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的计划,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的计划,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79 更新时间:2024/3/10 3:29:58

大约在十六世纪,得益于哥伦布航海,本身就具备不俗实力的西班牙,为了掠取财富和劳力,而展开了对世界的探索。

在一次次探索过程中,西班牙用极少的代价就征服了大片的土地,比如三百人占领墨西哥,一百人攻下印加,还将美洲的土著按在地上摩擦。

因为不断对外扩张,获得了大量财富和劳力,西班牙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发展,还组建了一支无敌舰队,拥有大型船只一百余艘,火炮两千多门,这足以让西班牙称霸海上,这一时期也因此被认为是海洋霸权的开始。

由于西班牙对外扩张的步伐很大,道路也很顺畅,因此自信心就开始膨胀了,产生了一些更为大胆的想法,比如派遣军队攻打另一强国英国,再比如征服东方最大的国家明朝。

关于征服明朝这件事,其实是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雷克尔提出来的,时间大约是在1574年前后。

大约在1565年的时候,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开始了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具体而言就是派遣军队驻扎菲律宾,并派遣一名总督作为菲律宾的最高长官。

1574年,菲律宾总督雷克尔在菲律宾遇到了一群明朝人,他与这些明朝人进行了交谈,得知明朝物产十分丰富,却被一群倭寇按在地上摩擦,这群明朝人就是因为倭寇骚扰而远遁菲律宾的。

那群明朝人讲了个故事,大约在二十年前的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明朝发生了一件事,一群由几十人组成的倭寇,在浙江绍兴海岸登陆之后,一路烧杀抢掠,纵横一千余里,一直打到了大明陪都南京城下。

虽然,这群倭寇最后被明朝官兵给剿灭了,但倭寇一路上杀掉的军民多达几千人,很难想象偌大一个国家,竟然让几十名倭寇搅得天翻地覆。

雷克尔听完这个故事,认为明朝虽然很大,实力却不是很强,于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用几十人征服明朝。

雷克尔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他认为倭寇不过是乌合之众,实力本就不怎么强,却能击败明朝的军队,如果西班牙派出几十名精锐士兵,是不是就可以一举征服明朝呢?

很快,雷克尔就给西班牙国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自信满满地说:给我六十名士兵,我就帮你征服明朝!

但是,还没等到西班牙国家的回信,就发生了一件大事,给了雷克尔极大的打击。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叫做林凤的明朝海盗,因为在明朝混不下去了,于是带着五十多艘船、四千多人奔赴菲律宾,在菲律宾民众的请求下,他决定帮助菲律宾驱逐西班牙殖民者。

那时候,驻扎在菲律宾的西班牙军队多达六千余人,但在林凤的攻打下,竟然一路溃败,林凤一直打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对总督府展开围攻。

好在西班牙军队的火枪比较多,这才击退了林凤的进攻,林凤便在马拉尼附近构建营寨,准备休整一下再次攻打总督府,菲律宾民众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于是拥戴他当了菲律宾国王。

雷克尔见林凤实力强劲,于是派人周边国家的西班牙军队求援,最终在1575年的时候,西班牙军队这才发起反攻,刚好那时候明朝剿匪的船队也准备进攻林凤,林凤这才退出菲律宾,带着部众来到了台湾。

经历了这一场风波之后,西班牙国王认为雷克尔不称职,强大的西班牙军队竟然被海盗击败,简直太丢人了,于是罢免了雷克尔,任命德桑德为新的菲律宾总督。

德桑德在某些方面跟雷克尔相似,那就是对明朝虎视眈眈,他一上任就派人四处搜集关于明朝的情报。

最终,的上的得出一个结论,明朝地大物博,不像菲律宾这么穷困,是个很好的目标;并且,明朝人口虽然多,但战斗力却很差,尤其是武器装备不怎么样,纯粹靠人海战术来防守,跟西班牙的军事力量不在一个档次。

于是,德桑德就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不过他比雷克尔更加理智,他在信中说需要六千精锐士兵,就可以征服明朝。

