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咸丰关系最好的弟弟,参与政变耀武扬威,但教育起同治却一点没辙

咸丰关系最好的弟弟,参与政变耀武扬威,但教育起同治却一点没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6 更新时间:2024/1/19 13:45:39

晚清民国时期,政治波云诡谲,城头变幻大旗。所谓的成功人士只是历史的一个短暂存在,刚刚达到辉煌,便被后来者取代。多少卑微低贱的人爬上来,多少位高权重的人跌下去,成功与失败之间似乎只有一念之隔,所得与所失之间难以清晰界定,历史的时空有时显得那么错乱。

奕譞、载沣两代醇亲王是政治权贵,贵为皇帝之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百官朝贺,万民拥戴,用位极人臣形容亦不过分。可是真实状况又如呢?想脱身总是被现实政治裹挟,不能随心如意;想奋进又受制于各种内忧外患,不能大展宏图。人前固然风光八面,人后难免无限凄凉,被贴上愚蠢、笨蛋、懦夫和胆小者的标签。究竟是怎样的权力结构造成了他们谦抑隐忍的性格特征?又是怎样的历史时空造成了醇亲王一家出了两位帝王?

因为参与政变有功,奕譞掌管神机营,职务逐年增多,权力逐年增重,几年后又加封亲王衔。从郡王到亲王的跨越,依靠的一方面是血统,一方面是功劳。政变中站好队、跟对人很关键。奕譞参与政变有很多原因,他的嫡福晋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他与恭亲王奕䜣是亲兄弟。新帝年幼无知,需要重臣和亲贵辅佐,更离不开太后主持大局,也离不开恭醇二位王爷的辅助。大清江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也是咸丰皇帝众兄弟的,传统皇权以家为国,家国不分,皇叔必须参与到中央决策中。奕譞被顾命八大臣排斥在外,不能参与决策,心情的郁闷可想而知。

加封亲王衔后第二年,奕譞被赋予的另外一个重任,就是作为弘德殿行走,稽查同治皇帝的课业,直到同治皇帝亲政。无奈慈禧太后对独生子实在太骄纵,完全打破了清朝历代皇子的教育传统,以至于同治皇帝十几岁还不能通读奏章。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政事也不感兴趣,奕譞只有苦心婆心地劝导,有时跪地几个小时苦谏,但收效甚微。

中央决策层中,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䜣也存在矛盾,以至于发生罢黜奕的斗争。几番折冲,奕䜣还是失去了议政王的称号,权势有所削弱,以后不得不惟太后之命是从。两宫太后虽然小有挫折,却也给奕䜣和满朝武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只有太后才是政治强人,其他人均是办事的奴才和大臣。这场斗争中,奕譞支持奕䜣,但对两宫尤其是慈禧太后的政治手腕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多了一层恐惧。

同治皇帝亲政后,骄纵的性格显露无遗,甚至为了修三海劳民伤财,罢免全部持反对意见的王公大臣。以至于两宫太后不得不亲自出面,否定错误决策。失落的同治皇帝对政事再也提不起兴趣,与恭亲王家的载澄偷摸出宫,留恋青楼歌妓,最后染病而亡。这个结果着实令奕譞伤怀,毕竟同治皇帝是他的亲侄子,从小看护长大,寄托着大清中兴的希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摆脱老人政治,任用年轻人推动改革,看似没毛病但光绪还是太天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希望通过这次政治改革,在短时间内改变大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从诏书的发布到政策的实施,从新官的任用到旧臣的黜免,基本出于圣裁。作为一代有志于改变大清命运的皇帝,我们不能怀疑他的发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家国一体,皇帝与王朝的命运关联度最大。

  • 慈禧娇纵儿子造成同治读奏折都费劲,对光绪疾言厉色致其性情压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希望通过这次政治改革,在短时间内改变大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从诏书的发布到政策的实施,从新官的任用到旧臣的黜免,基本出于圣裁。作为一代有志于改变大清命运的皇帝,我们不能怀疑他的发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家国一体,皇帝与王朝的命运关联度最大。

