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逼老僧吃肉,老僧一口气吃了10斤,第二天圆寂

朱元璋逼老僧吃肉,老僧一口气吃了10斤,第二天圆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64 更新时间:2024/3/7 21:32:35

朱元璋35岁这年,经过3个月的血战,加上运气成分,他终于灭掉了他的宿敌陈友谅,他一跃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阻挡他统一中原的,只剩下张士诚方国珍,其中方国珍势力弱小,真正能够和朱元璋一决雌雄的,其实只是张士诚。为了消灭这股势力,朱元璋大费心血,他首先是劝降,劝降不成就围城,围城不成又攻城,无奈张士诚偏安苏州城内,城内粮草富庶,徐达等人围困了苏州一年,仍然没有攻下来。

朱元璋亲自到达苏州,发动著名的“平江战役”,苏州城墙高大,朱元璋毫无优势,他下令在城外高筑塔台,高度比城墙还高,这样他的士兵就能在他台上瞭望城内,向城内准确的投掷火炮。城内重要设施,包括粮库在内,都被朱元璋破坏,张士诚油尽灯枯,最后城破,但是朱元璋的大腿也中了一箭。张士诚被俘后,朱元璋下令善待城内百姓,但是被俘的百户以上的将领,大约5000人,都要接受审问。

其实按照朱元璋的性情,除非对方将士有罪大恶极者,否则朱元璋也不会杀掉他们。但是苏州吴中地区长久在张士诚的统治下,把朱元璋说成了一个恶魔,所有人都觉得朱元璋肯定会杀尽这些反抗者。此时苏州城外重元寺有一位主持,名叫智嗔,因多年受张士诚恩惠,此时他不顾自己的生死,来到朱元璋的大营,以佛祖慈悲的心态,跪求朱元璋饶过那些将领们。朱元璋早年曾入佛门,对这位老僧还算尊重,但是他很忌讳外人干涉他的杀伐,他故意对智嗔说:“我从来不杀投降之人,但是我曾几度劝降张士诚,他们都拼死抵抗,如今我得胜,这些反抗我的人,哪有不杀的道理?若我不杀他们,那以后还有人反抗我,怎么办?”智嗔和尚还是一味跪求,最后朱元璋说:“自古将军杀人,和尚吃素,都是天理,你还是请回吧!”

智嗔灵光一现,说道:“和尚若可以不吃素,将军是不是就可以不杀人?”朱元璋被他逗乐了,就答应他,只要他当着大家的面,生吃10斤猪肉,他就不杀这些人。智嗔一口答应,当天,这位老僧真的生吃了10斤猪肉,并且全程面不改色。由于智嗔一直吃素,第一次吃这么大量的生肉,他的胃受不了,当夜就死了。朱元璋悔不该逼他吃肉,只有按照之前的约定,放着5000人一条生路。

这个故事来自《平吴录》,朱元璋一生杀贪官,杀功臣,但是他不杀百姓,不杀僧人,是个明君。智嗔老僧的死,比较可惜。

更多文章

  • 袁崇焕被崇祯凌迟后,亲信侍卫临死发了一毒誓,后代执行了387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崇焕死后崇祯后悔吗,袁崇焕之死崇祯为什么处死袁崇焕,袁崇焕被崇祯处死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这是乾隆皇帝对一代名臣袁崇焕的评价,某种程度是给袁崇焕翻案。纵观五千年古代史,在无数风云人物中,袁崇焕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物。袁崇焕虽以文官出身,当年却胸藏十万雄兵,率部打的满清八旗兵闻风丧胆。努

  • 苏轼饮酒至半夜,回家却被关门外,他无奈写下千古名作,惹人心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苏轼饮酒的故事,苏轼夜晚的名作,苏轼月夜与客饮酒

    盛唐之后,仿佛再也没有专为诗酒而彷徨的少年;李白之后,承载着狂放的马蹄突然变得停滞不前。直到一位踏着雪浪的苏子,出现在了浩瀚诗词之海的海平面,他迅速扶摇直上,突变成飓风,衍生为雨啸,掠过苍茫大地,将失去已久的唐风宋雨再次散落到人间。赤壁,只属于苏轼;婵娟,只属于苏轼;大宋的雪泥鸿爪,只属于苏轼。他的

  • 嘉靖皇帝前后有过的三位皇后,为什么个个结局都很悲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靖皇帝共有几个皇后,嘉靖皇后惨死,历史上的嘉靖皇后

