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还选择退兵?专家:他不撤就输了

司马懿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还选择退兵?专家:他不撤就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39 更新时间:2024/2/7 8:59:31

为何司马懿识破诸葛亮空城计却还是选择撤兵?我们就不得不从他的性格分析,司马懿一生都谨言慎行,没有把握的事情绝对不会去做,而且他还非常能忍,诸葛亮曾经多次想要激怒他来挑起战争都未能成功。最后一次,诸葛亮在五丈原给他送女人衣服来羞辱他,他并不恼,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诸葛亮生病了吧!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诸葛亮就去世了。

最了解你的往往不是朋友也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对手、敌人。司马懿与诸葛亮互相了解彼此的长短处,两人相互依存又相互利用,惺惺相惜。如果站在同一立场上,司马懿和诸葛亮很有可能成为知己,司马家族和诸葛家族的对立关系自诸葛亮和司马懿死后就结束了,他们的后代结为连理,两个势均力敌的家族联姻,冥冥之中早已将两个家族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

在空城计一计当中,司马懿是真的因为谨小慎微而撤的兵吗?其实不然,司马懿与诸葛亮知己知彼,当他带领着15万大军兵临城下,看见城楼诸葛亮在抚琴,旁边只有几个书童陪伴,城下也只有几个扮百姓的士兵在打扫城楼,他那时便就知晓这是诸葛亮的计谋,与其说他是因为自己的谨慎而不敢贸然发兵,倒不如说是他老谋深算,计算长远。

要明白,司马懿带领了15万大军,如果他听从儿子司马昭的建议,派一小部队去打探虚实,到底是诸葛亮的诡计还是真空城,不就有答案了吗?但是司马懿阻止了司马昭这样做,只是朝城墙上看了几眼便撤兵离开,他这样做让司马昭很是不解,而司马昭则是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因为太过于谨慎而撤兵,这其中真正的缘由只有司马懿和诸葛亮知道。

司马懿撤兵,对司马懿和诸葛亮都好,他早已识破诸葛亮援军未到,空城计是不得已而为之。既然知道,为何不冲进去杀了诸葛亮就算完事?仗可以打,诸葛亮不能死,诸葛亮死了他司马懿也就完了,所以空城计中是司马懿故意放的一马,蜀国没了诸葛亮,想要灭掉蜀国就很容易了。但是曹操生性多疑,虽然给予司马懿大权,但是对他是极其地不信任。

在司马懿眼里,诸葛亮有制衡曹操的作用,曹操重用司马懿就是为了对付诸葛亮,诸葛亮没了,司马懿也会被曹操杀死,曾经曹操就对曹丕说过:“司马懿能用则用,不能用则杀。”所以司马懿是不会杀死诸葛亮的。而诸葛亮在空城一计后说道:“这是只能对司马懿用的计谋。”由此可以看出,司马懿绝对不是因为自己的疑心而撤退的,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全诸葛亮,保全自己的权利。

这也是专家为何说,如果司马懿不退兵他就输了的原因。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正史空城计与诸葛亮司马懿无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孟尝君的宾客们果真是鸡鸣狗盗之徒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尝君简介,孟尝君田文最后的结局,孟尝君鸡鸣狗盗典故

    [var1]孟尝君像孟尝君有一个爱好就是非常喜欢养客,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会被孟尝君奉为上宾。传说他养了三千宾客,这在战国时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还是多亏孟尝君有一个好父亲和好伯父。这些宾客天天住在招待所里,白吃白住,不用上班打卡,也不用朝九晚五,只是偶尔受孟尝君之托,去办一些五花八门的大小事,或是陪着

  • 司马睿有何过人之处?甚至能让东吴放弃复国,反而助他建立东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睿短命,涂钦和司马睿关系,司马睿是谁的儿子

    在西晋灭亡之后,就陷入了混乱的时期,没有稳固的政权,常年硝烟战火。而在司马家族窃取了曹家的江山之后,更是混乱不堪,虽然其中有几位小有成就,但最终还是毁在了自己手中。在司马懿死亡之后,司马家族的后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问题便凸显出来。司马炎建立了西晋,前期勤政爱民,百姓的生活也能过得下去,但是到了

  • 复盘秦赵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赵大战长平真实情况,秦赵长平之战下载,秦赵长平沙盘推演视频