并且,德桑德还提出了自己的计划,他准备带着六千精锐士兵先占领明朝一个沿海省份,以此作为跳板,逐步蚕食明朝土地,直至彻底征服明朝。

无论是雷克尔也好,还是德桑德也罢,都将明朝描述成西班牙砧板上的鱼肉,明朝真的这么羸弱不堪吗?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那时候是万历初期,在张居正的带领下,明朝进行了一次大改革,国力蒸蒸日上,且在此之前明朝已经解决倭寇问题了,还在北方将蒙古人按在地上摩擦,军事实力可以说是很强大的。

最有代表性的一支明朝军队,当属戚继光统领的戚家军了,戚家军战术精妙,武器先进,并不输给西班牙军队。

戚家军的战绩也很不错,在短短二十几年时间里,戚家军就斩杀了超过十五万敌人,仅仅在德桑德给西班牙国王写信的这一年,也就是1575年,戚家军就在一次战争中灭掉五万蒙古骑兵。

根据献资料显示,我们可以知道一个数据,就在1575年这一年,戚家军各营的火器比例都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同时期西班牙军队的火器比例却只有百分之二十几,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再说战斗力,西班牙虽然经常以极少的兵力征服几百万人,甚至上上千万人的国家或地区,但那是因为西班牙拥有火器,这简直是降维打击,比如征服美洲,征服菲律宾,无不如此。

但是,明朝面对的敌人,比如倭寇和蒙古骑兵,可都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且都拥有火器,这跟西班牙面对的土著,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当时,纵观整个世界,也只有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火器比例在百分之三十以上,比较接近于戚家军的水平,或许可以跟戚家军拼一把,西班牙军队胆敢登陆明朝海岸,必将被打成筛子。

那么,雷克尔的计划有没有实施呢?

德桑德写给西班牙国王的信,当时在西班牙国内引起了剧烈的轰动,几乎所有人都在憧憬将富裕的明朝变成西班牙的殖民地。

但是,西班牙国王心中还是有些疑惑的,他不认为只靠六千人就能征服明朝,毕竟明朝的海盗差点征服菲律宾,不能太小看明朝的正规军。

为此,西班牙国王举行一次军事会议,但会议上各位将领意见很不统一,因此计划就暂时搁浅。

1580年,德桑德卸任菲律宾总督,他的后面两位继任者,都没有放弃征服明朝的计划,但西班牙那时候正在走下坡路,因此计划一直未能被批准。

直到1586年,菲律宾总督德贝拉提出的计划,最终被西班牙国王批准了,那他的计划是怎样的呢?

德贝拉提出,征服明朝需要两万五千人,其中西班牙士兵一万二千人,日本雇佣兵五千人,葡萄牙士兵五千人(当时葡萄牙隶属于西班牙),其他士兵则在菲律宾当地征集。

与此同时,德贝拉还请求西班牙国王给他500支步枪、4000支长矛、1000件紧身盔甲等,还有20万比索作为经费。

这里说的日本雇佣兵,其实就是被明朝打残的日本倭寇,德贝拉认为倭寇经验丰富,且战胜过明朝军队,因此是西班牙军队的很好补充。

在战略方针上,德贝拉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征服明朝后,可以保留明朝政府机构,西班牙只获取经济利益;为了稳固西班牙在明朝的统治地位,可以大量建造教堂,开化明朝人,并让西班牙人与明朝人通婚,在血缘上改变明朝人。

总之,德贝拉为了征服明朝并实施统治,在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说他对不对,暂且不论,至少是很全面的,也很有感染力,西班牙国王看完也觉得可行,就同意了他的方案。

当然了,明朝当时是不知道德贝拉的这个计划的,如果知道的话,简直要笑掉大牙,因为西班牙人实在太狂妄了,竟然对明朝的军事力量产生了这么严重的误判。

西班牙人的自信,当然来自于过往的傲人战绩了,比如科尔特斯和皮萨罗都只用几百人,就分别征服了人口上千万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那西班牙人就认为,为不可以用二万五千人来征服明朝呢?

