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明朝开国名将,蓝玉的死到底冤不冤?

作为明朝开国名将,蓝玉的死到底冤不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78 更新时间:2024/2/5 9:33:14

历史上蓝玉死的到底冤还是不冤呢?我个人认为:蓝玉在所有明朝开国功臣中死得是相对比较冤的。没办法,蓝玉的运气太差,如果一个人不提前死了的话——蓝玉不但不用死,还可能会飞黄腾达、极大可能会混到个善终的结局。

俗话说得好:狡兔死、走狗烹;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见将军享太平。对于古代皇帝来说、特别是对于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来说,一切的出发点往往都是为了皇权的稳定而已。

胡惟庸、蓝玉、李善长等等这些人,都只不过是朱元璋心中的一个棋子而已——用的时候就捧着、不用的时候就会果断丢弃的。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密告蓝玉谋反,经过简单的审讯以后发现: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都要谋反。

正在大力屠戮功臣的朱元璋,立即以谋反罪将蓝玉逮捕下狱,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往后开始株连蔓引、为了肃清流毒:蓝玉案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

朱元璋还为了警诫群臣、威慑群臣,手诏布告天下,并编了一本《逆臣录》——史称“蓝玉案”。

蓝玉的死对于朱元璋来说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他的死亡,代表了明朝开国元老级别的功臣已经屠戮殆尽,虽有极个别的人得到了善终,也不过是告老还乡或是有心无力了。

我们先来看看:蓝玉到底是谁呢?

蓝玉是安徽定远人和朱元璋是老乡。他长得又高又大,虎头虎脑,臂力过人,武艺又好,两军交锋,勇不可当。蓝玉从军的时候,一开始在开平王常遇春帐下效力,就任管军镇抚。

蓝玉的江湖地位或者说朋友圈那是无比强大的,他的姐姐是常遇春的老婆;蓝玉姐姐的女儿又是后来太子朱标的妻子。这样一算的话,蓝玉也算是皇亲国戚了。

蓝玉往后并没有完全靠与常遇春的关系来获得升迁。我们抛开蓝玉的结局先不谈,他本人的确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每一步的晋升都是靠自己的血肉之躯,一刀一枪,用命和血换来的功勋。首先这是不能抹杀的——蓝玉是一员悍将。

当然了,朋友圈也很重要。常遇春同时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赞蓝玉履建战功,时间长了,朱元璋也就知道了蓝玉的厉害和勇猛了。

从洪武四年起,蓝玉先后随傅友德、徐达等南征北讨。

洪武五年,朱元璋亲自北征的时候,蓝玉随军出战,屡立奇功。

洪武十一年(1378年),蓝玉与沐英一起征讨了西蕃。

蓝玉在屡立奇功之下、在强悍的朋友圈加持之下——江湖地位也开始快速上升起来。洪武十二年蓝玉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俸禄二千五百石,并赐予了世袭的爵位。

洪武十四年的时候,蓝玉和傅友德、沐英一起彻底平定云南。往后大家知道的:云南沐家世守云南也是这么来的。

朱元璋为了犒劳蓝玉,又一次把儿子献出来联姻,将蓝玉的女儿嫁给了蜀王做王妃。这时候的蓝玉那是功成名就、地位超高。不过蓝玉人生的巅峰时刻还是在下一次。

洪武二十一年,这是蓝玉一生征战的巅峰时刻,他率领轻骑冒着大雪出兵,杀元廷平章果来,擒果来的儿子,俘获北元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等等。

此时的蓝玉军功威名远播,在内又是皇亲国戚,是朱元璋的亲家,是皇太子妃的舅舅。军事上有无比巨大的成就,还有国公的头衔,蓝玉都确切无疑地成为了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

俗话说得好,人生从来都是盛极必衰的、人生本来就是无常的。洪武二十六年——蓝玉被人举报谋反,朱元璋对蓝玉下手、夷灭蓝玉三族、蓝玉自己也死于非命。

我们再来看看:蓝玉到底犯了什么罪呢?

