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明朝重臣,战后被皇太极俘虏,因为孝庄才愿意投降大清

他是明朝重臣,战后被皇太极俘虏,因为孝庄才愿意投降大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020 更新时间:2024/2/7 23:57:49

洪承畴打仗很厉害,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兵败了,被皇太极俘获。皇太极很欣赏洪承畴,打算劝他归降大清。没想到这洪承畴却是一块硬骨头,不管怎么说,他都根本不为所动。直到一个女人的出现,才改变了他的态度,这个人就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究竟做了什么,让洪承畴都放弃了大明转而投靠清朝呢?根据史料记载,1642年,洪承畴在松锦之战中兵败被俘,因为他的名气大、地位高、又很有才能,皇太极都亲自来劝降他。但是洪承畴态度很坚决,让皇太极头疼不已。

这时,孝庄太后看到皇太极如此心烦,就给皇太极出了个主意。她告诉皇太极,可以先派个汉臣去和洪承畴聊天,试探一下洪承畴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宁死也不投降的准备。皇太极觉得有道理,就派了个叫程的去和洪承畴拉近关系。

范文程和洪承畴聊了很久,回来告诉皇太极和孝庄:“洪承畴在和我聊天的时候,屋顶上掉了一块灰土到他衣服上,他立刻把那块灰土擦掉了。”孝庄一听,便笑着说:“这么说来,洪承畴连一件衣服都很爱惜,怎么会不爱惜自己呢?劝降有希望了。”

于是孝庄太后自告奋勇,愿意亲自去劝降洪承畴。皇太极本来对她不抱什么期待,但是一想那么多办法都试过了,也不差这一回,就同意了。孝庄太后命人准备了一些衣服、吃食、汤药后,就去看望洪承畴了。

当时洪承畴被关了很久,身体已经有些虚弱。孝庄太后一见到他便恭敬地说:“先生的名头,我早就听说过,让先生住在这里,实在是委屈您了。”说完,她亲手取来一件狐裘,为衣服单薄的洪承畴盖上。

接着,孝庄太后又不顾自己的身份,亲自为洪承畴喂药。她将药碗端在手中,把药细细地吹凉了,再一勺一勺喂给洪承畴。这样屈尊降贵、礼贤下士的做法,是洪承畴从来没有见过的,他慢慢被孝庄太后给打动了。

孝庄太后察言观色,知道洪承畴已经被打动,这才开始和他深入聊天,非诚恳地请他加入大清的阵营。洪承畴的态度软化了,不投降的念头也被瓦解。没过多久,他就告诉皇太极,自己愿意投降。孝庄太后身为女子,用不输男人的智慧和气度,完成了重大历史使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彰显孝德的千叟宴,在乾隆这里却成了夺命宴?也不看看乾隆为的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何为“千叟宴”,他又如何变成“夺命宴”的所谓“千叟宴”为清朝宫廷大宴之一,最早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参宴者最多的皇家御宴,在清代共举办过4次。旨在践行孝德,为亲情搭建沟通平台,营造节日气氛。加强友善的邻里、家庭等关系。不过,如此富有涵养的千叟宴,却在清朝268年时间里只举办过

  • 她是清朝第一任皇后,悲惨嫁给仇人,死后享受300年的香火供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虽然已经灭绝了,但是鼎盛时期清朝的统治离不开英明的皇帝以及贤明的皇后。所以说在清朝皇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也是很多女人梦寐以求的位置。这个皇后就是哲哲,她出身于清朝贵族叶赫那拉。清朝很多皇后都出身于此,也被称为皇后专用户。她的丈夫就是赫赫有名的努尔哈赤。两人从小就定下了婚约,事实也证明努尔哈赤

  • 她是傅恒的妻妹,13岁被乾隆纳入后宫,熬死令妃成众妃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傅恒夫人究竟是谁呢?是传说中的瓜尔佳氏吗?抑或是影视剧中的喜塔腊氏?恐怕都不是。有一本书叫《大清会典》,上面有关于功臣的记载,在记录傅恒的祔祀时,其夫人是那拉氏,《永宪录》中则称傅恒为“明氏婿”。何为“明氏”?说白了,就是纳兰明珠一家,这样来看,傅恒当是纳兰明珠后代的女婿无疑了,经过学者研究,

  • 《康熙王朝》中为什么康熙一直没有恢复容妃的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终究还是欠她一个交代,欠所有观众一个交代。为什么康熙皇帝就没有给她在有生之日一个交代呢?人死不能复生,死后的荣耀再高再大,也不过是一点点慰藉而已。孝庄太后的“坑”很深很深。一个经历了三朝的具有大政治智慧的女人难道不知道浩浩皇威不可侵犯吗?莫说容妃不是皇后,即便是皇后,在康熙这样雄才大略的皇帝

  • 乾隆棺材里的一块“裹尸布”,被孙殿英随手丢弃后,竟卖了1.3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遗憾的是,这件事却在孙殿英的“上下打点”后,竟然得到了平息。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在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奇闻轶事”,而在这些奇闻轶事中,就属在其盗掘乾隆的裕陵时,孙殿英随手丢弃的一块“裹尸布”。那这块“裹尸布”为何会如此重要呢?我们下面来仔细说一下!孙殿英盗掘清东陵话说孙殿英在盗掘

  • 乾隆心中的兴安大岭是中华山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故宫博物院官网记述:清时,此图《兴安大岭图轴》藏于避暑山庄。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古物陈列所,所址设在紫禁城外朝部分,内务部与逊清皇室将盛京(沈阳)故宫、热河(承德)离宫两处所藏包括此图在内的二十余万件文物运至紫禁城,其中书画均钤盖该所文物保藏的库房—宝蕴楼为印文的印章以示归属,图上“宝蕴楼书画录”

  • 康熙有一百个孙子,为何一眼看中12岁的乾隆?算命的说了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年幼便登基,当时他还是只是一个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康熙便擒鳌拜、平三藩、征葛尔丹,稳定了清朝。康熙是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清朝在他手中也是强国大国。可是人总有年老而死的时候,清朝需要一个更好的接班人,这样才能让清朝继续的延续下去。康熙晚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诸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大打出手。儿

  • 清朝灭亡后,后宫里四大太妃和隆裕太后如何度过的,太后过得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隆裕太后隆裕太后是光绪的皇后,1888年,20岁的隆裕在慈禧的钦点下成为皇后。不过光绪对这个皇后并不好,一方面是慈禧钦点的没有感情。另一方面隆裕比光绪大,光绪一直都是拿她当姐姐看的。1908年光绪和慈禧去世的时候隆裕成为太后,而且开启了垂帘听政。不过后来因为摄政王载沣的原因,隆裕不干涉政事了,主要就

  • 清朝曾经派遣120个幼童赴美留学,为什么后来却只召回了94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让清政府稍微放下了一点身段,粗略地审视了一番自己的缺点——清朝只在军事器械之上输于洋人。于是,经过慈禧的点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诸人主导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目的便在于学习洋人先进的军事方面的技术,同时辅以商务。所以,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对外收购了一艘又一艘的船和

  • 据传,张之洞为从李鸿章手上挖来“财神爷”,不惜使出“美人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按所办洋务实业计,成就最大的无疑是张之洞与李鸿章,故有“南张北李”之说。但“南张北李”这两个洋务大臣的洋务实业,均离不开另一个关键人物:盛宣怀。盛宣怀自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被李鸿章招入幕府后,便深受李的赏识,第二年就官至知府级。之后,在李鸿章的栽培下,历任天津海关道、招商局督办、直隶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