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裴旻、公孙大娘品味盛世大唐剑舞,谈剑舞为何在唐朝如此兴盛

从裴旻、公孙大娘品味盛世大唐剑舞,谈剑舞为何在唐朝如此兴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34 更新时间:2024/1/23 6:23:54

而亦有这样一位女子,公孙氏,以一曲剑舞,闯进诗圣杜甫的诗句中,挥洒出大唐盛世独有的辉煌气度。今天,我们便走进历史长河,赏一曲唐盛世剑舞。

一 剑舞的起源与发展

1.剑舞的定义

何为剑舞?剑舞又称为剑器舞,是一种手持短剑表演的舞蹈。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动、 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 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舞蹈节奏为“打令”。

2.先秦时期的剑舞

剑舞作为一种舞蹈形式,其形成与发展是以剑术的发展为基础的。最早在先秦时期,巫蛊之风盛行。剑舞被主要应用于祭祀活动,手执进行剑舞的巫师们,对外宣称剑能够起到辟邪作用。由此可见,此时的剑舞活动,反映着我国古代特有的宗教和祭祀文化。

3.秦汉时期发生的转变

到了在汉时期,剑舞开始逐渐流行,《孔子家语》记载,子路戎装见孔丘时,曾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中也记载了在鸿门宴上,项伯项庄对舞长剑的故事。此时的剑舞,便已经兼具了搏击、健身和抒情表演的功能。只不过汉朝时期剑舞还具有明显的性别特点,主要以展示男性的英武气质为主。除此之外,此时的剑舞也逐渐成为了展示权力地位和身份的一种象征,发展为中国礼仪的一部分组成。

4唐王朝剑舞艺术的繁荣

历史发展至唐王朝时,剑舞已经不再是男子的专属,逐渐演变成了典雅的女性舞蹈,成为柔媚与英气的一种结合展示。与此同时,在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的唐王朝,剑舞更是风盛一时,在时代潮流裹夹中完成舞蹈与艺术的结合,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熠熠生辉,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 唐王朝剑舞的发展条件

任何伟大成就的达成总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剑舞此类舞蹈艺术在特定时代的发展原因亦如是,因此以下,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历史,以至对外民族关系交往这几方面中,谈唐王朝剑舞的发展条件。

1-剑舞发展的经济条件

经济是基础,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对文化发展具有相对性的反作用,那么此时,唐王朝的经济发展如何呢?

从作为古代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农业来看,制度方面,唐朝中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庸的规定扩展到所有成年人,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后期又实行两税法改革,在减轻对农户人身控制的同时,亦增加了政府税收。

农作工具方面,唐朝时期的农业工具也获得进一步改革,北方立井水车,南方筒车和曲辕犁的发展,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利方面,隋唐大运河的开通更是连接各省。在以上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最终也就有了《通典》记载中,开元年间“天下无贵物”折射出的良好经济发展状况,又或是杜甫写诗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美好盛世局面。

除却农业圆满解决温饱问题作为唐朝剑舞发展的基础条件,舞蹈艺术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唐朝手工业的进步。中国丝织业的发展自西周出现平纹织物、斜纹提花织物以来,在时代演进中不断改革,时至汉,已出现了缂丝技术,以本色生丝为经,彩丝为纬,以通经断纬手法自由变换色彩,纹饰更加绚丽,极具艺术神韵。除此之外,丝织业则更是吸收了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而随着丝织业的发展,唐朝服饰文化得到了丰富,使之更加的绚丽多彩。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或还原的唐朝服饰,无一不显示着大唐繁华神韵。与之相对,这也舞蹈服饰的绚丽性和精美性做出贡献,为舞蹈艺术的发展点缀了亮丽的一笔色彩。

2-从政治观剑舞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唐高祖李渊经历起兵,推翻隋朝,建立唐朝。他充分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同时也借鉴前朝优秀经验。

