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元时期的泉州富商蒲寿庚家族,为何被朱元璋下令贬为奴婢?

宋元时期的泉州富商蒲寿庚家族,为何被朱元璋下令贬为奴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82 更新时间:2024/1/21 20:05:07

当时蒲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在泉州混得风生水起,甚至成为泉州一城的霸主,与这个家族的核心人物蒲寿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蒲寿庚祖上原为西域阿拉伯人,他自幼跟随家父生活在中国广州,他的父亲蒲开宗因贸易有功,还担任过南宋朝廷授予他的承节郎一职。

公元1271年,蒲氏家族举家迁至泉州。泉州在宋代是中国第一大港口,不出意外的话,也是世界第一大港口,其地位类似中国今天的上海,甚至犹有过之。泉州庞大的海贸利益在吸引全世界商人纷纷进驻的同时,也使得附近海寇格外猖獗,蒲寿庚兄弟为了家族的商贸能够顺利开展,他们兄弟二人帮助福建的安抚使在平定海寇之战中立下大功。

南宋朝廷为了表彰蒲寿庚的功绩,将他任命为福建安抚使一职。此后,蒲寿庚凭借着官商合一的机会,通过各种手段发展家族香料贸易,累积了巨额财富。根据史料记载,蒲寿庚家族在宋末年间,基本上垄断了整个海外香料贸易的市场近30年的时间。

除了凭借香料发家致富以外,蒲氏家族斥巨资,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拥有的海舶数量多达400多艘。整个蒲氏家族更是凭借着这次当官的机会,打入了泉州上层社会,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网络。

然而,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蒲氏家族的军事、政治以及商业力量,在南宋朝廷的扶持下达到顶峰之时,他们不仅没有心怀感恩,反而在极盛之时选择了弃宋投元,坐实了叛徒这个名字。

在南宋末年,愈发膨胀的蒲寿庚家族甚至已经成为了整个泉州的实际掌权者。蒲氏家族手中的强大的海上势力,还有富可敌国的财富,让蒲家成为了宋元朝廷真相抢夺的红人。两方都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将蒲家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

宋端宗登基后,直接将蒲氏家族的族长蒲寿庚提拔为福建安抚使,进一步扩大了他的职权,施恩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蒲寿庚怀念在昔日与朝廷的恩情,帮助南宋渡过难关。

然而,商人的本质是逐利的,更何况蒲寿庚还是一个异族商人,蒲氏家族压根不顾及旧情,他只在乎自己家族的势力是否能够进一步增大,家族的贸易是否会受到影响。在蒲寿庚的眼里,南宋朝廷大势已去,他并不想成为改朝换代的陪葬品。因此,在元朝没有派人招降之前,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投元。

很快,临安城被元军攻占,南宋朝廷在遭遇了毁灭性打击以后,逃亡至福州。南宋少保张世杰护送南宋遗臣逃命,当他们到达福州以后,希望能够得到蒲寿庚的帮助,谁知他却对于这一行人“闭门不纳”,他的这一行为激怒了张世杰,一怒之下,张世杰直接抄没了蒲家商船。

张世杰的这个做法,翻过了也激怒了蒲寿庚,早就决定叛宋的蒲寿庚带着自己的军事力量屠杀了南宋宗子、士大夫等3000多人。

正是因为这一场屠杀,让蒲寿庚得到了元朝认可,蒲寿庚家族降元后,整个家族势力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蒲氏家族一直在元朝身居要职,不过俗话说得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蒲氏家族也应验了这句话。

朱元璋登基以后,认为蒲寿庚家族对汉人不忠,曾经依靠汉人发家致富,紧要关头却投降元人,甚至反过来对宋廷进行屠杀。因此,他下令此后不允许蒲姓读书入仕,将蒲家男子全贬为奴婢,女子贬入娼门,曾经高高在上的家族,最终为自己的不忠付出了惨痛代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在古代养活一支骑兵需要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战马不是想养就能养的。古代的骑兵通常是一个人配备2匹或者3匹战马,即使对轻骑兵来说,只配备2匹马也是很穷酸的配置。因为马的耐力和负重能力并不突出,而骑兵本人,加上武器盔甲和粮草的负重是非常大的,所以往往还需要第3匹战马来负责装载物资。不然你的骑兵部队就只能步行牵着两匹马行军了,骑兵部队也就失去

