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王朝究竟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的,还是大清王朝推翻的?

大明王朝究竟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的,还是大清王朝推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052 更新时间:2024/2/6 18:51:30

可是,大明在这一年真的亡了吗?要知道李自成只是占据了整个北方,难道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就不算大明了吗?

如果算,那么1644年大明就没有亡,灭亡大明的就是清朝。

如果不算,那么1644年就是大明的最后一年,灭亡大明的就是李自成的大顺。

那么,灭亡大明的究竟是谁?李自成还是清朝?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还可以这样想:

东晋是晋朝吗?

南宋是宋朝吗?

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南明肯定也是明朝,只不过与东晋、南宋相比,南明仅仅存在了18年而已。

如果我们是明朝人,在公元1644年这一年,我们将会看到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崇祯自缢于煤山,可是中国将走向何方?大顺能统一天下吗?清朝会入关吗?南明能中兴大明吗?一切其实还存在极大的变数。

1,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政权,大明在1644年确实已经结束

这一年,李自成建立大顺,北方的大明官僚纷纷倒戈,正式开始了改朝换代。

如果仅从长城以内看中国,那么大顺与南明成为了事实上的南北朝。

此外,在四川还有一个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在关外还有女真人的大清虎视眈眈(漠南蒙古已经归顺清朝)。

也就是说,1644年虽然并非大明终结之年,但却结束了大明作为全国性政权的地位,也就是所谓的正统地位。从此,大清、大顺、南明自北向南一字排开,谁笑到最后,谁便是大明的继承者。

2,李自成战败,清军入关

大顺的建国形势,其实与宋朝开国有几分相似,但同时要险恶的多。

赵匡胤在南下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之时,辽国并没有出兵。而清军则不同,其在李自成尚没有完成北方的整合、更没有南下灭南明之时,便在吴三桂的倒戈下入关了。

山海关一战,决定了大顺和大清的国运,最终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城。之后,北方大明官僚又转而投降清朝,李自成瞬间成了孤家寡人,大顺朝迅速土崩瓦解。

于是,清军占领了北方,与南明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是不是与金国VS南宋很像?

3,南明还不如南宋,最终被清朝所灭

与当年金国南下的准备不足相比,清军其实已经与明朝大战了数十年,当年的明军精锐大半都被清军消灭在了辽东。

而随着清军的入关和大明旧臣的纷纷倒戈,清朝在北方的统治迅速稳固,于是清朝便令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等这些大明降将率大军开始了南征南明。

然而,与南宋只有一个赵构可以选择不同,南明可以选择当皇帝的人太多,南明继承了明末内斗不止的“优良”传统,甚至有过之而不及,自始至终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核心。

与南宋有中兴四将相比,南明的史可法、瞿式鋁等都是气节有余而能力不足,李定国和郑成功出现得太晚,已无回天之力了。

公元1662年,南明最后一个皇帝被吴三桂缢死于昆明,同年,郑成功、李定国去世,李来亨战败自杀,南明彻底灭亡了。

为什么许多人不承认南明是明朝的继续呢?

其一,存在的时间太短——18年;

其二,清朝修《明史》就修到了1644年,之后的年号都以清朝年号为正统。

其三,明粉认为《明史》抹黑了明朝,但对于明朝灭亡之年却与清朝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南明的主力是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余部——李来亨和李定国,明清都仇视农民军,看不上泥腿子,不愿将其视为大明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在明朝的最后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农民军变成了大明官军,而当年的大明官军却变成了大清官军,这些投降清朝的大明旧臣自然不会承认农民军组成的南明是大明的延续了。

综上,明朝的灭亡是这样的:李自成在1644年终结了大明全国性政权的地位,明朝在这一年退居地方割据政权,而清朝则在1662年彻底灭掉了大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贺最经典的10首唐诗,大漠如雪,燕月似钩,这想象力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个享有盛誉的浪漫诗人; 他的诗想象力丰富,善于引用神话传说,他生不逢时,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他是“诗鬼”李贺。在唐代诗坛,李白想象力丰富,倍受世人推崇,在李白之后,李贺以新奇的想象,诡丽的词藻成为又一个享有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笔下,神话人物变幻缤纷,构成奇妙而瑰丽

