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羹尧被杀后,雍正是如何处置他的妻女的?手段极其残忍

年羹尧被杀后,雍正是如何处置他的妻女的?手段极其残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16 更新时间:2024/3/12 23:59:28

编辑 |老涵

在清朝时期,存在着这样一个人:他出生名门,成长于官宦世家,是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年少得志,在考取功名之路上顺风顺水,一举进取进士;他官场得意,事业平步青云,是康熙帝治国的臂膀,是雍正帝登基的恩主。

这个人,正是清朝著名的大将军——年羹

但这样一位“人生赢家”,为何在仕途末年背负了一身罪名,最后被曾十分敬重自己的雍正帝残忍赐死?雍正最后又是如何处置他的妻女的?

年少得志

年羹尧,汉军镶白旗人。年羹尧的祖父年仲隆考中进士,于知州任官;其父年遐龄则为湖广总督。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年羹尧,也依附着家族走上了权贵之路。

身为家中次子的年羹尧,没辜负家族的期望和培养,十分争气。

他对科举与仕途表现了非常积极的一面,在康熙三十八年顺天乡试中稳定发挥,考中举人。

之后更是在殿试中夺得探花之衔,与二百多余的才子共同被康熙帝钦定为进士,进入有着“天下第一府”之称的翰林院中学习。

据记载某天晌午,康熙帝心血来潮,亲自前往翰林院考察新员,出了一道题为“西南垦荒防边事”的试题。

年羹尧将西南地区的地理险要一一列出,并面面俱到的给出治理建议,卷面回答得井井有条。康熙帝阅卷后龙颜大开,不久年羹尧便从内阁学士擢升为四川巡抚。

此时的他才年仅二十二岁,可谓前途无量,颇有一番超越长辈成为家族中最有成就的一员之势。

平步青云

年羹尧在大清上的仕途之路平步青云,锐不可当。康熙帝对自己的格外赏识和提拔,年羹尧是看重于心的,他心里明白,一定不能辜负康熙帝的信赖。

在得知康熙帝将自己提拔为四川巡抚时,他抱着诏谕涕泗横流,他在奏折中回表到“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表明了自己将竭力担当康熙帝授予的重任,以此为报。

四川所处中原交汇之地,少数民族众多,在治理上相比其他地区难了许多,所以康熙帝希望他能“以安静为要”,将平复民心,促进民族团结放在第一位,不要滋生事端。

年羹尧到任之后,很快就熟悉了四川全省情况,提出了很多兴利除弊的措施。在职四川的短短几年,他便做出很多功绩。

彝族地区经常会发生抢劫商旅以及杀害官兵的动乱,年羹尧知悉后曾多次带兵前往处置。

他还笼络土司,提出“准其纳粮,渐以礼义化导,与内地百姓同为朝廷赤子,又何汉蛮之分”的主张。后来又因为在驱准保藏战争中获得赫赫战功,被康熙提拔为川陕总督。

此役之后,康熙帝将年羹尧视为“推心置腹,无可比伦”的大臣,并说:“朕再无疑尔之处,尔亦不必怀疑”。

年羹尧凭借自己过人的才识与魄力以及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取得康熙帝的信赖与赏识,在朝廷中的权力愈来愈大,甚至影响了下代皇位的选举。

