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悔恨、自责,戊戌六君子杨锐被斩,为何张之洞如此心痛?

悔恨、自责,戊戌六君子杨锐被斩,为何张之洞如此心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552 更新时间:2024/2/12 18:17:10

戊戌变法最具悲剧色彩的一幕,是六君子在菜市口的就义。他们洒下的鲜血,极具象征意义地宣告了这场改革的夭折。这一幕,同样也是张之洞心头的痛。这是因为,六君子中的杨锐,与张之洞的关系非同一般。

杨锐,字叔峤,1857年生,四川绵竹人。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他得到张之洞的赏识,成为受业弟子。后来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时,又被邀为幕僚。他当时有七十老母在堂,不便远行。为了让他安心来粤,张之洞特地致电四川布政使,请求将时任四川隆昌县教官的杨锐之兄杨聪调动以便奉养,由此可见对这位门生的器重。

此后张之洞历任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杨锐始终跟随左右。他起初担任的职务是文案,负责处理文书。而在1895年3月底,他受张之洞的派遣进京。按当时的说法,他成了张之洞的“坐京”。

“坐京”即地方官员派驻北京的部下,大致相当于今天各省的“驻京办”,但不公开,主要任务是搜集政治情报。在资讯极不发达的当时,他们的作用非常重要。杨锐进京之时,正值马关议和期间。他当时向张之洞传递的情报,主要围绕着条约的内容与相关的舆论。甲午战争结束后,他也长期在北京待了下去。张之洞为此向他提供了每月100两银的优厚津贴。

张之洞

戊戌变法展开之后,张之洞对京城政情的需求大大加码,杨锐肩上的担子也重了起来。正在此时,杨聪于7月23日病逝,杨锐打算回川奔丧。张之洞不希望杨锐在这个关键时候离开北京,几次力劝,杨锐尽管一时未动身,但行意甚坚。巧合的是,湖南巡抚陈宝箴正在此时上奏保举人才。他是张之洞的同道友人,保举的名单中多有张的亲信部下,其中恰好包括杨锐。9月1日,杨锐受光绪帝召见,几天后与刘光第、林旭、谭嗣同一同被任命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人称“军机四卿”。这个任命,正好替张之洞留住了杨锐,又让他进入政治中枢,可以接触更多情报。张之洞的心中,必定为此窃喜不已。

然而不到一月,形势急转直下。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立即着手清洗她眼中的异己。“军机四卿”是光绪帝独断专行任命的,犯了她的大忌,结果一齐落网。23日早晨,杨锐尚未起床,便被闯进家门的步军统领衙门兵卒抓捕。次日下午,张之洞接到报告,如同五雷轰顶,马上指示京中的其他亲信查明详情,随即多方发电,托荣禄、王文韶、裕禄等中枢大员营救杨锐。在他看来,杨锐绝非康有为一党,又没有越轨的言行,只要分辨清楚,大概不难脱罪。他的行动也确实起到了成效,主审的庆亲王奕劻已有意为杨锐开脱。

然而张之洞没有料到的是,9月28日清廷颁下一道谕旨,发布了对所谓“康党”的处置,“其情节较重之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六犯,均著即行处斩。”不经审判,即行处斩,违背了清朝的法律程序。慈禧太后如此做,是担心列强干涉审判,因此干脆先下手为强。当天下午被处死的这六人,被后人合称为“戊戌六君子”。

如果不是张之洞力阻杨锐奔丧,杨锐早已动身回川,避开了军机章京的任命,也避开了杀身之祸。接到噩耗的张之洞,在震惊悲痛之余,心头是否会有“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悔恨与自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国藩的最后六年:纠结两江,吏治无希望;纠结天津,骂声中离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文|胡元在曾国藩的最后六年,他内心也纠结了六年,他曾经成功过,甚至成功到可以政变的地步,却又壮士断腕,明哲保身;他曾经退却过,甚至退却到可以放手的地步,却又宦海涅,备受重用;他从未放弃过为国家奋斗的真诚,却在最后与“爱国”无缘。纠结两江:吏治无希望1866年,被撤掉剿捻钦差的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

