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人认为新疆是个荒漠,地广人稀,应该放弃并把钱用于海防。但左宗棠认为新疆物产丰富。另外,新疆不保,则蒙古难安,外敌侵扰,京都也不保,绝对不能放弃新疆。
65岁的他亲自挂帅,收复了被占领10多年的大新疆,成功地将俄罗斯阻隔在新疆之外。当时的左宗棠可是抬着棺材出塞的,他说宁可血染沙场,也绝不战败而归。
新疆,古代称“西域”。秦汉时期,中原王朝通过与匈奴的军事行动,逐渐控制了这块广袤的土地。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这意味着,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644年,清朝入关,建立了大一统王朝。清朝仿照明朝的行政区划,在内地设置了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18个行省,即“内地十八行省”。由于新疆地区没有建立行省,使得朝廷对新疆地区的管理较为松弛,以至于先后发生了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乱。
1762年,乾隆皇帝在平息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后,在新疆地区设立了伊犁将军,全称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职权是“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伍,广辟屯田”。清朝中期名将、大学士傅恒的侄子明瑞奉命担任第一任伊犁将军。
伊犁将军是新疆地区的的最高军政长官,级别为正一品,高于号称封疆大吏的内地督抚。在伊犁将军之下,设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职,分驻天山南北各地,管理本地军政事务。
伊犁将军的设立,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朝廷对新疆事务的管辖能力。
然而,从根本上讲,伊犁将军仍然只是延续汉朝和唐朝设置西域都护府的管理方式,与行省有很大差距。只有在新疆建立行省,才能彻底改变这一管理模式。因为,在行省制度之下,将会设置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一大批行政官员,配备衙役和驻军,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体系。在这一套行政、军事和经济系统完善后,新疆才算是真正纳入朝廷的统治范围。
事实上,早就有人提出了在新疆建立行省的建议。
1820年,内阁中书龚自珍写了一篇《西域置行省议》,第一次提出在新疆建立行省,并提出了设置总督、巡抚并设郡县等具体举措。但是,由于龚自珍人微言轻,他的建议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不过,龚自珍坚信,新疆建省必将实现,“五十年后言定验,苍茫六合此微言。”
十九世纪后期,晚清内忧外患,在中亚的阿古柏势力,在英俄的支持下,最终选择入侵新疆,在新疆盘踞多年。1875年,左宗棠向光绪帝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是左宗棠对新疆的认识,他特别重视新疆的存在,对新疆广大地区有着特别的感情。
1876年,左宗棠借到军费,开始率军进入新疆,势必击败阿古柏势力,收复新疆。此时的阿古柏,在新疆盘踞十年之久,有不少地区被他占领。经过左宗棠等将领的浴血奋斗,清军在1878年击败阿古柏,收回了新疆。再从沙俄的口中取回伊犁地区。
当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后,为了维护新疆的稳定,他极力向朝廷推荐,要在新疆建省,以达到巩固的局面。而作为一个民族英雄,左宗棠的眼光看得特别远,从如今的角度来看,左宗棠对新疆的贡献,真的功不可没。回顾当初的局势,左宗棠为何要在新疆建省?他是如何考虑的?这都有哪些因素?
1:阿古柏给新疆带来的影响。从阿古柏入侵新疆,到左宗棠收复,时间已经长达十年。在这十年间,新疆的局势发生很大变化。阿古柏的烧杀掠夺,给新疆各民族造成巨大的矛盾。加上一些民族投靠阿古柏,他们开始脱离清朝的统治。为了消除阿古柏带来的影响,只能采取与内地一样的行政制度。如果继续采取伯克制,这会影响新疆的稳定。因此,改变制度,也是为了保证边疆的稳定。
2:朝廷必须要彻底控制新疆。在局势严峻的情况下,清朝必须要控制新疆。正如左宗棠担心的那样:新疆不保,蒙古则不保,那京师危已。作为最大的行省,新疆的战略地缘也非常重要,他是中国沟通中亚的必经之地,更是防止列强入侵的桥头堡,也是扼杀危险在外面的前沿阵地。而面对清廷举棋不定,左宗棠用誓死之心来维护边疆的稳定。而建立行省,才能更有效的控制新疆,中国才能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
3:民族矛盾突出。阿古柏的入侵,带来的民族矛盾,是新疆急需解决的问题。处理不好,容易引起各民族的叛变。而左宗棠凭着强大的实力,击败阿古柏后。还能用影响力压制其他民族。在民族信仰上,新疆维吾尔族等民族,他们和中亚的民族是一样的,都信仰伊斯兰教。当时的局面,脱离之心也是有的。在有影响力时,是建省最好的时候,要是再拖下去,凭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新疆能不能保住,真的很难说,毕竟割地赔款也是晚清的一大特色。
4:英俄对新疆的窥视。对于英俄两国来说,偌大的新疆,无疑是嘴边的一块肉,随时都有可能被吃掉。如果被列强利用新疆的民族矛盾,从中作梗,那新疆的危机更大。而英法两国趁着甲午战争的时机,私自瓜分帕米尔高原,并没有把清朝当一回事,只有他们在商谈,他们也对新疆垂涎已久。只有稳定内部局面,才能减少列强的入侵,更有精力对抗英俄两国带来的危机。
从这些因素来看,建省可以解决新疆的危机,更能稳固新疆的局势。面对清朝的举棋不定,以及李鸿章重视海防的情况下。左宗棠用行动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安全。在他的努力下,1884年,清朝在新疆设省,这是新疆一次重大的改革。而刘锦棠为新疆巡抚,魏光焘为新疆布政使。全疆分为4道,6府,10厅,3州,23县。
从如今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左宗棠的力挽狂澜,失去新疆的可能性很大。要不是被英俄两国瓜分,要不就是他们扶持一个傀儡政权,用来牵制中国。而新疆的领土高达166万,失去这里,我们无法承受。如果没有左宗棠力保新疆,一旦俄国从新疆入侵,中华民族自清代起很可能要龟缩于长城之内。有了这里,我国的战略纵深更大,更能对周边邻国产生威慑。而这些都是左宗棠带来的结果。如果以条约形式割让,那收回的可能性只会更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