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涨知识之战争史:秦国历史上失败的三次战役,你知道嘛

解密涨知识之战争史:秦国历史上失败的三次战役,你知道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97 更新时间:2023/12/10 19:00:06

秦国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诸侯,正式成为一方诸侯国。后秦穆公灭西戎十二国,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至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统一诸夏。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皇朝

这世上没有一直胜利而不失败的人,即便被称为常胜将军,也不能保证每一场战争的胜利。秦国灭六国的时候也是如此,虽然大秦铁骑最终踏平六国,但是这个过程却是无比惊险。秦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三次败得很惨的战役,其中有一次还是全军覆没。那么,这三次战役分别是什么呢?

[var1]

在人们眼中秦军是精锐的象征,是虎狼之师。他们灭掉了六国,笑到了最后。但是历史上秦国有三次惨败,但是每次都挺了过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知耻而后勇。

一、 第一次惨败,秦晋崤之战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xiao二声”)(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险地而围歼之。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次年春顺利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军南境,抵达滑(今河南偃师东南),恰与赴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再进,遂还师。

晋国侦知,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重返崤山,因去时未通敌情,疏于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著丧服督战,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

次年,秦穆公亲自率军伐晋,渡过黄河,焚烧船只,以示决心死战。

攻取晋国的王官及郊。晋人不出,秦军掉头向南,由茅津再渡黄河,到达肴山,封肴中秦军尸骨而后还。

[var1]

二、第二次惨败,秦魏河西之战

秦国自秦厉共公之后,国内频繁更换君主,不能形成强有力的集权统治,亦未完成社会变革。秦国虽有东进之意,但军事实力明显弱于魏国。

针对秦国的特点,魏大将军吴起采用了先在河西站稳脚跟,再大举进攻扩大战果,最后巩固占领地区的战略。公元前419年,魏军首先在河西的少梁修筑城池,以便屯兵积粮进攻秦国。秦国即发兵进攻少梁,阻止魏军筑城。两军在少梁交战,魏军击败秦军,继续筑城备战。秦军则沿黄河修筑防御工事,阻止魏军向西扩张。

公元前413年,魏军开始向河西地区的秦军发动进攻,深入至秦纵深的郑地附近,大败秦军。公元前412年,魏文侯命太子击率军攻克繁庞,驱其民而占其地。公元前409年,魏军经过三年休整,再度发起进攻,连续攻克临晋、元里两城邑,并在临晋筑城。公元前408年,魏军攻克洛阴、邰阳两城邑,并在洛阴筑城屯兵驻守。至此,魏军完全占领河西之地。秦军则节节败退,至洛水沿岸修筑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邑以防御魏军,阻其继续西进。

魏国占领河西地区后,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虽然此后秦国多次进攻该地区,但大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公元前329年才完全收复该地区。

[var1]

三、第三次惨败,秦灭楚之战

前225年,秦王赵政又派李信和蒙武率20万大军,乘楚国内讧之机,分兵两路进攻楚国。李信率一军进攻平舆,蒙武率一军攻打寝,均击败楚军。李信又攻鄢郢,再破之。于是引兵东,会师城父。楚王派将军项燕率军抵抗。项燕挥军尾随秦军,追击三天三夜,乘秦军轻敌无备,发起突然袭击,大败秦军,占其两座营垒,杀死7名都尉。李信带残兵逃回。

秦王嬴政认识到楚虽已衰弱,但毕竟地广人众,仍具有一定实力,非轻易可灭。他亲赴频阳王翦家,敦请其统兵出征,并按其要求调军60万归其指挥。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督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活,并关心其饮食、起居,注意其劳逸结合,同时开展投石和跳远运动,以提高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项燕只好率军东撤。

王翦抓住战机,挑选精兵在前,实施追击,在蕲南大败楚军,杀死项燕。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名人智慧:孙膑马分三辈胜齐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孙膑受庞涓迫害而被齐国使者带回齐国后,将军田忌爱惜他的才能,对他十分器重,与他每天谈论兵书战策,把他敬若上宾。孙膑很是感激,常常思量:“该怎么报答将军呢?”田忌喜欢马,经常和齐王以及那些公子们赛马并赌输赢,但老是输,每次赛马回来,总是闷闷不乐。孙膑注意到这种情况,赛马时便细细观察田忌的马和

