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彰显孝德的千叟宴,在乾隆这里却成了夺命宴?也不看看乾隆为的啥

彰显孝德的千叟宴,在乾隆这里却成了夺命宴?也不看看乾隆为的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46 更新时间:2024/2/7 23:57:28

为“千叟宴”,他又如何变成“夺命宴”的

所谓“千叟宴”为清朝宫廷大宴之一,最早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参宴者最多的皇家御宴,在清代共举办过4次。旨在践行孝德,为亲情搭建沟通平台,营造节日气氛。加强友善的邻里、家庭等关系。

不过,如此富有涵养的千叟宴,却在清朝268年时间里只举办过4次,原因无他,主要还是因为太烧钱了,不是每位皇帝都能办的起的。这4次分别是康熙2次、乾隆2次。乾隆好大喜功这点就不用多说了,千叟宴在他眼中就是一个大大的颁奖台,极大有利于宣扬自己“十全武功”的机会,他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1785年,乾隆皇帝为了庆祝自己在位五十年,第一次举办千叟宴。这次宴会共有30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参与,在规模上远远超过康熙时期所举办过的千叟宴,乾隆皇帝端坐在高台之上,听着座下数千老者山呼万岁,这一刻,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此次千叟宴可谓是是“万古未有之举”,毕竟,在乾隆之前,没有谁举办过如此盛大的千叟宴。

当然了,只举办一次千叟宴,对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来说,自然是不够的。嘉庆元年正月初一(1796年),乾隆将皇位传给嘉庆,为了禅让大典也为了传播自己“禅位”的美名,乾隆决意要举办一场更加盛大的千叟宴。

不过,乾隆此次千叟宴邀请的老人,年龄从前一次的60岁提高到了70岁,总共5000多人。这里面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士农工商。由于这些老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加上古代并没有飞机、高铁之类的交通工具,所以很多边远地区的老人为了按时赴宴,不得不提前两三个月从千里之外出发。另一方面,为了彰显孝德,乾隆还特意下旨所有参加千叟宴的老人,进京途中所有的开销全部由朝廷报销。

一切准备就绪,到了千叟宴当天,紫禁城皇极殿前,5000多名老人,摆了整整800桌。场面之盛大,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然了,此次千叟宴规模如此之大,花销也是十分的可怕,据记载,此次千叟宴共花了数百万两白银,要知道当时清朝一年的税收不过五千多万两白银,一天就花了近十分之一的税收,这样的大宴,还真没有几个皇帝办得起。

宴会中,乾隆还赏赐百岁老人六品顶、年过90岁的则赏赐七品顶戴。至于钱财之类的,参与者人人有份。在赏赐结束后,5000多名老人山呼万岁,乾隆的虚荣心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不过在千叟宴结束后,各种噩耗就接踵而至,先是几位老人回到旅店后不久就一命呜呼,接着便是全国各地不断有参加千叟宴的老人,回家便得了重病一个一个接连死亡。

其实,这些老人为何会在千叟宴后相继去世,我们不难分析,总结后有两点原因。其一、众所周知,古代交通不便,舟车劳顿对于老人来说是一件非痛苦的事情,一来一回几个月的长途跋涉,这让这群超过70岁的老人怎么顶得住。其二、老人身体不比年轻人,此次千叟宴举办于嘉庆元年正月初四,这是一年中最的时候,宴会的场地在皇极殿前,试问,这么冷的天气,还是在户外,能有几个老人受得了?加之宴会时间过长,他们冻都要冻坏了。

总结下来就是,舟车劳顿导致身体虚弱,再加上被冷风吹导致冻坏与暴饮暴食,最终导致了千叟宴后诸多老人相继得病,不治身亡。

千叟宴在康熙一朝,本是为了宣扬孝德,可是到了乾隆,却是为了虚荣心,一味地扩大规模,有劳民伤财之意,最终还导致许多老人为了参加这个千叟宴,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她是清朝第一任皇后,悲惨嫁给仇人,死后享受300年的香火供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虽然已经灭绝了,但是鼎盛时期清朝的统治离不开英明的皇帝以及贤明的皇后。所以说在清朝皇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也是很多女人梦寐以求的位置。这个皇后就是哲哲,她出身于清朝贵族叶赫那拉。清朝很多皇后都出身于此,也被称为皇后专用户。她的丈夫就是赫赫有名的努尔哈赤。两人从小就定下了婚约,事实也证明努尔哈赤

