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明在这一年真的亡了吗?要知道李自成只是占据了整个北方,难道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就不算大明了吗?
如果算,那么1644年大明就没有亡,灭亡大明的就是清朝。
如果不算,那么1644年就是大明的最后一年,灭亡大明的就是李自成的大顺。
那么,灭亡大明的究竟是谁?李自成还是清朝?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还可以这样想:
东晋是晋朝吗?
南宋是宋朝吗?
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南明肯定也是明朝,只不过与东晋、南宋相比,南明仅仅存在了18年而已。
如果我们是明朝人,在公元1644年这一年,我们将会看到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崇祯自缢于煤山,可是中国将走向何方?大顺能统一天下吗?清朝会入关吗?南明能中兴大明吗?一切其实还存在极大的变数。
1,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政权,大明在1644年确实已经结束
这一年,李自成建立大顺,北方的大明官僚纷纷倒戈,正式开始了改朝换代。
如果仅从长城以内看中国,那么大顺与南明成为了事实上的南北朝。
此外,在四川还有一个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在关外还有女真人的大清虎视眈眈(漠南蒙古已经归顺清朝)。
也就是说,1644年虽然并非大明终结之年,但却结束了大明作为全国性政权的地位,也就是所谓的正统地位。从此,大清、大顺、南明自北向南一字排开,谁笑到最后,谁便是大明的继承者。
2,李自成战败,清军入关
大顺的建国形势,其实与宋朝开国有几分相似,但同时要险恶的多。
赵匡胤在南下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之时,辽国并没有出兵。而清军则不同,其在李自成尚没有完成北方的整合、更没有南下灭南明之时,便在吴三桂的倒戈下入关了。
山海关一战,决定了大顺和大清的国运,最终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城。之后,北方大明官僚又转而投降清朝,李自成瞬间成了孤家寡人,大顺朝迅速土崩瓦解。
于是,清军占领了北方,与南明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是不是与金国VS南宋很像?
3,南明还不如南宋,最终被清朝所灭
与当年金国南下的准备不足相比,清军其实已经与明朝大战了数十年,当年的明军精锐大半都被清军消灭在了辽东。
而随着清军的入关和大明旧臣的纷纷倒戈,清朝在北方的统治迅速稳固,于是清朝便令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等这些大明降将率大军开始了南征南明。
然而,与南宋只有一个赵构可以选择不同,南明可以选择当皇帝的人太多,南明继承了明末内斗不止的“优良”传统,甚至有过之而不及,自始至终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核心。
与南宋有中兴四将相比,南明的史可法、瞿式鋁等都是气节有余而能力不足,李定国和郑成功出现得太晚,已无回天之力了。
公元1662年,南明最后一个皇帝被吴三桂缢死于昆明,同年,郑成功、李定国去世,李来亨战败自杀,南明彻底灭亡了。
为什么许多人不承认南明是明朝的继续呢?
其一,存在的时间太短——18年;
其二,清朝修《明史》就修到了1644年,之后的年号都以清朝年号为正统。
其三,明粉认为《明史》抹黑了明朝,但对于明朝灭亡之年却与清朝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南明的主力是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余部——李来亨和李定国,明清都仇视农民军,看不上泥腿子,不愿将其视为大明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在明朝的最后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农民军变成了大明官军,而当年的大明官军却变成了大清官军,这些投降清朝的大明旧臣自然不会承认农民军组成的南明是大明的延续了。
综上,明朝的灭亡是这样的:李自成在1644年终结了大明全国性政权的地位,明朝在这一年退居地方割据政权,而清朝则在1662年彻底灭掉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