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称帝、晚明女性勇于离婚,古代中国还是不是男权社会

武则天称帝、晚明女性勇于离婚,古代中国还是不是男权社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40 更新时间:2024/2/23 4:37:37

许多人都知道,作者在创作或改编作品的过程中,必然会加入自己的爱憎以及本时代特色。所以,作品中的宋朝、元朝、明朝朱元璋时期,所展现的特征很可能是他们那个时期的特征和想法。因此,故事发生的宋朝、元顺帝时期,其实质乃是作者凌濛初所生活的晚明时代。

八郎与妻子生前斗,死后也要拼

开首第一个故事是宋朝时的江淮富商王八郎(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好恶)与妓女相好,想休了自己的妻子。妻子先是求情讨好,让王八郎先暂时不休他,王八郎便离开家去找外地的青楼女厮混了。

妻子见王八郎走了,开始倒腾家里的钱财,能卖的卖、能转移的转移。等王八郎带着妓女回家后一看大惊失色,家里都被搬空了。因此,二人开始打官司离婚。

因为王八郎有错误,知县将家产个人一半,女儿归妻子,妻子不许再婚若再婚的话,那一半的财产要被追回。最后,女儿长大嫁人,母亲把十万贯家产都给了女婿一家,让他好好照顾女儿。

其后妻子和王八郎都死了,女儿便想将父母合葬。让人奇怪的是:夫妻两人的尸体被平放在一起,过了不久后,两具尸体就背靠背了。搬过来仍是如此。

明朝的离婚官司

这段故事仅占这卷故事篇幅的十分之一,可见根本不是故事的主体。但我们却从中窥见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观念:

在我们思想中,离婚、被休中女性地位非常惨。许多妇女都忍耐着坚决不离婚,即使在民国时期我们仍然会看到一些名人、大人物的原配在家孤独一生,就是这么惨离婚都是“死”也不去做的事情。正如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宁死也不做小妾一样。

但是,我们会看到在宋朝(其实就是晚明)的离婚案件中,竟然有“妻子离婚可以得到财产的一半儿,丈夫有责任可以失去孩子的监护权”的案例。

这好像是现代社会才能出现的事情。有人会说这是小说好不好,不能当真。但问题是,如果小说的故事情节过于脱离现实,请问,人家会看、会听、会流传下来吗?这可不是“神怪悬疑”故事集。

唐朝的女性地位以武则天为例,讲述细节与趋势的关系

历史的趋势是由细节组成的,但细节并不能组成趋势。因为趋势的总结,是由不同性质的细节构成的。这些不同性质的细节的权重是不同的。比如趋势下的不同细节是因为人的地位、环境等不同因素形成的。

我们常说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地位没有男性高,中国属于男权社会。有人说,武则天可以当皇帝,就能代表唐朝的女性地位高于男性或与男性地位相同吗?很显然不行。因为武则天的出身就高于大部分男人;她是皇上的女人,所以,她的地位高于绝大部分文武官员。

当然,我们认为唐朝的女性地位比其他朝代高,这个总体概括通过这件事儿做案例的话是可以的。因为,无论是汉朝还是宋朝,女性地位再高,她都当不了皇帝。唐朝却可以,由此,我们说唐朝的女性地位比其他朝代高是可以成立的。

同样,除了地位可以影响外,人文风俗也可以有影响。比如隋唐时期的“悍妇”现象非常明显,这是为什么?

主要是因为北方在隋唐时代作为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的主要载体,北方的少数民族风气影响比较重。从匈奴到契丹都是强势少数民族,由于内迁、由于战争导致的女性成为劳动力重要来源等诸多原因。女汉子现象比较普遍。

但由此我们可以说总体趋势男权社会这个论点可以被否定吗?当然不行。这是因为女人不得不强悍起来。

再比如我们都说晚明经济、北宋一朝、南宋政权的经济非常发达,或者江南地区经济发达,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这些时期、地区的“溺婴问题”、青楼问题非常严重,被溺者、溺子女家庭、青楼从业者等等,这些难道不是这些朝代、地区的人?既然问题严重就不是单一现象,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否定晚明、宋或江南地区经济不发达?显然不行。

我们可以说,构筑起趋势的证据有很多种,不仅仅文学艺术,还有更重要的证据。在因为经济发展、统治者的统治方式、儒家思维是否固化等原因,各种证据会呈现出趋势下的细节是不同的。

只要我们结合其他证据(法律条文、诏书、正史资料等)就能够看出,这个细节(单个案例或故事,甚至某种风气)不能作为总体案例。

晚明文人女性化的背后:为仕途忙,忙得丧失了尊严

女为悦己容,男为仕途忙:文人在明亡前的女性化现象

凌濛初的时代悲剧与大明文人之死:他的一生对得起自己的信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死前为何把江山还给了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为何要把江山还给李家,武则天晚年为何把天下还给了李家,武则天晚年为什么把江山给李家

    一心想要开创自己的千秋伟业的武则天为何放弃了成为“开国皇帝”的机会,而把江山还给李家呢?诚然如果把皇位传给武承嗣,那么武氏大周将有可能取代大唐成为又一个伟大的封建王朝,而武则天也将成为大周的开国皇帝。但是最终因为狄仁杰的一句话,武则天打消了自己传位于武承嗣的念头。据《资治通鉴》载:“狄仁杰每从容言于

