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滑头丞相赵普,让本该继位的赵廷美丢失皇位,郁闷而终

北宋滑头丞相赵普,让本该继位的赵廷美丢失皇位,郁闷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92 更新时间:2023/12/31 22:10:03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第二年,杜太后生染重病,自知不久于人世,便将赵匡胤和皇家的心腹赵普召到病榻前口授遗嘱,大意是吸取后周“主少国疑”丢掉江山的教训,要求赵匡胤不得传位于儿子,只能传给弟弟。

赵匡胤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长兄和五弟早亡,只剩下两个弟弟——三弟赵光义和四弟赵廷美。杜太后临终前给赵匡胤设计的传位路线是: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传位给赵廷美,再由赵廷美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

因担心儿子们不遵守此命,杜太后导演了一场“金匾之盟”的游戏,让赵普把她的意图以盟誓的形势记录下来,“藏之金匾,命谨密宫人掌之”。杜太后生怕日后生变,皇家没人认账,就让他最信赖的赵普做证人,让他在盟誓上签字画押,这才放心去了。

赵普是“金匾之盟”的当事人之一,杜太后之所以把皇家核心机密宣示与他,主要目的是想要他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宋太祖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果然做了皇帝。然而,赵光义却没能遵守盟誓把皇位传给赵廷美。这其中,赵普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扮演了一个不厚道的角色。

按说,杜太后如此信任赵普,赵普理应倾力相报,然而,他没有这样做,在忠厚和滑头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宋太宗赵光义早就看弟弟赵廷美不爽,传位于他总觉得心有不甘,如果不传位给赵廷美,赵普这道坎则通不过。于是,赵光义找了个机会试探赵普的态度:“赵爱卿,朕这皇位是该传给儿子还是传给兄弟呢?”

赵普是绝顶聪明之人,对赵光义的心思早就心里有数,遂面不改色地回答:“陛下,这事太后已经失误,难道您还要再次失误吗?”显然,他在用暗示法为太宗指点迷津。

其实,宋太宗要的并非是赵普的提醒,而只是一个态度。现在好了,赵普的表态让他吃了定心丸。

最不幸的是赵廷美,如果按照杜太后定下的调子,他是有机会做皇帝的,但赵光义与赵普的不谋而合粉碎了他地帝王梦。

他不但做不成帝王,就连做个普通人都难,宋太宗容不得他的存在。在这个问题上,赵普指使开封府李符上言参劾赵廷美。结果赵廷美被贬到了偏远的房州(今湖北省房县),最终忧郁而亡。

在这件事上,赵普的落井下石的确有失厚道,难怪《宋史》这样说他:“凡廷美所以遂得罪,普之所为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第一功臣说的这句话,换谁当皇帝都得杀,何况是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明朱元璋杀功臣名单,朱元璋杀功臣都是罪有应得吗,朱元璋的功臣明细统计

    李善长其人善于调护诸将,因才用人,朱元璋任太平兴国大元帅时,李善长为元帅府都事。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时,李善长为参议,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由他裁决。后来,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李善长兼领大都督府司马,升任行省参知政事。吴元年(1367年),李善长论功被封为宣国公,也因此改称左相国,居百官之首,他

  • 传言韦太后为金人生下两个孩子有何依据?辛弃疾:我亲眼目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辛弃疾为什么杀死金人,辛弃疾被金人俘虏过吗,辛弃疾的八卦资料简介

    1、被掳至金国靖康之耻中,韦太后和柔福帝姬等人一起被掳到金国,还被送给了盖天大王。于是,很多人猜测,在服侍盖天大王的过程中,韦太后为求生很有可能早已失节,生下孩子也不足为其。另外,柔福帝姬在回国后不久,韦太后也被送回了南宋,但是韦太后却指认柔福帝姬是金朝派来的尼姑奸细,借此杀害了柔福帝姬。这种行为看

  • 都说明朝缺名将?其实这十位在中国历史上可以排上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100位名将排名,明朝初年的名将,明朝抗倭十大名将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名将,也是不是也就意味着都会出现十大名将?明朝是一个多发战争的朝代,名将也确实比较多,这些名将不论是生前还是生后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待遇,有的封侯有的被分封为公,这个特点在明太祖时期比较典型。那么明朝有十大名将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找到依据呢?首先我们从史料里面可以查阅到

