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时安庆绪和史思明互相提防,邺城战后史思明成为叛军主角

安史之乱时安庆绪和史思明互相提防,邺城战后史思明成为叛军主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543 更新时间:2023/12/17 16:52:05

安史之乱前夕的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即: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李林甫去世后,安禄山自认在朝廷中已经没有了能压制他的对手,于是和杨国忠的夺权逐渐公开化,最终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矫诏讨伐杨国忠,集结15万大军以范阳根据地就起兵了,而当时的史思明只是安禄山的追随者,当然他和别的追随者还不太一样,他和安禄山是同乡,所以关系更近一些,在安史之乱前夕,他是平卢兵马使,也就是安禄山的部下。

安禄山起兵后,史思明作为先锋,他们一个月之后攻下了洛阳。安禄山称帝,史思明做了范阳节度使,经略河北,统兵八万。崔乾祐领兵攻打潼关,而史思明在河北一带与李光弼郭子仪遭遇。正当史思明节节败退的时候,崔乾祐攻下了潼关,兵临长安,李光弼回军,史思明转败为胜,开始攻城略地。

之后,唐玄宗逃亡四川,唐肃宗在灵武僭号称帝,重用郭子仪和李光弼,开始收复两京。而在至德二年(757年)的春节,安禄山没被大唐打倒,却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里,安庆绪继位,成为叛军的新首领,但是安庆绪并没有安禄山身上那种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威仪,也就是说安庆绪虽然做了叛军的首领,远没有父亲安禄山的影响力,其中史思明就对安庆绪不怎么信服,毕竟,论能力而言,史思明甚至在安禄山之上,但他是安禄山提拔上来的,所以能拥护安禄山。而安庆绪对史思明也并不怎么放心,要知道史思明掌控的部队是曾经安禄山部队中的精英。

安禄山被杀后,史思明和蔡希德发兵十万进攻李光弼镇守的太原城,而当时李光弼手中的并不过万余,而且并不是精兵强将,双方力量悬殊,但是因为李光弼采取的策略得当,扭转了战局。二月,史思明就打了退堂鼓,让蔡希德镇守,自己领一部分兵回了范阳。

史思明‍

范阳正是安禄山的根据地,安禄山称帝后,史思明做了范阳节度使,安庆绪上位后,史思明继续领范阳节度使,但这时候却慢慢出现了不同,安庆绪和史思明都在提防对方。安庆绪吃了几次败仗,长安和洛阳都被大唐收回,安庆绪不得不退守邺城。当时安庆绪从各地调兵,但是史思明就是不肯出兵,实在被安庆绪逼得急了,就囚禁了安庆绪派来的使者,然后降唐,仍领范阳节度使。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史思明并不是真心想要归顺朝廷,只是想有一个缓冲时间。而且他利用这重身份还收编了不少叛军,把安庆绪的相州变成了一座孤岛。

乾元元年(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领兵20万攻打安庆绪,安庆绪不敌,退守邺城,唐军用水淹城,安庆绪迫不得已让薛嵩去求助于史思明,许以皇帝位,史思明这才带着兵救援安庆绪。史思明在这一年的年底就出兵,一直等到唐军围困了邺城四个多月才与唐军开始正面交锋。这一次,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被一阵大风吹得撤了军,史思明在邺南驻扎,与安庆绪进行交涉,但是安庆绪又回过头来想要攻打史思明,最终被史思明所杀。

自此,叛军首领就成了史思明。到了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走了安禄山的老路,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死得比安禄山还悲催。安禄山好歹是被人一刀致命的,没有受过多的痛苦。而史思明则倒了血霉。他上厕所的时候,叛军提刀冲入营帐。他的反应还算神速,立马从厕所翻墙到马厩。他都骑上马,跑出去一阵了,结果叛军里面有个神射手,一箭把他射于马下。史思明坠马被叛军擒获后,看见史朝义,明白是怎么回事,赶紧哭诉。史朝义看见父亲如此卑躬屈膝,很犹豫,这导致叛军中的一些人很不满。当天晚上,几个带头的人未避免出幺蛾子事,就连夜拿绳子勒死了史思明。《新唐书》记载:“朝义攻陕,败于姜子坂,退壁永宁。思明大怒,召朝义并骆悦、蔡文景、许季常,将诛而释之,诧曰:‘朝义怯,不能成我事!’欲追朝清自副。又敕朝义筑三角城居粮,终日毕,未塓而思明至,怒不如约,辞曰:‘士疲少息耳。’思明曰:‘汝惜士而违我令邪?’据鞍毕塓乃去,顾曰:‘朝下陕,夕斩是贼。’朝义惧。思明居传舍,令所爱曹将军击刁斗呵卫。骆悦等被让,即共说朝义曰:‘向兵败,悦与王死无日,不如召曹将军同计大事。’朝义面不应。悦曰:‘王诚不忍,吾等且归唐,不得事王矣。’朝义许之,令季常以言动曹将军。曹将军畏诸将,不敢拒。”“是夜思明惊,据床叱咤。优问故,答曰:‘我梦群鹿度水,鹿死而水干,云何?’俄如匽,优相谓曰:‘胡命尽乎!’少选,悦麾下周子俊射其臂,坠,问难所起,曰:‘怀王也。’思明曰:‘旦日失言,宜有此。然杀我太早,使我不得至长安。’大呼怀王三,曰:‘囚我可也,无取杀父名!’复骂曹将军曰:‘胡误我!’左右反接缚之,送柳泉传舍。悦还报,朝义曰:‘惊圣人否?损圣人否?’悦曰:‘无有。’时周贽、许叔冀以后军屯福昌,季常,叔冀子也,朝义令告之。贽闻,惊仆地。贼领兵还,贽等出迎,悦恶其贰,乃杀贽。次柳泉,悦畏众不厌,缢杀思明,以毡裹尸,橐它负还东京。朝义乃即位,建元显圣。”可怜一代枭雄,不仅颜面尽失,被人讥笑,而且死得还如此凄凉。

