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来自战国的实用策略:大可让秦一统六国,小可让你制衡对手

来自战国的实用策略:大可让秦一统六国,小可让你制衡对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34 更新时间:2023/12/9 23:10:52

[var1]

策略的提出

范雎第一次见到秦时,为了表示他的才能就提出了一个精妙的战争策略,这就是“远交近攻”的由来,他说:

穰侯(当时秦国相国)越过韩、魏去打齐国,这个计策不好。派的部队少了,齐国没什么损失,派出的部队多了,反而会损害秦国本身。秦、韩、魏三国一起攻打齐国,我们想少出兵,让韩、魏多出兵,现在看韩、魏并不是友好的,现在我们派兵经过韩、魏去打齐国,太欠考虑了。

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於秦。

[var1]

之前齐国南攻打楚国,大胜后开辟了不少疆土,可是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不是齐国不想要,而是形势不允许。各国看齐国因战争国力衰退,乘机攻打齐国,导致大败,甚至溃不成军。全国都谴责齐王,齐王说是田策划的此事,结果发生叛乱,田文被迫逃亡。

且昔齐湣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齐国为什么失败呢?他耗尽全国兵力去打远在千里之外的楚国,韩、魏作壁上观,从中得利,这太不划算了。不如我们结交远邦而攻伐近国,每打下来的一寸土地都会成为秦国的国土,这才是实用的战略。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

[var1]

远交近攻

范雎又说:以前有个中山国,紧邻赵国。赵国强势把中山国吞并了,获得了那么大的领土,其他国家却不能阻挡丝毫,这就是远交近攻带来的好处。现在韩、魏处于中原的中心,我们需要逐渐地掌控他们。如果秦国想要称霸天下,一定要控制中原的中心,然后制衡楚国和赵国。楚国强大你就亲近赵国,赵国强大你就亲近楚国,如果跟楚国、赵国关系都好,那么齐国肯定害怕,他肯定向秦国示好,这样韩、魏两国就可以收入囊中。

楚彊则附赵,赵彊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因可虏也。

[var1]

秦王说:我早就想掌控魏国了,但他是个变化无的,怎么办?范雎说:先说好话送厚礼讨好他,不行就用土地收买他,实在不行就攻打他。秦王信服,随后攻打魏国,开始实行远交近攻策略。

王卑词重币以事之;不可,则割地而赂之;不可,因举兵而伐之。

策略的实用性

秦国的远交近攻政策彻底地改变了秦国的战略方针,从合纵攻齐到逐渐蚕食韩、魏领土,逐渐将胜利果实真正的吃进肚中。每攻下来一寸其他国家的国土都真的变成秦国的领土,每打下一座城邑,秦国就多了一个城池。这种非常实用的策略使得秦国的领土面积得到了逐步的扩大,使战争的成果得到了有效的转化。

[var1]

远交近攻的战略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到现代生活中:不论是小公司的员工,还是大型公司的商业竞争,我们时常会遇到多方的对立面,让人应对极为艰难,就仿佛鱼被渔网抓住,急需突破口。这就仿佛故事中的情况,利弊分析,把你的对立方分类对待,采取部分交好、部分争取、部分打压的方式让包围松动,让联盟瓦解,就能打开局面。

[var1]

渔网中的鱼儿慌乱拼死挣扎是无济于事的,只有找到渔网的松动节点,突出重围,才能活着驰骋江海,这就是纵横策略的应用。当然,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与他人和平、友好的相处,但是现代的生活可不会让我们轻松,面临困境和对立竞争,多多利用历史中的思路,相信你一定会顺利走过难关。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君臣论功榜之第二榜:秦统一六国哪些文臣当入功绩榜,排名若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榜:文臣榜第一名:变法先驱商鞅商鞅是战国时期注明的政治家、改革家,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秦孝公时期,他对秦国的政治和军事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政治上他废除了世袭贵族制度,改革了户籍制度,加强了秦国法律制度建设。在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秦国的军事扩张奠定了经济基础。在军事

