓氏,例如魏延的官职是征西大将军,他的将旗上就会有这几行字,让人一眼就能知道他到底是谁。所以将旗和纛旗的区别还是非大的,弄混淆的概率也非常小。

再加上古人的这套旗帜用法也是经过长时间改良才得出的结果,如果他们设计的旗帜在战场上没办法起到识别敌我的作用,那么这种用法又怎么会在后世流传下来呢?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事情,我想古人们早就把这种方法更换了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之一,晚年竟被饿死?国相其实早有“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在他的带领下,齐国成了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在他的辅佐下,当时的经济军事都远远赶超了其他几个国家,一时风光无限。可是到了管仲死后,齐国就渐渐衰弱下去了,甚至最后的堂堂霸主齐桓公竟然是被活活饿死了。[var1]更悲剧的是,当年的霸主,被饿死以后,七十多天都没

  • 一个因虎而兴,却因狼而亡的神秘部族:春秋初年楚国的实际掌控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主笔:闲乐生楚庄王在问鼎中原后的第二年,便碰到了即位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若敖族叛乱。这个若敖族我们前面已多次提到,这是一个在楚国执政了近百年的权臣家族,自公元前707年楚武王初设令尹,楚国历任六位君王十二位令尹,其中竟有九任出自若敖氏!所以此战相当关键,如果楚王战败,楚国从此将由贵族专权,最后如

  • 历六世而得天下的秦国为何二世而亡?详解成也法制败也法制的秦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贾谊的《过秦论》中有一句话是:秦历六世而得天下,为何却二世而亡?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秦国因法制而强,那是因为秦国当时的法制是专为战时而量身定做的,人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对外的战争中去,国家以军功立国,百姓以军功上位,这种情况下的秦国百姓,打起仗来自然是嗷嗷叫。但是六国被灭以后,全国实现了统一,

  • 越王勾践剑深埋地下2500年,却毫无锈迹,究竟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而说起宝剑就不得不提起1965年出土的“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这把剑虽然在潮湿的墓穴中放置了2500年,但是保存的却非常好,几乎没有锈迹,这令见过无数珍宝的考古人员们都啧啧称奇,为什么会保存的如此完美?它运用了什么铸造工艺呢?[var1]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1965年12月,考古人员在湖北

  • 春秋战国最悲凉的士大夫,一身才华却报国无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作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数一数二的国家,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究其原因当然是秦国强大,加上计谋得当,分割瓦解对手,最终力压六雄。说到秦国,当初在战国七雄并不是最强者,秦孝公也看到了这一点,结果重用商鞅之策,实行变法,使秦国在七雄中得以迅速崛起。秦国的强大,对于其他国家是有威胁的

  • 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出土不久,为何扁鹊就被“踢”出了历史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扁鹊曾一度出现在了我们的教科书中,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后来竟然被“踢”出了历史题材,还是在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刚出土之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var1]历史上,关于扁鹊的记载十分模糊,生卒年不详,只知姬姓,秦氏,名越人,今河北沧州人。从为数不多的历史资料中可得知,扁鹊年轻的时候是一家旅馆的主管,后

  • 李斯本是一介小吏,他究竟是如何当上秦国丞相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年轻的时候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但他的野心是很大的,他不愿意就此默默无闻。于是他便辞了官去了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李斯也是继承了这样的思想。学成后,他去了秦国。[var1]到了秦国他得到了丞相吕不韦的器重,又当上了秦国的小吏。那么这样和他年轻时没有什么两样,唯一好一

  • 他是战国四公子中性格最暴烈的一个,也是成语最多的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之前曾经说过他靠着自己手下的“鸡鸣狗盗”总算是偷了袍子送人,跑出函谷关逃命。在“逃亡”之中,路过赵国。赵国的平原君一听孟尝君路过,那可要好好款待一番,谁让咱们齐名呢,需要互相陪衬陪衬。于是便请他做客。[var1]战国四公子性格迥异,但都是广交豪杰之士这孟尝君田文的名声可是如雷贯耳,再加上赵国的平原君

  • 春秋是个实力说话的时代,夹在几个大国中间,小国自有小国的难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郑国被秦、晋、楚欺负来欺负去,夹缝中求生,日子过得好不艰难。先是做楚国的小弟,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后,顺便把以前归附楚国的几个小国也纳入麾下,郑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又做了晋国的小弟。春秋是个实力说话的时代,夹在几个大国中间,小国自有小国的难处啊,虽然现在有晋文公这么强大的靠山了,但是

  • 执政以宽还是严,从诸葛亮商鞅看古代国家危难之际的统治方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如果能够宽严相济,不偏不倚,肯定是最美好的一种局面。但实际上,因为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一样,统治者的个人魅力和能力也不一样。这一点很难做到。另外,有许多人对于政策宽松的统治十分推崇,认为在这种环境中,才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宽松的统治不仅不利于国家稳定,还统治者自身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