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晋阳起兵,隋末群雄中脱颖而出,先拥新帝即位后登唐高祖之位

李渊晋阳起兵,隋末群雄中脱颖而出,先拥新帝即位后登唐高祖之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398 更新时间:2024/1/19 13:43:33

山西历来在军事上都有着十足的分量,而享誉世界的大唐王朝也是从此起兵,改朝换代。

隋朝二世而亡,分别是开国的明君隋文帝杨坚,以及葬送父业江山的隋炀帝杨广

而李渊出身自北周关陇贵族,与当时同样地位不低的杨坚和他妻子独孤伽罗有所接触,于是这位深得赏识的唐国公成了隋朝的重臣,平定叛乱、出任留守。

但就在杨广即位之后,一切都变了。

隋末起兵

人老了就难免糊涂,晚年的杨坚也确实犯过错,但他最大的过错还是没能识破杨广的伪装,将皇位托付于他。

“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掬为茂草。”

就像历朝历代的末路一样,农民百姓再次被逼上绝路,拿起了武器开始“造反”。

派李渊去太原的是杨广,他知道这人有才能,但要说放心却是不可能的,所以与李渊一同上任的还有王威、高君雅两位副留守。

纵观当时的天下大局,越来越多的势力与隋朝廷对立,隋亡只会是时间问题。

而李渊所在的太原,这里不光是“天下精兵处”而且“府库盈积”,天时地利,既然李渊有机会登上皇位,那他为什么不这样做?

这边李渊在奉命镇压的过程中不断扩张,那边王威、高君雅二人见李渊招兵买马疑“有异志”,双方都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李渊的一举一动都有着名正言顺的理由,例如防备义军、突厥等,但宁可错杀也不放过,这等邀功的大好时机岂能错过?

另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说不定借着李渊能在杨广那里大赚一笔,往后的日子就不用愁了。

于是王威、高君雅二人找了一个借口,准备将李渊父子带到了晋祠当中下手,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此地早已是李渊的掌中之物。

暗中得知了两位副留守的打算,李渊等人也不打算遮掩,很快便将二人以勾结突厥的罪名关押。

而在几日后,突厥大军兵临城下,这虽出乎李家人的预料,但被关押的那两位也坐实了他们的罪名,不除不足以平民恨。

但突厥大军又该如何是好?倘若这时开战落得一个两败俱伤,那么李渊称帝的计划都将功亏一篑。

最终李渊搬出了古人的智慧——空城计,而“开诸城门”也确实让进犯突厥不明虚实,不得不折返回去。

紧接着李渊的一封信带着所谓承诺稳住了突厥,就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

不过,这时的李渊大军虽是势不可挡,但登基称帝一事还未万全,因为隋末群雄远不止他李渊一个。

脱颖而出

都说乱世出英雄,杨广铸成的隋朝末年不乏各种“英雄”。

其中有豪族大家的子弟,也有草根出身的领袖,还有禁卫军兵变的宇文化及等。

而在这群雄之中,李渊占据太原直指帝都长安,显然于他而言胜利是触手可及的,但那些止步自保的群雄难保不会有所行动。

所以率先入关就成了李渊此时的目标,以此举来占领大义高地,镇压各个“反叛”势力也名正言顺。

于是李渊将目光投向了最后的一个阻碍——李密

李密祖上并不比李渊差,同样的,他也是个能屈能伸的“狠人”。

最初他投靠被逼谋反的柱国重臣杨玄感,其兵败后又去了翟让麾下,借着自身实力和翟让的赏识成为了“魏公”,而等到李密立足,翟让也就失去了价值,被李密所除。

显然李密是有野心的,且他的势力所在地与长安也并不遥远,还位于李渊势力所在的东南面,李渊若是进军就很难避开李密的耳目,到时和蚌相争,谁能登基都未有定数。

所以在李渊的计划中就有“东和李密”。自从李渊起兵,李密对其就没有放松过警惕,但一封信让他不由得放松了下来。

信中内容大致为二:

一是对李密示好,赞美其为真英雄;

二是表明己心,并无壮志。

一番“甜言蜜语”下来,李密的铁石心肠被放到了一边,尽管在李渊举兵入关时他也察觉到了不对,但为时已晚。

李渊竖白旗誓师,于晋阳宫城东乾阳门街军门前出兵南下,很快便进入长安、将杨广推到了太上皇的位置。

在杨广被李渊部下除掉之后,李渊也正式登基,是为唐高祖。

从太原起兵到攻入长安,历时仅5个月,可李渊建唐都已经是第二年的事了,为什么李渊首先做了唐王而不是唐高祖?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隋末的乱世,此时各种势力你争我夺,纵使李渊有十足的把握入关,面对这个乱世,他又有多少武力能去四处镇压?

