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后期为何沦落到无人可用?其实人才济济,诸葛亮却不敢用

蜀汉后期为何沦落到无人可用?其实人才济济,诸葛亮却不敢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695 更新时间:2024/2/10 6:41:00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是说,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魏延被杀之后,蜀汉已无将可用,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廖化一人了。

但是蜀汉后期真的面临着无将可用的局面吗?其实不然,当时蜀国能用之将其实并不在少数,只是诸葛亮用人不善,浪费了这些人才,之后更是事必躬亲,最后活活累死了自己!

那下面我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蜀汉后期的十大武将,这些人每一个都足矣独当一面!

十、骠骑将军 吴班

“以豪侠称。”——《三国志》

其实吴班与族兄吴懿年轻时在蜀中就小有名气,但是由于刘备入蜀之后娶了他们的姐姐,这也使得吴班身上多了一个“国舅爷”的便签,这也导致他的真实实力一直不为人重视。

吴班在三国演义中的第一次登场是作为张飞的部将出现的,之后在刘备伐吴时作为前锋,击败了吴国将领李异。后期在随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更是在野战中大破司马懿,由此可见吴班的实力其实不容小觑。

九、平北将军 马岱

马岱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从弟,曾经随马超参与过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以及汉中之战等经典战役,可以说是久经沙场,战功赫赫了;但是人们对马岱最大的印象还是他斩杀了魏延,那试问一个能够斩杀魏延的人,又怎么会差呢?

八、镇南大将军 马忠

“马忠扰而能毅,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三国志》

提起马忠,大家更为熟悉的可能是东吴那个在麦城设伏抓住了关羽,还在刘备伐吴时突施暗箭,射伤了蜀将黄忠,导致黄忠阵亡的那个人,其实蜀国也有一个叫马忠的将领,他的能力甚至比东吴那个还要强。

马忠是孝廉出身,颇得刘备赏识,后跟随诸葛亮平定叛乱,击杀了叛军主将朱褒;后因蜀国南部夷人叛乱不断,马忠便专注于平叛,在镇守南中的近十年间剿平蛮夷,恢复秩序,深受百姓的爱戴。

七、荡寇将军 张嶷

“张嶷识断明果。”——《三国志》

张嶷出身贫寒,在二十岁时因保护县长夫人杀退了一众山贼,被招为州从事。张嶷在诸葛亮北伐时负责押送粮草,期间不断有山贼骚扰,张嶷便亲率部下斩杀了山贼头目张幕,更是将其他山贼也一网打尽。

张嶷真正出名是在他治理越巂的功绩上,当时此地蛮夷多次造反,还杀死了当地的太守,张嶷闻讯亲自前往征讨,先后生擒其头目魏狼,斩杀李求承,威名远扬。

但是诸葛亮始终认为张嶷只适合处理蜀中内乱,并不适合北伐,而且担心张嶷走后蜀中内乱无人能治,所以不敢带其出征。

六、车骑将军 吴懿

吴懿真正崭露头角是在刘备逝世之后,被诸葛亮所赏识,随军出征北伐,后在阳溪大败曹魏后将军费曜和雍州刺史郭淮,声名远扬。

在诸葛亮逝世之后,吴懿受命为汉中都督,他在任期间汉中从未出现过乱子,可以说非常厉害了。

五、左车骑将军 张翼

“张翼亢姜维之锐,宗预御孙权之严,咸有可称。”——《三国志》

张翼可以说是当时的“官二代”,父亲跟族父都很有政绩,之后被举为孝廉,当了个县长。

之后张翼在汉中之战、北伐之战中都有相当出色的发挥,更是有着大破曹魏刺史王经数万之敌的功绩。在北伐上,张翼认为国小民疲,不应滥用武力,是蜀汉朝廷当时极少敢当朝和姜维争辩北伐问题的大臣。也正因张翼德这种看法,诸葛亮在北伐中始终没能将其作为主力,这也是一大遗憾吧。

四、镇北大将军 王平

“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三国志》

王平本是曹操手下一代理校尉,后在汉中被刘备击败,于是投降了刘备。

王平此人在诸葛亮的北伐大军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六出祁山,王平每次都随军出征,更在其中屡次击败魏将张郃,实力不容小觑。

三、右车骑将军 廖化

“以果烈称。”——《三国志》

廖化本是关羽帐下一主簿,后随关羽兵败被俘,但趁刘备东征之际逃回蜀汉。

北伐之时,廖化更是多次与曹魏大将郭淮交手,双方互有胜负,在战场上斩杀了郭淮手下王赟、游奕二人;诸葛亮死后,廖化跟随姜维多次出击曹魏,履有建功,在之后平定蜀汉内乱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大将军 姜维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三国志》

姜维,字伯约,蜀汉最后的大将军,本为曹魏将领但被诸葛亮所赏识,后被诸葛亮设计投降。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期间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互有胜负。

但正如《三国志》中陈寿对他的评价,姜维轻视部众,滥用武力,虽然做事明察秋毫但是并不周密,导致了后期蜀汉的灭亡。这也是诸葛亮始终不敢重用他的原因。

一、车骑将军 夏侯霸

与姜维一样,夏侯霸也是从曹魏投降过来的,但不同的是,夏侯霸在曹魏时就已威名远扬,更是在与姜维的直接交战中取得了胜利。

夏侯霸的父亲正是当时曹魏大将夏侯渊,后因曹睿托孤与曹爽和司马懿,于是夏侯霸便得到了同宗亲戚曹爽的重用。正始八年,魏国的一些羌人首领联合起来反叛魏国,并投降蜀汉,姜维出兵接应他们,当时姜维率军猛攻夏侯霸,但被夏侯霸顽强抵挡,后郭淮率军援救,夏侯霸在洮西大败姜维,得胜回朝。

后因司马懿发动政变,杀死了大将军曹爽,夏侯霸便投降蜀汉,得到了重用,在后期姜维对魏用兵的战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更是在他最熟悉的地方——洮西击破了曹魏刺史王经的数万兵马。

所以说夏侯霸不仅战功赫赫,更是在与姜维的蜀胡联军直接对战中取得胜利,可以说是蜀汉后期不可多得的一员虎将,可惜诸葛亮逝世过早,不然有了夏侯霸的帮助,北伐定会顺利不少!

