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十三陵文物珍品亮相,包括国宝级的万历皇帝金冠

明十三陵文物珍品亮相,包括国宝级的万历皇帝金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92 更新时间:2024/2/7 16:47:27

12月10日,2022明化论坛在昌平区举办。活动上,105件出土文物珍品亮相,其中有20件文物是首次展示。这些文物代表了明文化的精髓,突出展示了明十三陵的文化价值历史内涵。记者了解到,该文物展将择机面公众开放。

走进明十三陵历史文化陈列展示区,透明的玻璃展台内,万历款金箸、鎏金素杯、鎏金花蝶匙以及各类金簪等文物整齐陈列,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到了大明朝。展示的105件出土文物珍品中,有一级文物15件,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2件。这些文物造型优美、装饰华丽,例如一级文物金爵,它的三足、柱、把和器身是分别制成后焊接在一起,设计构思十分巧妙。

文物展中的“镇馆之宝”,当属明万历时的国宝级文物金翼善冠。明十三陵管理中心文研专员齐晶晶介绍,金翼善冠的前屋、后山、角三个部分,以极细的金丝编结堆垒焊接制成,孔眼匀称,外表不露任接头痕迹。龙身、首、爪、鳍采用掐丝、累丝、码丝、打制錾刻等传统手法制成,气势雄浑,充分反映了明代金银细工的高超技术。

本届论坛上还发布了明文化论坛标识和明十三陵世界遗产标识。其中,明文化论坛标识选用篆体“明”字,以十三陵石像生之“象”变形,寓意“太平有象”。明十三陵世界遗产标识的设计,包含了系列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全称,还有十三陵遗产地的名称。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报审同意后,形成最终的表达形式。

昌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20年来,在文物修缮、展览展示和数字科技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推动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积累了重要经验,更为全球相关类型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外,论坛上还成立了明文化专家智库、全球明文化社团联盟,将整合明史、明文化研究力量,围绕明十三陵与居庸关的传统文化属性,打造专属明文化标签,同时开展好明十三陵、居庸关及相关明代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与推广工作,全方面多角度打造明文化交流传播中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年少不识狄青,看懂狄青泪满裳,为狄青和现实中的狄青们而呼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北宋的狄青,是一个战功赫赫的名将,他打的西夏丢盔弃甲,又平定 侬智高之乱,为北宋立下了汗马功劳,结局却被一群朝堂上的伪君子活活害

  • 明朝最传奇的书生,斥责李自成、对阵施琅,身中9箭投水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陈邦彦、陈子壮和张家玉被誉为“岭南三忠”,其中,以张家玉的事迹最为传奇,他被李自成俘虏,却全身南归,对阵施琅,屡破清军,最终身中9箭,投水而亡!张家玉,字玄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生而聪敏,精通经文”,而且“好击剑,任侠,多与草泽豪士游”。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张家玉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

  • 韦太后陷害公主,宋高宗冷眼旁观?都因她二人共侍一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随后南逃九皇子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可惜他不思进取,只在乎自己的皇位,只是在南边苟延残喘而已。但有一件事情却一直让宋高宗赵构无法忘怀。原来赵构的母亲在靖康之难的时候并没有逃脱,而是和其她妃子和公主一起被金军掳走了。而她们这些俘虏,大多都会被分配到浣衣院去做奴隶,其实也就是相当于金朝的妓院。许多被俘的女

  • 装备火枪火炮的明朝军队,怎么会输给后金的八旗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万历年间,明朝的火器大军曾把侵入朝鲜半岛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让日军数百年不敢觊觎半岛。但短短几十年后,明朝的火器大军就变得不堪一击了。这其实有多种原因在。首先,明朝火器虽然多,但维护保养不善,再加上本身质量就不好。很多火器都变成了烧火棍。早在戚继光时代,明朝火器的质量问题就让戚继光大为恼火。戚继光

  • 朱元璋不认识字?你也太小看明太祖了,人家一直在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虚心学习的能力,如果你认为朱元璋枚上过学,大字不懂一个,那你就是小看了朱元璋的学习能力了。朱元璋的小时候十分凄苦,当时天灾不断,朱元璋的一家人几乎就剩他一个了。为了活命朱元璋只好剃度为僧,就这么算是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等后来加入起义大军之后,朱元璋的发展十分迅速,20多年就建立

  • 朱元璋为什么一定要除掉沈万三?这就是个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故事当中,沈万三是江南第一富翁,明朝建立初期国库匮乏,于是要求沈万三捐资修复长城,沈万三承担了明长城修筑的三分之二费用。后来南京城修建,沈万三又负担了其中三分之一费用,还主动犒赏三军。沈万三表现出来的诚意,反而让朱元璋更加忌惮,也因此才有了凄惨的结局。虽然当时并没有出现沈万三这样可以富可敌国的大商

  • 朱元璋第一次组织科举考试, 一个老外高中进士,回国后当上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次“科考”,明朝一共录取了120名进士,状元名叫吴伯宗,是江西东乡人、浙江考生出了31名进士,可以说是这次科举考试的最大赢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科举考试中,还有一个外国考生名登金榜。此人来自高丽,名叫金涛。这一年的科举考试,高丽国共有三个学生参加,金涛是唯一一个中进士的人。此人排名是三甲第五名,

  • 朱元璋问臣子鸭蛋多少钱一个,臣子回答4个字,朱元璋:立刻处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吃的喝的都跟寻常百姓一样。朱元璋自小便吃苦,当过和尚讨过饭,纵然当了皇帝,也不曾忘记昔日贫贱,更是深知民间疾苦,百姓生活的不容易。因此他特别痛恨贪官污吏,明初律法极为严苛,凡官员贪污60两白银,就可以判死刑,死后还要剥皮实草,摆在官员办公的地方,为下一任官员引以为戒。虽然朱元璋擅杀功臣,而且动不动都

  • 赵匡胤的后代在北宋有何等地位?说出来恐怕大家都感到奇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继承皇位的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这始终是个谜团,毕竟赵匡胤拥有很多儿子。赵匡胤总计有四个儿子,顺序依次是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和赵德芳。老大赵德秀和老三赵德林在史书上基本没有什么记载,毕竟他们很早就西去了,甚至都没有名字,100多年后宋徽宗闲暇之际才追赐了这哥俩的名

  • 郑成功北伐南京:本可取得更大的战果,但一系列错误葬送好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在南方,骑兵不善水战,更不适应南方的气候,让这里成为了一个薄弱环节。郑成功也趁此机会发动了北伐,并在镇江大败清军。驻扎在江南的清军兵力微弱,一时间周围府县纷纷投靠郑家军,星火隐隐有燎原之势。彼时,清军在南京的守军不足万人,而郑成功手里却有三四万人的强大兵力,几乎可以纵横江海。顺治皇帝急命上万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