  • 明代的内阁首辅,清代的首席军机大臣,哪个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代首辅大臣顺序,明代首辅是几品官职,镇江籍明代首辅

    明太祖朱元璋自胡惟庸案后,废除了历时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将权力一分为六归于中央六部,同时朱元璋还定下家法,日后倘有奏议复立丞相者,杀无赦。但是,以宰相为主的官僚体系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有着自己的发展运行轨道,客观是来讲是难以取代的。朱元璋废除相权后,发现自己并不能应付繁杂的政务,到了明成祖时,面对朝

  • 宋朝的“一千贯”是多少钱?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看完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1000贯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宋朝的5000贯合多少人民币,宋朝1200贯是多少钱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就得来看一下什么是“贯”。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贯”作为钱币计数单位始于西汉武帝初年。根据《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从这一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贯虽然指的是用来串钱的绳子,但我们在通读全句的话,也可看到,当时的一贯钱已是定数。此外,根据《汉

  • 故宫地面出现裂痕,无意揭开了尘封600年的秘密,专家:朱棣真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打开故宫地砖发现朱棣心真狠,朱棣修紫禁城被雷劈了,朱棣修建故宫的原因

    在明王朝,经过朱棣的靖难之役之后,明朝的政治中心就北移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对北京进行了多次的建设。虽然北京的历史很是久远,但是真正的建设还是从明王朝开始的。为了实现“天子守国门”的理想,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对北京的城墙,皇宫以及防御工作进行十分细致的安排,而在面对蛮族蒙古人和满族人的多

  • 徐达本来深受信赖,可其夫人和马皇后说了此话,被朱元璋当即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徐达被朱元璋赐死真相,朱元璋赐死徐达出自野史,徐达怎么没被朱元璋杀

    要说历史上的皇帝们,没有一个不会猜疑的,就算是年轻的时候比较自信,但是年老了之后,也总是会担心,有人为了皇位谋害自己,其中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他当上皇帝之后,猜疑心就从来没放下过。大家都知道,他原名叫做朱重八,后来参加了农民起义之后,改名叫朱元璋,他是农民出身,曾经给地主家放过牛

  • 这两首诗是王安石、苏轼的经典之作,文学相通,意境却高下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轼讽刺王安石诗句,王安石与苏轼互相欣赏,苏轼和王安石千年斗诗

    苏轼因为才思敏捷,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常常在文学上不屑于王安石,两人在变法问题上也常常争的面红耳赤。但是在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要被治罪时,却是王安石及时出手相救,才使苏大才子免于一死,而王安石在被罢相归隐时,苏轼也放下芥蒂千里相会,二人在晚年时成为了一对诤友。今天我们要说就是二人的经典诗作《登飞来峰

  • 萨尔浒之战中,明朝投入了47万精锐部队,为何还是惨败给努尔哈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什么会输,萨尔浒之战明军有取胜的可能性吗,萨尔浒之战的明军惨败

    关于这次战争需要谈及之处非常之多,三言两语是绝对不能将其说明的,所以我们就只来看一个点,那就是明朝先后投入号称47万部队,而且还有枪有炮,可为何还是败给努尔哈赤呢?战初,辽东的局势十分紧张,明朝军队处于被动局面,这使得明朝建立了200多年的辽东防御体系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因此明朝统治者觉得有必要在这个

  • 盗墓贼们不盗包拯墓地,要是盗之必盗其墓,这到底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平安年代,都有不少的盗墓贼活动,就别说是身处乱世了,盗墓贼的活动,就更加的猖獗,除了汉朝的墓地之外,其他朝代的一些墓地,都逃不过盗墓贼的魔爪,尤其是墓主人名气越大,就越容易被盗。就是因为这些名气大的人,墓葬会更加的丰富,有很多有价值的文物,随便一件,就让盗墓贼们发了大财,但我国有一个名人,他的墓葬历

  • 明朝嘉靖皇帝沉迷修道,并不是为了长生,而是嘉靖身体有一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靖皇帝如何修道,明朝嘉靖修道了吗,大明嘉靖为什么修道

    当时这个皇帝,也是给了大臣们一个希望,觉得这个皇帝还不错,很有能力,准备跟着皇帝走向光辉时刻时,这个皇帝的画风就变了,他开始迷恋上了修道。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小说上的修道,是比较神奇的,当然在现实中,并没有那么神奇,但是时间和金钱,要花费不少,但人家是皇帝,肯定不缺钱和时间,当时皇帝喜欢修道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朱元璋为何就不行?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太祖与朱元璋谁厉害,朱元璋为何不杯酒释兵权,宋太祖为何能杯酒释兵权

    后来我们也知道了,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从武将手中收回到中央,并给予这些武将提供各种福利待遇,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当然了,不得不承认,宋太祖这样的做法确实很好,他以一种柔和的手段来收回权力,这样既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发生,同时也能给世人展现出良好的君臣关系。但这同时也埋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