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和李世民、李隆基是什么关系?李隆基与武则天之间真的有什么仇恨吗

武则天和李世民、李隆基是什么关系?李隆基与武则天之间真的有什么仇恨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02 更新时间:2024/1/16 16:48:41

武则天是唐朝开国功臣、“晋阳元谋”十七人之一的武士彟。

武士彟先后娶过两任妻子,前妻过世后,由李渊亲赐续娶弘农杨氏,生下武则天姐妹三人。

武士彟去世后,他与前妻的两个儿子虐待杨氏母女,搞得母女四人只好跑到洛阳,投靠娘家讨生活。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东幸洛阳,有人拍马屁告诉他:洛阳有个13岁的绝色少女武氏,是武士彟的女儿,您要不要亲自接见一下?

李世民说:功臣之后嘛,朕当然得关心一下,那就带来由朕慰问一下吧。

于是那一夜李世民与武则天相谈甚欢,第二天,一道圣旨传来:册封武氏五品才人,赐号“媚娘”。

从这时候起,武则天在历史上有了新的称号“武才人”、“武媚娘”。

不过,李世民很快就发现,这个貌美如花的小女子是个女汉子,行事果敢,心肠狠辣。这不符合他的审美标准,于是武媚娘在后宫呆了十二年都不受宠。

转机来自于贞观二十三年,那年李世民病了,后宫的女人们轮流值班来给皇帝侍疾,武媚娘也在其中。

皇帝生病,皇太子李治当然也得日夜守候,这既是皇位传承的安全需要,也是孝道的弘扬。

不过李治的孝道阔得太宽,直接把老爸的女人涵盖进来了。就在李世民的病榻前,二人眉来眼去,居然好上了。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史书没写,自己想去。

李世民驾崩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第二年,李治到感业寺给父亲周年祭,“偶遇”在寺中出家的武尼姑,于是火花迸发,全然不顾这里是佛门净地。

又过了一年,武媚娘挺着大肚子回到皇宫,此时她摇身一变,从太宗的才人变成了高宗的昭仪,后来她又取代了王皇后,成了母仪天下的大唐皇后。

武则天再度入宫时已经27岁,还比李治大了4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受宠程度。从这一年起,武则天接连生下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四个儿子,和安定公主、太平公主两个女儿。

要知道,高宗李治这辈子一共只有八个儿子,四个女儿,武则天一人就包揽了一半,用独宠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李旦的第三子,武则天和李治的孙子

说起来,李隆基跟奶奶武则天还是一对仇人。

当年,李弘早夭,李贤又被武则天废黜,李显才当了不到两个月的皇帝又被武则天踢下龙椅,幼子李旦意外地继承了皇位。

不过李旦的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憋屈,朝中的大权被老妈一手操控,他只是个傀儡。

傀儡也就算了,关键是李旦还遭到了母亲的忌惮,被长期幽禁在宫中。

随着武则天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劝武则天登基的呼声越来越高,吓得李旦也赶紧请求禅位于母亲,并自愿改姓“武”,连老李家的身份都不要了。

天授元年九月,武则天如愿以偿地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李旦在当了六年的傀儡后,终于扔掉了烫手山芋。

你以为李旦解脱了?怎么可能,他又陷入了“李武之争”。朝中两派势力,一派支持武则天立武承嗣为太子,另一派则支持立李旦为太子。

出于对李唐旧势力的忌惮,武则天更偏向于侄子,反而对亲儿子多加压制,搞得李旦整天活得战战兢兢,就连武则天身边的侍女都敢欺负他。

有个叫韦团儿的侍女,想上李旦的床。李旦哪敢啊,他“守身如玉”没让韦团儿得逞。这个胆大的婢女,居然想出了报复李旦的邪招。

她对武则天说:“陛下,奴婢侦查到一个大阴谋,皇嗣(李旦)妃刘氏、德妃窦氏对您行巫蛊诅咒之术。”

武则天连核实的程序都省了,她下旨:让刘氏、窦氏进宫朝见。婆婆召见,两个女人不敢怠慢,于是匆匆进宫。

结果二人这一去就不复返,李旦等得望眼欲穿,也不见两位心爱的女人回来。可李旦已经被吓破了胆,根本不敢跟老妈要人。

就这样,刘氏和窦氏从人间神秘蒸发了。所有人都知道,她们被武则天秘密杀害了,尸体埋在那里无人知晓。

德妃窦氏,就是李隆基的生母,那一年李隆基才8岁。

那年,李隆基活得惨透了,母亲失踪了,父亲被告有“异谋”,正在接受酷吏来俊臣的审讯,他和他的兄弟们常年被幽闭于宫中。

都说皇家有权有势有富贵,可谁能看到他们骨肉相残时的痛苦了?

这种痛苦不堪的生活持续了十几年,直到神龙元年,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逼武则天交出了皇位,李显重新登基,李唐得以恢复。

你可能会问,李旦在武周朝的地位遥远高于李显,复位的为何是李显,而不是李旦呢?

原因有两个,一是李旦的支持势力长期遭到武则天和武氏势力的打压、清洗,力量衰减得很厉害,已经抵不过李显的支持力量。

二是李旦历经二十余年的风风波波,早就厌倦了这种生活,所以他主动放弃了太子之位,转而支持哥哥李显。

不过李显登基后,李旦的支持势力不降反升,除了传统的老牌政客太平公主外,李隆基也逐渐成长起来。在姑侄俩的联合推动下,“景龙政变”爆发,李旦重新被推上皇位。

李旦复位后,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可问题是,李隆基非嫡非长,怎么就隔着锅台上炕,取代了嫡长子李宪(后改名李成器)了呢?

