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1947年9月,韩先楚调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司令员。10月,民主联军全面展开秋季攻势。韩先楚率部长途奔袭威远堡,全歼敌116师,活捉师长刘润川,俘敌6000多人。东北民主联军全歼一个整师,韩先楚是第一个。
经过民主联军的夏秋季攻势,国军在东北的势力越发薄弱,沈阳之敌也已经在联军的掌握之中。为了挽救沈阳,国民党东北军政长官陈诚拼凑了15个师,分三路杀向联军。
[var1]
韩先楚先率3纵迂回到敌后,切断敌精锐部队新5军(军长陈林达),配合友军意图全歼新5军。
按照原定计划,由友军围歼新5军,韩先楚的3纵负责阻截援敌的新6军(军长廖耀湘)。可是战斗展开以后,友军围歼新5军之战异常激烈,而敌新6军却迟迟没有动静。
[var1]
韩先楚想,新6军毫无动静,而新5军那里战斗如此激烈,何不率3纵围上去,一举全歼新5军,这样既可以避免新5军逃窜,同时又是对敌的一次重创。他把这个“大胆”的想法与政委罗舜初谈了,罗政委十分赞成。韩先楚果断下令,命令部队马上行动。
但韩先楚不是一个莽夫,他不忘向上级报告,一边行动一边向上级报告。身经百战的韩先楚深知战场上战机瞬息万变,假如等报告批下来再行动就晚了。
就这样,韩先楚的3纵由"配角"做起了"主角"。
1948年1月5日,3纵8师、9师分别攻打北岗子、水口、李家窝棚和姚家屯,对新5军形成包围之势。7师攻克深井子,拼下叶家窝棚。1月6日,7师、8师开始向新5军军部所在地安福屯攻击。其攻击之勇猛,使得敌军被迫放弃安福屯,退守文家台。
[var1]
上级安排第二天由3纵和2纵联合进攻文家台。这时候韩先楚又下了个“大胆”的主意:“追上去,敌军军部务必于一昼夜之内攻下。”韩先楚不等2纵到来,决定3纵独自先行进攻文家台。他很了解新5军这个老对手,如不抓经时机,陈林达就会溜走。
6日深夜,3纵7师展开了对文家台的攻击。此时文家台新5军军长陈林达已接到撤回沈阳的命令,正准备突围。他没想到韩先楚来得这么快。陈林达组织了近200名军官大队,全是由下级军官组成,多为地主子弟,装备美式冲锋枪,企图杀出重围。
[var1]
韩先楚惯于在前线指挥,见到文家台之敌如此顽固,料定新5军军长正是在文家台,下令务必压住敌人的攻击。1月7日晨8时,文家台上空升起了团团浓烟,3纵7师20团、19团、21团攻入新5军指挥所,活捉了新5军军长陈林达。
由于韩先楚的“大胆”,新5军得以被我军尽数歼灭,此事在国民党军队中震动很大。迫于压力,老蒋撤销了陈诚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