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清最厉害的王爷,功绩堪比努尔哈赤,没有他就没有康乾盛世

满清最厉害的王爷,功绩堪比努尔哈赤,没有他就没有康乾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04 更新时间:2024/2/7 19:26:16

因为如果没有多尔衮的话,那么满清是无法入关的,更别说满清后来还统治了中原大地将近300年的时间了。

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就单凭这一点而言,也就足以证明多尔衮这位满清的王爷到底是有多厉害了。下面,咱们就来说一下,满清最厉害的王爷,功绩堪比努尔哈赤,没有他就没有康乾盛世吧。

多尔衮人称九王爷,他是努尔哈赤的第14个孩子,当然也就是因为他排行14的原因,那么他也就只能注定这辈子都是个王爷了。

然而,对于满清的入关来说,其实最关键的一个人物就是多尔衮,因为皇太极时期并没有能力入关。说起,满清入关有多难来,那就要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说了,大家别看满清入关统治了中原大地近300年的时间,但是他们背后所付出的血和泪,那肯定也就是不少的了。

努尔哈赤是被明朝一位大臣收养的义子,结果这家伙是一只白眼狼,利用一些卑鄙无耻的手段把当时的女真残余给发展壮大起来了。然后,努尔哈赤不顾及明朝大臣对于他的养育之恩,恬不知耻的跟大明朝作对,但是由于努尔哈赤个人能力的原因,所以最终被大明朝的另一位名将袁崇焕给打死了,所以努尔哈赤入住中原的梦想就彻底破灭了。

不过,需要说一下的是,历史书上的记载,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有一种是病死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袁崇焕的大炮虽然是打中了努尔哈赤,但是可惜的是只是炮弹的残片击中了他,努尔哈赤当场也并没有死亡,而是在他的体内留下了后遗症,所以即便是努尔哈赤是因为不治而亡的,那肯定也就是一种很正常的说法了。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努尔哈赤虽然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是他的野心也并没有想要入住中原那么大,他无非也就是想跟大明朝皇帝平起平坐罢了,但是大明朝并没有给他这个脸面,所以努尔哈赤也算是一个比较悲催的人物了,要怪也就只能怪他的对手是大明朝了。

然而,到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即位后,皇太极虽然是把女真改成了满清,但是他同样也没有能力入住中原,并且最为讽刺的是,皇太极是因为自己的妃子离世而猝死的,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试问一个能因为女人而猝死的男人,他又能成就什么大事呢?

很显然,完全就跟个废物一样了,甚至就连个废物都算不上的话,那肯定也就是丝毫都不显得夸张的了。

结果,皇太极死后他的儿子爱新觉罗·福临就即位了,但是福临只是一个傀儡罢了,真正掌握满清大权的人就是多尔衮。

其实,多尔衮这个人同样也是能力不太够,想要入住中原大地硬是没有办法,然而他的运气却是非常的好,因为多尔衮掌权的时候,大明朝遇到了千年都罕见的小冰河时期,直接就导致了大明朝的内乱,紧接着大明朝的起义军中有一个叫李自成的人,他就带着起义军直接杀到了大明朝的北京城,把明朝的崇祯皇帝给逼死了。可是,让人遗憾的是李自成这个人,同样也并非是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最终他把整个大明朝给闹得民不聊生,所以这也就让满清的多尔衮给抓住了机会。

但是多尔衮由于父亲努尔哈赤和哥哥皇太极,想要入住中原大地都失败的原因,所以他还是不太敢入侵山海关,就在多尔衮左右为难的时候,他的好运气又来了,因为明朝镇守山海关的大将吴三桂主动向多尔衮投降了,并且吴三桂还祈求多尔衮可以入关主持大局,结果就这样五三挂把多尔衮的满清给请进了三海关。

虽然,多尔衮能进入中原大地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也不得不说他的功绩,那肯定也就是可以堪比努尔哈赤的了,因为不管怎么说努尔哈赤都是没有入住中原大地的。

并且,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没有多尔衮的入住中原大地,那么后期的满清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康乾盛世了,虽然康乾盛世在历史上原本就是一个很水的盛世,但是对于满清的统治时期来说,除了康乾盛世之外,那也确实是没有什么是能够值得一提的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多尔衮是满清最厉害的一位王爷,虽然多尔衮的功绩可以堪比努尔哈赤,虽然没有多尔衮就没有康乾盛世,但是多尔衮最终的结局也是很不好的。

因为到了满清入住中原大地之后,作为满清傀儡皇帝的福临觉醒了,他无法忍受多尔衮的干政,他也不能接受自己只是多尔衮的一个傀儡,最终他在多尔衮死后对其进行了清算,甚至他都把多尔衮的坟给刨了,爱说不说作为傀儡的福临到底是有多么的憎恨多尔衮,那自然也就是不需要多说什么的了吧?

