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为什么会落得身败名裂和满门抄斩的下场呢?看完明白!

吴三桂为什么会落得身败名裂和满门抄斩的下场呢?看完明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54 更新时间:2024/2/7 23:57:16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不可否认的军事家、政治家,但也是个野心勃勃的谋略家,一辈子都在筹划自己认为更好的前程。其实在清朝吴三桂地位已属贵中之个贵,但他最终的目的却是世袭永居云南,做最南方的土皇帝,摆脱康熙的控制。

但其美梦刚做没多久,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突然下令撤三藩,让吴三桂有点始料未及。康熙当时撤三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防止三藩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特别是靖南王占据的福建和平南王占据的广州都是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其一年的财政税收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尤其是对刚站稳脚跟的清朝。

康熙之所以在朝廷不具备撤藩能力的撤藩,为的就是趁三藩羽翼未丰,出其不意的收回三藩,其实康熙对平定三藩的时候更是像一场博弈赌注。从三藩拥有的势力来看,清朝处于弱势。

吴三桂突然迅速出兵,让康熙很快见识到了吴三桂的实力,大军出发离开云南后,一路上所到之处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清军则是节节败退,短短半年时间吴三桂大军就占领了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可以说是清朝只剩下半壁江山。

而尚之信、耿精忠虽接到康熙撤藩旨意却都按兵不动,私下观察着清朝的局势在看到吴三桂成功后,二人也在自己的领地起兵,清朝康熙政府命悬一线。

话说吴三桂终究是做奴才的命,在其占据长江以南后没有乘热打铁,给清朝致命一击。反而停战和清朝保持对峙局面,正是这个喘息的机会让康熙绝地反击,把吴三桂周围的势力逐一瓦解攻破,吴三桂成了孤立的局面。

这正是吴三桂一辈子经常犯的错误,总是在为敌人创造机会。

等到吴三桂明白之时,康熙却发其大规模反击,而老年的吴三桂因为屡次挫败和自己儿子吴应熊的死亡早已经没有起兵时候的满腔热血。

没有退路的吴三桂思量再三后决定在衡州称帝,国号为周,登基继位后做了五个月的皇帝便因病去世,结束了67年的人生。

吴三桂死后,其孙孙吴世蹯继位,当时的平西王大军在吴三桂死后内部人心涣散,所以清朝没废多少力气就收复了吴三桂占领的所有城池,吴世蹯率领剩余的残兵旧部誓死顽抗,却也无力回天。

康熙二十年(1681)正月,吴军被全部清灭,清军将领赶到云南接管云南,吴世蹯看无路可返,服毒自尽。吴三桂家族上百口人被满门抄斩。但是吴三桂的三子吴应麒却不在其中。

有人说吴应麒在和侄子返回云南的路上,知道难逃一死。为了给吴家留下后代,就暗中带着两个幼子和陈圆圆逃到了贵州的深山中。

据说在2010年时候人们意外在贵州省岑巩县一带发现疑似陈圆圆的墓地,专家为了查找证据,对周围的当地人进行大量访问后来发现个有趣的现象,当地一个叫马寨的村落里发现大量吴姓人,很多人认为是吴三桂的后代。

但在清朝最权威的《清史稿》中却没有记载吴应麒回云南的蛛丝马迹,所以漏掉的这个人可能是吴应麒,而马寨的吴姓人也可能是吴应麒后代。

可叹吴三桂的一生反明复明、降清反清、投靠李自成却又害李自成,最后落得遗臭万年的叛徒名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3年都吃白菜,人人称他为清官,雍正却将他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虽然对于年羹尧等功臣的处置过于严厉,但是他绝对不是那种随便就处决大臣的皇帝,这位官员确实也做了一些让雍正无法忍受的事,才会咎由自取。事情还要从雍正皇帝时期的两江总督说起,这个职位其实是很多官员都向往的,因为一旦成为两江总督,也就表示可以获得很多油水,得到这个职位不愁发不了财,当时的两江总督是唐文

  • 康熙能够收回台湾,最该感谢的两个人:一个是吴三桂,一个是施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年,在台湾安平港外海堤之上,郑克塽、冯锡范、刘国轩等率领文武官员人等,在此迎接施琅率领的大清水师。从荷兰人占领台湾算起到这一天,时间过去了整整六十年。台湾再次回到清朝怀抱,康熙收复了台湾。其实,康熙能收复台湾,最该感谢两个人嫩,一个人就是吴三桂,一个就是施琅。施琅我们很容易理解,毕竟他出力最多,

