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拍卖征集:明代正德御窑瓷器 ,越小众增长潜力越大 !

拍卖征集:明代正德御窑瓷器 ,越小众增长潜力越大 !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64 更新时间:2024/1/24 4:44:14

朱厚照即帝位后,曾下令翌年改元以后暂停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瓷器两年,但不久即恢复烧造。正德十五年,正德皇帝遣太监尹辅前往饶州烧造瓷器,工部因正德十四年所发生“宸濠之乱”曾给江西民众带来很大灾难,遂建议暂免差官前往督造,但正德皇帝对该建议未予采纳。这说明正德皇帝对瓷器烧造也感兴趣。正德朝是明代景德镇御窑瓷器发展史上一个承上下的转折点,主要表现在逐渐摆脱了成化、弘治朝御窑瓷器胎体轻薄、造型较少、装饰疏朗等特点,而变得器物胎体趋于厚重、造型逐渐增多、装饰偏繁缛等。正德朝御窑瓷器品种多达20多个,少于成化朝,但多于弘治朝,其中尤以孔雀绿釉青花、素三彩、孔雀绿釉瓷等取得的成就最高,最受人注目。

明正德 黄地绿彩青花龙纹碗

尺寸:直径15.6cm

成交价:RMB 4,025,000

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

此碗为罕见的明正德年间黄地青花龙纹碗。碗直口,敛腹,圈足,呈莲子形,继承了成化宫碗婉约秀美的艺术风格,线条流畅,比例和谐,制器严谨,优美典雅。釉质肥润,胎质细腻。碗内壁施白釉,光润细洁,莹白如玉。足底微鼓,施透明釉,底心书青花双圈“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正德瓷器之款识,字体端正工整,为明代各朝瓷器款识之最。外壁主体为两条青花祥云螭龙,龙首上扬,须发飘逸,五爪矫健,身姿蜿蜒曼妙,周身云气缭绕,如龙游云海,不怒自威。青花深蓝,发色完美,色泽浓艳夺目,苍翠欲滴。绘制笔法潇洒自如,技艺十分高超。口沿、足部绘流花纹。除青花螭龙外,碗外壁其部分填以低温黄彩、绿彩,渲染层次丰富。黄彩匀净绵实,娇艳怡人;绿彩突破了宋元时期色调深暗的原始状态,碧翠雅丽,是为正德时期釉器的典范。造型秀美,纹饰生动,优雅别致,珍罕无比,为正德官窑不可多得的妙品。

黄地青花始创于明宣德朝,清《南窑笔记》中记载“宣德有青花填黄地者”所指即为此工艺,一直是官窑中最为名贵的品种之一。它是低温黄釉与青花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其制作方法为在已烧成的青花器上,在青花纹样外以黄釉填满,复入彩炉经低温烘烤,青黄二色交相生辉,给人以素净明艳之感。此件作品除了以青花、黄釉绘纹填地,另以低温绿彩填绘纹饰,艺术灵感颇得正德三彩技法神韵。

除了继承前代传统,正德瓷器亦有许多创新之作,形成本朝独特的风格。造型和制作工艺上逐渐改变了成化、弘治时盛烧小件器皿的风气。胎体较为厚重,胎质虽不及成化精细,但远胜嘉靖、万历。瓷器的纹饰色彩,虽然基本保持了成化、弘治时的淡雅风格,但已在缓慢地逐步向着嘉靖、万历时那种浓重炽烈的色调过渡。常见器物以青花、黄釉品种为多。正德时与弘治时一样,专以黄釉器作宫廷用品,并影响到以后几朝的典制。同时,白釉五彩和青花加彩器也大为盛行,为著名的嘉靖、万历五彩品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德黄釉青花承袭前朝规格,但黄釉比宣德、成化的色重,而与弘治时的大致相仿,此件作品黄釉高贵柔润,与青花发色相得益彰,体现了正德黄釉青花器别具一格的风貌。

此件黄地青花龙纹碗,纹饰布局搭配合理,满而不乱,极富和谐宁静之美。造型优美灵秀,胎细釉润,体态优雅。青花发色艳丽,黄彩肥润,绿彩青翠,色彩搭配和谐悦目。此器充分继承了前朝作品的优秀传统,又深具正德朝典型特点,且正德一朝由于时代短暂,传世作品稀少,传世中具有如此质色与制作水平的作品又更为寥寥,突显了本作品的罕见难得,极当珍重收藏之。

明正德 青花阿拉伯笔架

尺寸:长22cm

成交价:RMB 550,000

北京翰海1996秋季拍卖会

明正德 黄地青花石榴花大盘

直径29cm

成交价:RMB 6,785,000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

明代釉彩苍妍璀璨,华贵夺目。黄地青花又称“青花黄彩”,是明宣德朝新创的一种釉下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品种。清《南窑笔记》载“宣德有青花填黄地者”即指此品种。黄地青花花果纹盘初见于宣德窑,至嘉靖窑仍有烧造,弘治及正德朝最为盛行。查阅资料,如本品纹样的黄地青花石榴花果纹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均有收藏,分别有“正德年制”四字款和“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款两种款识形式,本别为第二种。