得宠雍正

康熙帝第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清朝传奇皇帝:雍正。

胤禛受封和硕雍亲王,依例获得镶白旗的部分佐领,年羹尧所在的旗分佐领也包括在内,就这样从延寿转移至胤禛属下。

因为年羹尧与康熙关系亲密,所以康熙把年羹尧的妹妹纳为胤禛的侧妃,年羹尧由此顺理成章的成为胤禛的大舅子。

起初,胤禛与这个大舅子并没有多少亲密的来往,因为年羹尧当时在四川任职,与胤禛没有多少联系的机会。

年羹尧在给胤禛写信时署名落款时从来都是只称职衔,不称奴才,因此胤镇还写过信责怪过他。

在胤禛母亲六十大寿时,年羹尧也是连个道信贺礼都没有,胤禛感觉他居功自傲,对人缺少敬重之意。

年羹尧是个聪明人,关键时刻还是站在自己的妹夫这边。胤禛在康熙帝去世后应遗诏继承皇位,改元雍正。雍正的顺利登基,离不开年羹尧的暗地保护。

年羹尧虽远在四川任官,但他的势力遍布全国,朝廷的事他也都时刻关注,一清二楚。

他知道胤禛与皇十四子胤禵是康熙最看重的两位皇子,同时这两位也是皇位继承的竞争对手。

为了帮助雍正竞争皇位,他先后多次在康熙帝面前对胤禵的做事风格表达不满,并找人收集他的丑闻,掌握了他的许多把柄。

不仅如此,年羹尧在外还不忘牵制胤禵在政绩上的发挥,使其不能有大作为,之后又与北京的隆科多里应外合,顺利确保雍正帝登基。

自雍正登基后,年羹尧的权位达到顶峰。他被雍正连追三爵,晋封三等公,他的妹妹被册为贵妃,长兄年希尧被封为巡抚,父亲年遐龄也获一尚书虚衔。

本就心高气傲的年羹尧,现在更是盛气凛凛,除了雍正帝,谁都不放在眼里。

不过,年羹尧还是兢兢业业的为雍正办事的。

在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他便十分依赖年羹尧的帮助,在雍正登基后不久,便把朝中许多大事全权交给了年羹尧处理。

年羹尧平定了西北以及南蛮的叛乱,让满清王朝的国力更加强盛,维护了国土的统一。

年羹尧的骁勇善战,让雍正皇帝给予了充分的信任,许多宫中大事都交由给年羹尧处理。这份信任,让年羹尧飘飘然,彷佛大清的江山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时常以君王自诩。

渐失信任

年羹尧在一路平步青云、战功显赫的同时,也因为自己野心膨胀、行为不检点,埋下了“功高震主”的隐患。

伴君如伴虎。雍正从小心思缜密,又经历手足相残的惨烈宫斗,本就生性多疑。

身为臣下的年羹尧在与雍正相处时并没有完全做到对雍正敬重,时常在大臣们面前反驳雍正的决策,让雍正感到羞愤,感觉自己的皇权受到了挑战。

碍于对年羹尧的依赖与敬重,他并没有直接向年羹尧表达不满,而是委婉地提醒他:

“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倘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

此话很明显就是希望年羹尧可以分清君臣的关系,谨言慎行,不要过于自满而忘乎所以,同时宣誓自己的皇权。

但居功自傲、目无君主的年羹尧并没有将此话放在心上。慢慢的雍正与年羹尧之间产生了隔阂,雍正对年羹尧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目中无人的年羹尧,在朝廷中得罪了不少官员。

《清史稿· 列传八十二》有载:“入京日,公卿跪接于广宁门外,年策马过,毫不动容。”

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尧受命进京,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竟让朝廷中的直隶总督李维钧、陕西巡抚范时捷等人在路边跪道迎送。

然而,更让人气恼的是,年羹尧在经过这些大臣时,正眼都没瞧一下,自顾自的往前走。迎送过后,在场的官员都对年羹尧傲慢的表现嗤之以鼻,恨得直咬牙,但却也不敢多说。

年羹尧虽用兵如神,擅于平复战乱,是给百姓带来生活安定的大将军,但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

他加征赋税,收受贿赂,掠夺民财,买卖官职。家中藏有无数珍宝,据传家库“富可敌国”。之后更是在朝中结党营私,拉拢官员,干预政务。

除了贪污受贿之外,年羹尧还经常插手皇帝的事务,挑战皇权。

雍正上位初期经常会在选官上采纳年羹尧的意见,但雍正渐渐发现,年羹尧选进庭中的官员,或多或少都和他有亲密关系。

后来,以年羹尧个人关系保举进宫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很大部分都进入了兵、吏二部,他甚至给这些人封官加爵的过程号为“年选”。

年羹尧不加收敛,雍正忍无可忍,心生除意。雍正继位期间,年羹尧在京中不断谋权作势,其所控势力遍及朝廷上上下下各个角落。

不仅如此,年羹尧喜欢向外界宣传自己的丰功伟绩,凸显自己的权威,颇有功高震主之势。

所到之处排场极大,高官显贵在他面前无一不行大礼。以致宫内宫外都在暗暗流传年羹尧才是大清真正能够左右朝政的人。

雍正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经历过与手足残酷的宫斗上位后,他常常对皇位抱有危机感,他很难完全信任他人。

雍正即位后,马上对官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削弱了大臣的权力,加强了自己手中的集权。年羹尧此举,无疑是在挑战雍正的皇权。

但年羹尧确实立下过许多赫赫战功,而且权势重大,雍正并不想与其撕破脸皮。因此雍正一直在暗地收集年羹尧的罪名,计划一步一步地除去他在宫中的势力与地位。

雍正帝一面将年羹尧调离京城,褒奖他平定青海的功劳,一面在给重臣的密折批示上表达对年羹尧的不满,并希望他们可以在书面上揭露年羹尧的罪迹。

时机成熟,雍正开始在朝中公开批评年羹尧。具有代表性的两件事便是金南瑛事件和朝乾夕惕事件。

陕西巡抚胡期恒参劾了一位下属官员——陕西驿道金南瑛,雍正帝却说这是“妄参”,因为金南瑛曾经是怡亲王保举过的会考府官员,而年羹尧被指为幕后主使,被点名批评,并交吏部议处。

