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娇纵儿子造成同治读奏折都费劲,对光绪疾言厉色致其性情压抑

慈禧娇纵儿子造成同治读奏折都费劲,对光绪疾言厉色致其性情压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58 更新时间:2024/1/19 13:45:16

光绪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希望通过这次政治改革,在短时间内改变大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从诏书的发布到政策的实施,从新官的任用到旧臣的黜免,基本出于圣裁。

作为一代有志于改变大清命运的皇帝,我们不能怀疑他的发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家国一体,皇帝与王朝的命运关联度最大。换一句话说,皇帝是王朝的象征,芸芸众生是跪拜在皇帝面前的臣民,带领这些臣民和这个王朝走向繁荣富强是皇帝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大清衰落了,或者分裂了,甚至灭亡了,最有亡国之痛的是皇帝。光绪皇帝正是在这种思维指导下,才开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从变法的顺序和过程来看,光绪皇帝毕竟太年轻,政治经验不足,很多政策不得要领,用人存在重大失误,把很多倾向改革的朝臣推向对立面。当时,大部分朝臣还是希望有限度的改革。改革是个共识,但采取哪种方式、走向哪个方向则各有分歧。比如荣禄,他希望两宫合作,进行渐进式的改革,而不是让康有为这些政治边缘人走向前台。毕竟,康有为动辄叫嚷要杀几个朝廷重臣,不符合大清朝的政治现实。

《戊戌前夕》,油画,现藏常熟翁同龢纪念馆

政治家在从事政治的时候,有感情因素,但很多具体的政策层面要超脱个人的情绪和情感。单纯以个人好恶来进退朝臣,绝非成熟政治家的行为。作为维新变法的主导者,光绪皇帝热情、躁进、冲动,全无成熟政治家的深沉与谋略,作为一个年轻人无可厚非,作为一个君临万民的皇帝,尤其是要带领国家实现重大变革的皇帝,就十分不合适了。无怪乎伊藤博文曾隐晦地批评大清改革——用部分年少人也可,必须才识胆三者兼备。用新进而退老成不可太骤,太骤容易引起政争。最好还是以老年人主持,年少人辅佐。变法也应该有轻重缓急,不可杂乱无章。这些看法都点中了要害。

在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确实有责任心,希望有番作为,领导大清朝走向富强,可是他性格的不沉稳带来了政局的动荡。特别是光绪自己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尤其是提拔不适合在行政官僚体系生存的康、梁、谭等人,让本来无权的自己陷于全面被动。

说起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关系。在培养同治皇帝时,慈禧太后或许是过于骄纵了,造成了同治皇帝亲政后披览奏折断句都很吃力,结果皇帝干脆懒得处理朝政,跑到妓院风流。痛定思痛的慈禧太后,在培养光绪皇帝时,则始终以圣明君主的标准要求新君,不但规定繁重的学习任务,还时时疾言厉色,以免重蹈同治皇帝的覆辙。这造成光绪皇帝性格很压抑,甚至见到太后都会哆嗦,听到太后训斥后甚至会抖成一团,极端压抑之下,时时刻刻又需要一个突破口,造成了他情绪的不稳定。慈禧太后在戊戌政变再次训斥光绪皇帝时,是否想到自己是造成光绪皇帝不成熟的因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有为、梁启超第一次见光绪发挥失常,场面一度尴尬,梁更糟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希望通过这次政治改革,在短时间内改变大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从诏书的发布到政策的实施,从新官的任用到旧臣的黜免,基本出于圣裁。清德宗光绪皇帝画像1898年5月底,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化;首先是恭亲王奕病重;第二,在这位老亲王临终前,极力建议两宫开缺了“误国害权”的翁

  • 明末大将毛文龙,用197人收复众多岛屿,袁崇焕头疼皇太极更头疼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元年(1628),明思宗朱由检重新起用赋闲的袁崇焕,再次授命他总督辽东军务。同年七月,为了满足袁崇焕“便宜行事”的要求,与袁崇焕不和的大将满桂被朝廷调离宁远。此时的后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蒙金战争”。崇祯元年(1628)二月,皇太极以使臣被杀为由,率军亲征察哈尔地区臣属林丹汗的多罗特蒙古部。此

