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第一个“女状元”,质疑孔子的言论,深得天王洪秀全赏识

中国历史第一个“女状元”,质疑孔子的言论,深得天王洪秀全赏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41 更新时间:2024/1/9 5:48:32

[var1]

长得如花似玉的傅善祥出身于江苏南京一个书香门第,其父在城里开馆授学,傅善祥从小饱读诗书。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其易名为天京,作为天国首都。不久,天王洪秀全颁布诏书,开甲取士,并一破历史常规,增加女科。

[var1]

质疑孔子的言论,引经据典得到洪秀全赏识

男科主考官是东王杨秀清,女科主考官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考试在南京夫子庙的考试院(今江南贡院旧址)举行。在“隆隆”火炮声中,傅善祥与二百多名女子一同步入考场。据《清稗类钞考试类》记载:两道考试题中有一道取自《论语》中孔夫子的名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var1]

面对这道试题,众多女考生都是在认同这个观点的前提下立论,唯独傅善祥公开斥责“难养”论为“屁话”,激烈抨击“大男子主义”的种种弊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傅善祥还在文章中列举了大批古代女子如何好养、怎样贤淑的事例,其考卷文辞优美、说理透彻,深为天王洪秀全赞赏。

洪秀全朱笔一挥,钦点傅善祥为状元,于是傅善祥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当时太平天国就有“文有傅善祥,武有洪宣娇”的说法。这两位女性在当时太平天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并且深得天王洪秀全的赏识。

[var1]

女状元参政,展现政职能力

当时兼女馆事务的东王杨清闻,深慕其才将傅善祥选入东王府先作女“侍史”,后任“簿书”并兼女馆中团团帅,管二万余众。

东王出身贫苦,自幼失学,凡掌握之太平天国军事政治机密文件,皆让其批阅,傅善祥聪敏机断,日理万机,愈加受到东王的赏识和信任,不久,杨秀清正式擢升她为“恩赏丞相”从此开始了女子参与太平天国政治的历史。

[var1]

修改文化政策,让文化书籍得以传播

傅善祥既然取得参与太平天国政治的权利,自然会对太平天国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1854年6月,在傅善祥的建议下,杨秀清以“代天父言”的名义,修正了太平天国只许刊行“新旧约”而贬所有古籍为“妖书”的文化政策。

察奏四兄,转奏尔主天王,前曾贬一切古书为妖书,但四书十三经,其中阐发天情性理者甚多,宣明齐家治国孝亲忠君之道亦复不少,故尔东王奏旨请留其余他书,凡有合于正道忠孝者留之,近乎绮靡怪诞者去之,至若历代史鉴,褒善贬恶,发潜闹幽,孝子忠巨之志,诛乱臣贼子之心,劝惩分明,大有关于人心世,再者,自朕造成天地之后,所遣降忠良俊杰,皆能顶起纲常,不纯是妖,所以名载简编,不与草木同腐,岂可将书毁弃,使之湮没不彰?

太平军起义早期,由于军事需要,曾将随军家属组织起来,从事后勤服务,称为“女营”。定都天京后改称“女馆”,“女馆”严禁男子进入,连夫妇同居也被禁止,引起太平军官兵不满。傅善祥向东王进言:“天王在永安时,答应攻下金陵为登天堂,许夫妇团聚,今仍不准有家,不足服众。”

[var1]

解放妇女,与丈夫家人团聚

杨秀清与洪秀全会商后,下令允许夫妻一月团聚一天。后来,清军大规模进攻南京,太平军粮食奇缺,国库入不敷出,根本不可能像以前一样拿出大量银两养活十几万妇女,傅善祥向东王建议,撤销女馆,准许夫妇回家团聚以及年轻未婚女子婚配。

杨秀清和洪秀全采纳了傅善祥的意见,并令其主办此事。傅善祥深入女营,将姐妹们的相貌、年龄、性情写在纸上,为她们做起了红娘,经过细致工作,“女馆为之一空”。

[var1]

苦劝东王杨秀清收敛性格

1856年,太平军在杨秀清指挥下,一举粉碎了征北江南大营,被清军围困长达三年之久的天京终得以解围,然而杨秀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自恃功高,不仅动不动杖责诸王,而且还要天王洪秀全封其万岁,使得在夺取政权后矛盾日趋激化的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走向了公开分裂。

[var1]

“张扬不知自思”的杨秀清陷入了险境,傅善祥出于对杨秀清的爱护,多次恳求杨秀清能对其蛮横行为有所收敛,以免悲剧发生,但杨秀清却无动于衷,一次趁杨秀清出巡之机,傅善祥指使亲信向东王轿中投入一诗曰:“风倒东园柳,花飞片片红,莫言橙李好,秋志满林空”。

可惜杨秀清却不以为然,还妄想继续假天父的神能一举将政敌除尽,结果终惨死于韦昌辉秦日纲,陈承镕的屠刀之下,而傅善祥也在这场内讧之中丧命。

[var1]

一代才女就此谢幕

傅善祥这位曾名噪一时的太平天国“女状元”在这场自相残杀的大悲剧中,终成了一位令人惋借的不幸人物。一代才女就此落幕。傅善祥的一生幸与不幸非常明显。

说她幸,是因为太平天国反对封建礼教,开创了科举女科,并允许女人参政,给了她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她短暂的生命熠熠生辉。

[var1]

说她不幸,是因为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没有真正远大的政治理想,成天只知勾心斗角、彼此拆台、追逐个人利益,而他们解决矛盾的方式又是如此残酷,傅善祥再正直、再能干、再有政治抱负,也只能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var1]