三月,北京城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天象,朝中大臣纷纷上表祝贺,雍正帝特意看了年羹尧的贺表,发现把“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

雍正看到后,心里不禁暗暗窃喜,但是他很快就拉下了脸,怒道:“年将军不是一个粗心的人,他的贺表写成这样,肯定是故意的。他这是“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

雍正借此大发雷霆,免了年羹尧川陕总督兼抚远大将军之职,调任杭州将军。

年羹尧自然是不愿意去,但雍正借用一句谶语让年羹尧无法借口违抗:“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雍正派年羹尧前往杭州验证此流言是否属实。

此话虽是民间的一句流言,但也道出了年羹尧的野心,又影射了他这些年在朝廷中的嚣张跋扈,目中无人。

“年羹尧若你想称帝,上天自有定意;若没有这番心思,那你替朕带兵驻守,就绝无谋反之人了”。

与此同时,雍正帝还不断挖年羹尧的墙角,拉拢了曾与年羹尧过从甚密的史贻直、伊都立以及年羹尧的政敌四川巡抚蔡珽等人,他重点拉拢的是年羹尧的部将岳钟琪,甚至谎称岳钟琪之父岳升龙是被年羹尧陷害。

雍正三年四月,雍正帝免去年羹尧川陕总督兼抚远大将军之职,调任杭州将军,而岳钟琪则接任川陕总督。

自知大势已去的年羹尧,曾有人劝他起兵谋反,年羹尧并没有作出回应。

一晚他独自来到一处长亭夜观天象,之后他仰天长叹到:天命难违,此番劫难难以躲避。便打消了谋反的念头,交出了川陕军权,接受了雍正帝对他的处分。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年羹尧身处杭州期间,朝廷多官进宫上谏,请求严惩年羹尧。

时机成熟,雍正帝一声令下,将年羹尧锁至京城,此时的他背负的罪名竟高达九十二条。谁能想到,曾经指挥千军万马,在战场和官场上呼风唤雨的大将军,竟落得如此地步。

最后进入牢狱中的年羹尧收到最后一条雍正昭谕:“念青海之功,不忍加极刑”,“诏谕羹尧狱中命自裁。”年羹尧就像自己断送仕途之路一样,在狱中自己了结了生命。

祸及家人

在年羹尧被处死之后,雍正连夜抄没了年羹尧的家产,逮捕了其妻妾子女等人。年羹尧妻儿的处置,虽说没有央及灭门,但也是十分残酷。

他的两位妻子,一位因有皇族血统,获得免死的机会,被遣返回娘家;但是其余的妻妾都躲不过被杀或者奴役的结果。

年羹尧的儿子众多,大都因为年羹尧的庇护有了官职,现在都被雍正革职,贬配边疆。其中年尧最看重的儿子年富,难以逃过一死,最后被斩于刑场。

据传年羹尧育有一女,曾与孔子的后人孔传镛订婚,但因年羹尧获罪不得已取消了婚约,在当时男丁为重,弱化女子的年代,被退婚的女性一般难有一个好的下场。

此外,凡是和年羹尧有关联的人,不是被革职免官,就是被先后问斩,或者发配边疆,下贬为奴,可以说之前因年羹尧风光过的人,在年羹尧被捕后都难逃雍正的处置。

总结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在封建的君主专制时代,如果你没有绝对的权力,无论你有多大的丰功伟绩,多强大的本领,不能做到谨言慎行,屡次冲撞皇权,强如大英雄项羽,都将饮恨自刎江边,威风如年羹尧大将军,也落得个家破人亡,留下败名的悲惨下场。

无论身处何代,身兼何也的我们,都当以史为鉴,慎重自持,不可轻浮狂妄,错判自己的身份,做出出格的事情,最后引发自噬,后悔终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秦至清康熙年间,南洋政策的变迁,康熙年间要反复海禁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历代与南洋交往的特点我国与南洋地区的往来自汉代到清代前期为止不曾中断,中间虽历经了改朝换代的风云变幻,但同处封建时期的活动在根本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官方朝贡为主导的贸易在与南洋国家在与南洋国家朝贡活动的发展历程中,相关制度本身也在不断完善。起初,这种朝贡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凭借我国强大的王权,随