  • 商人和运河撑起的城市,皇帝都惊叹他们的奢侈,富到资助乾隆出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这句诗中的瓜洲即位于扬州。扬州临长江北岸,是运河与长江相汇的“交点”。从唐代起,国内外商人们就沿着运河来到扬州,唐代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在唐代诗人眼里,更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清代以后,扬州又有“盐商兴、扬州昌”之说。扬州盐商富

  • 岳飞的粉丝群:朱元璋每年祭奠,努尔哈赤视其为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精忠岳飞》剧照易中天在《品三国》中曾指出,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历史的岳飞是抗金名将,文学的岳飞是忠臣孝子,民间的岳飞则是华夏武圣。岳飞从一个被冤杀的大将到一个被追捧的忠臣,再成为被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传奇英雄,收获众多粉丝。宋亡后,蒙古统治者一面在岳飞原有名爵的

  • 李鸿章拜见老师求教与洋人交涉之法,曾国藩告诉他只需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文▏雪珥当日耳曼的勇士们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率领下,行进在法兰西的废墟上时,那位日后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正率领他的淮军铁骑,浩浩荡荡地开进天津城。他将在这座城市中,度过人生最为辉煌的25年。这一年李鸿章47周岁。从1862年出任江苏巡抚以来,他在帝国省部级的高干位置上已经待了8年,历任两江

  • 他本是捕快,写了本小册子让曾国藩惊喜不已,对太平军预测神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剧照1854年10月,曾国藩率领湘军收复武昌城,驻节汉江沿岸,整军誓师,准备沿江而下。这时,有人呈上一本手抄的小册子,部下宣称这本册子记载了太平天国的有关情报。曾国藩将信将疑,随手翻看几页之后将这本册子收下了。不久,湘军连克蕲州、田镇等地,俘获成箱的太平天国文书。曾国藩与幕僚研读这些文

  • 不是情圣是工作狂,雍正很忙,超爱批奏折,并爱“说一套写一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文 | 武云溥从《宫》、《步步惊心》到《后宫甄嬛传》,近来大热的几部古装剧里,“四爷”雍正都穿梭其间,整天忙着跟一众嫔妃和太监们斗智斗勇,似乎皇帝的工作就是处理家务事——这实在是个误会 :四爷确实很忙,但他不是情圣,而是个工作狂。雍正四十五岁登基,在位十三年,据说他在当皇帝的大多数年头里,平均每天

  • 雍正如何用人?年羹尧九十多条大罪赐死表示不服,雍正用佛语吓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文 | 武云溥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雍正自然也离不开一众王公大臣的辅佐。在用人策略上,雍正和他爹康熙有很大不同。康熙为人宽厚,带的队伍也稳定,很多老臣长久任职。雍正则喜欢提拔新人,频繁调动官员。有资料统计,雍正一朝受过处分的官员,大致分为贪官、浮躁官、年老官、有疾官、才力不及官等几类,其中最多的

  • 雍正斥巨资给年妃办丧,五天十万金银锭,礼部无例可循四人被降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是年羹尧的妹妹年氏,这几乎成了大家的共识。关于他俩的爱情,野史演义里有不少版本,或说两情相悦,或说雍正横刀夺爱。可事实上,两人是康熙给指婚的。年氏的母家是镶白旗汉军。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时,拥有了镶白旗的佐领,年家因此归于胤禛门下。年氏的父亲年遐龄曾任湖广巡抚,其子年羹

  • 雍正患时疫只有钮祜禄照顾,出身寒微相貌平,儿子弘历从小不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真正的熹贵妃钮祜禄氏,也就是现在荧屏上热门的“甄嬛”的原型,她其实并不受雍正宠爱,能在史书上留下笔墨,全因为有个孝顺儿子,就是乾隆。乾隆即位后加封她为孝圣皇太后,对其有言必从,遇万寿节必率大臣行礼庆贺。皇太后八十大寿时,年已六十的乾隆皇帝还彩衣蹈舞,承欢膝下。钮祜禄氏活了八十六岁,寿数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