  • 大清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这几位大明星,其实都是皇室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从秦朝建立君主制度后,似乎皇室儿女的一生会格外浓墨重彩、引人注目。自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延续百年统治的清王朝从历史落幕,而当时的王室们是继续荣华,还是流落他处了呢?《末代皇帝》这部电影描述了爱新觉罗·溥仪由懵懂孩童时期被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慈溪传旨继位皇帝的傀儡一生,后最终

  • 唐高宗李治,一个“骗”了我们一千多年的伟大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从摆设到亲政——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一)架空皇权的长孙无忌。永徽六年之前,青年皇帝李治发现,大唐帝国的最高权力不在皇帝手里,而在首席宰相、托孤大臣、三朝元老和自己的亲娘舅长孙无忌手里,不管是杀伐决断、人事任免的国家公务,还是立储的帝王家事,自己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李治很沮丧也很无奈:他的太子之位名

  • 慈禧逃跑山西,向乔家借10万两白银,慈禧:要何赏赐?乔家:4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时间享受荣华富贵的慈禧太后面对列强的入侵,只能是担心自己的安危,抓紧时间的逃跑,但是,因为时间段额匆忙,让慈禧太后没有拿走很多的珠宝和金银,倒是带了许多的仆人,因为仆人主要还是要照顾慈禧的日常的生活,但是尽管他们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没有钱的慈禧可怎么办才好呢?一开始还好,他们还可以撑过一段时间。但

  • 唐太宗为何执意要东征高丽?剖析唐太宗心中的“小算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唐太宗来说,东征高丽是他丰功伟绩之后的一大败笔,尽管此次兴兵讨伐并未有太大的损失,但是也算不得是一场胜仗,只能以无功而返来作草草概括。很难想象,鲜有败绩的唐太宗在东征高丽的过程中屡受挫折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也许难免也会有英雄迟暮的落寞之感。然而,我们不禁要思考,一生战功卓著并且富有四海的唐太宗为

  • 慈禧的棺木里,有一件神秘的包裹,打开后专家都很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08年,奢侈生活了一生的慈禧去世,死后,慈禧被葬于普陀峪定东陵。慈禧的葬礼也是极尽奢华,耗费了许多钱财,更别说跟她随葬的各种金银珠宝了。1984年,国家文物局的考古人员开始发掘慈禧的坟墓,当他们打开慈禧的棺材时,发现眼前的慈禧的尸体已经面目全非了,衣服也没了,只剩下一条短裤,袜子也丢了一只。身体

  • 受到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大唐荣耀》中唐玄宗的形象对于安禄山为何造反,学者们对此众说纷纭。从实力对比来说,安禄山虽然兵强马壮,但人数上仍不及唐朝。以河北三镇之力,虽然一时能胜,但长期以往,对抗不了唐朝中央以及河东、西北节度使的联合。很显然,安禄山的叛乱是一种赌命行为,赌得就是唐朝一方会出现失误。那么安禄山为何会在双方

  • 慈禧为何一生都离不开李莲英?连外出逃难,都不忘带上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虽然活得很卑微,但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却大把年轻人挤破头皮想去宫里当太监。为什么?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不好吗?因为钱,因为他们想活下去。宫里活着虽然卑微,干的全是伺候人的活,且一不小心就会掉脑袋,但是俸禄高呀,比外面给普通人家干活或者种地强多了。伺候好了主子,主子一高兴,随便赏个什么稀罕玩意,都是珍宝

  • 唐朝五大城市:神都现在连省会都不是,另一座城市现在是一线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包容的大唐朝,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结果造就了五座国际性大都市。笔者今天得空,就给大家讲一讲唐朝时候的五座国际性大都市。这五座大城市排名第一就是大唐首都长安,今天的故事就先从长安开始说起。长安是大唐都城所在地,隋唐的长安,已经被朱温一把大火烧了。唐朝的长安,面积是现在明朝西安城

  • 多尔衮为维护地方统治如何面对逃人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保甲制度保甲、乡约制度在明朝就有,由于王朝末年破坏,百姓流离失所,荡然无存。多尔衮为维护地方统治,在汉官帮助下,恢复保甲制度。各个乡村以10家设1名甲长,100家置1名总甲长。如果发现“逃人及窝逃之人”,两邻、十甲长、百甲长,都要照“逃人定例治罪”。凡是发现有盗贼、逃人、奸宄窃发事件,邻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