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崇焕被崇祯凌迟后,亲信侍卫临死发了一毒誓,后代执行了387年

袁崇焕被崇祯凌迟后,亲信侍卫临死发了一毒誓,后代执行了387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20 更新时间:2024/1/4 1:10:23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这是乾隆皇帝对一代名臣袁崇焕的评价,某种程度是给袁崇焕翻案。纵观五千年古代史,在无数风云人物中,袁崇焕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物。

袁崇焕虽以文官出身,当年却胸藏十万雄兵,率部打的满清八旗兵闻风丧胆。努尔哈赤曾说,“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然而如此勇猛的将领,最终的结局着实让人唏嘘不已。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危难之际,最需要力挽狂澜的人物出现,袁崇焕就是在情况下脱颖而出的。

袁崇焕投笔从戎时,明朝已经走到了崩溃之际,各地起义不断。袁崇焕以文弱之身,毅然在乱世中崛起,重整山河,抵御满清的进攻。毋庸置疑,袁崇焕纵横辽东时,无人能敌,取得的功绩与卫青霍去病相比,绝对不相上下。

然而,如此忠勇之人,下场却极其凄惨。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八日,崇祯皇帝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和“专戮大帅”的三个罪名,将袁崇焕凌迟,“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噉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

袁崇焕被杀后,没人敢为他收尸,这时他生前的一名姓佘的亲兵偷偷将尸体背到家中的院落的一个角落里安葬。这名亲兵之所以这样做,因为他坚信袁崇焕是喊冤被杀的。佘亲兵临死前,嘱咐亲人把他埋葬在袁崇焕墓旁,并且立下一个毒誓:佘家后代子孙不许为官、不能回南方老家,只能世世代代为袁崇焕守墓。

笔者在查阅资料后竟然发现,佘亲兵后人给袁崇焕守墓至今已经到了17代,历时387年。佘幼芝是袁崇焕的第十七代守墓人,在佘幼芝老人的记忆里,“自己很小就知道,家族最大的任务就是给袁崇焕守墓。每逢清明节,蒋光鼐蔡廷锴傅作义等人都来给大将军扫墓。”

对于佘家的这种行为,香港曾有一家报刊这样评价,“佘家三百多年来,不求建功立业,不求扬名天下,只为中国一伟大的历史人物作表彰;他们十分卑微,三百七十年来,只做一件事,欲足以安慰历史,温暖所有中国人的心,此无疑是佘家的高义。”

更多文章

  • 苏轼饮酒至半夜,回家却被关门外,他无奈写下千古名作,惹人心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苏轼饮酒的故事,苏轼夜晚的名作,苏轼月夜与客饮酒

    盛唐之后,仿佛再也没有专为诗酒而彷徨的少年;李白之后,承载着狂放的马蹄突然变得停滞不前。直到一位踏着雪浪的苏子,出现在了浩瀚诗词之海的海平面,他迅速扶摇直上,突变成飓风,衍生为雨啸,掠过苍茫大地,将失去已久的唐风宋雨再次散落到人间。赤壁,只属于苏轼;婵娟,只属于苏轼;大宋的雪泥鸿爪,只属于苏轼。他的

  • 嘉靖皇帝前后有过的三位皇后,为什么个个结局都很悲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靖皇帝共有几个皇后,嘉靖皇后惨死,历史上的嘉靖皇后

    皇后是一国之母,即使不受宠,一般皇帝也会照顾到面子,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了这种情况呢?陈皇后——因妒犯上孝洁肃皇后陈氏。典型的小家碧玉,其父陈万言不过是个秀才,但陈小姐十分美貌,在嘉靖元年(1522年)入宫选秀,被朱厚熜一眼看中,封为皇后。陈氏也一直很得宠,但在嘉靖七年(1528年)的的一场宴会上惹怒

  • 在位17年,他倾尽毕生精力灭西夏,却因用错一人而坑害30万宋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老宋灭西夏,西夏怕南宋的谁胸有百万甲兵,大破西夏三十万大军

    中原王朝的老朋友西夏与宋朝分分合合多年,赵顼当政时两国正处于和睦期,不过和睦的前提是宋朝每年向西夏恭送白银七万两,绢绸十五万匹。向西夏叫爸爸,每年给孝敬钱的事,赵顼已经想不起来能追溯到哪一代了,他受不了这国耻家恨,如今推行改革后国力增强,恰是讨伐西夏的好机会,胸怀大志的赵顼重整旗鼓,打算雪数代之耻辱