此类黄釉青花折枝石榴花果纹盘,为明代宫廷独具特色的品类,于宣德时期所创烧,盛行于弘治、正德时期。此件大盘造型周正规整,胎质坚致厚重,撇口弧腹,圈足。盘心绘折枝石榴花卉纹,内壁绘枇杷、果梨、石榴、寿桃四式祥花瑞果,外壁绘折枝莲花,画法古拙典雅而不失艳丽。青花渲染细腻,黄釉丰腴厚润,上下二色映衬,更见清雅高贵,为正德官窑之佳作。纹饰布局考究,构图虽繁,但密而不乱。青花纹饰之外皆敷设黄釉,色泽匀净明亮,极见精准细致,犹如青花纹饰镶嵌其中。青花苍雅浑厚,黄釉明亮娇嫩,相得益彰,光彩夺目。底白釉,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正德年制”楷书款。

明正德(1506-1521年) 青花卷草阿拉伯文五崖笔山

尺寸:高13.4cm;直径20cm

成交价:RMB 3,450,000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笔架捏塑而成,呈山字形。笔山呈五峰式,中间一峰稍突,左右两峰依次低落。通体以青花绘饰,青花发色深沉。器身绘卷草纹,流动写意。于整器正反两面,正中圆形开光内书写阿文,意为“笔是优于一切”。底部外满施白色透明釉,釉色光亮、肥厚,正中落双方框内,青花“大明正德年制”款。

正德帝崇信伊斯兰教,因此他当朝的瓷器上大量用阿拉伯文和吉祥图案作为主体开光纹饰,开光内书阿拉伯文,意为“一切赞颂都归于真主”、“真主真伟大”、“赞美真主阿拉”等内容大多是吉祥语句。伊斯兰文化由唐宋至明清呈现着不断繁荣,不断发展的趋势,在中国的穆斯林人数也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明代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人数取得更广泛发展,据《明实录》统计,从洪武至成化的百年间,西方来穆斯林近七十批,其中宣德六年的一次来归就达三百余人。明代形成继元代之后穆斯林入附中原的新高峰。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适应穆斯林文化需求的相关产品。永宣时期流行的阿拉伯文青花瓷,青花折枝花卉大执壶等都与穆斯林人生活紧密联系。瓷器中的阿文款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正德时期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段非常时期特殊的时期,装饰中出现大量的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书写。以这两种文字做装饰,在瓷器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只是作为一种点缀,字数极少。而明正德时期却以大段《古兰经》箴言、圣训格言,以及赞颂真主安拉和贵圣穆罕默德的字句题写在器物上,具有宣扬宗教的意味。在传世品中目前所见带阿拉伯文字的正德瓷器,主要以碗、盘、罐为主,另有香炉、插屏、灯座、香筒、烛台、圆盆、笔山、帽筒等帝文房所需之物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藏品征集(yelin10723 叶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汝窑知识我来讲|粉青为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汝窑为魁

  • 《两京十五日》:明朝版“速度与激情”和桂林的“快”“慢”碰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2月10晚,2022桂林艺术节开幕大戏《两京十五日》在桂林大剧院大剧场上演。记者李凯 摄“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庚戌,即皇帝位。”这是《明史·宣宗本纪》中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是著名作家马伯庸的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的起

  • 包拯出殡时,21口棺材从城门同时抬出,盗墓贼看见后立下一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 有关包拯去世时的场景,在《宋史》中进行了明确的记载,但让人疑惑的是,在他出殡之时,竟然同时有21口棺材

  • 北宋真有八十万禁军?禁军是做什么的?禁军教头是个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林冲可以说是《水浒传》里最为生动的角色之一,虽然《水浒传》是一部小说,其中的情节主要是文学创作,而且林冲这个人物在正史中也不太有非常贴合的原型,但小

  • 明朝第一忠臣被皇帝冤杀,锦衣卫抄家羞愧不已,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咏石灰》的著名诗句,出自一位年仅17岁的青少年之手。这位青少年,就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为明朝续命百年的于少保于谦。1457年,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被幽禁在南宫的太上皇朱祁镇复辟。一夜之间,江山易

  • 大明朝史:孙传庭到底有多厉害,或许他活着大明朝就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孙传庭来,那就非常可惜了,他虽然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但是他确实是生错了朝代,如果他没有生在万历朝的话,估计他的作为还要大的多,可惜的是他生在了万历朝,并且在万历的重用下,就算他战死了万历皇帝都不相信,可

  • 由宋高宗赵构登基前的遭遇浅析“经历造就性格,性格决定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反映出北宋震动朝野的“靖康之乱”发生后,以宋高宗赵构为核心的北宋政权将都城由汴京城迁往临安,史称“建炎南渡”。“建炎南渡”的核心人物,北宋徽宗皇帝的九子-康王赵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一直以来饱受史学界争议。有人说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皇帝,有人说他

  • 宋代朝史:宋朝的国力那么强盛,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灭掉大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宋朝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弱,不过这个弱也仅仅只是战斗力弱,因为宋朝大部分的对外战争,基本上都没有赢过多少次,即便是赢过也会不给对方造成太大的伤害。然而,宋朝的国力可就是非常的强势了,不管是经济文化

  • 折家将到底有多厉害,世袭六代名将辈出,功绩远超北宋杨家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折家将来,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这个武将世家并非汉人,虽然他在宋朝世袭了六代,保卫宋朝疆域立下赫赫战功,但是相比北宋的杨家将来说,那么折家将真的就是毫无名气了。很显然,毕竟折家将是少数民族,即便是他

  • 大明朝史:明朝最被低估的一位皇帝,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仅只有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其实因为历史的原因,明朝有很多皇帝都被低估了,甚至包括朱元璋和朱棣,很显然这都是因为清朝留下来的明史。满清修筑明史花费一百年的时间,其中改了多少删了多少编了多少,或许也只有编写人自己知道了,更何况满清修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