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赵、魏三家灭智,三分其地,战国时代开始

韩、赵、魏三家灭智,三分其地,战国时代开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77 更新时间:2024/1/16 13:32:40

这四家卿大夫分别是智瑶、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其中以智瑶的势力最大,他拥立哀公为晋的国君,把持朝政,在处理晋国的政事上说一不二。

[var1]

智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他便以晋国君的名义,对三家大夫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如今却失去了往日地位。为了让晋国重新强大起来,我主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来献给国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瑶居心叵测,想以国家的名义来逼他们割让土地。可是三家并不齐心,韩康子首先把土地献给给智家,魏桓子见状,也不愿得罪智瑶,也把土地献出,唯有赵襄子不从,他拒绝道:“土地是先辈留下来的祖业,不能送人!”智瑶闻勃然大怒,马上命令韩、魏两家共同发兵攻赵。

公元前455年,智瑶率领中军,韩康子率领右军,魏桓子率领左军,三队人马直奔赵地。赵襄子寡不敌众,听说晋阳政宽民,是理想的死守据点。于是,赵襄子占据晋阳,巡视全城,见城池坚固,府库充实,粮草充足,就是缺乏御敌所用的箭矢。手下大臣又告诉他,赵简子委任的官员深谋远虑,早有准备。建筑宫室的材料都可以拆来做箭杆.铜铸的柱子可以用来造箭头。于是一切准备妥当,严阵以待,准备迎敌。

智瑶率领三家的兵马杀奔晋阳,把晋阳团团围住,赵襄子吩咐将士们坚决守城,每到兵士强攻城时,城头上的箭好像蝗虫似地落下来,使三家人马无法前进一步。双方对峙了两年多的时间。

到了第三年,即公元前453年,智瑶引晋水淹晋阳城,几天后,晋水淹到离城头约两米的地方,城内一片洋,就连灶膛里都生出了青蛙,百姓只得把锅吊起来做饭,一些没有粮食的百姓甚至易子而食。赵襄子手下的军队也人心惶惶,形势很是危急。

[var1]

踌躇满志的智瑶以为胜利指日可待,他便与韩康子、魏桓子一起视察水情,洋洋得意地说道:“我现在才知道水也可以使人亡国呀!”韩康子与魏桓子听后相顾无言,但彼此之间却暗自害怕:原来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韩家的封邑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旁边各有一条河。智瑶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水既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水淹之灾。

家臣对智瑶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智瑶问:“为什么呢?”“破城已是指日可待,但韩、魏两家面无喜色,反倒忧心忡忡,他们担心自己会步赵襄子的后尘,只怕已是心怀异志。”于是第二天,智瑶拿家臣的话来试探两人,两人均信誓旦旦,效忠于他,智瑶也就消除了疑虑。

两人告辞后,家臣进来对智瑶道:“刚才他们出去的时候,看我的眼神十分慌张,这肯定是因为他们心怀异志。”但骄横的智瑶却不以为然,于是家臣请求让自己出使齐国,躲避祸乱去了。晋阳危在旦夕之时,赵襄子的谋臣张孟谈自告奋勇,深夜用一根绳子从城墙上溜下来,然后乘一叶扁舟悄然潜入韩、魏两家军营,他对韩康子与魏桓子说:“唇亡而齿寒,赵灭亡之后,灭亡的命运就要轮到你们了。”

两人考虑到自身的利益,愿意联合赵攻智,说:“我们参战本来是迫不得已,智瑶这个人又专横跋扈,他灭赵以后迟早要把矛头对准我们,我们愿意背弃智瑶,与赵联合反击。”

当智瑶正沉浸在吞并三家独霸晋国的美梦之时,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的声音。他连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定睛一看,兵营里全是水。智瑶正在惊慌不定时,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声。赵、韩、魏三家的士兵驾驶小船、木筏一齐冲杀过来。在三军的联合夹击之下,智瑶输得一败涂地。智瑶驾驶小船逃跑,反被赵襄子抓住杀掉。于是赵襄子灭掉了智氏一族,至此三家平分了智氏的土地和户口,各自建立了独立的政权。

[var1]

公元前438年,晋国君哀公死后,晋幽公即位。这时晋国已经非衰弱,国君畏惧权臣,反而韩、赵、魏三家行朝拜礼,于是三家就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只留两个小地方给晋幽公。

公元前403年,周正式册命韩、赵、魏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三家联合灭了晋国,瓜分了晋国的全部土地,把晋当时的国君废为百姓,晋完全被韩、赵、魏三家所取代。战国时代的七雄由这时起正式形成,三家分晋成为战国时代开始的标志。由于韩、赵、魏均出自晋,所以又统称这三国为“三晋”。