  • 康熙晚年迷恋皇位不放权?脂砚斋一句诗揭秘真相,燕山仍在窦公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中的康熙帝独掌大局、叱咤风云,直到晚年依旧很强势。他痴迷皇位不肯放权,怀疑太子夺权以致两废太子。历史上真正的晚年康熙帝,远远不是这么回事。《康熙起居注》中记载了一篇康熙五十六年的上谕,康熙帝倾诉心声。他说自己从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起,体力、精力就渐不及往日,近来更是身体虚惫,步履难行,而且怔忡

  • 1644年,明朝遗臣不仅自己把头发剃光,还谄媚多尔衮:留头不留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此时,一个身材矮小、长相猥琐的人却孤身一人站在正中央,与其他大臣们显得格格不入。原来,左侧的是清朝的王公大臣,而站在右侧的则是投降的汉人。孙之獬虽是汉人,可是他却为了向摄政王多尔衮表忠心,早早地找了家剃头铺、将自己鬓角的头发剃了个干净,顺带着还让小伙计给他扎起一根又黑又粗的辫子。原本以为,自己留

  • 慈禧和光绪帝驾崩时间仅仅相差一天,其中有什么猫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慈禧光绪驾崩图,光绪帝和慈禧分别死于哪年,为什么光绪帝死后慈禧就死了

    慈禧驾崩的日子是在她过完73岁寿辰的第21天,古人有一句俗话,“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在古代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其实能活到73就已经算是长寿了,按理说她这个岁数去世,也应该属于正常。其实慈禧一直都有脾胃不好的毛病,这跟她平时的奢华饮食有关,每顿饭都要上108道菜,而且每样都不准重复,山

  • 从康熙后妃郑春华谈到胤礽、胤禛和九子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胤礽第一次与郑春华相遇,康熙和郑春华是啥关系,雍正王朝郑春华吻戏视频

    按照常理说,郑春华是太子的庶母,比太子年龄大很多,太子为何还要喜欢她呢?郑春华本是康熙的妃子,却不受康熙的宠爱。她去勾引太子胤礽,和太子私通。太子本来就是一个风流的太子,不论是《雍正王朝》,还是在《康熙王朝》这两部剧中,我们都能看到太子胤礽都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人。我们从历史中得知,太子胤礽是幼年丧

  • 为什么康熙24子会上演九子夺嫡,而朱元璋26子无人敢抢太子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乱世中的英雄人物自然有其雄才伟略的一面,也有杀戮疯狂的一面,当然还有待人温情的一面。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儿孙满堂是福气。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应该算是有福之人,他一生有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历代皇帝都会对皇位继承人问题有些烦恼,生怕出现手足相残的谋乱事件。唐朝著名的玄武门之

  • 列强逼迫清政府租借领土期限为什么大都是99年,而不是100年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毕竟早在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候就有人疑问:“为什么必须在这时候把香港、澳门收回来?”马上一堆人回答:“根据国际公约,土地被占领100年就成为占领国的领土,所以必须在99年的时候收回来。”当然,当时老百姓的意思是为了说明共产党有多伟大,而且民间信息流通不便捷,百姓不了解一些信息可以理解。但是没想到这碗”

  • 清朝名臣刘墉,配得上“好官”之称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不同面目的刘墉作为清朝乾隆年间的清官,刘墉算得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此外,他还是知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在历史的记载中,说他“书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所掩。”特别是对于后世而言,刘墉在文化艺术方面的造诣很高,他的小楷貌丰骨劲、别具面目。当然,他的文采也是极高的,还曾用诗的形式写下了一本关于历代书

  • 陕西民国历史梳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阶段:1914年陆建章入主陕西,属于北洋军阀中央派系第一次入陕,其在陕西主政期间搜刮民财,大肆扑杀陕西革命党人,民怨沸腾,1915年袁世凯称帝,陆建章积极拥护、响应,随后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以郭坚(蒲城人)、耿直(白水人)等为首的义军成立“陕西护国军”,开展“逐陆反袁”运动,

  • 雍正最重要的人,竟在史书中消失14年,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真实雍正的一生,历史人物点评雍正,雍正历史上的贡献

    文云霄钰编辑云霄钰前言老十三胤祥曾被父亲康熙圈禁十几年时间,却在雍正登基后备受重用,一度被现在的网友们称为“雍正朝常务副皇帝”。而更让人好奇的是,有关胤祥与康熙父子感情破裂的资料,在史书上竟然全是空白一片,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愉快幸福的童年胤祥的母亲史书记载名叫章佳氏,并非影视剧和小说中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