  • 诸葛亮留9字预言,300年后应验,还算中了张献忠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不少人觉得郭嘉不是英年早逝,能够和诸葛亮比肩,但是实际上,郭嘉不过是一介谋主,和诸葛武侯比,还是差了不少,不过是《三国演义》把郭嘉的地位拔高了罢了。真要比的话,把英年早逝的戏志才拉出来比,都要靠谱一点。唐代的武庙十哲,有诸葛孔明,而无郭嘉,也算是一个力证。诸葛亮令人敬佩的地方在于,为了刘备的知遇之恩

  • 朱元璋整贪官,那是真往死里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哪个朝代当官待遇最惨,洪武朝(也就是明朝)肯定名列前茅,本文所讲的是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官员的薪资待遇以及一些吏治手段。休假制度朱元璋只允许官员一年三天的法定假期,不论是中央、地方,官职几何都一视同仁。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之前的汉朝实行的是上五天休一天,类似现在的单休。再看隋唐,上十天休一天,看着比

  • 朱元璋都不敢破的规矩,被嘉靖皇帝破了,破得还很名正言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剧照(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明史》记载,“皇子楠,太祖第二十六子。洪武二十六年生,逾月殇。”现在有人说他是尚妃的儿子,而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记载,则是“为葛丽妃出”。不管谁生的,因其早死,所以生前无爵,死后也没有追封。但规矩是人定的,也就会有人破,而破得最让

  • 朱元璋滥杀大臣是胡说八道:1368年01月23日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历史上的今天。朱元璋滥杀大臣是胡说八道: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应天登基,建立明朝。满清夺取中国以后,系统的篡改了明朝的历史。他们将朱元璋塑造成一个滥杀大臣,相貌丑陋,冷酷无情的人。实际上,朱元璋确实通过明初

  • 赵匡胤离奇驾崩,去找皇子赵德芳继位的太监,出门却向晋王府走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继恩没想到的是,21年后他故伎重施,却亲手将自己送入了地狱。宋太祖赵匡胤为世人留下了两个著名的成语:黄袍加身、斧声烛影,而这两件事都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公元959年,后周幼主掌国,功高震主的赵匡胤眼见各路要职全部由他的兄弟占据,便动了要取而代之的念头。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三,赵

  • 朱允炆削藩之时,除了朱棣以外,其他五位亲王为何乖乖束手就擒?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朱棣也不想造反。要不是建文帝朱允炆不给叔叔们活路,谁愿意放着好好的亲王不做,冒着死全家的风险来造反呢?那么问题来了,前面五位亲王为什么束手就擒呢?他们是不敢造反,还是压根就没有能力造反?和他们相比,朱棣的优势又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朱棣的优势一、太祖高皇帝嫡子很多人不愿意承认朱棣

  • 朱棣出一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14岁的朱瞻基下联一给,谁与争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一,靖难之役后遗症。朱棣等于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虽如今坐稳了江山,可后代呢?所谓,先例既开,来日方长!朱棣如今不再是燕王了,他地位变了角度自然也跟着变。故而朱棣算是真正体味到,老爸朱元璋当初为何那么疯狂了。如何避免后代再冒出一个“二号朱棣”来?一直是朱棣没法解决,却又不得不解决的事。所以,朱高

  •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是什么菜?沈妙答3字保全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才有了伴君如伴虎之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在吏政上做的不错,但他称帝后,也遵守这个鸟尽弓藏的潜规则杀了不少人。明朝的开国功臣三十四人,他就杀了三十个。除了杀权臣,凡是对他皇权有威胁的,他都不会放过,不管什么身份。元朝有个商人叫沈万三,此人非常有生意头脑,到了元末他已经成了巨富。商人一旦有了足够

  • 宋太宗赵光义为何能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为了避讳自己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姓名而改名。纵观中国封建帝王历史,凡是庙号太宗的皇帝,貌似都存在各种问题被人诟病,例如汉太宗就不是顺位继承,而是大臣发动政变,把他葱藩王封地拉上皇位的;例如唐太宗是发动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在斩杀两位兄弟之后才获得的皇位继承权;又例如宋朝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