李宪是李旦的长子,其生母就是那位与窦氏同时遇害的刘氏,李旦的嫡妻。

按照继承制度,李宪既是长子又是嫡子,事实上,李旦第一次登基时,李宪就是太子爷了。

原因只有一个:李隆基已经今非昔比,他利用后武则天时代的数次宫变,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强大政治集团了。

这个情况是不是很熟悉?对了,跟当年的李世民一模一样,准确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旦虽然坐在龙椅上,但他的两块基石却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那时候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正是紧密合作期,李宪哪里有资格跟李隆基PK。

所以,李宪很聪明,他立刻主动请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就这样,李隆基成功地成了大唐帝国的继承人。

正是武周这段短暂的历史,把李唐的历史冲得稀里哗啦,也把一家人的亲情撕得七零八落。

不过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武则天虽然饱受诟病,但她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不是她,谁敢保证豪族集团不会让李唐成为第二个短命的隋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慈禧出殡:“阴兵”抬轿,“阴官”仿照当朝大臣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出殡照。慈禧1908年11月15日死,仅仅当了一天太皇太后。清朝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出殡仪式,随后一年又进行了规模庞大的祭奠活动,前后花费白银120万两。慈禧巨大的棺椁,外面罩着描龙画凤的丝织品。上面一排外国人都不下跪。慈禧出殡的仪式,非常热闹,是当时轰动京城的大事。已经抬出京城的慈禧棺椁,路边站着

  • 赞华读史|在贞观之治中,李世民是如何整顿朝廷官员的陋习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各类人才“望旆来归”,从而达到“群贤毕至”的状态呢?我国古代的典故或许能给现在的我们些许启示。李世民继位不久,深感朝廷的官员有许多陋习,他下决心要整顿吏治。从哪方面下手比较好呢?他觉得朝廷之中一些低级的小吏受贿成风,从而败坏朝廷的风气,于是就从这里下手吧。如何来治理呢?苦思良久,想出

  • 多尔衮先致书南明?命令多铎率军直扑南京?南明守军不战溃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况且初入中原,人心不稳,很可能顾此失彼,造成腹背受敌的窘境。顺治元年七月,多尔衮先安抚南明政权的计策,收到了明显效果。对农民军的进攻取得了很大进展,后方也亦趋稳固。多尔衮便先致书南明,令福王“削号归藩。”指出:如不削号,便是天有二日,就是我大清的死敌。这样,我将拨出西征的精锐部队,转旗东征。对南明弘

  • 盘点历史上十大清官,海瑞包拯上榜,司马光狄仁杰有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第十名 包拯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包拯仕途的起点是知县,后历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行政长官,当过外交使节出使辽国,最有名的是做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他一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顿吏治,打击贪污,深受百姓欢

  • 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你认识的大明星其实都是皇室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这样分呢?宗室从字面上分析就是:血缘关系特别近。然而觉罗呢?血缘关系就比较远一点,清朝统治者一般都会把有功的人,赏赐为觉罗姓。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在努尔哈赤的时候人还是非常少的。主要由努尔哈赤的六位叔伯祖父,以及他们的22个儿子组成的家族。自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清朝一共存在2

  • 李世民:二十四定天下,一身戎装打下社稷江山的他军事水平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当回首昔日李唐的历史时,大家都不得不钦佩李世民在政治方面的成就。但是,作为辅佐李渊晋阳起兵的一大功臣,李世民的军事素养也可在历代帝王乃至名将中占据前列。因其身为帝王的光环,盖过了他早年的军旅高光,导致今时今日许多人都忽视了他身为军事家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李世民在唐初统一战争中的过人表现。▲李

  • 揭秘:武则天称王建帝路上的六次惊天谋杀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导读:所谓做皇帝难,做女皇帝更难,武则天由一个皇帝的小妾一路长征52年,才最终坐上龙椅,其所经历的谋杀自然要多于常人。这其中,有六件谋杀案对武则天的帝业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她由一个弱势群体者变成了那个时代最强的人。第一次谋杀安定公主武则天从感应寺再次回到皇宫时只是唐高宗的一个普通嫔妃——昭仪

  • 大清早已消亡百年,为何至今还有守陵人?谁给他们支付薪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厚重的珍宝钱财,自然会让许多人眼馋,于是就出现了一种职业—盗墓者。汉朝时期受察举制的影响,更加重视对死人的礼葬,那时江湖上便出现了一大批盗墓贼。我们熟知的曹操就曾是其中的一员,且开创了“摸金校尉”。既然出现了盗墓贼,那么后来的历代皇帝对于陵墓的设置必然会挖空心思,设计机关必须保障陵墓的安全性。做

  • 揭秘玄武门:李世民瞒天过海袭杀李建成,摧毁李渊强大卫队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三,太白金星出现于白昼天空。大唐天文官员对此的解释是秦王李世民将成为新任天子。然而,当唐高祖李渊向李世民出示该结论时,后者却递上密奏,控诉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淫乱后宫。于是,极为震惊的大唐皇帝决定于次日早上召开高级会议,并要求李世民与涉案方李建成、李元吉一同前往会场,

  • 太祖和高祖有何区别?为何赵匡胤叫宋太祖,李渊只配叫唐高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帝王讲究入主太庙,也就是所谓的“宗庙”。如果哪一任统治者的“宗庙”都被毁了,那么也就宣告了他统治的结束。庙号的基本原则:有功称祖,有德称宗。开疆拓土,创下一片家业的为祖,守业有功,将家业发扬光大的为宗。放在皇家就比较好区分了,开国皇帝肯定是祖,二代继承者多为宗。我们经常听到的宗是最多的,比如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