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为义子,为何曹真能成为曹魏最高统帅,而刘封却被刘备逼死?

同为义子,为何曹真能成为曹魏最高统帅,而刘封却被刘备逼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460 更新时间:2024/2/10 6:54:37

在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位置而成为魏王,在此之后,曹丕封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同时追录其前后功勋,将曹真进封为东乡侯。当时曹丕开始分封凉州刺史一职,他任命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然而张掖郡人张进挟持太守在酒泉反叛,并率军阻拦邹岐赴任。当时曹真遣费曜进军讨平张进的叛乱,所以在曹真回洛阳后,他又被升至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并在魏明帝曹叡时期得以善终。同为义子,为何曹真能成为曹魏最高统帅,而刘封却被刘备逼死?

两人的结局之所以不同,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刘封最初是被刘备当成继承人来培养的,只不过后来因为刘备亲生儿子刘禅的缘故,使得刘封的地位十分尴尬,这种情况的微妙程度,与曹丕、曹植曹彰三兄弟是一样的,正因如此,在曹丕登基称帝后,曹植与曹彰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去。更何况刘封抗命导致关羽兵败,荆州丢失,后来又弄丢了东三郡,按此来算,将刘封处死也是不为过的。

反观曹真本就不是曹操培养的继承人,他没有任何成为曹氏继承人的可能性,正因如此,他才能够成为曹丕的挚友,并在此后成为曹丕的左膀右臂,也是因为曹真与曹丕的继承人之位没有任何关系,曹丕才会放心大胆地用曹真,再加上曹真能力出众,得到重用也是正常的。

笔者认为,两人的结局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主要还是因为两人最初被赋予的定位是不一样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同样是大诗人,曹植7步之内写出1首诗,此人花了3年写了2句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曹植的诗作笔力雄健,富于创新,将叙事抒情巧妙结合,既能表达复杂的心理感受,也能描写曲折的心理变化,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艺术功能,对后世影响巨大,南宋谢灵运盛赞他为“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有关曹植的众多事迹中,除了洛神一说,便是他的七步成诗。根据《世说新语》的记载,曹丕一直嫉妒曹植的才华,当上

  • 赵云周仓狭路相逢,赵云连刺周仓三枪,为何没将他刺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赵云为防节外生枝,不愿惹是生非。赵云本是公孙瓒部下,刘备也曾投身于公孙瓒麾下,两人志同道合。公孙瓒此人好战,又常掠夺百姓财物。如此暴行惹得民间怨声载道,他也最终败于袁绍手中。袁绍本想收服赵云以为己用,但赵云认为袁绍非仁义之辈,不愿追随。赵云去寻找刘备,不料刘备徐州失守后,已经投入袁绍麾下。赵云怕袁绍

  • 为什么东汉频出小皇帝却能维持190多年,而曹魏只出了一个小皇帝就大权旁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西汉的外戚一度篡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王莽。东汉建立以后,对外戚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其实外戚干政是有一定的必然因素的,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西汉建立的时候,中国刚刚进入封建社会不久,一切制度都比较粗糙。当时皇帝主要防备的是权臣篡位,因为很多权臣本来就是地方豪强家族的代言人。从战国到秦国,地方豪强家

  • 三国二十四名将,只论武力有四人应该入选,被取代的又是哪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应该入选的四人:文鸯、曹彰、文聘、王双凭武力最应该入选的第一人一定是文鸯无疑:文鸯袭营以区区2500人在父亲文钦未能赶到孤军奋战的情形下,从子时打到卯时天亮至少是四五个小时,筋疲力尽之下五十回合战平养精蓄锐的邓艾,单枪匹马三番五次返身击杀尾追而来的数百魏将后安然突围,文鸯的这份悍勇说他武力和马超张飞

  • 闲聊三国:为什么诸葛亮选择的是刘备,而不是曹操和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对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朋友而言,大都会产生“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刘备”的疑问。比较广泛的说法,就是“刘皇叔贤德忠厚,深得人心,又礼贤下士,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主,故天下有志之士皆投奔之”。但是,诸葛亮真的只是因为刘备的“贤德忠厚”而选择他吗?我个人,并不这样认为。《三国演义》1994版在我看来,诸

  • 萧何拥戴刘邦,实乃另有图谋,不巧上错花轿嫁对郎,这买卖划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为何对刘邦青睐有加,最初献计让刘邦出山相助的是他,后来暗箱操作助刘邦当上沛公的还是他,最后帮刘邦稳住大后方,在楚汉争霸中为刘邦提供兵源、粮草的还是他。萧何是如何一眼就看出刘邦是真龙天子的呢?事实证明,萧何看中刘邦,并非慧眼识珠,实乃另有图谋,当然这个图谋未见得是居心叵测之谋。萧何家学渊源,作为秦

  • 探解邓艾灭蜀的真正实力,剖析刘禅投降的背后真相,结果惊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邓艾兵力的说法:邓艾命令儿子邓忠、副将师纂领5千精兵为先锋,不穿甲胄,各持刀斧等器具,凿山开路,遇涧架桥,为后续大军开路。邓艾又选出3万兵马,带上干粮绳索,沿着邓忠的先锋部队踩踏出的痕迹前进。邓艾、邓忠率领部队翻过阴平小道最大的山头摩天岭时,仅剩2千人马。也就是说,邓艾、邓忠

  • 三国最强家族?领军人物力压曹操,却和董卓血海深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常常把魏晋南北朝时代称为是“士族政治”的时代,所谓的“士族”,虽然勃兴于东汉时代而成熟于曹魏西晋时期,但本质上,这些后来垄断了高官地位的的土豪世家,早在西汉后期就已经露出了端倪。由于两汉采用“举孝廉”制度选拔人才,加上当时的书写材料还主要依靠竹木简和丝帛(虽然东汉蔡伦改进了纸的生产,但是纸真正

  • 诸葛亮虽志在兴复汉室,但他的政治理想更接近曹操而不是荀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五月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为帝,改元建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就此掌握了蜀国政权。这时内外的麻烦开始向三国中最弱小的蜀国袭来。首先,内部不稳,刘备病中和死后,蜀中已经有多个郡开始叛乱:牂牁太守朱褒拥郡反

  • 曹操错失此人,一统天下再无可能?刘备崛起西蜀只因他出手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小说中,张松献图的故事开启了刘备攻取益州的序幕,而张松从私藏西川地理图本到许昌遭遇曹操冷遇再到荆州受到刘备等人礼遇最终感动献出西川地理图本并向刘备提出取川建议的整个过程的线索清晰、叙述集中。但在历史上,有关张松的故事线索似乎若隐若现,叙述也较为零散。小说《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因曹操破了马超,声名日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