但是,还没等德贝拉的计划付诸实施,西班牙就被人狠狠打脸了,之后一路衰败,沦为别人的小弟加跟班。

这件事要从一个叫做德雷克的英国海盗说起,早年他因为信仰原因而遭到英国人排斥,于是干起了海盗买卖,但他很聪明,不怎么抢英国船只,不然这样会被报复,而是专门在西班牙的殖民地进行抢掠。

后来,德雷克为了洗白自己,于是转而巴结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了讨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他将自己掠夺的财宝,三分之一都送给了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因此很喜欢他,就默认他当海盗的行为。

靠着敢海盗发家致富之后,德雷克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在伊丽莎白一世的操纵下,他的军队成为英国的非正牌军队,享受极高的待遇。

那时候,英国的军事实力其实也很强,但还没到跟西班牙硬刚的程度,为了削弱西班牙,这才允许德雷克这样的人存在。

并且,为了取代西班牙的海上霸权,英国还秘密联系西班牙国内的反对势力,资助他们发动政变推翻西班牙国王的统治。

但是,这件事被西班牙国王知道了,他感到很生气,就准备给英国一点颜色看看。

1588年,西班牙派遣无敌舰队远征英国,船只有一百多艘,军队人数则达到了三四万人,英国也一点不含糊,派出了一百多艘船只迎战,包括德雷克的船队在内。

双方在英吉利海峡展开大战,但西班牙在这场战争并不占优势,因为是逆风攻打,并且西班牙的火炮重量大,而英国火炮的重量轻,这就导致一个结果,西班牙的火炮无法射中英国的战舰,而英国的火炮却能很轻易击中西班牙的战舰。

当然了,无敌战队的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硬是一步步紧逼英国海军,这个时候在附近游荡的德雷克猛然发现了一个战机,他认为自己如果帮助英国击败西班牙,那就是大功一件,于是带着舰队对无敌舰队来了个偷袭,最终将无敌舰队给击败了。

无敌舰队逃走之后,又经历了恶劣天气,结果四十艘战舰沉入海底,无数船员丧命,损失可以说是十分惨重的。

这一战之后,西班牙可谓伤筋动骨,加之之前西班牙在各地的殖民地,陆续爆发了起义运动,西班牙的国力也开始下降,自那之后西班牙就走上了衰败的快车道。

西班牙战败的时候,西班牙国王承诺给德贝拉的军队和武器还没有出发,为了应对乱局,他最终决定取消这一计划,这意味着西班牙再也没有能力远征明朝了。

那么,如果西班牙征服明朝的计划得以实施,会是什么结果呢?

1588年的时候,明朝是万历十六年,虽然明朝已经废黜了张居正改革,万历帝也因为对抗朝臣而不再上朝了,明朝因此出现了衰败的势头,但这不代表明朝就比西班牙弱。

事实上,无论是整体国力,还是军事实力,明朝都在西班牙之上。

从经济上来说,明朝万历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最高时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五十五,平均下来也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西班牙虽然拥有那么多殖民地,民国生产总值却远在明朝之下。

从人口上来说,明朝在万历年间达到峰值,虽然说法不一,但至少七千万是有的,军队人数长期保持在九十万左右,这两个数据也都是西班牙无法比例的。

无论是经济、人口还是军队人数,西班牙与明朝都无法相比,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想要在征服明朝是很困难的,除非西班牙能在武器装备上对明朝进行降维打击,但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前文说过,戚家军的火器比重要大于西班牙,事实上那时候明朝的火器水平领先世界,只是到了清朝才开始落后而已。

在明朝的军队当中,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尤其在沿海和北方边境,以及京城的近卫军,火器的应用很广泛,比如明成祖北伐之时,他率领的神机营就靠着火器,展示了超强的战斗力,对蒙古作战的时候优势很大。

