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史料侦探社A
1688年,孝庄太后病重,她差人唤来康熙,将自己的身后事给细细交代了个遍,然后便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就在她死后没多久,康熙突然下令,将祖母最爱的宫殿拆除,还不让其尸体下葬。一直到37年后,由雍正下令将其棺椁下葬,孝庄才得以入土安息。
那么培养康熙成为一代明君的孝庄,为何死后停灵37年康熙都不让其下葬?她死前又对康熙说了什么?
01
来自草原的美丽少女
1613年,在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上,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典礼,整个部落的人都聚集在首领的家里,庆祝他喜得爱女。
这个从出生就备受瞩目的小女孩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
父亲为她取名布木布泰,这个名字在他们那里就是天降贵人的意思。
而她的姓氏博尔济吉特则代表了她崇高的地位,这代表着他们一族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可以说这个女孩从她的出身就能看出来,日后她不平凡的人生。
最为特别的莫过于他们族人,天生瞳孔就是“蓝色”。所以他们家出生的女儿,不仅是各部落争抢联姻的对象,也是中原地区联姻的首选。
她的父亲宰桑是草原的首领,具备十分长远的战略目光。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他不赞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
所以即便他十分喜欢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儿,平时也十分宠溺她。但他也早早地就给她请了先生,教她读书写字。
而她自幼习得的这些知识,也在日后改变了她的命运,成就了她的传奇一生。
02
嫁给自己的姑父
时间稍纵即逝,布木布泰也成长为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她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在草原上长大的她,性格大气洒脱,骑马射箭什么的也是通通不在话下。
很快,她有才有貌的美名就传遍了整个草原,也传到了中原,上门提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宰桑在这些人中,精挑细选,选中了皇太极作为联姻的对象。(满蒙一直以来就有联姻的传统)
1625年,她在哥哥的护送下,带着从小就服侍自己的侍女苏麻喇姑,满怀期待的踏上了自己的远嫁之路。
印象中,她只有在小时候去看望姑姑的时候,远远地见过自己未来的丈夫。他是那般高大,处理事来杀伐决断,怀春的少女对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期待。
她的丈夫正是她的姑父,她的姑姑哲哲,早在她两岁那年就已经嫁与皇太极为妻。
她与姑父的这段婚姻,表面上看怕哲哲一个人太过孤单,所以让她过去陪伴。
实则这段婚姻的背后,不只是她一个人的事情。
03
政治联姻
1625年,皇太极的父亲身体状况越发不好,而皇太极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但是哲哲嫁过来的11年间,只生下了一个女儿。
以宰桑为首的草原首领们很是着急,虽然哲哲贵为正妻,但却没有儿子,于是他们便决定将布木布泰嫁过去。
而她在出门前,父亲曾与她进行过一番严肃的对话,告诉她,要和姑姑一起努力,争取早日生下一个留着博尔济吉特血脉的皇子。
所以她的这场婚姻是满蒙两族的一场联姻,布木布泰此次远嫁从一开始就是背负着整个科尔沁草原的使命。
对于他们的这段婚姻,皇太极也很是重视,所以他早早地就带着迎亲的队伍,在城外等待他的新婚妻子。
刚开始的那几年,皇太极对于她也是宠爱有加,她也在四年时间里生下了三个可爱的女儿。
但好景不长,很快皇太极身边就有了年轻貌美的新面孔,对她也慢慢冷落了起来。
04
皇太极正式称帝
与此同时,哲哲也为皇太极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眼看又是十一年过去,皇太极身边的女人越来越多,哲哲和布木布泰还未生下儿子。
宰桑他们便决定再嫁过去一个女儿,但选来选去都没找到合适的。就在他们乱成一锅粥的时候,他看到了一旁喝茶的女儿海兰珠。
宰桑的心里顿时就有了人选,自己的这个女儿虽然年龄上有些大,但是她样貌极美,于是他便决定将其嫁过去。
千娇百媚的海兰珠,自打入宫起就吸引了皇太极的注意力,对其也百般宠爱。
虽然他极度偏爱海兰珠,但也不影响自己继续扩大自己的后宫。所以在海兰珠入宫后,他又纳了三个貌美的女子。
而布木布泰不是个爱争宠的性子,所以伴随着后院的女人越来越多,她的地位慢慢下降。
1636年,皇太极建立清朝,正式登基为帝。忙活完手头的政事后,他便开始着手处理后宫的封妃问题。