再加上当时的隋朝廷仍有不可忽视的兵力,赶走无能的杨广另立新帝也能赢得这部力量的支持,于是李渊受封唐王。

但新皇帝杨侑是杨广的孙子,即位时的年纪也不过10岁出头,而拥他为帝的李渊摆明了是“初心不改”。

在新帝即位之后,朝中大权逐渐落入了李渊一家的手中,唐王的势力也日益强盛,最终借着江都兵变、宇文化及等人悖逆弑君,已经无人可当的李渊势力显露了真实的面目。

不过后人从史书中还能得知,李渊本人似乎优柔失断、赏罚不明,不像是晋阳起兵的唐高祖,而功劳颇多的李世民也被逼手足相争,以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

诚然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渊一路走来,他的远见都是货真价实。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冷知识-细说清代的岁时节日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清代的岁时节日风俗很多,它反映了清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首先是元旦的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是元旦,又称元日、新年。新年元旦的庆祝活动一般要持续数日,清人的记载多为“交贺三日”、“三五日乃止”、“自元日至上元无虚日”之类的语言。大致来说,初一至初五是新年元旦的节日,但是如果加上伴随元旦喜庆的其他活动,一般

  • 李唐王朝对王道和德治的运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即位之初,对于总的治国方针仍处于模糊状态,当时朝中以长孙无忌等人为首,主张以威刑肃天下,效仿秦汉,将法治放在治国的第一位,施行霸道。这一观点基于李唐王朝统治者本出于关陇地区大族,有胡族血统,于马上争夺天下,所以十分推崇强悍有序的统治方式,“以威刑肃天下”,而魏徵则“以为不可”,他提倡“王政本于

  • 清朝冷知识-细说清代木兰秋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木兰秋狝盛典木兰(Muran),满语,汉译为“鹿哨子”或“哨鹿围”。原本是捕鹿时使用的一种工具,以桦皮或树木制成,长二三寸,状如牛角喇叭。用嘴吹或吸,发出“呦呦”鹿鸣之声,引诱鹿来。有人说是学牡鹿声,唤牝鹿来,将其捕获。清代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境辟出专门的地方,供皇帝打猎,久之便称这个地方为木兰围

  • 李世民爱子李泰逼得太子谋反,为争储位声称杀子传弟,后降为郡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皇位之争一向残酷无情,朝代落寞时内外相争,而兴盛时则是手足相争,盛如大唐王朝就有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后来的我们也知道,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治他并不是李世民皇位的第一人选,而至于他为何能够上位,除过他自身原因还和“杀子传弟”的故事密不可分。魏王李泰李世民的第4子——李泰,此人内有满腹才华,在书法方面还

  • 清朝冷知识-清代四大名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康、乾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区域和商业区域已基本形成。冶铁业主要集中在镇西南部地区,陶瓷业主要集中在石湾一带,纺织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南部的乐安里、舒步街、经堂古寺、仙涌街一带。商业闹市区则集中在北部、中部地区。乾隆至道光年间,佛山铺区从二十五增加到二十七个;街巷从二百三十三条扩展到五百九十六条;墟市从

  • 在唐朝时期,如果南诏是唐朝内藩,骠国属于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对外交流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前来朝贡的国家络绎不绝。随着唐王朝对外关系的发展,朝贡范围的扩大,朝贡制度日趋成熟①,缅甸境内的骠国、弥臣等古国也纷纷派出使者访问中国,中缅宗藩关系开始逐渐萌芽。此时,云南大理境内兴起了一

  • 安徽嘉汉艺术精品展-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的发行时间是从光绪28年(公元1902年)到29年(公元1903年止),历时两年,是袁世凯接替李鸿章做直隶总督后,在河北西窑洼护卫营址(今天的天津大悲禅院旧址)开设“北洋铸造银元总局”币厂后正式开铸的。户部库平一两光绪元宝银币是所有光绪元宝银币中最为珍贵的一枚银币。户部一两是中国

  • 清朝督抚,满多还是汉多?从何时起汉多于满?数据和你想的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清史稿职官志》云:初制内外群像,满汉参用,蒙古、汉军,次第分布。康雍两朝,西北督抚,权定满缺;领队、办事大臣专任满员。累朝膺阃外重寄者,满臣为多。逮文宗兼用汉人,勋来遂著。大抵中叶以前,开疆拓宇,功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何不对父亲李渊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杀兄弑父这样的名声,他李世民也不想背啊,他需要李渊来帮他“正名”,以便权力的顺利过渡!总结下来李世民不杀李渊的原因有三:①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对李世民已经没有任何威胁②不愿背上弑父的历史骂名③李渊向李世民“认错”,父子二人表面上和好 ,以消除玄武门之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历史的结果虽然无法更改,但我

  • 李世民身边最为神秘的女人,地位崇高却不受待见,儿子也跟着受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隋炀帝登上帝王之后,按理说应该给杨妃封个神秘称号,而史料中应该也会收录其中。但事实上,此女却没得到什么封号,而且她生母的信息也是模糊不清。至于原因,大概就是皇帝对于这个女儿并不待见,或者是此女没什么地位,太过卑贱,让隋炀帝觉得没颜面。当然,也有些人会心生疑惑,杨广并没几个子女,按理说应该会封杨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