一般像蓝玉这种级别的高官,往往被杀的罪名只有一个:谋反。按照蓝玉的身份、地位、档次以及爵位,别的罪名实在是按不上了、即使按上了也没有理由杀他的。

从历史上对蓝玉的记载来看的话:蓝玉应该是一个粗人、历史书看得也不多、不太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著名历史定律。

蓝玉表现出来的罪名大概有三个:

一是,在洪武二十一年捕鱼儿海一战封神后,朱元璋准备封他为“梁国公”。可是蓝玉却不顾副将阻拦,将朱元璋的叮嘱抛之脑后,蓝玉居然冲进了蒙古可汗脱古思帖木儿的营帐,看着元王妃瑟瑟发抖的身子垂涎三尺……

这件事情朱元璋知道以后非常的生气,直接把准备封蓝玉的“梁国公”变成了“凉国公”——一首凉凉送给了蓝玉。由此看来:不管什么级别的男人,管好下半身还是极其重要的。

二是,蓝玉随着战功的增多、江湖地位的飞升之后,开始变得非常的傲慢和不守规矩起来。蓝玉畜养了很多庄奴,这些人都仗着蓝玉的威势暴虐凶横。蓝玉有一次面对朝廷御史的追责,大怒之下,还直接赶走了朝廷派来的御史。

三是,蓝玉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他居然多次公开的表示:自己的功劳很大、自己为大明朝和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朱元璋对自己的封赏、对自己的官爵太少了。蓝玉对位居宋、颍两公之下感到不高兴,说:“难道我不能胜任太师一职吗?”

蓝玉的错误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德不配位、他自己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他不知道自己在朱元璋心中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

至于蓝玉到底有没有谋反呢?我认为概率不大,试问一下:在谋反专家、在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面前,谁敢谋反。后来谋反成功的朱棣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还不是老老实实在干活、丝毫不敢露出一点不满。

我们来深入地分析一下:朱元璋到底为什么一定要杀蓝玉呢?

现在我们知道了:朱元璋杀胡惟庸并不是胡惟庸要谋反,而是朱元璋想要取消掉宰相的职位。这样看来的话,对于朱元璋来说:谋反是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蓝玉谋反并不是朱元璋杀蓝玉的核心理由。

蓝玉被杀的时间是公元1393年,这个时间就有点意思了。当然了,我们千万不要怀疑朱元璋捍卫朱家江山、捍卫手中权力的决心,谁要是威胁到了或者朱元璋认为谁威胁到了朱家江山和自己手中权力的话——一定会杀之、统统的杀之。

不过蓝玉的死跟朱元璋晚期的明朝政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前面说过了,蓝玉的身份很特殊:他的姐姐是常遇春的老婆、他姐姐的女儿是太子朱标的正室太子妃。蓝玉当时在明朝最大的靠山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朱标。

我个人认为:朱元璋和朱标这一对皇帝与太子的组合,应该是历史上最和谐、最真心实意的组合了。

朱标生于1355年,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嫡长子。朱标这个身份意味着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吧:又是长子、又是嫡子。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金陵称帝,几乎就在同时朱标就被老朱立为太子了。说白了就是:朱元璋称帝的时候就把朱标变成接班人了,当时朱标只有13岁。

朱元璋对朱标的教育和培养那是极其重视的;朱元璋在外面征战的时候,国内的事情都是朱标负责的——监国者是也。

总之一句话,朱标当时在老朱心中、在整个大明朝心中都是最靠谱的接班人了

可是我还是那句话: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公元1392年5月17日,太子朱标病逝了。这个事情对朱元璋的打击是巨大的、是朱元璋晚年最伤心难过的一件事了,自己培养多年、自己心目中朱家江山最完美的接班人死了。

我们反过来一看就知道了:朱标死于1392年、蓝玉死于1393年,这也就是说——朱标前脚刚死、蓝玉也就被朱元璋无情地杀了。

蓝玉跟朱标是实实在在的亲戚关系、蓝玉虽然骄横、虽然情商很差,可是对朱标那是忠心耿耿的。按照朱元璋原来的设想:蓝玉骄横也无所谓、不服从管理还是无所谓,只要能帮助朱标守住江山、对朱标忠心耿耿就行了。

