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很少有皇帝御驾亲征?玩得好就是朱棣,玩废了就成为朱祁镇

为何很少有皇帝御驾亲征?玩得好就是朱棣,玩废了就成为朱祁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86 更新时间:2024/1/25 1:41:40

御驾亲征不是出门郊游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热衷于战争的很多,但是喜欢御驾亲征的却很少。

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明英宗等等几位御驾亲征过的皇帝里,最废柴的当属明英宗朱祁镇,他深刻地诠释了为什么当皇帝要听劝,不能由着性子表现自己,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敌人的笑话

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御驾亲征风险高,若是皇帝在战场上出了什么差池,国家政权可能就变天了。

其实所有的皇子,都会从小培养,习文习武,不是非要上阵杀敌,但还是要学会防守,也是给皇室、臣子们做榜样。

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皇帝,虽然没有从小上战场,可他们手下有勇猛无比的名将,所以他们御驾亲征不会真的上战场杀敌,大多数时候只是起个吉祥物的作用,给将士们涨涨士气

唐太宗和明成祖不同,这两人是自小就随父亲上战场的老手。当他们的父皇不适合御驾亲征时,压力便给到了善战的儿子身上。

唐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打仗就战无不胜,唐高祖为了嘉奖这个优秀的儿子,专门给他封了个在一品官员之上。

皇帝之下的天策上将官爵,整个唐朝朝廷,再无人的地位能超越当年的秦王。

善战者,朱棣

明成祖朱棣,虽不及长兄朱标受宠,但在燕王时期屡次为朱元璋立下战功,是最能征战的亲王。

朱棣30岁的时候出征漠北,遇天降大雪,军队将领认为不宜继续行军,当原地扎营休息。

而朱棣却认为要反其道而行之,都知道雪天路难行,北元军定会放松警惕,以为明军不会冒雪赶路,所以他们更应该趁着风雪的掩护,抓紧前进。

果然,当明军达到目的地,跟北元军近在咫尺了,北元军都没有发觉。北元军虽兵力多,朱棣根本不慌。

他一边让人去元军营劝降,一边攻击,当北元太尉乃儿不花发现中计,想逃走时,朱棣邀他来明军营赴宴。

乃儿不花(官山卫指挥)惴惴不安地来到朱棣面前,朱棣果然好酒好菜款待,没有为难他。乃儿不花大为感动,带领部落和牲畜投降了朱棣

朱元璋得知朱棣大胜,高兴地夸赞朱棣聪明英勇。从此,朱棣威名大振,凡有北方战事,朱元璋都派朱棣参与。之后几年,朱棣频频出征,又打了不少胜仗。

随着朱元璋喜爱的另外两个儿子晋王和秦王去世,朱棣在朝中已是无法撼动的地位,加上他常年征战、戍边,军事实力无人能抗衡。

朱允炆即使再聪明,有朱元璋的遗命保护,都无法敌过朱棣。

朱棣一生五次亲征漠北,因为朱元璋晚年诛杀开国大将,导致朱棣一时间无将可用,只能自己披甲上阵。

朱棣打到了斡难河畔,继西汉之后再次“封狼居胥”,名垂千古

模仿失败的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在面对瓦剌进犯时,可能想到了先祖朱棣和朱元璋的英勇事迹,觉得祖辈都能做到的事,他也一样能成功。

可他并没有遗传到他父亲明宣宗朱瞻基的本事,登基后国事全由太皇太后把持,亲政后居然任由宦官专权,祸乱朝纲。

朱瞻基是跟随朱棣征蒙古长大的,朱棣宠他就像朱元璋宠朱允炆一样,手把手地教治国之道。

朱瞻基爱读书,经常教育身边的人也要多读书,但他能御驾亲征,平定叔叔朱高煦的叛乱,稳定自己的政权,文武双全

朱祁镇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足够的本事,他在位期间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效仿父亲御驾亲征,证明自己不怕北方蛮夷。

朝中大臣极力劝阻不成,朱祁镇表示要破釜沉舟,立年仅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郕王朱祁钰监国,然后带兵出发。

结果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搞事情,破话了行军计划,明军到了土木堡,被瓦剌大军包围,朱祁镇被俘

虽然瓦剌没有立刻杀掉朱祁镇,但皇帝被俘等于把国家的脸都丢完了,北宋徽宗父子被金人俘虏就是前车之鉴。

于谦等明朝大臣拥立朱祁钰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并下令戍边将士,就算瓦剌用朱祁镇的名义来联系,都不要搭理。

好好一个皇帝,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没想成了可怜的阶下囚,臣民不仅不来救援,还令立新帝,朱祁镇心都凉透了。

还好他求生意志强,加上明军打了翻身仗,才被瓦剌放了回去。所以,皇帝没有金钢钻,最好别拦瓷器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柴进的家业是赵宋给的,他为何也上了梁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小旋风柴进)(一)柴进的出身水泊梁山一百多好汉中有个绰号叫“小旋风”的,人称“柴大官人”叫柴进,虽位立第十把交椅,可他的权力着实让人眼馋,掌管着全山的金银财宝,相当于财政部长。众家别以为他是科班出身,人都说坑爹,可他是个坑祖宗的玩意,而且是个喜欢作死的鬼,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看看他的身世,他的祖辈

