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原因一:不敢用
长平之战以秦军大胜结束,并且俘获了数十万的战俘,但是这数十万战俘白起却不敢用,如此数量的降卒肯定不可以单独编制成军,否则一旦反叛后果不堪设想,也不能打乱混入秦国军队,因为人数太多,打乱效果并不大,而且容易影响到本国士兵,更不可能把他们放了,放走他们就是自取灭亡。所以不敢用也成了白起决定杀掉这四十万人的原因之一。
[var1]
原因二:挣军功
秦朝的军功爵位制闻名世界,在那个时期,一个普通的士兵想要田,想要爵位,加入军队杀敌是快的途径,只要杀的敌人够数,要田给田,要爵位有爵位。但是问题来了军功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每一次杀敌都是拿命在赌,风险太大了,而且秦国士兵这么多,战场上授首的敌人根本不够分,所以既要给拼命杀敌的士兵军功,又要尽量保证士兵的安全,那么对战俘下手似乎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var1]
原因三:粮食问题
这也是最重要的问题,长平之战对战两年,两年内两国不断增兵、屯粮。但战争形势依然超出两国预料,百万军队的对峙,直接导致两国财力几乎消耗殆尽,粮食问题更是尤为尖锐,战后的两国吃饭都是问题。虽说秦国胜了,但是却也经不起一点波折了,所以后来白起进攻赵国,直接攻打到赵国都城邯郸,但是只进行围困,却没有下令攻城,攻城消耗太大了,虽说当时赵国也算是弹尽粮绝,但是秦国也好不到哪去,一旦选择强行攻城,胜败难料。即便是胜也会是惨胜,而这个时候一旦有其他国家出手,秦国危矣,因此秦昭王下令撤退时,白起没有执意坚持。由此可见,秦国当时粮食匮乏,自己人吃饭都是个问题,又怎么照顾这四十万人,只能选择坑杀这些战俘。
[var1]
据以上几个原因,白起只能杀掉这数十万的降卒,虽然杀战俘会让自己国家成为六国公敌,但当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只能出此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