可是朱标提前死了,朱元璋又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了。此时的局面就对蓝玉极度不利了。蓝玉就成为了大明王朝的雷:资格老、地位高、关键是还很骄横、不服从管理、内心也表现出了不满等等。

朱元璋为了朱允炆的皇位着想,也必须除之而后快。否则,一旦朱元璋死后,无人可以驾驭蓝玉了;蓝玉对于朱允炆来说、对于朱家江山社稷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了。

按照《逆臣录》中的供状所述,蓝玉造反那是有鼻子有眼的存在的:

1、蓝玉当时身为总兵,掌管天下之兵权,有造反之实力;

2、当时朱元璋已身患重病,同时太子朱标刚去逝不久,太孙允坟年纪尚小,这些都为蓝玉谋反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3、蓝玉手下有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和兵士,其中许多头目都积极参与了蓝玉谋反的活动;

4、、蓝玉的有些姻亲,被朱元璋杀了,这使得蓝玉感觉到了一股子悲凉、也为自己的前途感到了担忧。这期间蓝玉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等等。

不过我认为,朱元璋杀蓝玉的核心动机只有两个:

一是,朱标死了、朱元璋怕自己死后新帝朱允炆收服不了蓝玉,从而影响朱家的江山社稷;

二是,蓝玉当时的实力确实很强,外加上蓝玉不知收敛引起了朱元璋的极度警觉。朱元璋认为:蓝玉有谋反的可能性,还有谋反的实力——从而先下手为强、先下手万无一失。

公元1393年开始的蓝玉一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明朝的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不过历史跟朱元璋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朱允炆的皇位最终还是没有保住——朱棣后来真的谋反了。那么朱棣之所以成功跟朱元璋诛杀蓝玉有莫大的关系——当时朱允炆手下已经没有猛将能够帮助朱允炆去打败朱棣了。

最后总结一下:蓝玉的死冤不冤?其实说冤也冤、说不冤也不冤。

不冤的是他授人以柄,是他居功自傲让朱元璋起了猜忌,从而被杀。历史告诉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当大官的话,做人一定要低调、要中庸、要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如果说蓝玉冤的话确实也比较冤,蓝玉最冤的是运气不好而已。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朱标不死的话,蓝玉应该不会死、应该可以混一个善终的结局。如果蓝玉碰到的不是朱元璋这样的“杀神”的话,估计也不用死。

更多文章

  • 万历皇帝长达30年不愿上朝,为何自己没有被彻底架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吗,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的真正原因,万历皇帝从哪年开始不上朝

    万历皇帝,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钧。他是明朝最特殊的皇帝,整整28年没上过朝。在躲避朝臣的第25年,因为太子遇刺,他在非常不情愿的情况下,出来接见了朝臣。这个事件,又被称之为“梃击案”,也被称为明朝末年的三大疑案之一。这件事的背景是这样的。皇后没有儿子,万历皇帝偏爱郑贵妃,便要册立郑贵妃

  • 岳飞后人不与两个姓氏通婚,原来有个有恩,有个有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岳飞后人改成哪几个姓氏,岳飞的后人从不与这2个姓氏通婚,岳飞的后代至今与秦姓通婚为什么

    中国古代就是一部战争史,在历朝历代都有很出名的武将,但如果要说哪个武将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最高,那么肯定就是岳飞了,他是中国宋朝时期著名的将军,率领岳家军和金兵战斗几百次,所向披靡,当时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北宋刚刚灭亡,南宋刚刚建立,金兵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而岳飞能够力挽狂澜,确实不容易,可惜宋高宗赵

  • 朱元璋的一项伟大发明,被韩国占为已有,如今还被他们申遗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发明了什么,朱元璋的发明视频大全,李白被韩国申遗成功了没有

    在之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所以才导致了不少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被其他国家申请占有了,其中就有一项明太祖朱元璋的伟大发明,如今却被韩国占为己有,申遗成功,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我们国家的每一个朝代,他们都和其他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都会进行互相的学习,因此我们国家很多的文化当时也被韩国引入,其中就有朱