  • 大明王朝最后的七十天:说一说风卷残云的大顺军攻克北京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明王朝的七大胜仗,明朝历史上的一个大的败仗,大明王朝最佩服的战役

    1643年的春天,羽翼丰满的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自称“新顺王”,开始与北京的朝廷分庭抗礼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帝急切地催促正在陕西练兵的孙传庭迅速带兵出潼关剿灭李自成的部队,一道又一道的圣旨向着西安飞去。很显然,崇祯又犯了急躁冒进的老毛病。他好像不知道李自成已经今非昔比,还拿着十年前的老黄历过日

  • 明朝皇帝刚即为一个月,大臣进献补药,结果死在了一个宫女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哪个皇帝差点被宫女害死,宫女为太子吃补药,明朝皇帝殉葬太残忍了

    因为这样,万历皇帝跟这些大臣们斗了二十几年,末了无法之下仍是把皇位给了朱常洛。朱常洛在他三十九岁的时辰,终于当上了皇帝,他的父亲当了四十八年的皇帝,他当了二十年的太子,终于轮到他当皇帝了。虽然他当皇帝不到一个月,可是他的履历也是斗劲传奇的。朱常洛即位的时辰,明朝的国力有些衰退,恰是必要明君的时辰。朱

  • 宋朝将领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出生于一普通农民家庭,据说他出生时,有一群大雁,正好从他家院子上空一飞而过,他的父母见了之后,顿时心生感慨,希望岳飞以后,可以像大雁一样,展翅高飞,于是给其起名岳飞。少年时,正值女真壮大,入侵大宋之时,小小的岳飞便产生了投军报国的念想,于是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习武,他勤奋好学,练得一身好武艺。为了

  • 一个很傻的问题:魏忠贤为何斗不过崇祯?他们根本没有斗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为什么说崇祯杀完魏忠贤后悔了,崇祯皇帝 魏忠贤,崇祯是怎么杀的魏忠贤

    我们先来看看魏忠贤的权力有多大。 魏忠贤是河北沧州人,因赌博常输钱,恨而自宫,做了太监。又因勾搭上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由此成了明熹宗的红人。魏忠贤虽然没多少文化,但很会说话,为人八面玲珑,特别善于斗争。明熹宗时,东林党势大,明熹宗反感却无可奈何,魏忠贤花六年时间,帮明熹宗一步一步地斗垮了东林党

  • 一个弱女子打了丈夫,为什么导致了大明朝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天启年间,魏忠贤当政,有一个叫毛羽健的都察院御史,因为得罪了魏忠贤而被罢官,他走的时候,将所有的家眷带回了湖北老家。几年后,崇祯上台,全面清理阉党,那些年得罪魏忠贤的人都官复原职,毛御史也在官复原职之列。他回北京当他的都察院御史时,却没有带他老婆一起回京。 古代男人三妻四妾也正常,不过毛御史家的老婆

  • 袁崇焕被凌迟,一侍卫冒死将头颅埋在家中,后人17代守护近400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30年9月22日阴雨绵绵,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正发生一件举国关注的大事。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袁崇焕,以通敌卖国罪被押赴刑场凌迟处死。来自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蜂拥而至,大家都想亲眼看看这个卖国贼的下场。凌迟是古代社会最严酷的刑法,犯人会被刽子手,一刀刀割肉,直到剩下骨架。据说最惨的有三千多刀,疼痛

  • 假如赵构不勒令撤军,而是支持北伐 ,岳飞能恢复中原直捣黄龙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金人最开始选中张邦昌作伪楚皇帝,后来又以建立伪齐政权为诱饵,诱使宋将杜充降金。当金军撤出江南北归后,又在被其占领的山东、河南一带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国号“大齐” ,册封宋降臣刘豫为皇帝。金人傀儡刘豫建立的政权,被史家称作“伪齐”。此后,在金国和南宋之间横亘着“伪楚”和“伪齐”两个小王国,或伪政权,宋

  • 1973年安徽发现包拯墓,墓内只有一座金丝楠木棺,墓室内十分寒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钢铁厂 前言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安徽合肥的一处钢铁厂,工人们在建造石灰窑洞的时候,意外地挖出了一座古墓,当地的考古专家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迅速地赶到了现场。 包拯剧照 到达现场后,就听见现场有人在议论,说这座墓是包拯的墓葬,专家听后兴趣大增,便立刻对这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工作。 保证剧

  • 电影《满江红》里,秦桧为啥不认为自己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只说这部电影里面的秦桧吧。首先,替身将一个完整的形象分解成不同的镜像。我觉得他的替身梗非常巧妙,因为有很多事情不是他自己去完成的,而是他的替身去完成的;他的替身呢,又是一个执行命令的工具。所以这两相交错起来,一个完整的秦桧没有获得对于整个事件完整的真相,那么于是就会形成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平庸之恶,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