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一尼姑伺候皇帝沐浴,皇帝当晚召她侍寝,后生下一千古仁君

宋朝一尼姑伺候皇帝沐浴,皇帝当晚召她侍寝,后生下一千古仁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01 更新时间:2024/2/7 16:46:57

皇帝不仅手握皇权兵权,还可以享受天下最美貌女子的侍奉,为其生儿育女,延续皇族血脉。

众所周知,皇帝是拥有三宫六院的人,除了皇后这个“正室”,皇帝还会另外册封许多其他的妃嫔。在一些古代电视剧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翻牌子”这个说法,这也是皇帝每日除了处理朝政和用膳休息以外的必要行程。

因为后宫妃嫔众多,所以每晚到底需要哪位妃嫔前来侍寝,就定下了一种随机挑选的规则,这样既不会使独得专宠的某位妃嫔遭妒,也能让皇帝对各位妃嫔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

诚然,大部分妃嫔都本就是出自显赫的官宦世家,但也有一些个例,是出于皇帝的喜爱,纵使她们只是一介平民女子,也终得皇恩浩荡,成为了皇帝身边的宠妃。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平平女子,就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皇帝的临幸,从此也转变了自己的悲惨身世。

她就是后来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

家门命途多舛

其实从李宸妃一开始的出身来看,她称得上是一位千金大小姐的,只不过后来家里发生的变故,使得她的境遇直线下降。

她的父亲名叫李仁德,携家在杭州钱塘江一带担任左班殿直,虽说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但生活条件当然要比普通平常百姓家强多了。

本来一家人和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可是这样的好光景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李宸妃的母亲就因为患上恶疾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彼时尚值壮年的父亲就又娶了第二门妻子,虽说是继母,但李宸妃的继母并不像众人传统印象中的继母那样嚣张跋扈、对李宸妃百般刁难,二人的关系只能说是彼此尊敬、不互相侵犯。

李宸妃虽说是幼年丧母,但后来的日子过得倒也平静,算是安安稳稳地度过了自己快乐的童年。

但是这样的快乐也没有维持多久,她的父亲也在不久之后因病去世了。这下子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塌了,刚刚改嫁没多久的李宸妃继母是百般的伤心痛苦。

因为当时继母嫁过来的时候还带着一个儿子,这下子家里断了经济来源,她一介弱女子,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将两个孩子拉扯大的。

李宸妃十分理解她继母的难处,为了不给她增添负担,所以她悄悄地离家出走了。可是养活自己又何尝容易,她之前也根本没有吃过什么生活的苦,没有任何的生活能力与技巧。

满脑踌躇间,她来到了一座寺庙前,想着削发为尼后还能远离世俗,并且也不用再为生计发愁,所以她就踏入了庙门,自此过上了吃斋念佛的日子。

刘皇后带李妃入宫

而就在同一时空的不同地点,宋朝的后宫之中,有一位后宫权主——刘娥,虽说生活条件不必担忧,但她内心也有着自己万分的苦闷。

因为宋真宗虽然十分地宠爱她,二人关系也一向和睦,可是在皇族之中,能为皇室绵延子嗣是身为妃子的重要任务,但多年来二人始终没能拥有自己的孩子。

为了能够实现这个愿望,刘皇后时常会出宫到附近的寺庙拜求送子观音。这一天,她带着侍女恰巧来到了李宸妃所入的尼姑庵跟前。

当她烧香拜佛结束后正准备返回皇宫之时,在院子里无意间的一瞥注意到了此时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李宸妃,虽说她已剃发出家,衣着朴素,但依旧盖不住她所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就连女人看了都不由得驻足。

此时的刘娥内心忽然心生一计,决定将这个貌美的女子带回皇宫内。纵使李妃再不愿入宫也不敢违抗皇室的命令,只能默默跟着刘娥往回走。

一回到皇宫,刘娥就借李妃一步步展开了稳固自身地位的计划。她先是将李妃安排进入了皇帝的寝宫成为一名侍女,主要负责每日伺候皇帝沐浴更衣。

日子久了,宋真宗与李妃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再加上李妃这样出众的美貌实在是不得不让人注意和留恋。

终于,一晚,宋真宗临幸了李妃。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宋真宗的心中也是越来越割舍不下这个带给自己温柔乡的女子。

李妃的肚子倒也是十分的争气,没过多久就怀上了龙种,事情的发展正在按照刘娥的计划一步步进行着。

历经十月怀胎,李宸妃终于到了生产的日子,并且顺利地为宋真宗生下了一名小皇子。宋真宗大喜,赶忙赶来看望儿子,并给他取名为赵祯

刘娥夺子

李妃也还沉浸在自己拥有子嗣的幸福与喜悦中,但令她没想到的是,她都没来得及亲手抱一抱自己的孩子,他就已经被侍女抱走了。

而在这之后,宋真宗竟然下旨将李宸妃的孩子过继给刘娥,奈何李妃怎样的反抗,但皇命不可违逆啊!