他先是封正妻哲哲为皇后,后将海兰珠封为仅次于皇后的宸妃,最后将布木布泰封为四妃中位份最低的庄妃。
虽然她的丈夫不爱她,但是幸运的是她在这时生下了福临。
05
劝降洪承畴
1638年,布木布泰生下皇九子,皇太极为其取名为福临。
虽然在后宫中大都是母凭子贵,但这件事放到布木布泰身上并不合适。即便她生下了皇子,但是皇太极的心依旧没有放到她身上。
直到三年后,海兰珠因病去世。
听到下人说皇太极伤心难过的样子,她也是听在耳里疼在心里。
于是她便每日都亲自煮饭送到皇太极宫殿,还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皇太极出谋划策,分担解忧。两人的关系也慢慢缓和。
也是在这时,她也开始慢慢表现出了她在政治上的眼界和才华。
1642年,松锦大捷,清军活捉了洪承畴。皇太极惜才,想要将其收为己用,这样在明朝的问题上就所向披靡了。
但奈何洪承畴软硬不吃,皇太极一时间也是束手无策。就在这时,布木布泰主动请缨,要为皇太极分忧解难。
当天晚上,她换掉身上华丽的妃子服装,换上了一袭普通的宫女服侍,前往洪承畴的住处。她先是为其带来了一晚亲自熬制的鸡汤使其放松警惕,后又在与其聊天时,聊到其家人。
原来就在她出发前,她就已经提前了解过,洪承畴这人最大的软肋就是家中的妻儿老小。果不其然,在经过一夜畅谈后,洪承畴就表示自己愿意归降大清。
(当然,这只是野史上的一段故事,具体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06
助子夺取帝位
1643年,皇太极驾崩。因为事发突然,所以并未来得及确立接班人。
按照《汗谕》规定,没有指定接班人,那就由大家共同推荐人选。
在这场皇位之争中,尤属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之间的斗争最为激烈。
就在此时,布木布泰偷偷去会见了自己的小叔子多尔衮,说服其放弃争夺帝位。两人在之后的交谈中成功达成共识,让福临继位,多尔衮作为摄政王。
而她选择多尔衮合作的原因很简单,一是豪格一旦继位,那么自己的儿子就真的没了机会。二是多尔衮没儿子。
但两人的合作并不是很愉快,多尔衮经常以讨论政事的名义和她单独呆在一起,还限制母子两人见面。这也造成了福临喜怒无常的性格,母子两人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
而多尔衮也的确是个有能力的人,在他做摄政王期间,不仅招降了吴三桂,还稳定了大清的江山。
07
辅佐儿子稳定大局
顺治七年,野心越发膨胀的多尔衮,擅自将自己的称号改为“皇父摄政王”。
再加上之前多尔衮突然让位福临,之后又多次与孝庄单独相处。这让众人纷纷怀疑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暧昧关系”。
同年,多尔衮因病去世。而他死后得下场也是极其惨淡,不仅被夺取了封号,抄了家,还被掘坟鞭尸。
但就在顺治帝亲政后,因为多尔衮的关系,他与孝庄的关系也愈发恶劣。
与此同时,孝庄为了帮助儿子稳定眼前的局势。
她一面在朝中拉拢上层势力,一面严查贪官,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为了推进清王朝的发展尽心尽责。
虽然顺治无法理解孝庄的的苦心,她为了让儿子坐上帝位所做的事也被大家说三道四。
但她一介女流之辈,能从野心勃勃的多尔衮手中保住儿子的帝位,也实属不易。
但可惜的是,顺治在24岁那年就因天花而死。
08
康熙继位
在顺治死后,孝庄便扶持八岁的玄烨继位。
而早在玄烨继位之前,孝庄就已经选中了他。并派遣苏麻喇姑作为其老师,不仅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还专门从科尔沁草原挑选勇士,教他骑马射箭。
此时的孝庄,虽然贵为大清王朝的太后,手握大权。但是她没有自己亲临朝政的意思,而是在旁边略加指点,帮其度过难关。
尤其在处理鳌拜问题时,她充分展示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才能。她私下悄悄找到康熙,叮嘱他,面上隐忍,暗里低调的处置。
最后,在孝庄的指点下,康熙擒鳌拜夺回大权。
在之后,就连康熙自己都说,自己的成就离不开祖母的指点。
但就在她死后,康熙仅仅只给了她一个谥号,并且将她生前曾住过的几座宫殿拆除,并且停灵37年没有下葬。
而康熙没有及时将祖母的棺椁下葬的原因也很简单,一切皆因孝庄在病榻上对康熙所说的一番话。
她说,皇太极已经入土为安太久,不要因为她的离去就打扰到他的安宁。她心系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就葬在儿孙旁就行了。
而且她还说道,她的后事简单办即可,切不可劳民伤财,大动干戈。
这下子可把康熙给难倒了,最后他下令在皇太极的陵墓的西边,修建了一个昭西陵,用来安葬孝庄。
孝庄的一生可谓是一个传奇,为人妻时,她为丈夫出谋划策;为人母时,她斡旋在多方势力之间,靠着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保儿孙周全,稳固其帝位。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