一方面,继承隋朝制度,更加明确三省六部分工协作制,以科举取士,重用人才。促进了社会文化风气形成的同时,也为朝堂政治清明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反对隋朝暴政,以德治国,以礼入法,整体文化发展氛围宽松,统治者对待文学,艺术态度开明,鼓励文化的发展。为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

唐朝时期甚至在宫中设立官办的乐舞机构,如教坊司,梨园院,太常寺等,集中培训了大批专业乐舞艺人,他们在继承前代舞蹈的精髓同时,也推陈出新, 创造出许多极具时代特色的新作品。

总的来说,国家政治的清明,政局的稳定,统治者积极开明的文化政策。是唐朝剑舞发展必不可少的政治条件。

3-剑舞发展的文化环境背景

与政治经济相伴的,离不开这个朝代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发展潮流。此时的唐朝,风气开放,思想较为自由,在物质生活条件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外在需求促进了从事舞蹈艺术的人群增加。

与此同时,唐朝更是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鼓励外国人来中国定居,生活,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在民族关系处理方面,不贱夷狄,积极促进各民族间文化交流。

因此唐王朝时期,舞蹈艺术的发展不再是一脉相承。在充满中国的古典雅韵美、英气美的同时,也结合着异域风情。在对外交流与交往中,以开放的态度融合各民族优秀舞蹈艺术文化。从而,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盛唐剑舞艺术。

三唐朝剑舞代表人物

唐代剑舞作为中国传统剑舞文化的集大成时期,唐王朝时期所涌现出的优秀剑舞人物也是数不胜数。不过最具代表性的还应当数公孙大娘和裴旻

1华美佳人-公孙大娘

公孙大娘是开元盛世时期,名动天下的第一舞人。公孙大娘最为出名的作品是《剑器舞》,同时,公孙大娘更是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与个人高超的技巧,创作出了许多风靡一时的新作品。如《西剑河器》,《剑器洒脱》、《裴将军满堂势》

她舞艺超群,最初在民间献艺,前来观看的人非常多,人们经常看的如痴如醉,纷纷被她的舞蹈所吸引,大为赞叹。后来她的名声日渐高涨,受到邀请去宫廷表演,即使到了宫廷之中,她的舞蹈水平也无人能及。

当时有许多人十分爱慕公孙大娘的舞艺。我们的大诗人杜甫也是其中之一。在诗人杜甫的少年时期,他就曾观看过公孙大娘的舞蹈。那时候还是玄宗开元三年,年少的杜甫在郾城观看了公孙大娘跳《剑器》和《浑脱》,从那时起,杜甫便被公孙大娘高超的舞技所折服了,只觉得这个服饰华美容貌漂亮的女子,舞蹈流畅飘逸,而且节奏明朗,超群出众,当作第一。

后来唐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杜甫在夔府别驾元持家里,观看了临颍李十二娘跳剑器舞,觉得舞姿矫健多变,异常壮观,而且在绚丽中还带着一封熟悉感。杜甫不由得询问李十二娘师从哪位舞者,向她习得了如此精妙的舞蹈。

当李十二娘答道:“我是公孙大娘的学生。”的时候,杜甫感慨万千。当初观看公孙大娘舞蹈时,他还是个稚嫩的孩童,如今在看到公孙大娘的学生跳的似曾相识的舞蹈,他已经是个满头白发的老翁了。此时的杜甫,心中满怀着对故人的思念,与时事变迁的怅然。就这样,我们的诗圣杜甫挥笔写下了有名的《关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流传至今。其中的首句,“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更是表达了杜甫对公孙氏舞蹈水平的的高度肯定与赞扬。

除却诗圣杜甫,唐代著名的草书书法家张旭在他的书法创作中,也曾深受着公孙大娘剑舞的影响。张旭的书法风格,最突出的特点是狂逸,但是一开始他并没有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后来据张旭自己说,我听说公主与挑夫争着走路而悟到了的草书笔法的意蕴,而我是关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的神韵。从此草书书法大有长进,豪放激扬。