    皇后是一国之母,即使不受宠,一般皇帝也会照顾到面子,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了这种情况呢?陈皇后——因妒犯上孝洁肃皇后陈氏。典型的小家碧玉,其父陈万言不过是个秀才,但陈小姐十分美貌,在嘉靖元年(1522年)入宫选秀,被朱厚熜一眼看中,封为皇后。陈氏也一直很得宠,但在嘉靖七年(1528年)的的一场宴会上惹怒

  • 在位17年,他倾尽毕生精力灭西夏,却因用错一人而坑害30万宋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老宋灭西夏,西夏怕南宋的谁胸有百万甲兵,大破西夏三十万大军

    中原王朝的老朋友西夏与宋朝分分合合多年,赵顼当政时两国正处于和睦期,不过和睦的前提是宋朝每年向西夏恭送白银七万两,绢绸十五万匹。向西夏叫爸爸,每年给孝敬钱的事,赵顼已经想不起来能追溯到哪一代了,他受不了这国耻家恨,如今推行改革后国力增强,恰是讨伐西夏的好机会,胸怀大志的赵顼重整旗鼓,打算雪数代之耻辱

  • 成吉思汗行军至阿拉善,发现一神秘洞穴,大呼:江山一统指日可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大概是中国历史名人在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了。小名铁木真,一个骑在马背上将边疆拓展到多瑙河的首屈一指的人,发动的多次战争大大减少了欧亚地区的人口,为此有国外研究学者甚至还给他颁发了一个“奖项”。奖项名字叫做“史上最环保的君主”,为什么呢?因为他将西亚、中欧的大批土地上的居民几乎屠戮殆尽,然后这些

  • 靖难之役,朱棣身边刮过两次“妖风”,助朱棣成就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靖难之战打了几年,朱棣靖难之役后期兵力,朱棣知道孙若微是靖难遗孤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上登基为帝,是为建文帝。因为建文帝主张削藩,朱棣被逼无奈,于是号召众人以“清君侧”为旗号,举兵“靖难”。起兵当然需要个仪式,何况在当众讲话的是燕王朱棣,就在燕王侃侃而谈的时候,天气突变,大风诡异地刮了起来,有两片屋瓦从屋顶刮了下来,摔了个粉碎。《明史》云:“适大风雨至,檐瓦

  • 明朝灭亡后,委身吴三桂的陈圆圆,是怎样度过自己一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吴三桂和陈圆圆,吴三桂与陈圆圆免费完整版,吴三桂与陈圆圆真实历史

    委身吴三桂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伶,“秦淮八艳”之一。明末,天下大乱,崇祯皇帝日夜愁眉不展,外戚田畹为消解皇帝忧愁特意从秦淮带来“八艳”之首的陈圆圆献给崇祯,奈何崇祯无心美色,田畹只好把她收归府上。1644年,李自成大军攻打北京

  • 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明朝刚刚好十六位皇帝,是不是巧合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传奇朱重八真命天子,明朝皇帝朱元璋资料,朱重八对朱元璋的评价

    朱元璋本名是叫朱重八,因为当时普通平民百姓基本上都不识字,一个家庭生的孩子多了就以一二三四五来取名又好记又不麻烦。为什么朱元璋在家排老四又叫朱重八,因为他上面还有几个堂兄弟,按照中国祖传的辈份来排到朱元璋这脉是从朱重四开始的。明朝虽经历了十六帝,但这也是历史的巧合性。这也不是上天注定的朱家王朝就因朱

  • 这个家族叛国,死后百年被掘坟鞭尸,朱元璋震怒:家族永世为余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100万子孙后代被杀,山西朱元璋子孙被杀,朱元璋残忍嗜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名宋朝官员让朱元璋着“挂念”起来,被朱元璋认定为“余孽”,家族全部充军禁锢,而要求其家族后人全部不能读书,“世世无得登仕籍”。这个人就是曾在南宋担任泉州市舶司提举,同时也是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蒲寿庚。按理说,蒲寿庚生活的年代和朱元璋整整隔了一个元代,到底有多大仇,朱元璋竟然将他后人

  • 明朝时期,僧兵加入军事化队伍后,军队的实力有提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到了《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武侠小说中,少林寺的和尚就是武艺高超的代表。这些小说,一般是以明代为背景,当时少林和尚们精通武学,扬威海内。文学作品其实很多都是当时社会的折射。其实文学作品对于僧人形象有这样的变化,都是因为从南北朝到明朝,僧兵出现并且实力逐渐增强,而且在明朝发展到巅峰。下面就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