刚刚心情有些好转的李妃再一次因为夺子之痛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之中,但好在后来她又怀孕了,这一次,她为宋真宗生下了一名可爱的公主。她终于可以亲手抚养自己的骨肉了,可是就在她快要走出离子之痛的时候,她的女儿又因病离世了。

接连的失去骨肉的打击,让李宸妃对这尘世彻底的失望,积郁成疾让她从此一病不起,整日半掩着一口气活着,最终蓦然离世。

而此时一心抚养自己“儿子”的刘娥知道这个消息后,也并没有将实情告诉赵祯。但他对这个儿子是十分的好,将他培养的博学多才的。

多年后宋真宗病逝,刘皇后就帮助赵祯把持朝政,在其母亲的垂帘听政下,年轻的宋仁宗渐渐地成长了起来,他整治吏治、发展经济、关心百姓疾苦,是一位历史上有名的明君。

当世人都在崇尚并感慨刘娥教子有方之时,他们包括宋仁宗永远不知道的是,有一位命途惨淡的女子再永远无法与自己的亲生儿子相认了,这也就是世人皆念最是无情帝家的原因了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的灭亡,是不是因为两次作死行为?看似的结盟都是鼠目寸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两次联合必须分开来看,而不能笼统地归纳总结。一、宋金海上之盟。在宋金海上之盟的过程中,北宋方是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地位。从1117年宋徽宗派马政和呼延庆跨过渤海,以买马为幌子,频繁接触,直到1123年取回燕云十六州,宋朝一共向金朝遣使十次,以图合作。而联金灭辽在当时的形势下是看似正确可行的战略决

  • 宋太宗的子嗣越来越少,多次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百姓评价:报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前言导语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断子绝孙”是对一个人功德有亏的最大惩罚。如若自己没有后代,不仅死后无颜见列祖列宗,就算是在世时也会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由此可见,绝后的下场在中国有多严重。但是熟悉宋史的都知道,北宋太宗赵光义一脉人丁稀薄。

  • 赵匡胤明明是谋朝篡位,为何还会被后人称为一代圣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958年,周世宗柴荣驾崩,年仅三十九岁。可惜柴荣一代雄主,壮志未酬,英年早逝。只留下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与皇后符氏,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很多人都说,如果柴荣没有逝世,那么必然会成为秦皇汉武那样的一代圣君。而赵匡胤则是柴荣一手提拔上来的将领,赵匡胤出身不高,却在柴荣的提拔下成为了后周的将领之首,可

  • 宋仁宗的郭皇后,为何会成为大宋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这还了得,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后敢打皇上,宋仁宗不生气才怪?然而宋仁宗的内心竟是窃喜大于愤怒的,这是为什么呢?01这还要从宋仁宗立后说起。1022年,宋仁宗赵真即位。两年后,刘太后为他选妃立后。当时,宋仁宗看上了两个很漂亮的女孩,但是都被刘太后以长相妖艳,不够端庄为由pass掉了。最后,刘太后选了节度使

  • 靖康之耻有多耻?宋徽宗被俘9年生下14个孩子,其中5个不是亲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首满江红让无数人激动不已,一个靖康之耻也让无数人唏嘘感叹。头可断、血可流、将可死、朝可亡,但堂堂国君竟被敌人所虏,这对于任何一个朝代的将军,百姓来说都是奇耻大辱。回过头来看,靖康之耻也绝非偶然。在那样一个时期,由那样一个君主统治,哪怕将士再如何悍勇都不可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真正让人感到耻辱的却是

  • 汝窑知识我来讲|“雨过天晴云破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帝王一梦,绝世之美北宋末年,朝堂争斗,风云诡谲。提起宋徽宗,后世褒贬不一。论艺术造诣,他绝对能让众人俯首称臣。徽宗对瓷器尤为热爱,汝窑的诞生起源便是他的一个梦……入夜,徽宗梦到大雨过后,远处的云间呈现一抹天青色。他甚为喜爱,故醒来之后,就写下了一句:“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随后他立即

  • 明朝一起“捉奸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为保太子顺利即位,他杀戮开国功臣,废除丞相,让诸藩王离京,明令禁止后宫和太监干政,呕心沥血地扫出一条血路,皇权的专制,被他运用到了极致,也正因为如此,明朝才会成为中国两千年帝王政治和官场权力博弈的集大成者。可是大明王朝的最终命运,并没有按照朱元璋所设定的轨迹得以千秋万世,反而断送在一起“捉奸丑闻”上

  • 明朝各藩王世糸字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做了皇帝,给自己每个儿子定下二十个字的字辈,按“金、木、水、火、土”做偏旁循环取“名”。1.太子朱标,世糸字辈: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朱标孙子文奎,后裔改姓“让”,居湖北。孙子文圭,明英宗为其修建房屋,娶妻生子。孙子文坤,明英宗为其修建房屋,娶妻生子。

  • 明朝中后期朝会形同虚设,嘉靖万历不上朝不耽误治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1)朱元璋对朝会非常重视,朱棣开始忽视朝会1364年正月,吴王朱元璋着手建立官署制度,三月制定了官制、班次。朝会问题正式出现,从吴元年(1364年)到洪武十二年(1379)年,比较正规,和历朝历代差不多。但是自从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后,朝中没有宰相,且他对功臣无论文武、也不论

  • 记者探班丨《两京十五日》:明朝“返京四人组”逆天改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剧情介绍】明朝版“速度与激情”,看“返京四人组”如何逆天改命!《两京十五日》取材于《明史》中关于明宣宗朱瞻基的一段真实历史——“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短短几句、寥寥数笔,点石成金般的化作一篇跌宕起伏的紧张故事。落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