  • 康有为、梁启超第一次见光绪发挥失常,场面一度尴尬,梁更糟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希望通过这次政治改革,在短时间内改变大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从诏书的发布到政策的实施,从新官的任用到旧臣的黜免,基本出于圣裁。清德宗光绪皇帝画像1898年5月底,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化;首先是恭亲王奕病重;第二,在这位老亲王临终前,极力建议两宫开缺了“误国害权”的翁

  • 明末大将毛文龙,用197人收复众多岛屿,袁崇焕头疼皇太极更头疼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元年(1628),明思宗朱由检重新起用赋闲的袁崇焕,再次授命他总督辽东军务。同年七月,为了满足袁崇焕“便宜行事”的要求,与袁崇焕不和的大将满桂被朝廷调离宁远。此时的后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蒙金战争”。崇祯元年(1628)二月,皇太极以使臣被杀为由,率军亲征察哈尔地区臣属林丹汗的多罗特蒙古部。此

  • 商人和运河撑起的城市,皇帝都惊叹他们的奢侈,富到资助乾隆出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这句诗中的瓜洲即位于扬州。扬州临长江北岸,是运河与长江相汇的“交点”。从唐代起,国内外商人们就沿着运河来到扬州,唐代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在唐代诗人眼里,更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清代以后,扬州又有“盐商兴、扬州昌”之说。扬州盐商富

  • 岳飞的粉丝群:朱元璋每年祭奠,努尔哈赤视其为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精忠岳飞》剧照易中天在《品三国》中曾指出,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历史的岳飞是抗金名将,文学的岳飞是忠臣孝子,民间的岳飞则是华夏武圣。岳飞从一个被冤杀的大将到一个被追捧的忠臣,再成为被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传奇英雄,收获众多粉丝。宋亡后,蒙古统治者一面在岳飞原有名爵的

  • 李鸿章拜见老师求教与洋人交涉之法,曾国藩告诉他只需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文▏雪珥当日耳曼的勇士们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率领下,行进在法兰西的废墟上时,那位日后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正率领他的淮军铁骑,浩浩荡荡地开进天津城。他将在这座城市中,度过人生最为辉煌的25年。这一年李鸿章47周岁。从1862年出任江苏巡抚以来,他在帝国省部级的高干位置上已经待了8年,历任两江

  • 他本是捕快,写了本小册子让曾国藩惊喜不已,对太平军预测神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剧照1854年10月,曾国藩率领湘军收复武昌城,驻节汉江沿岸,整军誓师,准备沿江而下。这时,有人呈上一本手抄的小册子,部下宣称这本册子记载了太平天国的有关情报。曾国藩将信将疑,随手翻看几页之后将这本册子收下了。不久,湘军连克蕲州、田镇等地,俘获成箱的太平天国文书。曾国藩与幕僚研读这些文

  • 不是情圣是工作狂,雍正很忙,超爱批奏折,并爱“说一套写一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文 | 武云溥从《宫》、《步步惊心》到《后宫甄嬛传》,近来大热的几部古装剧里,“四爷”雍正都穿梭其间,整天忙着跟一众嫔妃和太监们斗智斗勇,似乎皇帝的工作就是处理家务事——这实在是个误会 :四爷确实很忙,但他不是情圣,而是个工作狂。雍正四十五岁登基,在位十三年,据说他在当皇帝的大多数年头里,平均每天

  • 雍正如何用人?年羹尧九十多条大罪赐死表示不服,雍正用佛语吓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文 | 武云溥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雍正自然也离不开一众王公大臣的辅佐。在用人策略上,雍正和他爹康熙有很大不同。康熙为人宽厚,带的队伍也稳定,很多老臣长久任职。雍正则喜欢提拔新人,频繁调动官员。有资料统计,雍正一朝受过处分的官员,大致分为贪官、浮躁官、年老官、有疾官、才力不及官等几类,其中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