试问,多大的仇能让人达到刨坟的程度呢?估计除了福临跟多尔衮之间的仇恨之外,那肯定也就是没有谁跟谁之间的仇恨,能达到要刨坟的程度了。

可见,多尔衮作为满清最厉害的王爷,他最后竟然会被刨坟也实属是有些太讽刺了。

当然,福临最终同样也是没有好结果的,因为没过多久之后他就出家当和尚去了,还别说作为满清最高统治者的他们,也确实是有些太奇葩了。大又是怎么看,满清最厉害的王爷,功绩堪比努尔哈赤,没有他就没有康乾盛世的呢?欢迎留言评论吧。

参考资料《清史》《满清史》《清史稿》《摄政王·多尔衮》《四库全书》《明朝大将袁崇焕》《满清傀儡皇帝清世祖》《明朝大汉奸吴三桂》《满清入关背后的原因》《皇太极传》《努尔哈赤全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禹锡拿自己的文章和韩愈相比,说“子长在笔,予长在论”,是“可笑不自量”吗? | 孙琴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黄庭坚书刘禹锡竹枝词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刘禹锡入朝廷供职,与韩愈、柳宗元同在御史台任监察御史,三人朝夕相处,十分融洽。当时该部门人才济济,但一生爱才的韩愈却特别欣赏柳宗元与刘禹锡,曾有诗云:“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也正因为有这份情谊,所以柳宗元、韩愈相继去世后,刘禹锡都写有祭文。在

  • 难得一见唐代草书真迹,被日本皇室珍藏300多年,这才是书法珍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难得一见唐代草书真迹,被日本皇室珍藏300多年,这才是书法珍宝

  • 孙殿英盗清陵时,没瞧上乾隆的那床“棉被”,九十年后价值1.3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孙殿英的故事,在历史上相当有名气。一共盗过两座帝王墓,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定陵。作为乱世军阀,身兼盗墓职业的人有不少,汉末三国时期的曹操也是干盗墓起家,并开创盗墓行业的新“高度”,曹操曾专门设置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职业,把盗墓所得的财物用来充作军饷。既然曹操能开启盗墓的先河,

  • 安禄山造反的一年,发生了多少没想到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玄宗年老昏庸的宣传性叙事背后,安禄山的叛乱有着一系列深层原因:安禄山个人被唐玄宗作为制衡太子的棋子,在各方压力下对自己前途的绝望;河北士民对长安朝廷被关陇集团把持,又把西北边境战事成本压到自己头上的不满;后突厥汗国崩溃后边境大量部族流动对安禄山军事实力的增强。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叠加下,安禄山最终

  • 唐高宗迎来“中年危机”:一边着急立太孙,一边放权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皇权社会里,像册封皇太孙这样隔代安排继承人的现象并不多见,而皇帝、皇太子、皇太孙同时都活着的情况则更为少见。明成祖朱棣算其中一个,他在朱瞻基13岁时封其为皇太孙。朱棣此举,一来是太子朱高炽身体不好,自己对他也不太满意;二来13岁的朱瞻基所表现出来的品行和才能让他十分欣赏。相较于明成

  • 西晋王朝做错了什么,导致三国时都不敢造次的少数民族肆意南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之后的百年乱世算是一个非常不堪回首的时期,整个中华大地陷入了一轮又一轮的战乱当中。但人们奇怪的是,在西晋之前的三国时期也正值战乱,但后世横冲直撞的北方少数民族,在当时根本无法染指中原。事实上,他们之所以无法南下,很大原因是当时中原地区的猛人太多,他们根本不敢侵扰。但不可思议的是,结束了名将如云

  • 唐代“牛李党争”,背后真的是贵族与寒门的争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场安史之乱,让繁盛的唐朝日渐衰落。尽管唐朝曾有中兴的机会,但是藩镇、宦官、朝中大臣内斗和民乱四大因素,让复兴成为昙花水月。其中,朝中大臣的内斗,即“牛李党争”,持续四十余年,贯穿三朝,成为中国史上著名党争。牛李双方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仅为一己之私,视朝政如同儿戏,推动本就腐朽衰落的唐朝走向灭亡。

  • 康熙除鳌拜成佳话,为他生平伟功之一,雍正为何敢为鳌拜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鳌拜(约1610年—1669年),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他算是清朝的三代元老了。鳌拜出身将门,武艺高强,从皇太极时就为清朝四处征战,可谓是战功卓著。他曾参加过著名的松锦之战,也曾攻克过皮岛,因为作战勇敢,成为皇太极最为信任的将军,号称“满洲第一巴图鲁”(勇士)。由于得到了皇太极的信任,而且在拥立顺

  • 太平天国:清政府统治腐败,反清的他们又是怎么剥削百姓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这场农名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争议的,当时因为清政府统治腐败,百姓饥寒交迫求生困难,所以在洪秀全的鼓动下很多百姓都愿意跟他起义,那么他就真的给老百姓带来了安定生活吗?很显然,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并且太平天国所崇尚的美好口号:“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人不受

  • 陕西历史博物院,一笔带过魏晋南北朝(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 著名的五胡乱华的时期就是发生在这一段时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奠定今天我们民族的主体。因应 丝绸之路 的贸易,大量的骆驼商队出现,横跨欧亚的戈壁荒漠,驼队带去生丝等产品,也带回来西域的各种文明。这一展品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北周的 中亚 贸易部长和宗教事务官员,一个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