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汝窑知识我来讲|“雨过天晴云破处”

汝窑知识我来讲|“雨过天晴云破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7 更新时间:2024/3/10 3:27:55

一、帝一梦,绝世之美

末年,朝堂争斗,风云诡谲。提起宋徽宗,后世褒贬不一。论艺术造诣,他绝对能让众人俯首称臣。

徽宗对瓷器尤为热爱,汝窑的诞生起源便是他的一个梦……入夜,徽宗梦到大雨过后,远处的云间呈现一抹天青色。他甚为喜爱,故醒来之后,就写下了一句:“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随后他立即下令,要当朝烧瓷工匠将这“天青之色”还原出来!

这下可难倒了各位烧瓷工匠,虽说宋代瓷器发展非兴旺,但是要烧制出“天青之色”,这对于当时的技术来说,难度还是太高了。历尽千辛,汝州工匠不负圣望,经过百般磨难,终于烧制出了“雨过天晴云破处”的“天青之色”,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汝瓷”的来历。

二、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苦禅也曾在河南一个瓷厂写过一幅条幅:“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

明科学家、学家方以智所撰《通雅》中曾记有: “宋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汝瓷后期成为皇家御用瓷,大多都较为精致,而且汝瓷在烧制过程中极为奢侈,为了符合御用标准,多满釉且使用支钉,因此钉痕规整,器物完整。汝瓷的烧制难度极大,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汝瓷的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稀缺,还在于它独特的魅力。中国的瓷界素来有 “名瓷之首,汝窑为魁 ”之说,汝瓷器型古朴典雅,胎质细腻润滑,釉面晶莹温润,釉色清高淡定,犹如羊脂美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道,“雨过天晴云破处,汁莹音润汝州瓷”。

三、汝瓷难得,当稀世珍藏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认为,宋徽宗对汝窑的钟爱,与他崇信道教有密切关系。“宋徽宗本身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道教信徒。道教以清淡为美,最不爱雕饰,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青色本身比较符合道家的审美观。而青瓷里,越瓷介于青绿之间,耀州瓷是橄榄色,只有汝瓷,介于蓝绿之间,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暖适中,内敛,不张扬,在视觉上使人感到非常舒服,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审美。”

#宋徽宗 #高端汝窑 #艺术 #天青色等烟雨 #传统文化 #东方美学 #周泽堂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一起“捉奸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为保太子顺利即位,他杀戮开国功臣,废除丞相,让诸藩王离京,明令禁止后宫和太监干政,呕心沥血地扫出一条血路,皇权的专制,被他运用到了极致,也正因为如此,明朝才会成为中国两千年帝王政治和官场权力博弈的集大成者。可是大明王朝的最终命运,并没有按照朱元璋所设定的轨迹得以千秋万世,反而断送在一起“捉奸丑闻”上

  • 明朝各藩王世糸字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做了皇帝,给自己每个儿子定下二十个字的字辈,按“金、木、水、火、土”做偏旁循环取“名”。1.太子朱标,世糸字辈: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朱标孙子文奎,后裔改姓“让”,居湖北。孙子文圭,明英宗为其修建房屋,娶妻生子。孙子文坤,明英宗为其修建房屋,娶妻生子。

  • 明朝中后期朝会形同虚设,嘉靖万历不上朝不耽误治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1)朱元璋对朝会非常重视,朱棣开始忽视朝会1364年正月,吴王朱元璋着手建立官署制度,三月制定了官制、班次。朝会问题正式出现,从吴元年(1364年)到洪武十二年(1379)年,比较正规,和历朝历代差不多。但是自从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后,朝中没有宰相,且他对功臣无论文武、也不论

  • 记者探班丨《两京十五日》:明朝“返京四人组”逆天改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剧情介绍】明朝版“速度与激情”,看“返京四人组”如何逆天改命!《两京十五日》取材于《明史》中关于明宣宗朱瞻基的一段真实历史——“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短短几句、寥寥数笔,点石成金般的化作一篇跌宕起伏的紧张故事。落难的

  • “泉”因有你丨李贽:站在历史浪尖上的思想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泉州发布)泉州枕山襟海,古称温陵,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脉绵长,涌现了不少炳耀当世、辉映千秋的人物。他们有的博于学问、精著文章,有的崇尚气节、清逸敛退,有的务实用世、不负韶华,有的刚直耿介、捍民卫土……这些人物绵延于泉州城市历史的经纬之中,厚实了泉州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积淀。《“泉”因有你》栏

  • 明十三陵文物珍品亮相,包括国宝级的万历皇帝金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12月10日,2022明文化论坛在昌平区举办。活动上,105件出土文物珍品亮相,其中有20余件文物是首次展示。这些文物代表了明文化的精髓,突出展示了明十三陵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记者了解到,该文物展将择机面向公众开放。走进明十三陵历史文化陈列展示区,透明的玻璃展台内,万历款金箸、鎏金素杯、鎏金花蝶匙

  • 年少不识狄青,看懂狄青泪满裳,为狄青和现实中的狄青们而呼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北宋的狄青,是一个战功赫赫的名将,他打的西夏丢盔弃甲,又平定 侬智高之乱,为北宋立下了汗马功劳,结局却被一群朝堂上的伪君子活活害

  • 明朝最传奇的书生,斥责李自成、对阵施琅,身中9箭投水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陈邦彦、陈子壮和张家玉被誉为“岭南三忠”,其中,以张家玉的事迹最为传奇,他被李自成俘虏,却全身南归,对阵施琅,屡破清军,最终身中9箭,投水而亡!张家玉,字玄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生而聪敏,精通经文”,而且“好击剑,任侠,多与草泽豪士游”。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张家玉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

  • 韦太后陷害公主,宋高宗冷眼旁观?都因她二人共侍一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随后南逃九皇子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可惜他不思进取,只在乎自己的皇位,只是在南边苟延残喘而已。但有一件事情却一直让宋高宗赵构无法忘怀。原来赵构的母亲在靖康之难的时候并没有逃脱,而是和其她妃子和公主一起被金军掳走了。而她们这些俘虏,大多都会被分配到浣衣院去做奴隶,其实也就是相当于金朝的妓院。许多被俘的女

  • 装备火枪火炮的明朝军队,怎么会输给后金的八旗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万历年间,明朝的火器大军曾把侵入朝鲜半岛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让日军数百年不敢觊觎半岛。但短短几十年后,明朝的火器大军就变得不堪一击了。这其实有多种原因在。首先,明朝火器虽然多,但维护保养不善,再加上本身质量就不好。很多火器都变成了烧火棍。早在戚继光时代,明朝火器的质量问题就让戚继光大为恼火。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