  • 赞华读史|孙膑是如何一招制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各类人才“望旆来归”,从而达到“群贤毕至”的状态呢?我国古代的典故或许能给现在的我们些许启示。战国时期,魏国派军队进攻赵国。魏国的军队很快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赵国眼看抵挡不住魏的攻势,赶紧派人向齐国求救。[var1]齐国大将田忌受齐王派遣,准备率兵前去解救邯郸。这时,他

  • 秦穆公打败了晋国,为什么还是只能在西戎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秦穆公三十六年,派孟明视攻打晋国,“大败晋人”“晋人皆城守不敢出”。秦穆公三十七年,“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就连周天子都派遣召公送来金鼓以示祝贺,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但是,也只承认了他称霸西戎的地位而已。在春秋时期,真正的称霸是要举行诸侯会盟,取代上一任盟主的地位才算。图片来自网络

  • 职场背黑锅怎么办?《战国策》教你分析领导心理,轻松化解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像职场里面的一些大领导,找那些职场里的老实人或者是职场小白来给他们当替罪羊背黑锅去做一些得罪其他人的事情。你要是不肯配合你的领导,他就会给你故意穿小鞋,或者是直接把你解雇掉。[var1]那么周天子是如何化解这次危机的呢?周天子派出了使臣去游说齐国。游说齐国的时候提出了这三点。第一点,

  • 秦国攻下一个大省,被誉为“战略备份区”,2200年来多次拯救中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秦国国相、大纵横家张仪看来,应该首先攻打韩国,控制成皋和荥阳,占据天下之腹心,进而攻取天下。但是司马迁的八世祖——秦国大将司马错却认为,与其攻打韩国,不如先攻打南方的蜀国。一来,攻取蜀国,可以得到当地的人力和物力;二来,可以免除关中的后顾之忧,进而威胁楚国的腹地。事实胜于雄辩,虽然张仪

  • 晋南发现春秋晚期墓葬,对晋文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铜鼎[var1]铜戈[var1]石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7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在闻喜上郭—邱家庄遗址发掘出春秋晚期墓葬,晋文化研究再添新证。上郭—邱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处于运城盆地北端的涑水河流域。整个遗址坐落在鸣条岗丘陵上,2006年,“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被公布为第

  • 都说“秦晋之好”,秦国和晋国关系真有那么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来看一下。最开始的时候,是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四年,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这时候,秦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比较融洽的。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后来,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想立骊姬的儿子做国君,由此爆发了“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自杀,申生的两个弟弟夷吾和重耳出逃,在各个诸侯国流浪。晋献公死后,晋国

  • 中国古代政权不断重复战国国号,为何却没有一个用“韩”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我们回顾下中国自汉朝之后的国号,我们发现大量的政权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国名是同名的,统计如下:周:北周、武周、后周齐:南朝齐、北齐、黄巢齐楚:刘豫齐楚、桓楚、马殷楚国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燕赵:前赵、后赵魏:曹魏、北魏、东魏、西魏、冉魏、李密西魏梁:南朝梁、西梁、后梁晋:西晋、东晋、后晋

  • 秦国经过六世君王,秦始皇才能统一天下,这六世君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这里提到“六世”,说的是秦国的六任君王,正是因为有他们六任君王的励精图治,秦始皇才能消灭六国,从而统一天下。当然,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六世”并没有六代人,只有五代,那么是那五代人呢?又是从谁开始算起呢?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秦孝公 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结束了秦国内部动乱的局面,到了秦孝公时期,国家

  • 史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荆轲刺秦王,细节太精彩,身临其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荆轲是怎样的人?他是卫国人,然后他又到了燕国,人们称他为荆卿,被称为卿,说明荆轲的出身是比较好的。[var1]人物铺垫讲荆轲的故事,要先讲到太子丹,因为史记中,荆轲传的篇幅最长,牵扯到人物太多。太子丹曾经在秦国做人质,然后他逃回了燕国,后来太子丹他想要报复嬴政,可是燕国太弱小了,根本就打不赢秦国,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