  • 成吉思汗行军至阿拉善,发现一神秘洞穴,大呼:江山一统指日可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大概是中国历史名人在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了。小名铁木真,一个骑在马背上将边疆拓展到多瑙河的首屈一指的人,发动的多次战争大大减少了欧亚地区的人口,为此有国外研究学者甚至还给他颁发了一个“奖项”。奖项名字叫做“史上最环保的君主”,为什么呢?因为他将西亚、中欧的大批土地上的居民几乎屠戮殆尽,然后这些

  • 靖难之役,朱棣身边刮过两次“妖风”,助朱棣成就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靖难之战打了几年,朱棣靖难之役后期兵力,朱棣知道孙若微是靖难遗孤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上登基为帝,是为建文帝。因为建文帝主张削藩,朱棣被逼无奈,于是号召众人以“清君侧”为旗号,举兵“靖难”。起兵当然需要个仪式,何况在当众讲话的是燕王朱棣,就在燕王侃侃而谈的时候,天气突变,大风诡异地刮了起来,有两片屋瓦从屋顶刮了下来,摔了个粉碎。《明史》云:“适大风雨至,檐瓦

  • 明朝灭亡后,委身吴三桂的陈圆圆,是怎样度过自己一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吴三桂和陈圆圆,吴三桂与陈圆圆免费完整版,吴三桂与陈圆圆真实历史

    委身吴三桂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伶,“秦淮八艳”之一。明末,天下大乱,崇祯皇帝日夜愁眉不展,外戚田畹为消解皇帝忧愁特意从秦淮带来“八艳”之首的陈圆圆献给崇祯,奈何崇祯无心美色,田畹只好把她收归府上。1644年,李自成大军攻打北京

  • 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明朝刚刚好十六位皇帝,是不是巧合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传奇朱重八真命天子,明朝皇帝朱元璋资料,朱重八对朱元璋的评价

    朱元璋本名是叫朱重八,因为当时普通平民百姓基本上都不识字,一个家庭生的孩子多了就以一二三四五来取名又好记又不麻烦。为什么朱元璋在家排老四又叫朱重八,因为他上面还有几个堂兄弟,按照中国祖传的辈份来排到朱元璋这脉是从朱重四开始的。明朝虽经历了十六帝,但这也是历史的巧合性。这也不是上天注定的朱家王朝就因朱

  • 这个家族叛国,死后百年被掘坟鞭尸,朱元璋震怒:家族永世为余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100万子孙后代被杀,山西朱元璋子孙被杀,朱元璋残忍嗜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名宋朝官员让朱元璋着“挂念”起来,被朱元璋认定为“余孽”,家族全部充军禁锢,而要求其家族后人全部不能读书,“世世无得登仕籍”。这个人就是曾在南宋担任泉州市舶司提举,同时也是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蒲寿庚。按理说,蒲寿庚生活的年代和朱元璋整整隔了一个元代,到底有多大仇,朱元璋竟然将他后人

  • 明朝时期,僧兵加入军事化队伍后,军队的实力有提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到了《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武侠小说中,少林寺的和尚就是武艺高超的代表。这些小说,一般是以明代为背景,当时少林和尚们精通武学,扬威海内。文学作品其实很多都是当时社会的折射。其实文学作品对于僧人形象有这样的变化,都是因为从南北朝到明朝,僧兵出现并且实力逐渐增强,而且在明朝发展到巅峰。下面就和大

  • 朱元璋称帝后,有3个忌讳别人不能提,只有马皇后敢说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因为马皇后的死性情大变,朱元璋死早还是马皇后死得早,朱元璋死后留下的三个秘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正在筹备开国仪式,在拟定好分封名单时,他却陷入苦恼。朱元璋一生比较景仰的皇帝是秦始皇和唐太宗,但是不管是嬴政还是李世民,他们都出身高贵,嬴政几代为秦王,一方诸侯国后裔,而李世民的先人,更是北魏的重要贵族门阀,李渊又是唐王。朱元璋出身寒微,做过乞丐,做过和尚,如今一跃成为皇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