  • 朱元璋有一个习惯很好,时不时就要来一次,但后宫的妃子叫苦不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的怪癖,朱元璋最大的规矩,朱元璋制定了什么规矩

    朱元璋小时候很贫穷,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小的时候他给地主家放牛,但地主也经常压迫人民,他的母亲和哥哥,都被活活的饿死,幸好有个好心的邻居,帮他出了钱,才帮着把他的亲人埋葬了。朱元璋没有钱,只能到了寺庙中出家,但没想到寺庙也没有什么食物,眼看着大家都吃不饱饭,方丈也只好要大家自己出去找吃的,

  • 清初列强不敢欺负我国,还派来使臣想要通商,跟明朝此皇帝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初的四个通商口岸,清初开海通商的原因,明朝和哪些西方列强交过手

    对于清朝来说,大家都是很气愤的,满族人入关之后,逼着汉族人民剃发易服,从精神上控制大家,杀死了不少的无辜人民,还带来了闭关锁国政策,使得国家不但没发展,还落后了不少。不过在1840年之前,还是满族人统治的中原,但那些西方的列强,却并不敢欺负我国,只是到了晚清时期,他们才敢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还

  •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孙子后结局如何?皇帝下落不明,皇后自焚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与达兰皇后吻戏,朱元璋皇后病死,朱元璋皇后葬礼完整版

    明朝的这些规矩都是朱元璋定下的,朱元璋的这个做法看似安全,其实弊端很多。比如说朱元璋的儿子朱标虽然是公开册立的太子,但还没等到继位就逝世了,本来大家都以为朱元璋会从儿子当中另立太子的,但朱元璋并没有,他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当了储君,我们推测朱元璋的想法是想让皇位一直在嫡子这一脉传承,所以隔过了儿子把皇

  • 曹操是“乱世奸雄”?这种说法在宋朝之后才逐渐盛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是奸雄还是枭雄呢,曹操何时走上奸雄之路,奸雄曹操完整版

    三国时期的著名史学家陈寿所编撰的《三国志》当中曾形容曹操为“超世之人”、“非常之人”、“名列最右”,这些词语直白地表达了陈寿对曹操的推崇,这本书对后世影响颇深,奠定了对曹操颂扬的基调。唐朝李世民的《祭魏太祖武皇帝文》进一步确定了官方对于曹操的推崇。两宋与之前的朝代存在很大不同,北宋一直被北方少数民族

  • 明朝时期的一场军事壮举:成化犁庭,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公开承认成化犁庭吗,成化犁庭资料,日本评价成化犁庭之战

    成化,即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的年号;犁庭,“犁”为动词,即为犁平和扫荡之意;“庭”,则为龙庭,指的是古代匈奴的统治中心。《汉书》中记载:“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所以,通过这样的简单剖析,我们大致可以得知,所谓“成化犁庭”,他指的是明朝时期对于关外少数民族部落的一场军事行动。那么具体情况如

  • 明朝朱元璋墓地,位置就在明孝陵,偏偏没人敢盗,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墓明孝陵讲解,朱元璋之墓为什么叫明孝陵,朱元璋的明孝陵有没有被盗

    这个地方,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皇后的合葬墓穴,也是南京市的唯一文化遗产,要说帝王的墓地,那些盗墓者可是觊觎不已,不过这个明孝陵,却相对来说保存的很完整。说起这个朱元璋,他开创了明朝,公元1368年的时候,成为了信任皇帝,当时是在南京称王,于是在他去世之后,也想留在南京,于是明孝陵就定址于南

  • 一桩几只蛤蟆引出的谋杀亲夫案,这个明朝奇闻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甘肃天水女子出轨邻居谋杀亲夫,陈艳娇谋杀亲夫的新闻,女子勾结情夫谋杀亲夫

    禁蛙令是事情的起因明朝的西江地区,有一个吃蛙的习俗。当地人嗜蛙如命,甚至到了无蛙不欢的地步。因此,也催生了很多人以捕蛙为业。在金钱的诱惑下,当地的捕蛙人疯狂地捕蛙。新任的巡抚陈公上任后,对这种恶俗深恶痛绝,于是就对各州县发出檄文,禁止百姓捕蛙。但是政令下去后,石沉大海,当地人依然我行我素。陈公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