  • 历史段子:李鸿章骂人也留情,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靠白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骂人也留情的李鸿章李鸿章好谩骂下属,越是亲近的人越骂得凶。据说,李鸿章晚年曾外放两广总督,当时有一个谙熟李鸿章脾气的人,故意和布政使闹起了矛盾。别人劝他,想得到提拔还和上司过不去?那人说“没关系,前天李中堂已经骂我滚了”。李鸿章手下有个管粮草的小官叫鲁白阳,是淮军名将聂士成的亲戚。鲁在淮军中久不得

  • 看到乾隆临的《圣教序》,书友们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爱写字,除了将墨宝题遍大江南北,此君尤爱在古代书画上题字题诗。故宫的藏画们,人家本来清清静静的,意境悠远的,也都被他题的满满当当。不过这样也好,只要看到肉虫子一样的线条,不用仔细看,就知道是清宫出来的宝贝了。当然,尽管乾隆的字不如他爹雍正遒劲,不如他爷爷康熙秀气,但肉肉乎乎,圆圆滚滚,这倒符

  • 太傻太天真!崇祯太子回京归顺,多尔衮“真假”大戏强杀朱慈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清军入关之初,多尔衮就一直密切关注着一个人的下落:崇祯太子朱慈烺。因为崇祯皇帝既死,太子是残明势力最名正言顺的旗帜,有着巨大的号召力。明朝灭亡这一年,十六岁的太子逃出宫中,为农民军俘获。李自成封他为宋王。后来李自成败走,带他出城南下,遂不知所踪。多尔衮深知,崇祯的皇子或者其他男性至亲,都有可能为反

  • 清朝太监地位低,没钱也没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依旧没有设立宰相,但是却取消了司礼监,这样皇帝的工作量就变得非常大。他必须不断批读奏折,必须不断接见军机大臣。制度逼着他们变成了行业里的劳模。清朝的大内总管并不是太监,而是内务府大臣。这个官职有点像汉朝的少府,但实际权力要更大一些。理论上来说,他有对所有太监的管辖权,比如他手里的慎刑司就有对太

  • 增见识丨和他比盖章,乾隆同学还嫩了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国家宝藏》第一季中,乾隆同学的农家乐审美引起了众人狂欢式的吐槽。而之前大热的《延禧攻略》,又让他以「大猪蹄子」的身份涨了一波话题量。这位在互联网上热度极高的皇帝,早已转型成为网红,一提到他,好像总有吃不完的瓜。 除了审美与佳人以外,网红历历的另一爱好也经常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在书画上疯狂发弹幕

  • ​梁山泊起义失败37人被凌迟,比太平天国更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最后失败了,他们却在历史的扉页占据一席之地,从某个层面上来看,他们无疑是成功的。洪秀全从几百人发展到上百万人,这规模足以撼动整个大清国本。同样是农民运动,梁山泊起义就没那么浓墨重彩了。而大多数人了解到历史上曾有过这个起义是因为《水浒传》,其实真实的梁山泊并没有那么豪气和宏大,结局也相

  • 清朝奇人潘伦恩,记述的2则奇闻异事,让人不得不相信劫数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揭示了命运劫数并非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实际上,在历史上有无数侠客文人记载了无数怪力乱神的故事,例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面记载了无数奇幻的故事。不过与蒲松龄同时代的另外一个文人潘伦恩在他的文学著作《道听途说》中记述的两则奇闻

  • 清朝奇事:舅舅拆散侄女婚配,串通富少半夜抢娶,不料新娘成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让这李翁感到美中不足的是,他膝下无儿郎。只有一个女儿。然而,李翁对这无儿之事似乎也不过分看重,因为女儿给她带来的欢乐和安慰极多。女儿名叫婉贞,相貌长得极为漂亮。那眼睛如同秋水漾波,口似樱桃,满头油亮漆黑的头发。肌肤雪白如脂,虽然时常穿着荆钗布裙到田间劳作,装束成农家女样,可却总也掩盖不住她那花容月貌

  • 清朝奇事:丧妻举人进京科考被拐子盯上,用妻行骗却丢妻丢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若望到家后,装殓、守灵那些天里,他痛哭不止,精神恍惚。恰在这时,同去考试的好友来信相告:他和另外四位好友都中了举人,约他一起进京会试进士。这时他已心灰意冷:“我们夫妻恩爱,突然绝别,我只为科考,连她最后一面也没见;现今就是一个进士扔在地下,我也无心弯腰去拾。”好友和亲邻都劝他:“人死不能复生,你总