  • 她是傅恒的妻妹,13岁被乾隆纳入后宫,熬死令妃成众妃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傅恒夫人究竟是谁呢?是传说中的瓜尔佳氏吗?抑或是影视剧中的喜塔腊氏?恐怕都不是。有一本书叫《大清会典》,上面有关于功臣的记载,在记录傅恒的祔祀时,其夫人是那拉氏,《永宪录》中则称傅恒为“明氏婿”。何为“明氏”?说白了,就是纳兰明珠一家,这样来看,傅恒当是纳兰明珠后代的女婿无疑了,经过学者研究,

  • 《康熙王朝》中为什么康熙一直没有恢复容妃的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终究还是欠她一个交代,欠所有观众一个交代。为什么康熙皇帝就没有给她在有生之日一个交代呢?人死不能复生,死后的荣耀再高再大,也不过是一点点慰藉而已。孝庄太后的“坑”很深很深。一个经历了三朝的具有大政治智慧的女人难道不知道浩浩皇威不可侵犯吗?莫说容妃不是皇后,即便是皇后,在康熙这样雄才大略的皇帝

  • 乾隆棺材里的一块“裹尸布”,被孙殿英随手丢弃后,竟卖了1.3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遗憾的是,这件事却在孙殿英的“上下打点”后,竟然得到了平息。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在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奇闻轶事”,而在这些奇闻轶事中,就属在其盗掘乾隆的裕陵时,孙殿英随手丢弃的一块“裹尸布”。那这块“裹尸布”为何会如此重要呢?我们下面来仔细说一下!孙殿英盗掘清东陵话说孙殿英在盗掘

  • 乾隆心中的兴安大岭是中华山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故宫博物院官网记述:清时,此图《兴安大岭图轴》藏于避暑山庄。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古物陈列所,所址设在紫禁城外朝部分,内务部与逊清皇室将盛京(沈阳)故宫、热河(承德)离宫两处所藏包括此图在内的二十余万件文物运至紫禁城,其中书画均钤盖该所文物保藏的库房—宝蕴楼为印文的印章以示归属,图上“宝蕴楼书画录”

  • 康熙有一百个孙子,为何一眼看中12岁的乾隆?算命的说了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年幼便登基,当时他还是只是一个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康熙便擒鳌拜、平三藩、征葛尔丹,稳定了清朝。康熙是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清朝在他手中也是强国大国。可是人总有年老而死的时候,清朝需要一个更好的接班人,这样才能让清朝继续的延续下去。康熙晚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诸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大打出手。儿

  • 清朝灭亡后,后宫里四大太妃和隆裕太后如何度过的,太后过得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隆裕太后隆裕太后是光绪的皇后,1888年,20岁的隆裕在慈禧的钦点下成为皇后。不过光绪对这个皇后并不好,一方面是慈禧钦点的没有感情。另一方面隆裕比光绪大,光绪一直都是拿她当姐姐看的。1908年光绪和慈禧去世的时候隆裕成为太后,而且开启了垂帘听政。不过后来因为摄政王载沣的原因,隆裕不干涉政事了,主要就

  • 清朝曾经派遣120个幼童赴美留学,为什么后来却只召回了94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让清政府稍微放下了一点身段,粗略地审视了一番自己的缺点——清朝只在军事器械之上输于洋人。于是,经过慈禧的点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诸人主导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目的便在于学习洋人先进的军事方面的技术,同时辅以商务。所以,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对外收购了一艘又一艘的船和

  • 据传,张之洞为从李鸿章手上挖来“财神爷”,不惜使出“美人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按所办洋务实业计,成就最大的无疑是张之洞与李鸿章,故有“南张北李”之说。但“南张北李”这两个洋务大臣的洋务实业,均离不开另一个关键人物:盛宣怀。盛宣怀自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被李鸿章招入幕府后,便深受李的赏识,第二年就官至知府级。之后,在李鸿章的栽培下,历任天津海关道、招商局督办、直隶津海

  • 清朝为何会灭亡?这三点原因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清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要细细道来十本书可能都不够,但想要从某些重要的节点来分析还是不会太难。乾隆年间的人口激增我们都知道,乾隆年间中国人口有一次大规模的增长,这是由于清朝历经康雍乾三朝的战争而换来的。每逢战争年代,普通百姓便面临生存的问题,大规模战争会加大人口死亡,减少粮食产出,这是每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