  • 他是明朝重臣,战后被皇太极俘虏,因为孝庄才愿意投降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洪承畴打仗很厉害,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兵败了,被皇太极俘获。皇太极很欣赏洪承畴,打算劝他归降大清。没想到这洪承畴却是一块硬骨头,不管怎么说,他都根本不为所动。直到一个女人的出现,才改变了他的态度,这个人就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孝庄太后。孝庄太后究竟做了什么,让洪承畴都放弃了大明转而投靠清朝呢?根据史料记载

  • 彰显孝德的千叟宴,在乾隆这里却成了夺命宴?也不看看乾隆为的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何为“千叟宴”,他又如何变成“夺命宴”的所谓“千叟宴”为清朝宫廷大宴之一,最早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参宴者最多的皇家御宴,在清代共举办过4次。旨在践行孝德,为亲情搭建沟通平台,营造节日气氛。加强友善的邻里、家庭等关系。不过,如此富有涵养的千叟宴,却在清朝268年时间里只举办过

  • 她是清朝第一任皇后,悲惨嫁给仇人,死后享受300年的香火供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虽然已经灭绝了,但是鼎盛时期清朝的统治离不开英明的皇帝以及贤明的皇后。所以说在清朝皇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也是很多女人梦寐以求的位置。这个皇后就是哲哲,她出身于清朝贵族叶赫那拉。清朝很多皇后都出身于此,也被称为皇后专用户。她的丈夫就是赫赫有名的努尔哈赤。两人从小就定下了婚约,事实也证明努尔哈赤

  • 她是傅恒的妻妹,13岁被乾隆纳入后宫,熬死令妃成众妃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傅恒夫人究竟是谁呢?是传说中的瓜尔佳氏吗?抑或是影视剧中的喜塔腊氏?恐怕都不是。有一本书叫《大清会典》,上面有关于功臣的记载,在记录傅恒的祔祀时,其夫人是那拉氏,《永宪录》中则称傅恒为“明氏婿”。何为“明氏”?说白了,就是纳兰明珠一家,这样来看,傅恒当是纳兰明珠后代的女婿无疑了,经过学者研究,

  • 《康熙王朝》中为什么康熙一直没有恢复容妃的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终究还是欠她一个交代,欠所有观众一个交代。为什么康熙皇帝就没有给她在有生之日一个交代呢?人死不能复生,死后的荣耀再高再大,也不过是一点点慰藉而已。孝庄太后的“坑”很深很深。一个经历了三朝的具有大政治智慧的女人难道不知道浩浩皇威不可侵犯吗?莫说容妃不是皇后,即便是皇后,在康熙这样雄才大略的皇帝

  • 乾隆棺材里的一块“裹尸布”,被孙殿英随手丢弃后,竟卖了1.3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遗憾的是,这件事却在孙殿英的“上下打点”后,竟然得到了平息。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在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奇闻轶事”,而在这些奇闻轶事中,就属在其盗掘乾隆的裕陵时,孙殿英随手丢弃的一块“裹尸布”。那这块“裹尸布”为何会如此重要呢?我们下面来仔细说一下!孙殿英盗掘清东陵话说孙殿英在盗掘

  • 乾隆心中的兴安大岭是中华山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故宫博物院官网记述:清时,此图《兴安大岭图轴》藏于避暑山庄。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古物陈列所,所址设在紫禁城外朝部分,内务部与逊清皇室将盛京(沈阳)故宫、热河(承德)离宫两处所藏包括此图在内的二十余万件文物运至紫禁城,其中书画均钤盖该所文物保藏的库房—宝蕴楼为印文的印章以示归属,图上“宝蕴楼书画录”

  • 康熙有一百个孙子,为何一眼看中12岁的乾隆?算命的说了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年幼便登基,当时他还是只是一个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康熙便擒鳌拜、平三藩、征葛尔丹,稳定了清朝。康熙是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清朝在他手中也是强国大国。可是人总有年老而死的时候,清朝需要一个更好的接班人,这样才能让清朝继续的延续下去。康熙晚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诸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大打出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