我们虽然已经无法知道万历时期,明朝军队的火器比重究竟是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明朝组建一支人数超过两万五千人,且火器比西班牙更先进的军队,是毫无压力的,如果西班牙敢攻打明朝,那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即便明朝没有火器,西班牙也很难征服明朝,众多的人口,广阔的战略纵深,以及明朝人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都是击败西班牙的法宝。

西班牙可以很轻松地战胜其他国家,是因为那些国家实在太弱,也不够团结,但明朝显然是不一样的,自古以来无数案例显示,没有人可以征服中国,西班牙也不例外。

总的来说,西班牙狂妄到要征服强大的明朝,还没成行就被一群明朝海盗给教育了一番,却依然贼心不死,虽然最终未能成行,但如果西班牙人真的来到明朝,恐怕是有来无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拍卖征集:明代正德御窑瓷器 ,越小众增长潜力越大 !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朱厚照即帝位后,曾下令翌年改元以后暂停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瓷器两年,但不久即恢复烧造。正德十五年,正德皇帝遣太监尹辅前往饶州烧造瓷器,工部因正德十四年所发生“宸濠之乱”曾给江西民众带来很大灾难,遂建议暂免差官前往督造,但正德皇帝对该建议未予采纳。这说明正德皇帝对瓷器烧造也感兴趣。正德朝是明代景德镇御窑瓷

  • 汝窑知识我来讲|粉青为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汝窑为魁

  • 《两京十五日》:明朝版“速度与激情”和桂林的“快”“慢”碰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2月10晚,2022桂林艺术节开幕大戏《两京十五日》在桂林大剧院大剧场上演。记者李凯 摄“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庚戌,即皇帝位。”这是《明史·宣宗本纪》中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是著名作家马伯庸的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的起

  • 包拯出殡时,21口棺材从城门同时抬出,盗墓贼看见后立下一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 有关包拯去世时的场景,在《宋史》中进行了明确的记载,但让人疑惑的是,在他出殡之时,竟然同时有21口棺材

  • 北宋真有八十万禁军?禁军是做什么的?禁军教头是个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林冲可以说是《水浒传》里最为生动的角色之一,虽然《水浒传》是一部小说,其中的情节主要是文学创作,而且林冲这个人物在正史中也不太有非常贴合的原型,但小

  • 明朝第一忠臣被皇帝冤杀,锦衣卫抄家羞愧不已,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咏石灰》的著名诗句,出自一位年仅17岁的青少年之手。这位青少年,就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为明朝续命百年的于少保于谦。1457年,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被幽禁在南宫的太上皇朱祁镇复辟。一夜之间,江山易

  • 大明朝史:孙传庭到底有多厉害,或许他活着大明朝就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孙传庭来,那就非常可惜了,他虽然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但是他确实是生错了朝代,如果他没有生在万历朝的话,估计他的作为还要大的多,可惜的是他生在了万历朝,并且在万历的重用下,就算他战死了万历皇帝都不相信,可

  • 由宋高宗赵构登基前的遭遇浅析“经历造就性格,性格决定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反映出北宋震动朝野的“靖康之乱”发生后,以宋高宗赵构为核心的北宋政权将都城由汴京城迁往临安,史称“建炎南渡”。“建炎南渡”的核心人物,北宋徽宗皇帝的九子-康王赵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一直以来饱受史学界争议。有人说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皇帝,有人说他

  • 宋代朝史:宋朝的国力那么强盛,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灭掉大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宋朝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弱,不过这个弱也仅仅只是战斗力弱,因为宋朝大部分的对外战争,基本上都没有赢过多少次,即便是赢过也会不给对方造成太大的伤害。然而,宋朝的国力可就是非常的强势了,不管是经济文化

  • 折家将到底有多厉害,世袭六代名将辈出,功绩远超北宋杨家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折家将来,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这个武将世家并非汉人,虽然他在宋朝世袭了六代,保卫宋朝疆域立下赫赫战功,但是相比北宋的杨家将来说,那么折家将真的就是毫无名气了。很显然,毕竟折家将是少数民族,即便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