  • 朱元璋建国初期,有位老妇人看到他,骂道:没良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建国后善终的元老,朱元璋建国后对百姓如何,老妇大骂朱元璋片段

    估计很多朋友会纳闷,这位妇人和朱元璋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其实了解历史的朋友们也知道,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几乎杀光了开国大臣,难道说说这个妇人在骂朱元璋的忘恩负义,但是一位妇人怎么会对他这么痛恨呢?原来,这位老妇人的儿子曾经救过朱元璋的性命。当年朱元璋在征战天下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他的兵力是非常薄弱的,

  • 北宋有钱有兵,为什么总被游牧民族欺负呢?原因有四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不是被女真挨打,就是被辽国暴打,像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出气筒。我们都知道,北宋是中国史上少有富庶的王朝,兵力可以说是上百万了,各个方面的技术也发达,那为什么总会被游牧民族轮流欺负呢?总归就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点,北宋虽然经济发达,但军事力量非常薄弱,由于北宋处于中原,一直缺乏产马地。仅仅依靠西北林州

  • 袁崇焕本是明朝时期的将领,也是民族英雄,可为何饱受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袁崇焕简介,袁崇焕对明朝做了哪些事,明朝怎么评价袁崇焕的

    围观百姓大声喝彩,刽子手割一块,他们就竞相购买、就着烧酒生吃一块,3天后,行刑结束,袁崇焕的肉也被抢光吃完了。谁能想到,眼下这位被百姓恨之入骨、痛骂不已的“叛国袁贼”,就在2年前,还是备受尊崇、救大明于水火的擎天柱石。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实力倍增,努尔哈赤率领八旗铁骑,屡屡进犯大明边境,明军闻风丧胆、

  • 欧阳修是因何事被贬到滁州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欧阳修面色平静,25年了,他们整人的手段一点也没变。1043年,一个妙龄女子将欧阳修告上了府衙,二人的不伦之恋顿时大白于天下。这个妙龄女子,不是别人,竟是欧阳修的外甥女!原来,欧阳修不仅霸占了她,还企图侵吞她的财产!此事一出,满朝哗然!谁也没有料到,久负盛名的大才子欧阳修,私生活竟如此不堪!大文豪苏

  • 朱元璋吃饭时,发现碗里有一根头发,御厨帽子一摘:我光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吃饭吃出头发御厨6字解围,朱元璋吃出头发御厨说了什么话,朱元璋帽子

    要饭出身的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他自然也是过上了帝王生活,并且很忌讳别人提及他的穷苦经历,甚至开发了最早的“文字狱”,只要是他认为别人对他有讽刺挖苦的嫌疑,那就会大开杀戒,所以这也是朱元璋帝王生涯中,不怎么光彩的一个方面。在明朝的一部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是朱元璋有一次陪着马皇后一起吃饭,朱元璋边

  • 赵匡胤一次又一次的纵容小舅子 四年多吃掉了接近一百多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小舅子的真实身份,赵匡胤猖狂的小舅子,赵匡胤的小舅子居然欺负人

    对于宋太祖赵匡胤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有才能的皇帝。在他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妻子,只是很可惜没活多久就病死了。所以后来他就又娶了一个妻子,结婚以后非常的宠爱这个妻子,后来登基以后还把她封为了皇后。因为宠爱这个皇后,所以对她的家人非常的好,尤其是皇后的弟弟,也就是他的小舅子。

  • 最大的冤臣岳飞,他比秦桧更奸更高明,他是导演岳飞之死的另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被杀的原因,还是在于赵宋两家的兴起,他们刻意防范军队势力,就有了“杯酒释兵权”的典故。虽然说的轻松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想要除掉一位皇帝自己都感觉有危险的人物,那是更不容易的事情。赵构作为一位历史政变的统治者,他选择自己的同盟秦桧的办法。但是想要一位文官去除掉带兵十万的将领,是怎样下去的手?如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