2-潇洒儿郎-裴旻

而另一位唐王朝时期剑舞的代表人物裴旻,曾受到唐文宗盛的称赞,说裴旻的剑舞、李白的诗和张旭的草书当是唐代三绝。

《独异志》更是有记载道:“他“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裴旻将剑抛入空中舍,如闪电般飞落,而裴旻手执剑鞘去接剑,剑穿透空气而投射下来,准确的插入了剑鞘中,观看这一幕场景的数千群众都都感到了身体发凉而惊悚。这一记载,也生动形象地从侧面反映了裴旻剑舞技术的高超。

和公孙大娘一样,这位卓越的剑舞艺术家,也对同时期的文艺创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代画圣吴道子因为见到了裴旻的剑舞,被那猛烈的气势所触动,一时间灵感翻涌,于是拿起笔在墙壁上开始作画。不久,一幅鬼功神力,丹青过实的壁画就完成了。

四:当代反思-剑舞艺术的传承

无疑,唐代的剑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的一颗明星。它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魅力持续流传直至后世。在对古典剑舞的传承与发展中,至梅兰芳先生尤登台演出之时,依旧在发挥着古典剑舞对现当代舞蹈艺术的积极影响。他借鉴太极剑,结合古代剑舞特色和神韵,创造了霸王别姬中的剑舞;中国舞剧《小刀会》、《盗仙草》中的剑舞,有独舞,也有群舞,舞蹈编排丰富多变。一时间剑舞文化的辉煌灿烂宛若重回大唐盛世。

只不过现如今,随着时代发展,科学互联网络等的技术进步,各式文化潮流来袭,也逐渐侵蚀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空间,如今中国热门的网络舞台一眼望去,再也很难寻觅到中国剑舞的身影,这一场大唐繁华,恍若历史长河中短暂存在的南柯一梦境,我们在现实的快节奏生活中,偶尔痴痴回想获得一场缅怀,偶尔也怅然间好似何处又遗失了难寻的精神家园。

然而联系当代,立足当下,剑舞作为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所展示的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依靠智慧与美凝结而成的艺术精品。

在舞蹈艺术中,它融合了中国绘画,书法乃至戏曲所共通的中国神韵。在经历历史长河的久久积淀后,剑舞所代表的不再仅仅是一门简单亦或复杂的技术性活动,更是通过其本身,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所在。

有人曾说,漫天繁花飞舞,那是风儿写给大地的情书,轻轻雨点坠地,那是春天写给万物的情书。而我说,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像我们稳步走来时,那就是先辈留存给我们的最好的关怀。这一份情书,传达千年,满怀真城,价值千金,更无以计量。

大唐剑舞的发展,不应止于当代,也不会止于当代。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推荐优秀传统剑舞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古典剑舞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能够在当时中国特色社会市场经济的潮流中,既保留原有文化特色,又借助市场发展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终有一天,盼舞台再见一袭红衣,一抹英姿,一曲剑舞终罢,回望时,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家园,依旧熠熠生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关张三个人打吕布,基本上是不要脸了,为什么还称三英战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关张和吕布,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原文,刘关张三英战吕布概括

    元末明初时,罗贯中依据民间的三国传闻,创作了中国第一本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成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后列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三国演义》通篇一百二十章中,每篇都有武将谋士间斗勇斗智,世人皆知的篇目更是数不胜数。其中,第五章“三英战吕布”的著名典故,让全书情节达到一个小高潮阶段。刘关张以三战一吕,

  • 为何有人说,唐朝江山一半是李秀宁打下的,一半是李世民打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秀宁可不是男的,她是李渊的三女儿,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她叫什么,而她的名字来源于小说中,那她到底做了什么事,让有些人说出“唐朝的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一半是李秀宁打下来的”这样的话呢?唐朝天下有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这话确实不假,李世民的功绩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南征北战,为唐朝平定四方。李秀宁在历