大家还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街亭之战后,诸葛亮为何自贬为右将军,而不是其他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对此,《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中记载:(诸葛亮)上疏曰:“……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后主刘禅)於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在诸葛亮主动上疏请求自贬三等后,蜀汉后主刘禅以诸葛亮为右将军,但是,这只是职位名称上的变化,孔明还是可以行使丞相的职责。一对此,有人发出了疑问,为什

  • 马超归顺后,应排第一,为何甘愿屈居关羽、张飞、赵云之后排第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种种的条件下,马超也必须要放在关羽张飞和赵云后面,其实马超自己心里也要清楚,他在刘备的心目中也不是那么高,得到一个这么好的位置,他已经心满意足了。马超和刘备关系排名只能排在关羽张飞赵云后面,这个马超得承认关羽和张飞是谁?那可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赵云也曾经和刘备结拜了,他们三个人都是刘备的生死兄弟。

  • 蜀国后期虽弱,也不至于不战而降,那么刘禅为何会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刘禅综合其当时不完整的历史,我想刘禅考虑投降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城中军民无心抗曹)蜀国从诸葛亮开始就连年伐魏,可谓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城中虽军队数万。但多为老弱病残,以死包围城池的确没有几个。毕竟连年征战,百姓也匮乏了。也许更希望能够一统天下,还三国一个太平。更何况诸葛瞻率精锐部队又在绵竹大

  • 蜀汉失败的真正原因,与关羽和诸葛亮无关,而在于这件小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来谈谈关羽之死对于蜀汉的影响,有许多人认为在关羽死后,由于刘备执着于报仇,因此贸贸然发动了对东吴的战争,这就导致了蜀汉元气大伤,而他本人也因此丧命,因此关羽之死是一切悲剧的开端。但实际上,关羽的死或许对蜀汉的确有一定的不好影响,但是绝不至于导致蜀汉的失败。因为在出现危机的不久后,诸葛亮就以雷霆手

  • 蜀汉政权的失败,是刘禅无能,还是因蜀汉集团二代人物全都平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集团官二代分析回顾蜀汉创建时期的顶级大佬都有谁: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庞统、费祎等等。那他们的孩子呢?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关羽之子关兴,张飞之子张绍,等等,那这些官二代们,在蜀汉后期的表现如何呢?1.诸葛瞻首先,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诸葛亮的名字在整个三国时期,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中,都可以称得上

  • 都知道刘备有五虎上将,可你是否知道曹操的五子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熟知的三国里,对刘备五虎上将比较熟悉,甚至孩童时代就能背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名字,然而,三国时期除了我们熟知的刘备五虎上将,其实还有与之相对的曹操五子良将。单说五子良娘,可能大家会感到陌生一点,但说出他们的名字,可就不那么陌生了。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

  • 邓艾本是灭蜀的大功臣,为什么会被司马昭下令全家抄斩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邓艾有拥兵自重的嫌疑。灭蜀后,邓艾上了一道奏书,主要留下两万名陇右士兵以及两万名蜀兵,为进攻东吴做准备。同时,他还提出厚待刘禅,封为扶风王,把刘禅的儿子们封为公爵、侯爵。通过优待蜀国亡国君臣来达到争取吴国投降的目的。但是,在司马昭看来,邓艾此举,实有拥兵自重的嫌疑。司马昭对邓艾自行其是极为不满,指示

  • 赵高为何能成为大秦帝国“掘墓人”?他看到了帝国最为致命的漏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隐宫出生,逐入帝心赵高之恶行就连司马迁也不屑为之立传,与赵高有关的记录只能在《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才得见一二。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赵高是否为宦官,但可以肯定的是赵高的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被收

  • 若伐吴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刘备,夷陵之战还会输在陆逊手上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深通兵法,一生用兵讲究谨慎,步步为营,从不冒险打仗。司马懿被困上方谷时,于绝望之时 曾对他的儿子司马昭说过一句话,他说“诸葛亮这人最善于算计,他不但考虑自己,也考虑对方,因此但凡诸葛亮铺排好的计划,只要执行的人不出问题,一般都是必胜的”。诸葛亮讲的是“势”,这个“势”是天下大势。他帮助刘备顺势

  • 韩信的“汉中对策”,为刘邦指明战略方向,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勉强答应去做汉王,但是他心里是不甘心的。之后,张良又回韩国,一个重要谋士离刘邦而去。在前往汉中的路上,刘邦手下的人纷纷逃走,有当将军逃的,有当士兵逃的。因为刘邦手下的兵是江苏兵,现在江苏兵给他带到陕西的南部去了,没有人愿意去,要么是逃,要么唱着思乡曲,军心很不稳,可以说刘邦在这个时候几乎是“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