  • 楚国地域辽阔,却处于诸侯国鄙视链最下端,原因是因为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的分封等级有五个,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当时周文王在对殷商的战争中,获得许多部族首领的支持。楚族的先祖鬻熊就是其中一个。后来到鬻熊的曾孙熊绎时,周成王感念鬻熊事周的功劳,把他分封到当时地处蛮荒的荆楚地区,给他的爵位是第四等的子爵。熊绎就带领族人在此建立楚国。[var1]楚国开国的时候那真是

  • 晋国分家后,为何只有赵国和韩国关系密切?网友:这才是真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韩赵魏三国是三家分晋而来,说到底最早是一国的兄弟,后来从晋国分家,兄弟之间关系好也是自然。可是魏国与赵国、韩国之间也发生过多次战争,这么看来,兄弟并不是一定和睦。那么,为什么唯独韩国和赵国就关系好呢,我们一起来扒一扒韩赵这两兄弟的“亲密”历史。[var1]兄弟关系最早的开始:赵氏孤儿公元前573

  • 如果战国七雄这么选,历史也就没有刘邦项羽什么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自秦惠文王时期开始,战国诸侯中流行两种策略,一个是张仪提出的连横策略,目的小国依附秦国,恃强攻弱。另一个是苏秦提出的合纵策略,目的是合弱而攻强。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var1]两种策略其实各有优势和劣势,而且不能一概而论。那么如果以现代人思维和分析,战国七雄的君主如果选择

  • 为什么苏秦早年贫困潦倒?换个专业都不行,原来问题出在这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学成而无用苏秦是周国人,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只知辛苦地劳作得以生存。后来到齐国追随鬼谷子先生求学,他的同期同学中还有著名的张仪。虽然求学多年,但学业完毕后他并没有找到一家好的工作,以至于生活都过不下去。想想后来他还嘲笑张仪穷困潦倒,怀才不遇,其实他何尝没有经历过这些呢?到处碰壁的张

  • 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人,纵观一生无可挑剔,韩国前总统是他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只不过他们的生平事迹,足以掩盖这些缺点。不过在三国时期也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文武双全,教出过两位出色的徒弟,纵观他的生平没有任何能够挑剔的地方,后代还出现了很多名人,甚至还和韩国的一大望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人就是三国时期的卢植。[var1]卢植出生于一个儒学世家,从小就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卢植

  • 孔子高徒入魏说五字创一个学派开启战国时代,却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事件,当从“三家分晋”开始;而要说准确的时间,当从公元前475年开始。但是,若要再细一点,如果仔细对这段历史进行品味,却不难发现,这个伟大的时代是因为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形成了一个学派,然后才开启了这个战乱的时代。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从战国开始,是中国士人阶层登上政治舞台的开始,也是他们充分展

  • 东西对进不能胜,却要瓜分魏国土地,看吴蜀是如何画饼充饥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吴蜀结盟相约攻魏,无论是蜀从西边进攻,还是吴从东面进攻,或是吴蜀东西对进均不能克,最后却出现了一个“奇葩”的事情,诸葛亮与孙权干脆坐下来,先将魏国的地平分了再说,这不是在“画饼充饥”是什么?[var1]由于孙刘联盟而曹操兵败赤壁,从而使天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后来在蜀兵锋正盛的时候

  • 高古玉器型发展史(龙山文化);品藏阁之光远鉴研010:玉人(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高古玉收藏2022-11-25 11:00山东关注山东龙山文化是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年代为距今4600~4000年左右。山东龙山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主要在山东境内,其西到聊城、菏泽、商丘和周口东部,南界大致在淮海以北的苏北和皖北一带,东至黄海,而外延的北界大抵在近东半岛南部。

  • 泓水之战导致宋襄公霸权衰落?错,你看看真正的情况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638年,以宋襄公为首的宋国军队和以楚成王为首的楚国军队在泓水一带发生战争,战役最终以宋国失败而告终,史称泓水之战。后代学者把这次战争发生的原因评判为两国为争夺霸权而战,并认为宋襄公是因为这次战争的失败从而彻底丧失春秋霸主之位,而且普遍认为宋襄公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丧失了两次先发优势的机会: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