智瑶过于骄横,导致了最终的覆灭。韩魏两家在智瑶的胁迫下选择了暂时的忍让,甘心把土地分给智伯并随其征讨赵襄子,一旦形势有变,两家出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很快就和赵襄子达成协议,迅速击败智伯瓜分了他的地盘,于是三家分晋,战国时代揭开序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二世胡亥之墓,位于西安曲江新区,周围已经是高楼大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二世胡亥为啥不姓嬴,胡亥墓在什么地方,大秦帝国胡亥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在一次东巡的路上暴病而亡,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串改圣旨,将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上皇位。胡亥也的确是昏庸至极,先后下令杀害了许多兄弟姐妹和忠臣,任由赵高和李斯把持朝政。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时候,胡亥无能为力,起义军快要打入咸阳城时,赵高下令杀死了胡亥。被杀死的胡亥简单地葬在了宜春院内,也就

  • 齐襄公为齐国报“九世之仇”,奠定霸王基业,却在史书留下臭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继位第一年他就打着报“九世之仇”的旗号,带领宋、燕、卫组成四国联军,讨伐老冤家纪国。所谓的“九世之仇”,指的正是周夷王时期,由于纪国国君在天子面前说齐侯的坏话,导致齐哀公被活活煮死的事件。从齐哀公到齐襄公,正好传了九代,所以齐人说这是“九世之仇”。[var1]齐哀公被烹纪国不是齐国的对手,转身求救于

  • 诸葛亮末出茅庐而知天下大事的本事,是如何积累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在茅庐中如何知天下事,诸葛亮隐居茅庐图片,诸葛亮住的茅庐在哪

    学过出师表和隆中对的,可能会对原本躬耕与南阳的一介布衣,且不问世事的诸葛亮,为何会不出茅庐而对当时政治了如直掌呢?其实一点也不神奇,也不看他的岳父、妻子、亲戚、朋友都是谁?拒史料记载沔阳名土黄承彦主动找到诸葛亮,目的竟是为了把自己黄月英嫁于诸葛亮。据史料记载,黄月英长的黄发、面黑、蓝眼晴,相貌丑陋,

  • 韩姓的历史起源和名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姓起源在哪个地方最多,韩姓名人,安徽寿县韩姓的起源

    身世一:周武王的五子被封为韩侯,他的国家就是古韩国。虽然韩侯的名字没有史书记载,但是他的国家还是被记载的。比如:《诗经》有《韩奕》一篇,主要讲述周宣王时期韩侯入朝、受封、觐见、迎亲、归国等故事。此韩国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不是东周(战国)时期的韩国,历史上称之为韩侯国。后来,韩侯国被晋国所灭,其亡国遗

  • 卢植:乱世名将、海内大儒;他是刘备的恩师,也是曹操的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卢植刘备,卢植是卢绾的后人吗,卢植家谱世系图

    所谓,兵贵神速!从许都出发的曹军一路无话,直奔乌桓老巢而去·····可是,当大军行进到了河北涿郡地面时,曹操却突然下令:停止前进。当然,这并不是此次军事行动有所变化,而是,曹操要特意去给一个人扫墓。建安中,曹操北讨柳城,过涿郡,告守令曰:"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 长平之战:到底是赵括害了赵国,还是赵王害了赵括?-读战国(61)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赵括家族下场,长平之战秦国大将赵括,长平之战赵括被围赵国如何救援

    文/松鼠爸爸[var1]王龁前262年,韩国将上党献给赵国,引得秦昭襄王大怒。秦赵两国间,开始围绕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前260年,秦国派左庶长王龁(hé)出兵夺取上党,上党百姓纷于是纷纷往赵国逃难。春秋战国时代,人口是一种稀缺资源,韩国百姓来投,赵国自然敞开大门欢迎。[var1]廉颇赵孝成王命廉

  • 在汉中王《劝进表》中,马超凭什么力压关羽,排名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在拿下汉中之后,实力暴增,有了偌大的地盘,可以称王称霸了,于是群臣上表,劝进称王。著名的劝进表中以上榜的11人为最重要。但是处于C位的既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关羽,而是马超,诸葛亮排名第五,关羽排名第六,张飞,黄忠排名第七第八,而赵云、魏延这样的大将,甚至都没有出现在第一梯队中,刚刚加入团队的马超何

  • 诸葛亮的一生:汉末乱世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4岁时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天下响应,万众影从,京师为之震动。灵帝召集群臣商议,决定解除党禁,发天下精兵镇压民变。黄巾起义改变了王朝的命运,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后来黄巾起义总算扑灭了,但朝廷元气大伤,社会更加贫困和动荡,政治更加黑暗,外戚和宦官的争斗更为剧烈,灵帝管不了,索性破罐子破摔

  • 鲁庄公:矮个子里拔将军,鲁国稍微有点作为的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鲁桓公被大舅子派人杀死后,鲁国虽然去齐国闹了一番,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于是,他们就赶紧让鲁桓公的儿子鲁庄公即位了。鲁庄公即位的时候,只有12岁,执政32年,44岁的时候去世的。跟鲁国的历任国君相比,鲁庄公勉强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了。在他执政的第八年,也就是他20岁的时候,齐国因为内乱,国君的位置

  • 闲谈乱侃之-长平之战,为什么赵国坚持与秦死磕到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孙子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大致意思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只要跑得掉就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由此看来,“不若则避之”在军事上而言不仅不是畏葸不前、儒弱怯战的体现,反而还是懂得审时度势、临机取决能力的彰显。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