    垂沙之战,大败楚军 。伊阙之战,战胜韩、魏两国,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鄢郢之战,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 。华阳之战,大败赵、魏联军,攻取了魏国的几座城池和赵国的观津。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同时太行径又在秦军手中,可直接攻击韩国的上党郡。

  • 《三国志》—刘备新丧留下个烂摊子,诸葛亮只做了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之主刘备为东吴进攻荆州,斩杀关羽而记恨,经过一年的准备后,决定亲自率军,一鼓作气灭吴,却没想到遭遇滑铁卢,被东吴陆逊在夷陵的一把火使蜀汉将士几乎全军覆没。刘备不久后在白帝城病逝,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并让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刘备新丧,却留下了一大堆烂摊子,刘备伐吴将蜀国经济损耗殆尽,将士

  • 司空马断言赵国灭亡成真!他对赵王迁说了啥?赵王采纳吗?(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赵国灭亡的预言家吗?说出那番话后不久,真如他所言,赵国被灭亡!这个人,就是战国末期秦国人司空马,他是吕不韦在秦国任相时的一名门客。在《战国策·秦策五》中,有篇《文信侯出走》的文章,标题虽然写的是文信侯吕不韦被罢相后,离开秦国,投奔赵国的事。实际上,写的主角却是他的门客司空马的故事。[var1]在

  •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相信了司马懿不动杀机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高平陵之变曹爽有那么傻吗,高平陵之变真实历史,新三国高平陵之变

    从上帝视角来看,司马懿在最后的两年“诛戮名族,宠树同己”,立庙洛阳,建立霸府,确是有异志。但是站在时人的角度看,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前是朝野之中大大的良心,杀了曹爽之后,有部分人开始有所警觉!后来,司马懿利用了曹魏诸位大老的信用,把曹爽骗下来了,一回头分分钟坑死了曹爽,把诸位保人也给气死了。正始之变,当

  • 古文今译 《战国策 赵三》富丁欲以赵合齐、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策赵策三原文及翻译,战国策故事文言文翻译,战国策齐策三翻译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富丁欲以赵合齐、魏,楼缓欲以赵合秦、楚。富丁恐主父之听楼缓而合秦、楚也。司马浅为富丁谓主父曰:“不如以顺齐。今我不顺齐伐秦,秦、楚必合而攻韩、魏。韩、魏告急于齐,齐不欲伐秦,必以赵为辞,则伐秦者赵也,韩、魏必怨赵。齐之兵不西,韩必听秦违齐,违齐而亲秦,兵必归于赵矣。今我顺而齐不西,

  • 很多人认可《军师联盟》却不能容忍《新三国》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不能否认,新三国是想诠释一个不那么反派的曹操,还原一个不那么懦弱的刘备,还是有点艺术追求的。但可惜功课做得太少,心比天高,手比脚低。《新三国》拍摄的时候正好是“四大名著”集体翻拍的年月,不独《新三国》,其他的几个被骂的更惨,尤其是《红楼梦》。这些翻拍剧,首先有定位,定位在哪?老版电视剧,央视《三国演

  • 一口气看完战国七雄之赵国181年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七雄争霸赵国,战国七雄之赵国深度分析,战国七雄赵国怎么发展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大夫、赵籍、魏斯、韩虔为诸侯,此即是三家分晋,自此,赵籍正式建立赵国,是为赵烈侯,赵烈侯在位时期,节财俭用、选练举贤,他任用公仲连为相进行改革,使赵国渐渐富强起来。前400年,在位3年的赵烈侯赵籍去世,由于其子赵章年幼,故由其弟赵武侯继位,赵武侯在位期间,与魏国和韩国结

  • 庞统和诸葛亮出现分歧,刘备听谁的?听了孔明的,结果关羽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张飞庞统迎接张松,庞统和诸葛亮谁更受刘备器重,关羽张飞庞统蜀枪值得培养么

    三国豪杰们的事迹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教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教训在于用人和选择,刘备选了诸葛亮,蜀国就此崛起,刘备也正因为选了诸葛亮,蜀国也因此中落。大意失荆州自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后,刘备又占据了汉中要地,蜀国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但在之后,蜀国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攻打荆州,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