傅善祥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更是一种时代的、民族的悲剧。她事业的辉煌一时与骤然而止,恰然是太平天国从鼎盛走向败亡的历史注脚。

参考资料:

罗尔纲/《太平天国开“女科”事探讨》

凌善清/《太平天国野史卷十八》

更多文章

  • 孙策临终前,为何将打下的基业拱手给孙权,而不是留给自己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策死的时候孙权多大,孙权孙尚香孙策怎么配,新三国孙策死后让孙权照顾大乔

    孙策,是少年英才,人称江东小霸王,年纪轻轻就已经奠定了自己的基业,只可惜天妒英才,年仅26岁,就被刺杀身亡,他的结局也着实让人痛惜。国不可一日无君,孙策临死前就必须选好自己的继承人,如果没有,内部就会陷入一片混乱,生前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白费,所以他将自己的基业传位给了弟弟孙权。让很多人好奇的是,为什么

  • 课本只讲了卧薪尝胆的故事,却不会告诉你勾践最后对恩人做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勾践卧薪尝胆用了几年,卧薪尝胆勾践被踩在脚下,勾践卧薪尝胆的30字故事

    [var1]尤其是在越王允常去世后,勾践即位,吴王阖闾便乘人之危,对越国发起了进攻,勾践是一个聪明的君主,知晓如果和吴国硬拼必定是打不过,于是便使用了计谋,他召集了一批死士,并向他们承诺,如果为国殉职的话,那么他的妻子和儿女就会获得丰厚的抚慰金,所以便有很多人报名参加。在越国与吴国决战的那天,勾践让

  • 同为汉初三杰,萧何、张良善终,打下大半国家的韩信为何被诛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但为汉室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最后却不得善终,而且还被诛三族。反观三杰中的张良、萧何,虽没有高官厚禄,但最后也能平安生活,颐养天年。为什么差别这么大?韩信本来是跟随项羽的,但是项羽没有重视他,郁郁不得志韩信最后投奔刘邦去了,本来刘邦也没把他当回事,但是因萧何的举荐,刘邦才认识到这个人才,并用隆重的

  • 梦回秦国:芈月传奇的一生,与义渠王璀璨而凄美的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的芈月与义渠王,历史上芈月和义渠王是什么关系,历史上的芈月与义渠王是怎么样的

    [var1]芈月原型芈八子,又称大秦宣太后,出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诸侯各国战争不断,争夺土地,出现了战国七雄,在这时候,秦国的势力是非常强大的,各国都想与秦国结为联盟,楚国也不例外,楚威王将小公主远嫁秦国,芈八子也作为公主侍女一同来到了秦国,成为了秦惠王的姬妾,后为秦惠王诞下一

  • 历朝历代都是以弱灭亡,只有汉朝是个例外,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之亡与中国历史上其他统一王朝的覆亡都不相同,它既非亡于外族入侵,也非亡于农民起义,而是亡于政治和文化上的危机。诸葛亮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前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用现代眼光看,诸葛亮所说的“小人”,其实就是特权阶层,具体说就是外戚、宦官和腐败官僚汉朝的最后垮掉,就是因为这

  • 坑杀40万降卒,白起知道此举为兵家禁忌六国公敌,为何执意为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原因一:不敢用长平之战以秦军大胜结束,并且俘获了数十万的战俘,但是这数十万战俘白起却不敢用,如此数量的降卒肯定不可以单独编制成军,否则一旦反叛后果不堪设想,也不能打乱混入秦国军队,因为人数太多,打乱效果并不大,而且容易影响到本国士兵,更不可能把他们放了,放走他们就是自取灭亡。所以不敢用也

  • “乘法口诀表”是外国传入的?湖南出土秦朝竹简,“砖家”秒打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竹简上的乘法口诀,秦代九九乘法表,古代的乘法口诀图片

    文物出土地是位于湖南省武陵山境内的里耶,这里是少数民族苗族的居住地。直到2002年,才出土了一批秦代竹简,揭开了秦朝的神秘面纱。起初发现的文物不过是古代的兵器,陶器,因为里耶的交通闭塞,很难有考古专家去到那里考察,在1985年,村民在挖泥巴做土坯时就发现了古代文物,后来上报给政府,引起了文物局的重视

  • 屈原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屈原的一生经历故事,山鬼屈原,屈原的一生概括

    年(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从这时起,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var1]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年),秦军犯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

  • 司马懿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还选择退兵?专家:他不撤就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为何司马懿识破诸葛亮空城计却还是选择撤兵?我们就不得不从他的性格分析,司马懿一生都谨言慎行,没有把握的事情绝对不会去做,而且他还非常能忍,诸葛亮曾经多次想要激怒他来挑起战争都未能成功。最后一次,诸葛亮在五丈原给他送女人衣服来羞辱他,他并不恼,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诸葛亮生病了吧!果不其然,没过多

  • 孟尝君的宾客们果真是鸡鸣狗盗之徒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尝君简介,孟尝君田文最后的结局,孟尝君鸡鸣狗盗典故

    [var1]孟尝君像孟尝君有一个爱好就是非常喜欢养客,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会被孟尝君奉为上宾。传说他养了三千宾客,这在战国时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还是多亏孟尝君有一个好父亲和好伯父。这些宾客天天住在招待所里,白吃白住,不用上班打卡,也不用朝九晚五,只是偶尔受孟尝君之托,去办一些五花八门的大小事,或是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