这时候叛军更没有了凝聚力,领导叛军更加吃力,终于在广德元年(763年)兵败自杀,其部下大部分降唐,被唐将仆固怀恩上表请求授以原职。安史之乱从此换了一种形式存在,那就是藩镇割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乾隆二帝,为什么能长寿?他们戒掉了一个古代帝王的通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只可惜,中国历史上有400多位皇帝,他们的平均寿命却不到40岁,超过60岁的皇帝只有30多位。其中,康熙皇帝是比较长寿的皇帝,享年69岁,而乾隆皇帝则是最长寿的皇帝,享年89岁。康熙、乾隆两位爷孙皇帝为何能如此长寿?只因他们戒掉了一个古代众多帝王的通病。谈起古代众多帝王的一大通病,不用说很多人也知道

  • 安史之乱时回纥虽援唐但每次出兵不超五千人,并非平叛关键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旧唐书·回纥传》评论:“代宗诱回纥以平河朔,戡难中兴之功,大即大矣!然生灵之膏血已干,不能供其求取;朝廷之法令并弛,无以抑其凭陵。”明末清初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借援夷狄,导之以蹂中国,因使乘以窃据,其为失策无疑也。”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控制河北地区。接着洛阳、潼关、长安

  • 康熙帝幼子允祕:17岁封亲王,被哥哥雍正捧在手心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帝的子女不少,光儿子就35个,正式齿序的也有24个之多,排序靠前的那些阿哥可谓耳熟能详,因为他们参与了九王夺嫡,在老十四以后那些阿哥们,知名度就远远不如哥哥们了。而在这些弟弟们之中,有一个最小的弟弟,那就是小二十四胤祕(其实胤祕还有个弟弟,但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没有齿序),他是康熙帝的幼子,他6岁

  • 康熙晚年的悔恨,他为何亲自为鳌拜平反,还说鳌中堂是大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康熙尚且年幼,身边没有太多人的支持,而鳌拜则权力极大,在朝内说一不二,康熙与鳌拜的战斗可谓九死一生,但为何到了康熙的晚年,他却开始后悔击杀鳌拜,还要主动封他为大功臣,这其中又有和隐情。满清第一勇士鳌拜的威名有多厉害,看看朝中的索尼就知道了,索尼是索额图之父,顺治死前钦定的四大辅政大臣之首,不仅

  • 康熙王朝:孝庄三进索尼府而不入,最后用一根拐杖敲开大门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少年康熙想试试自己的学问究竟有多高,他用龙儿的名字去考试。结果得了第三名。当主考官苏克沙哈和副考官济世来向他禀报时,康熙高兴得当场就跳起来。济世恭祝他学业有成后起身离开。苏克沙哈让康熙看伍次友的考卷,文章中说鳌拜圈地是借此结党擅权。长此以往,党政日盛,皇权日衰,危机会演化为祸乱。一旦到那个时候,皇城

  • 嘉庆资质平平,乾隆为什么选他为接班人?嘉庆:你看我母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选接班人的标准很简单:只要身体足够健康,品行方面也还说得过去,他就很知足了。毕竟他老人家活了将近九十岁,截止至秘密立储时,他一共经历了十次丧子之痛,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感觉,让乾隆对继承人已经不可能有什么高要求了。根据史料记载,皇长子永璜,死于1750年,年22岁;皇次子永琏,死于1738年

  • 安史之乱平定前仆固怀恩已遭猜忌,骆奉先的诬告促使其反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仆固怀恩为何可以排名第一,他又为何起兵反唐,最后结局又如何呢?仆固怀恩是铁勒仆固部人,铁勒在贞观年间被名将李勣消灭,唐太宗在其土地上建立了六府七州共计十三个羁縻府州,其中仆固部归属于金微府,金微州都督则由仆固部首领担任,而仆固怀恩的家族就是仆固部首领。仆固怀恩的父亲去世后,他继任金微州都督,但

  • 康熙骂胤禩是辛者库贱妇所生,辛者库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从康熙的训斥语中可以知道辛者库肯定是一个卑贱的身份,那辛者库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辛者库是满语“辛者库者特勒阿哈牛录”(sin jeku jetele aha niru)的简称。辛(sin)汉意为量粮食的斤斗或金斗,一斗八升为一金斗;者库(jeku)汉意为粮米。全意为管领下食口粮的人。辛者库是包衣下属的

  •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政治和社会失序,对外战略也趋于保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后,可以说,唐朝的生命就已经结束了。唐朝余下的时间,只是靠着南方新财源的输血勉强维持着。暂且不论中国历史,只说唐朝历史,在安史之乱后,唐帝国从政治到社会,从军事到外交,完全是质的变化与跌落。政治从有序到无序,豪族被挤出权力的游戏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权力格局始终进行着有序的变化。武则天之前,就

  • 嘉庆皇帝并不昏庸,为什么说清朝的衰败是从他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时期,由于美洲大陆的三种作物红薯、玉米、土豆的广泛种植,解决了小麦和水稻不足的生存难题。这三种作物主要特点是耐旱,非水浇地也能种植,最重要的是它们产量很高。三种作物不是乾隆时期才传入,但是到了这个时期才得到大范围推广;因此乾隆时期人口激增,出现了虚假繁荣景象,让后人误以为康乾是盛世,开始大加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