  • 武则天时期,这四个人是文武百官的克星,只要被盯上就没什么活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周兴周兴原本学的“专业”是律法,本来是有一些能力的,但有人说他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丢了前程,因此,周兴对朝中的大臣产生了仇视的心理。武则天称帝前,在与两个儿子的较量中,知道朝臣中有很多人对他不满,自己很难“以德服人”。为了预防朝臣们的背叛,武则天便鼓励他们打“小报告”。当时的周兴还只是一个尚

  • 诸葛亮死后,只有他一人,从成都飞往五丈原奔丧,后来劝刘禅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五丈原上的秋风刮得甚是喧嚣,诸葛亮坐在轮椅车上,望着长安,他的心中感叹万千,长安是他一生想要去的地方。然而,诸葛亮一生都在走向长安,可是长安却是遥不可及,总是避开他。诸葛亮眼中充满了泪水,他缓缓念道:“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说完之后,诸葛亮的羽毛扇掉落在了地上,他去世了

  • 武士彟希望李渊处理好传位大事-《大唐上阳》020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武士彟希望李渊处理好传位大事-《大唐上阳》020 第五章 系心朝廷武士彟脑子转着圈子思忖,皇上可能在布局很大的一盘棋,凡人俗眼看不明白?可是,他的儿子们各自聚集人才,其间争斗在酝酿,难免有一日燃起火来呢。020隋朝灭亡,唐朝续上。隋唐两家是姨表亲戚,故而一般合称“隋唐” 。李唐替代杨隋后,李世

  • 平定淮西藩镇:唐朝安史之乱后关乎经济命脉的一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藩镇也叫方镇,《新唐书·兵》中记载:“夫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藩镇就是节度使所掌握的兵权,即要成为藩镇那就必须掌握一镇的兵权。唐朝前期实行的是府兵制,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由西魏时的宇文泰所创,它的优点是兵与将分离。《新唐书·兵》:“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

  • 北周宇文家族59人,为何被隋文帝杨坚全部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正是从这些因素,他被评定为千古一帝并不为过,但他的上位史却不是那么光辉,相比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来看,他却是通过杀戮、血腥的方式解决战事,后人评价这段历史,难免会有一些微词,清代赵翼就曾评价称:杨坚手握重权,将宇文皇族全部诛杀,这样的篡权小人,难怪子孙会被别人诛杀,残暴的行为难以得人心,隋朝的快速凋零也

  • 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8年,为何古代王朝难破300年大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元:士绅土地兼并,农民起义,亡。明:士绅土地兼并,导致卫所制度衰败,小冰河时期国家储备不足,无法抵御天灾救援灾区,无法平息地方叛乱,关外满清连年入关劫掠加剧恶化,皇权被架空导致士绅与士绅所代表的势力做大,亡。清:士绅土地兼并,前期清亡明之后,为了安抚地方默许了明末的士绅免税免粮模式。中期清大造文字狱

  • 王道是什么?项羽的仁义、刘邦的权术,缺一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王道和霸道,仁义和王道的关系,刘邦的谋略与算计

    人才的归属,最终决定了楚汉双方的成败。但是翻开历史,你会发现那些建立西汉王朝的功臣,最初却多半是项羽手下的员工:韩信、英布、陈平……出身不如人、军事不如人、个人魅力不如人,是什么让事事不如项羽的刘邦成为当时最值得投靠的老板?归根结底,他比项羽更懂得满足手下,玩转人心。王道需要同时具备凝聚人心的仁义和

  • 司马懿军营里来了一个老头,诸葛亮听后感叹道:我将活不久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诸葛亮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等到蜀军到了五丈原之后,诸葛亮便开始安排下去,不但修建营地,还让士兵们屯田耕作,打算和魏军长期作战。本来都和东吴孙权结盟好了,一起去把这个魏国给端了,而且孙权他们也兵分三路对魏发起了猛烈攻击。当时曹叡亲自带兵对战东吴,又派司马懿在五丈原防守蜀军,还下旨“只守不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